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界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铁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支承层层间界面损伤及疲劳破坏问题,制作了混凝土复合试件并开展界面疲劳开裂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下层间界面的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基于试验得到了界面张力-位移关系以及界面疲劳S-N曲线,并与相关文献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同时,探明了界面张开位移、速率与幅值增长率随荷载循环次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张开位移呈现出快速增长、稳定与不稳定增长三个阶段,张开位移幅值约为5~15μm时混凝土界面出现分离现象;界面疲劳破坏历程以第二阶段为主,可通过监测界面张开位移幅值预估界面疲劳剩余寿
其他文献
研究了高动态、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卫星通信系统资源调度问题。以时间窗口、卫星功耗、信道数量、用户优先级以及任务突发性为约束,建立了卫星资源调度模型。考虑到传统的蚁群优化算法存在初期搜索速度过慢、局部搜索能力较弱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以初始解集构造、额外信息素沉积为核心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来求解资源调度问题。仿真实验评估了所提资源调度算法在完成任务的数量、优先级和调度完成时间方面的性能。实验结
基于隧道开挖工程实际的破坏形态,提出了更接近于实际的开挖面三维失稳破坏模式,由开挖面前椭圆对数螺旋体和拱顶上部半椭圆球体组成土体松动区,为方便计算将前者划分为多个
在传统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是终端与网络之间建立无线链路的必经过程,只有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终端与网络之间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聚焦大规模节点物联网,首先阐述了大规模物联网随机接入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传统授权随机接入(RA)方法对于大规模物联网应用的局限性;然后从系统模型、协议框架、算法流程、系统性能等多个角度,讨论免授权RA、半免授权RA、无用户标识RA三大类新型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分析各类方法优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局)是国资委下辖的世界500强企业一一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标杆”成员企业,诞生于抗美援朝时期,前身是1950年1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志愿
介绍了陶瓷波导滤波器的设计理论,采用耦合通槽分别与浅、深耦合盲孔的组合结构来满足正、负耦合带宽要求,通过调整3~6腔体的交叉耦合来改善滤波器传输曲线的对称性,同时实现滤波器近端和远端的带外抑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5G基站用六腔陶瓷波导滤波器。在该滤波器的优化过程中,详细讨论了3~6腔体交叉耦合通槽的相对位置偏移量和交叉耦合通槽的长度对滤波器传输零点位置、近端和远端带外抑制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
面向未来6G移动通信的大规模网络移动边缘计算与缓存技术,首先,介绍了大规模无线网络下移动边缘计算和缓存的架构与原理,并阐释了移动边缘计算和缓存技术在大规模无线网络中的必要性和普适性。接着,从计算卸载、边缘缓存、多维资源分配、用户关联和隐私保护这5个关键问题出发,综述和分析了移动边缘计算和缓存赋能大规模无线网络时会引入的新型关键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研究,并进一步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最后
针对常见证据冲突度量方法适应性差、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gnistic概率转换和奇异值分解的证据冲突度量方法。首先通过Pignistic概率转换将证据焦元差异映射到信度差异上,构建证据复合信任函数矩阵。然后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提取矩阵特征,根据奇异值特性将矩阵特征空间划分为相似子空间和冲突子空间,综合考虑证据矩阵相似特性和冲突特性,将冲突子空间奇异值与相似子空间奇异值之比作为新的冲突度
针对机器视觉智能巡检中,红外图像下变电站设备类型多、故障状态难以准确判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PCA和PHOG特征加权融合的电气设备类型及其故障状态识别算法。引入K-means算法完成红外图像分割;提取分割图像的FastPCA和PHOG特征并加权融合成新的混合描述子;将新的描述子作为训练好的SVM分类器的输入向量,实现目标巡检设备类型及故障的识别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兼顾较高速度的基础
前期研究表明,应用厚边U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能够有效改善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的疲劳性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2组共7个局部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在获取S-N基础数据的同时,对疲劳裂
为提高轨道表面缺陷查准率、召回率和检测效率,采用形态学滤波与概率霍夫变换算法剔除原始图像噪声,实现对轨道表面缺陷的快速准确识别;顺次应用阈值法和离散法得到轨道的真正边缘定位,解决Canny算子在提取轨道边缘时产生大量伪边缘的问题;构建能兼顾召回率和查准率的改进交叉熵损失函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建立高效的轨道表面形态分类器。采用8 523张实拍轨道图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单次检测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