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课程。又是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的创造性思维。但在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创新素养奠定基础。
一、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创新科技教育模式。
农村在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与认识,同时在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
如: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共建生物园。大多数农村校园的周边有许多可利用的空地,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建生物园。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而且这样的课堂方式有别于我们千篇一律的课堂传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立生物园,利用农村闲地,这不也是教师的一次创造性思维吗?
二、加强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创设自主探究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生天性活泼,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在平时的教学和交往活动中,注意向学生渗透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智力才能体现在许多方面,只是有时连自己都没发现。鼓励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发掘自身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在一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智力游戏——“谁能让大家看到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学生被这个问题激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在热水中加颜色,在冷水中加颜色,在冷水、热水中分别加不同的颜色,给冷、热水加上对比色(如:红与绿、红与黄)。此时有的学生提出只加一种颜色即可。
如:热水加黑色或冷水加黑色对比就很鲜明,还有在冷水中加东西(锯末、茶叶末、小片儿等),最独特的想法是一位学生的:在冷水中加入酒精点燃,加入热水时就可照亮水,可以看热水是怎样跑!许多同学和我都被他的想法打动了,真够“异想天开”的。姑且不论方法是否可行,起码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科学课的课堂中发言是无所顾忌,思维方式是开放性的。伴随着如何看到热水“跑”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还提出:冷水中加入热水后会有什么变化?同样精彩。他们预测:热水会向四周跑;热水会旋转跑;热水先下沉到底儿再向上升,冒着气泡向斜上方跑;向四周不规则地跑;冷、热水会融合、会产生波浪向中间跑,冒出气泡,气泡会被冷水向下压,然后再升上来等。还有孩子提出冷水在加入热水后,温度会变化,水会变热,热水会变冷,水槽中水会变温。
这说明他的知识经验很丰富,而且想象力丰富、独特,决非成人所能想象的。今后我们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
科学课教学中直觉感观思维,是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抱有强烈解决愿望时所作出的猜测、所进行的选择、所提出的新观点等。教师要刻意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氛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较强的求知欲,鼓励直觉思维,即使回答错误,也要予以鼓励;同时通过启发、讨论给予纠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探究、合作的方式和分工方法与技巧。以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学会探究与创造或再现知识,以及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等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经常告诉学生,你们在某些方面懂得比老师懂得还多,并且书本上的也不是绝对正确的,鼓励他们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我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下次科学课就改为研讨会,在会上学生讲述了许多热缩冷胀的例子。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将他的实验成果带到了课堂(在家中自制了冰块,融化后体积明显缩小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效应。
可见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学探究中,我们可创新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教书,照本宣科,一味地灌输。我们首先要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转变观念,把课堂作为论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更新教育思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启发、引导和培养训练工作,这一能源一定会被激发、被唤醒,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
(贵州省凯里市)
一、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创新科技教育模式。
农村在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与认识,同时在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
如: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共建生物园。大多数农村校园的周边有许多可利用的空地,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建生物园。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而且这样的课堂方式有别于我们千篇一律的课堂传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立生物园,利用农村闲地,这不也是教师的一次创造性思维吗?
二、加强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创设自主探究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生天性活泼,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在平时的教学和交往活动中,注意向学生渗透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智力才能体现在许多方面,只是有时连自己都没发现。鼓励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发掘自身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在一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智力游戏——“谁能让大家看到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学生被这个问题激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在热水中加颜色,在冷水中加颜色,在冷水、热水中分别加不同的颜色,给冷、热水加上对比色(如:红与绿、红与黄)。此时有的学生提出只加一种颜色即可。
如:热水加黑色或冷水加黑色对比就很鲜明,还有在冷水中加东西(锯末、茶叶末、小片儿等),最独特的想法是一位学生的:在冷水中加入酒精点燃,加入热水时就可照亮水,可以看热水是怎样跑!许多同学和我都被他的想法打动了,真够“异想天开”的。姑且不论方法是否可行,起码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科学课的课堂中发言是无所顾忌,思维方式是开放性的。伴随着如何看到热水“跑”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还提出:冷水中加入热水后会有什么变化?同样精彩。他们预测:热水会向四周跑;热水会旋转跑;热水先下沉到底儿再向上升,冒着气泡向斜上方跑;向四周不规则地跑;冷、热水会融合、会产生波浪向中间跑,冒出气泡,气泡会被冷水向下压,然后再升上来等。还有孩子提出冷水在加入热水后,温度会变化,水会变热,热水会变冷,水槽中水会变温。
这说明他的知识经验很丰富,而且想象力丰富、独特,决非成人所能想象的。今后我们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
科学课教学中直觉感观思维,是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抱有强烈解决愿望时所作出的猜测、所进行的选择、所提出的新观点等。教师要刻意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氛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较强的求知欲,鼓励直觉思维,即使回答错误,也要予以鼓励;同时通过启发、讨论给予纠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探究、合作的方式和分工方法与技巧。以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学会探究与创造或再现知识,以及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等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经常告诉学生,你们在某些方面懂得比老师懂得还多,并且书本上的也不是绝对正确的,鼓励他们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我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下次科学课就改为研讨会,在会上学生讲述了许多热缩冷胀的例子。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将他的实验成果带到了课堂(在家中自制了冰块,融化后体积明显缩小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效应。
可见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学探究中,我们可创新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教书,照本宣科,一味地灌输。我们首先要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转变观念,把课堂作为论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更新教育思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启发、引导和培养训练工作,这一能源一定会被激发、被唤醒,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
(贵州省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