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创新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课程。又是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的创造性思维。但在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创新素养奠定基础。
  一、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创新科技教育模式。
  农村在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与认识,同时在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
  如: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共建生物园。大多数农村校园的周边有许多可利用的空地,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建生物园。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而且这样的课堂方式有别于我们千篇一律的课堂传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立生物园,利用农村闲地,这不也是教师的一次创造性思维吗?
  二、加强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创设自主探究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生天性活泼,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在平时的教学和交往活动中,注意向学生渗透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智力才能体现在许多方面,只是有时连自己都没发现。鼓励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发掘自身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在一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智力游戏——“谁能让大家看到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学生被这个问题激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在热水中加颜色,在冷水中加颜色,在冷水、热水中分别加不同的颜色,给冷、热水加上对比色(如:红与绿、红与黄)。此时有的学生提出只加一种颜色即可。
  如:热水加黑色或冷水加黑色对比就很鲜明,还有在冷水中加东西(锯末、茶叶末、小片儿等),最独特的想法是一位学生的:在冷水中加入酒精点燃,加入热水时就可照亮水,可以看热水是怎样跑!许多同学和我都被他的想法打动了,真够“异想天开”的。姑且不论方法是否可行,起码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科学课的课堂中发言是无所顾忌,思维方式是开放性的。伴随着如何看到热水“跑”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还提出:冷水中加入热水后会有什么变化?同样精彩。他们预测:热水会向四周跑;热水会旋转跑;热水先下沉到底儿再向上升,冒着气泡向斜上方跑;向四周不规则地跑;冷、热水会融合、会产生波浪向中间跑,冒出气泡,气泡会被冷水向下压,然后再升上来等。还有孩子提出冷水在加入热水后,温度会变化,水会变热,热水会变冷,水槽中水会变温。
  这说明他的知识经验很丰富,而且想象力丰富、独特,决非成人所能想象的。今后我们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
  科学课教学中直觉感观思维,是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抱有强烈解决愿望时所作出的猜测、所进行的选择、所提出的新观点等。教师要刻意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氛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较强的求知欲,鼓励直觉思维,即使回答错误,也要予以鼓励;同时通过启发、讨论给予纠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探究、合作的方式和分工方法与技巧。以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学会探究与创造或再现知识,以及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等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经常告诉学生,你们在某些方面懂得比老师懂得还多,并且书本上的也不是绝对正确的,鼓励他们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我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下次科学课就改为研讨会,在会上学生讲述了许多热缩冷胀的例子。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将他的实验成果带到了课堂(在家中自制了冰块,融化后体积明显缩小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效应。
  可见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学探究中,我们可创新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教书,照本宣科,一味地灌输。我们首先要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转变观念,把课堂作为论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更新教育思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启发、引导和培养训练工作,这一能源一定会被激发、被唤醒,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
  (贵州省凯里市)
其他文献
丢垃圾容易,捡垃圾难。我们手上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丢,但能做到弯腰捡垃圾的却实在太少。大人如此,小孩子更是这样。上学与放学时段,各中小学校门口人多车多垃圾更多。五花八门的小店争抢着开在校门口周边,学生吃喝过后地下便是一片狼藉,而且垃圾更有蔓延之势,学生是大包装小包装热包装冷包装纸包装还是塑料包装分头把吃的喝的拎进了学校。学生边上楼边吃喝边丢垃圾,清洁阿姨的一早辛苦自然要付之东流了。要知道学生带入校
期刊
据报道,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叶青教授在作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魅力人文”讲座时,鼓励学生“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超市猪肉贵可以去养猪!”(武汉晚报,2011年11月4日)  大学生养猪?大学生养猪!  乍一看,叶教授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细细分析,此话亦不无道理。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崇尚“学而优则仕”,鼓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很长的一段时间
期刊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场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奠基工程。可是,不少幼儿园由于管理思想出现偏差,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导致违反法规、摧残幼儿身心健康的恶性事件频发,幼儿园成了监狱和没有人性的地方。下面两个真实的案例就是明证。  案例一:  有这样一所幼儿园,园领导为了幼儿小朋友的安全,出台了一个违背国家法规的内部管理规定:无论春夏秋冬,所有
期刊
差生,现在称之为“后进生”,一直是老师们头痛的对象,所有的老师都希望他们成为“白天鹅”,却不知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历程。如何对待他们并使其健康成长呢?  一、个案描述:  记得刚接五年级三班时,前班主任就对我说,要多注意一个叫王明的学生,  是个令人头痛的角色。  果然,一个星期还没过,他已三次没交作业了,我当时很生气,这不是给我下马威吗?一定得治治他这个毛病。我看课程表
期刊
课堂上,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与闯关游戏、与摘苹果、水果大餐等结合起来,学生感到新鲜振奋,热热闹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试看例子:复习生字,教师出示一棵苹果树,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写着一个生字,学生大喜,老师请会读的小朋友上台来摘苹果,摘下了苹果之后又拿着面对全班同学带读该生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上台摘完了苹果,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但是“后遗症”也不少:一是
期刊
随着经济时代到来,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必将成为构成综合国力的基础。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创新”,只能培养他们从小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的观察、无拘束的想象、开拓性的猜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
期刊
一、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  这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为
期刊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
期刊
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  2、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3、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4、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5、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6、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