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平台当本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家大院》里有个秀才叫孙茂才,曾经落魄为乞丐,是乔家收留了他,后来他成为乔家生意的中流砥柱,几乎就是乔家的二当家。但孙茂才后来私欲膨胀,被赶出了乔家。万般无奈之下,他投靠钱家。钱东家对孙茂才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而是乔家成就了你。”这个桥段被人晒到了朋友圈,大意是“别把平台当本事”,引来点赞无数。这个桥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一个人能“呼风唤雨”是因为你处在这个平台之上,失去了这个平台,你什么都不是了。乍一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思量,并非如此。
  大家可以看看孙茂才的发迹。其实孙茂才并非等闲之辈,学识渊博,见解犀利,只不过怀才不遇。当时乔家生意面临崩盘,而且墙倒众人推,孙茂才明明知道乔家危在旦夕,但仍然主动登门投靠,向乔家提出翻盘计划,乔家展开了自救并且最后终于转危为安。
  可见孙茂才是有才能的,不然乔家在风雨飘摇之际,也不会收留一个乞丐。在少当家乔致庸艰难重振家业过程中,孙茂才与乔致庸患难与共,下江南、赴蒙古,直言忠告、出谋划策,在乔家成功振兴家业过程中功不可没,是乔家的智囊。
  事物总有两面性,从一方面来说,是乔家给了孙茂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乔家成就了孙茂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当年乔家没有孙茂才,家业能否中兴,照剧中情节来看,那就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孙茂才成就了乔家。
  孙茂才这个角色为什么招人嫌?其实他的命门是品德问题,居功自傲,唯利是图,胃口太大,忘乎所以,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义永远是第一位的,利永远是第二位的,一个人不谈义,只谈利肯定是要被人唾弃的。但这个评判标准是社会没有充分经济化的时代里的标准,当时代的巨轮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大家普遍认同用市场手段来配置所有资源的时候,只谈义不谈利不是好事,肯定也办不好事。
  市场手段可以解决许多让人头痛的事情。你有更有前景的平台,就会集聚更多的人才;你开出更高的年薪,人才就会跳槽投奔你而来。如果人才离你而去,要么是平台出现了问题,要么是待遇出了问题。这个社会就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孙茂才对乔家展露了私欲,放在等级森严的传统文化秩序中,那是一种挑战“权威”的行为,必然是被人不齿的。你想,一个被人收留的穷秀才,竟然要占东家的便宜,这不就是白眼狼吗?
  但如果放到市场经济的场景中,孙茂才的需求也有合理性。一个人为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需要“期权”或股份,需要更好的职位,何错之有呢?如果一家公司,对有贡献的人,满足不了他们合理的经济需求,那么他们必然离你而去,这是大家现在普遍认同的一条原则,无关道德。
  再来说“平台是不是本事”?答案显而易见,平台就是本事。一个人能进入大平台工作,自然是因为他有出类拔萃的一面。如果他在大平台担任要职,即便他失去了平台,他的身上也会有工作历练,也会积累大量的社会资源。十几年前或者更长的一点时间,你也许会发现,你身边的那些企业家,无一不是从大平台脱离出来创业的,有的来自政府机关,有的来自国企,他们往往是在平台之上积累了人脉或是金钱之后,脱离出来单干的。
  一个好的平台能成就一个人,一个坏的平台会埋没一个人。“把平台当本事”是一种傲骄,但并非没有道理,很多时候,拥有平台还真是一个人的本事。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这一天,汉景帝想废掉太子刘荣。当时就有两个人起来反对。一位是条侯周亚夫,官居丞相,一位是魏其侯窦婴,官拜太子傅。当然了,道理也是明摆着的,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两位的出发点,也都是为国家着想。但是,反对无效。周亚夫“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远了他。窦婴也“数争不能得”,为此闹情绪,还隐居在蓝天的南山好长一阵子。  需要说明的是,景帝三年,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最后平定这场叛乱的,主要是周
1983年出生于武汉新洲农村的赵燕,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当年高中毕业时,因学费没交齐,没能拿到毕业证,算是肄业。只有初中毕业证的他,找工作四处碰壁,无奈找了份小区保安的工作。白天,他专心工作,晚上就写日记,记录工作的苦与累。  尽管赵燕只是一个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小人物,但他在内心深处渴望爱情。一个偶然的机缘,赵燕认识了女孩晓云,是一家公司的销售高管。晓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优越。  一见面,
尼采认为,人是一个试验,每一次实验,无论成败,都会化为自己的血肉,成为人性的组成部分。对此,我坚信不疑。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人,人生的阅历才会越来越丰富。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所有的经历,最后都成为他人生大厦的一砖一瓦。  所以,我每一次在对青年举行的讲座中,最后都这样告诫青年朋友:当你感觉周围的空气压抑而沉默,就应该拆掉你的帐篷,随时准备出发。  我始终都确信,我就是那个捡拾麦穗的孩子。少年时
我擦红了眼睛,只为看清一个黑色的果子,在我们这儿叫哈比果。它有黑色的果皮,墨绿色的果柄像四脚章鱼吸附在果皮上。它的果肉却洁白饱满,像橘瓣一样乖巧可爱。按理说哈比果几近绝种,少有人知道它的奇异。而幸运的是,我却在图书馆的最后一列书架的一本书的第2333页,发现了哈比果的惊天秘密。那就是,吃过哈比果的人能通晓未来,最实际的效果就是——提前知道考试答案。所以哈比果出现的地方必有疯狂的学生,它绝迹的速度比
1995年底的一天,“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对助手说:“这笔钱放在我这里也没什么用,得把它派出去。”助手明白,他指的是刚刚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金,便提醒道:“那可是奖给你私人的。”彭桓武解釋:“我衣食无忧,家里又花不了那么多钱,很多早期参加核方面工作的人,健康受到过损伤,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任何奖励、任何纪念都不会轮到他们头上,所以,必须把奖金分给他们。”于是,他设立“彭
1980年春,85岁高龄的冯友兰决定要写出《中国哲学史新编》,学生问他:“早年,您出版了被业界视为经典之作的《中国哲学史》了,何必还去弄什么新编,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冯友兰说:“我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其实,我也害怕还没等写完,我人就不在了。但是,与其把时间花在考虑還能活多久上,不如去做点实事,给后人多总结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神遗产。”  冯友兰人生的最后几年的秋季,都要去医院住上一段时间。每次出
对于在北京出生长大的蒋甲来说,人生中第一次尝到“被拒绝”的滋味,是在6岁那年。老师指着一堆礼物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相互表扬吧,如果你听到有谁表扬你,就拿一份礼物回到座位上。别的小朋友都拿着礼物兴高采烈地下去了,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所有人都拒绝表扬他,那种尴尬滋味令他刻骨铭心,从此在生命里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后来,蒋甲到美国学习、定居,十几年过去了,他兢兢业业,从一个小小的程序员晋升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成为美国《星报》的战地记者,并亲临中国战场。他来到广东韶关,一路上,处处见到的是日军凶恶残暴,枪杀无辜贫民,掠夺资源。海明威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日寇的暴行,并用笔记录下所见所闻。在韶关,他还亲手杀死一个日本哨兵,缴获了一杆“三八大盖”。海明威行动之迅速,身手之敏捷,让向导目瞪口呆。海明威向向导讲起了自己在欧洲战场上抗击德国法西斯的经历。说着,海明威捋起衣袖、裤
《穆斯林的葬礼》才读了几十页,就被其中的人物深深打动,而这些人物中最先触动我,也是最深刻的一位,就是玉雕工匠梁亦清。  梁亦清是清末人,开了一家玉石作坊。一日,外国人亨特带来一块美玉,请求他雕刻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场景图。为了按时完工,他日夜加班,终因劳累过度而猝死在了工作台上。  在他的故事里,有两点令我非常感动,一是对诺言的坚守,再则是一种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精神。在梁亦清的生命里,诺言二字
年纪渐长,我们不是变得更好或更坏,而是变得更像自己。  我去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座,在讲座临近结束的时候,一个女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我认真研究了你的人生道路,发现你的人生道路上几乎没有挫折,你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府机关,你喜欢新闻又去报社做记者,写作是你的爱好和追求,你又成了作家,命运和成功总是那么眷顾你。可是我们却不同,我们在学校里就开始为毕业以后的职位而疲于奔命,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