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才读了几十页,就被其中的人物深深打动,而这些人物中最先触动我,也是最深刻的一位,就是玉雕工匠梁亦清。
梁亦清是清末人,开了一家玉石作坊。一日,外国人亨特带来一块美玉,请求他雕刻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场景图。为了按时完工,他日夜加班,终因劳累过度而猝死在了工作台上。
在他的故事里,有两点令我非常感动,一是对诺言的坚守,再则是一种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精神。在梁亦清的生命里,诺言二字高于一切,哪怕再难,对于自己以给出的承诺,言出必行,即便是以生命为代价。
我的眼里常常会浮现出他当时的场景:长凳上,一位不惑之年的男子,注视着手上的翡翠,房门紧闭着,唯有窗外的夕阳斜射进来,翡翠的绿和夕阳的红都辉映在他的脸上,也没让他苍白的面色稍露一丝生机,一刀一刀,一声一声,不知不觉间星光代替了夕阳,油灯宣告了夜的降临,案边的孤影摇摇晃晃。他那厚实的手指飞快地运转,就这样一日又一日,他不停,想着离允诺中的期限越来越近了,千万不能让取货的人空手而归。对于他,每个承诺的兑现已经不是对生意声誉的维护,更是一种人格品质的完善。这里寄托的,是他的尊严,是传统技艺的尊严。梁亦清明白,再完美的作品也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气节,再大一单生意也不能代表心灵的追求,唯有一言九鼎的气概,才能彰显自我的魅力,而这,是要用生命去换取的。
如果说,一个“信”字代表他的品质,那么有一种精神,绝对是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宗教。这种精神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然而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中华大地上,或许,还没有一个形容词有资格来形容它。
梁亦清从事玉雕几十载,在当地小有名气,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一作品的工作量,一定非常清楚,那他为什么要一口气雕完,以至于累死?答案只有一个,他的死亡,是在他的计划之中的。他刚完成,便一头倒地,七窍流血,长眠不醒。死在大作之下,这才是作为一名玉雕家最光荣的使命。这令我想起我的外公,他是个农民,一次我说:“外公,您一把年纪了,就不要种田了,在家里享点清福吧。”他从容一笑:“我要插秧插到死。”我无言以对,但思绪万千。这绝不是吹,在农村,我的确见过这样的人。梁亦清与外公是如此相似,他们心中一定有着某种精神,这种精神,让人朴实得可爱,让人敬业到用生命去劳动,让人能够从容面对死亡,让人只能感受而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它是不是存在于中国万千的劳动者之中?
梁亦清,死亡雕刻家,雕刻令他走向了死亡,死亡也因他的雕刻而绽放美丽。
指导教师
梁亦清是清末人,开了一家玉石作坊。一日,外国人亨特带来一块美玉,请求他雕刻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场景图。为了按时完工,他日夜加班,终因劳累过度而猝死在了工作台上。
在他的故事里,有两点令我非常感动,一是对诺言的坚守,再则是一种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精神。在梁亦清的生命里,诺言二字高于一切,哪怕再难,对于自己以给出的承诺,言出必行,即便是以生命为代价。
我的眼里常常会浮现出他当时的场景:长凳上,一位不惑之年的男子,注视着手上的翡翠,房门紧闭着,唯有窗外的夕阳斜射进来,翡翠的绿和夕阳的红都辉映在他的脸上,也没让他苍白的面色稍露一丝生机,一刀一刀,一声一声,不知不觉间星光代替了夕阳,油灯宣告了夜的降临,案边的孤影摇摇晃晃。他那厚实的手指飞快地运转,就这样一日又一日,他不停,想着离允诺中的期限越来越近了,千万不能让取货的人空手而归。对于他,每个承诺的兑现已经不是对生意声誉的维护,更是一种人格品质的完善。这里寄托的,是他的尊严,是传统技艺的尊严。梁亦清明白,再完美的作品也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气节,再大一单生意也不能代表心灵的追求,唯有一言九鼎的气概,才能彰显自我的魅力,而这,是要用生命去换取的。
如果说,一个“信”字代表他的品质,那么有一种精神,绝对是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宗教。这种精神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然而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中华大地上,或许,还没有一个形容词有资格来形容它。
梁亦清从事玉雕几十载,在当地小有名气,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一作品的工作量,一定非常清楚,那他为什么要一口气雕完,以至于累死?答案只有一个,他的死亡,是在他的计划之中的。他刚完成,便一头倒地,七窍流血,长眠不醒。死在大作之下,这才是作为一名玉雕家最光荣的使命。这令我想起我的外公,他是个农民,一次我说:“外公,您一把年纪了,就不要种田了,在家里享点清福吧。”他从容一笑:“我要插秧插到死。”我无言以对,但思绪万千。这绝不是吹,在农村,我的确见过这样的人。梁亦清与外公是如此相似,他们心中一定有着某种精神,这种精神,让人朴实得可爱,让人敬业到用生命去劳动,让人能够从容面对死亡,让人只能感受而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它是不是存在于中国万千的劳动者之中?
梁亦清,死亡雕刻家,雕刻令他走向了死亡,死亡也因他的雕刻而绽放美丽。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