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158-0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推进教学改革的精神,探索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路径,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三全”“五优化”实践活动,促进课堂由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
一、“三全”“五优化”的内涵
1. “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全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全面: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关注课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目标的指向性和达成度。全程:实施全程管理,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把握每节课在整体认知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向课堂的每一环节要质量,向课堂的每一分钟要质量。
2. “五优化”,即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三全”是课堂教学“五优化”的依据和出发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五优化”最终要达成的目标。二者是“教学理念”与实现“理念”的“教学行为”的关系。课堂教学“五优化”是抓手,是实践的重点。
二、“三全”“五优化”的实践
(一)优化学习目标,即制定具体、准确、可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教学目标占据着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和可测量。可观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显性行为,如会看什么,会读什么,会复述什么,会背诵什么,会阐述什么,会比较什么、会操作什么,会书写什么,会判断什么?会运算什么、会应用什么等等这些操作性目标,这些“会什么”的背后,就是相应的学科知识、方法的掌握,学科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情感的体验等这些理念性目标。
(二)优化问题设计。一堂课无论课型如何,无论上什么内容,无论用何种教学媒体,要使课堂生动,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本节课教学的效果。
问题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
1. 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激起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探究的愿望,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以达到掌握知识, 训练思维的目的。
2. 如何进行有效地提问?“问题”要围绕教学主题;“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问题”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层次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3. 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依靠自我否定来纠正。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意外往往代表着他们困惑的焦点,只有因势利导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理解的偏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意外持欢迎态度,把意外作为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三)优化互动生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互动生成体现了教者教学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也是学习者学习力的充分展示。要充分利用互动生成的有效资源,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为教学进程更优服务。
学生的生成并非平空而来。生成的质量,决定于预设的质量。预设,课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构想和设计;生成,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收获。生成固然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生长的过程,但也是一种可以预约的精彩。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四)优化自主体验。有效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体验的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没有体验,感知不会深刻;没有体验,不会有自我的建构;没有体验,不会有创新发生。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可使学生通过体验不断领悟着世界的意义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与价值,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进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受到启迪。
(五)优化评价矫正。“评价矫正”是指贯穿于课堂全过程的师生双向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课堂教学中,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和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编制高质量的检测样题,尽可能采用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纠正的方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推进教学改革的精神,探索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路径,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三全”“五优化”实践活动,促进课堂由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
一、“三全”“五优化”的内涵
1. “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全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全面: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关注课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目标的指向性和达成度。全程:实施全程管理,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把握每节课在整体认知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向课堂的每一环节要质量,向课堂的每一分钟要质量。
2. “五优化”,即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三全”是课堂教学“五优化”的依据和出发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五优化”最终要达成的目标。二者是“教学理念”与实现“理念”的“教学行为”的关系。课堂教学“五优化”是抓手,是实践的重点。
二、“三全”“五优化”的实践
(一)优化学习目标,即制定具体、准确、可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教学目标占据着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和可测量。可观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显性行为,如会看什么,会读什么,会复述什么,会背诵什么,会阐述什么,会比较什么、会操作什么,会书写什么,会判断什么?会运算什么、会应用什么等等这些操作性目标,这些“会什么”的背后,就是相应的学科知识、方法的掌握,学科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情感的体验等这些理念性目标。
(二)优化问题设计。一堂课无论课型如何,无论上什么内容,无论用何种教学媒体,要使课堂生动,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本节课教学的效果。
问题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
1. 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激起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探究的愿望,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以达到掌握知识, 训练思维的目的。
2. 如何进行有效地提问?“问题”要围绕教学主题;“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问题”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层次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3. 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依靠自我否定来纠正。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意外往往代表着他们困惑的焦点,只有因势利导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理解的偏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意外持欢迎态度,把意外作为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三)优化互动生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互动生成体现了教者教学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也是学习者学习力的充分展示。要充分利用互动生成的有效资源,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为教学进程更优服务。
学生的生成并非平空而来。生成的质量,决定于预设的质量。预设,课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构想和设计;生成,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收获。生成固然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生长的过程,但也是一种可以预约的精彩。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四)优化自主体验。有效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体验的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没有体验,感知不会深刻;没有体验,不会有自我的建构;没有体验,不会有创新发生。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可使学生通过体验不断领悟着世界的意义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与价值,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进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受到启迪。
(五)优化评价矫正。“评价矫正”是指贯穿于课堂全过程的师生双向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课堂教学中,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和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编制高质量的检测样题,尽可能采用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纠正的方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