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黄腹角雉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腹角雉是一种美丽的雉鸡,特产于我国。由于它的自然繁殖率极低,加上它的自然栖息地的急剧缩小,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现在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和《世界受胁鸟类名录》,为《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
  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经多年探索,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使黄腹角雉繁殖成功,而当时国内还无任何人工繁育成功的记录。人工授精作为一项技术是成熟的,但对于物种的种群扩充似乎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探索在中国原产地实现人工饲养下的非人工技术的繁殖,就成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发现黄腹角雉
  
  20世纪80年代初,黄腹角雉的研究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一,交给了现已是院士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国际鸟类学委员会资深委员,中国鸟类学分会理事长郑光美先生。
  当时,黄腹角雉连在野外的汜录都没有,到哪儿去找?经咨询杭州大学的诸葛阳教授说浙江西南部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可能会有,于是已经50岁的郑教授带着助手上了乌岩岭。
  乌岩岭地处北纬27度56,东经119度35,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年平均气温15.2~C,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3月的乌岩岭上阴雨绵绵,雾气蒙蒙,一个月中未见到几个晴天。当时的条件很简陋,住在护林员的家中,屋里屋外都阴冷潮湿,据当时跟随郑先生上山的赵欣如老师回忆,被子恨不得拧出水来,每天睡觉要下决心钻进被窝。为了寻找黄腹角雉,郑教授和赵老师连续呆了3个月,每天在无人探寻过的、湿漉漉的林间寻找,然而因为没有任何文献参考,这一珍禽却芳踪难觅。一天,疲惫的郑教授在一棵树下摔了一跤,无意间惊飞了一只黄腹角雉,兴奋的郑教授忘记了伤痛,此后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一窝在树上筑了巢并已开始孵化的黄腹角雉。
  之后,他们每天4点起床,翻2个山头去观察那窝黄腹角雉。第五天下雨路滑,郑先生滑下陡崖,幸亏抓住一棵小树半小时才脱险。第六天,郑先生照常踏上了去观察的路。然而不幸的是,这窝蛋让松鸦吃了。助手赵欣如老师伤心得哭了,找到它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啊!但是早已有预感,做好心理准备的郑先生却平静地说:“咱们能找到第一个,就能找到第二个。”
  这次繁殖观察被迫中断,但是关于黄腹角雉有了第一次野外的准确记录:生性怯懦、行动缓慢、防御能力差,有别于其他角雉,在树上筑巢繁殖。
  后来在整个80年代观察发现的18巢中,有17巢均被松鸦、豹猫、青鼬等天敌吃掉,说明野生黄腹角雉的繁殖之艰难。
  
  科学研究全面了解
  
  从发现黄腹角雉至今,科研人员一直坚持野外观察研究与先进理论、技术结合,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栖息地选择理论和无线电遥测技术,都是首次在我国鸟类学中应用。后来又陆续引入了多项先进技术,从多学科、多层次对黄腹角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借鉴于其他濒危雉类研究之中。
  任何物种都要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环境,反过来说动物依靠自己的生存本能去选择生存的环境,包括食物、水源、繁育场所、植被,其他共栖的生物类群。利用栖息地选择的理论,科研人员在黄腹角雉的活动区做了大量样方(在划定的范围内调查生物物种),经过比较发现黄腹角雉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山地森林内海拔800-1400米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中,那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典型栖息地植物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蔷薇科、杜鹃花科等。
  在陆续对23只黄腹角雉进行了无线电全年追踪研究后,发现它们平时活动范围在0.029~0.39平方千米,全年最大扩散距离约为3千米。它们在深冬食物短缺和繁殖期求偶时会有较大的活动区。春夏它们多单独活动,而深秋后则组成以雌鸟为核心的5~9只的小群,每群中有一只优势雄鸟以及其他数量不等的雌鸟和幼鸟。白天它们以松散的形式在地面觅食,傍晚或雨、雪天气则聚集在少数大树上栖息。与西部高山地带的其他几种角雉不同,它们不做季节性的垂直迁移,这与,食物有关。
  研究发现,当地一种交让木植物的叶片和果实是黄腹角雉秋冬季的依赖性食物,冬季它们大多聚集栖息在交让木上,每天常有1-2小时采食树叶。交让木的分布和数量直接影响着黄腹角雉的分布。根据这一发现,1993年在湖南莽山、2004年在江西官山均发现了黄腹角雉的新分布区。
  与其他雉鸡一样,黄腹角雉躲避天敌的能力相对较差,为了生存,它们虽多在地面活动觅食,却选择在树上歇息、筑巢繁殖。巢多建在粗大树木的较粗的水平枝权基部或水平枝干的凹陷处。近十几年,原生地的大树减少,巢址不足,黄腹角雉开始向旁边在1958—1960年间种植的人工柳杉林中扩散。1991—1993年调查到的15个巢中,有12个位于人工柳杉林中,2002年在柳杉林中布放的200个人工巢,也有8%被利用。这表明黄腹角雉对变化着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人工繁育成效显著
  
  在濒危物种的原产地之外,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建立适宜生存和繁衍条件,育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健康的人工种群,以备在适宜条件下向种群数量已十分稀少的地区进行补充,向已绝迹的原产地进行再引入,称为易地保护,这是拯救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建立黄腹角雉人工种群的主旨。
  最早建的人工繁育笼舍是1985年秋,在原生地乌岩岭保护区海拔1100米处。笼舍充分考虑黄腹角雉的自然环境,每对角雉有9平方米的栖舍和长4米、宽3米、高3米的运动场。运动场内移栽1株交让木阔叶树.供它们栖息夜宿,树杈间还放上用竹条编的人工巢。在笼子的内壁敷以塑料布,以防角雉撞伤。
  至于食物,除了饲喂它喜欢吃的交让木果实和树叶以及花生米外,还用近百种本地的植物进行食物选择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腹角雉的食物较广泛,但和野外观察一致,它们不吃竹笋。另外,在饲喂中还要补充适量的熟鸡蛋黄、蚯蚓、蛴螬等动物性食物。
  选配和产卵、孵化是人工繁殖的关键步骤,为此研究人员密切注意,悉心照管。笼养的黄腹角雉的雄鸟发情期记录早于野外记录,大约在3~5月达到求偶高潮期,此时将处于求偶高潮的雄鸟与雌鸟分笼对养。分笼后,雌鸟从经常在树上歇息改为下地频繁活动,而此时的雄鸟也向它的配偶展开强烈的炫耀攻势。它逐渐展开颈部色彩艳丽的肉裙,而后充气,再竖起一对蓝色的肉质角,面对雌鸟激动地频频扇翅,每次大约50几秒,每天约10几甚至 20几次。有时连续数日,直到雌鸟接受“求爱”。
  这种“正面型炫耀”修正了外国雉类专家提出的“侧面型炫耀求偶”的观点,,经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野外研究与笼养相结合的方法,确认“侧炫耀”(侧向雌鸟,倾斜、转圈)只是确立社群等级或吓退入侵者的一种示威行为,此行为一年四季均可观察到,而“正面型炫耀”只在繁殖期可见。
  再看第一对分笼的黄腹角雉,开始几天每当雄鸟逼近雌鸟时,雌鸟都迅速逃避。6天后有了显著变化,雌鸟经常站立或蹲伏,对雄鸟接近亦较少回避,有时尾羽展开。第16天观察到交配。此后雌鸟衔苔藓整理人工巢并较长时间伏巢,4天后产下第一枚卵。
  产卵后的雌鸟对雄鸟的接近一直表现出惊恐。雄鸟在地面活动,雌鸟上树或在墙头走动;雄鸟上树,雌鸟则飞落地面并惊叫。此情持续8天,雌鸟既不继续产卵也不孵卵,观察表明雌,鸟的繁殖行为已终止。这与野外生活习性一致,处在产卵及孵化阶段的黄腹角雉雌鸟惧怕雄鸟的干扰。
  此后将这只雄鸟移出换人另一只,成功交配后的第二天将雄鸟移出,雌鸟安然独处,于交配后的第4天和第6天成功产下2枚受精卵。经人工孵化出雏。后采用家鸡代孵方法亦获得成功。
  为了更好地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亦在校园内进行了实验繁育。十几年来,不仅突破了栖息地环境差异自然繁育成功,还对黄腹角雉进行了人工采精、授精;对精液进行分析,提高精子品质;并利用线粒体DNA研究确定分类应归为雉族而非疑问的鹑族。
  20多年,以郑光美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雉类研究工作者形成了一支完整的团队,他们积极向上,治学严谨,一批硕士博士生从这里培育成材。有关黄腹角雉的研究成果也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
  
  受威胁环境不容忽视
  
  如前所述,黄腹角雉是地栖性鸟类,迁移能力差,活动范围较小,对栖息地依赖性高,抗干扰能力较差。
  近十几年来,随着低海拔地带进行的林业采伐、毁林开荒、兴修公路和乡镇建设等人为造成的干扰,使黄腹角雉分布范围不断向中、高山地带退缩,并严重分割,原本成片的森林形成了一个个斑块,动物的家园破碎化,好像大海中的一个个孤岛,岛岛之间难于沟通,时间长久势必造成近亲繁殖,威胁到黄腹角雉的生存和遗传多样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采用地理信息系统(CIS)、全球定位系统(CPS)、遥感(RS)、种群生存力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从大的地理、景观系统研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过程,找出维持种群存活最低条件,探讨栖息地片断化过程与物种丧失的关系。这不仅对保护黄腹角雉也对其他受胁物种的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调查发现,乌岩岭保护区内黄腹角雉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斑块中,当这些斑块间的距离在500米以上时,黄腹角雉在斑块间扩散的概率就非常低。
  目前虽然北师大饲养的黄腹角雉已繁殖出子6代,100余只个体的纯系种群,但不能代替自然环境中繁衍保持的物种。因此保护物种最重要的是保护栖息地。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云博士,张正旺教授,郑光美院士为本文提供资料)
其他文献
"从波密县城扎森林镇乘车前往南面的嘎隆拉山口,是1998年4月我们这支科学探险队春季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预定项目之一,也是我格外神往的地方。我对嘎隆拉的美好印象,最早来自于有关画报。  嘎隆拉位于波密西南方向,海拔4000多米,受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影响,降水比较充沛。海拔4000米以下,密布着森林。高达30~40米的一棵棵冷杉、铁杉拔地而起,覆盖着山体,看上去颇有气势。密密层层的阔叶树生长在海拔较低的
特殊家族    在中国众多的雉鸡类中,4种马鸡是特产。中国由于气候类型多样、环境独特、地形复杂,特产动物不在少数,但像马鸡这样一个属的所有几个种都仅产于我国的却不多。  以前人们把马鸡分成3种,即褐马鸡、蓝马鸡和藏马鸡。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多数鸟类学家都主张将原来的藏马鸡的哈曼亚种(也称作哈曼马鸡)分出来单立一种,称作藏马鸡,而原来的藏马鸡其他亚种其体羽都以白色为主,改称白马鸡
自古以来,鸡就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鸡类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主要狩猎对象,是人类获取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驯养动物,而鸡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家禽。  我国是现代家禽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根据考古发掘,发现在我国黄河流域有16个地点保存着家鸡的化石,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以前。经过长期的驯养繁殖,目前我国仅蛋鸡的品种就有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