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宪兵”面临下岗威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宪兵既不想继续在非洲巡逻放哨,又打算占着宪兵的编制,享受宪兵的福利待遇。卢旺达一而再、再而三的激烈回击不啻告诉法国人:这招过去也许好使,但以后恐怕行不通了。
  
  8月5日,卢旺达政府下属专门调查委员会(Mucyo)发布调查报告,指控33名法国人(13名政客,20名军人)涉嫌直接参与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在那次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中,约有80到100万人在短短3个月中丧生,数百万人流亡国外,成为二战后最为惨痛的种族清洗事件。据卢旺达司法部长塔尔西塞(Tharcisse Karugarama)称,法国参与了对胡图族前政府军队的培训、作战计划拟订,甚至直接卷入屠杀;被指控名单中包括已故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前总理巴拉迪尔和德维尔潘、前外长朱佩等政要。
  作为“非洲宪兵”,法国在二战后一直被认为是整个非洲、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平衡力量。如果说,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从冷战时期的两强对峙过渡到后冷战时期的美国独霸、群雄紧跟,那么战后的非洲,不论老牌的殖民大国英国还是不可一世的美国、前苏联,任何一个强权的影响力,在广度、深度和持久性等方面都远远无法和法国相比。正因为如此,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前殖民地国家起诉(尽管卢旺达并非法国前殖民地,而是比利时国王前私人领地)——这也是欧洲殖民宗主国在非洲首次被前殖民地国家起诉——本身,所蕴涵的意义绝非简单的司法争议,更不仅仅涉及小小的卢旺达抑或非洲大湖区,而很可能意味着非洲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胡图图西之争和卢旺达大屠杀
  
  卢旺达境内最大的两个民族是胡图族和图西族,其中前者占总人口85%左右,后者则占14%。
  事实上,图西族和胡图族都是古代从东非迁居非洲中部大湖区的移民,在卢旺达定居时间相仿,彼此间也有很多血缘关系,族属并不远。“图西”、“胡图”的名称虽早已有之,但通常被用来区分职业(图西族以养牛为主,胡图族主要从事农业)。1918年,比利时取代德国,成为卢旺达的统治者。为便于统治,他们决定扶植在他们看来皮肤稍白、较为“合作”和“有教养”的图西族作为代理人。
  当时划分图西和胡图族的标准十分草率,他们按照家中牛的数量,人的皮肤和眼睛颜色甚至头颅大小,把原本说同一语言、相互通婚的卢旺达人强行分开,并给予图西族较多特权,这无形中人为制造了两个相互对立和仇视的民族。
  1962年,卢旺达独立,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立刻变成了国家的主人,转而对图西族采取了一系列压制、歧视等报复措施。1973年,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担任总统,进一步鼓励了胡图族民族激进情绪。在他的放任和怂恿下,一些胡图族激进团体建立了许多地下广播电台,用煽动性的语言挑唆、操纵胡图族人,激化其对图西族的仇恨和偏激情绪,并进而挑起流血事件。
  此时,卢旺达的邻国乌干达正发生着一些重大变化。
  
  乌干达自阿明独裁政权垮台后发生了内战,许多流亡当地的卢旺达图西族人站在穆塞维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一边,据统计穆塞维尼当时共有1.6万兵力,其中1/4是卢旺达图西族人。当1986年穆塞维尼夺取乌干达政权后,这些卢旺达图西族人就在卡加梅(Paul Kagame,现任卢旺达总统)等领导下成立了卢旺达全国统一联盟,1987年12月改名为卢旺达爱国阵线(FPR)。1990年,他们放弃乌干达国籍、职务,开始越境进行夺取卢政权的武装斗争。这使得卢旺达胡图、图西两族矛盾更趋激化,胡图族极端组织不断以FPR的威胁为口实挑唆暴力,并逼迫政府制定更激进的反图西族政策。
  在长期劳民伤财的内战后,哈比亚利马纳总统逐渐认识到民族和解的重要性,并通过南部邻国布隆迪的领导人尝试与FPR和解。1992年,两派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签署停火协议。
  胡图族和图西族中的激进分子均对停火表示不满,各种挑衅此起彼伏,胡图族极端地下电台更是十分活跃,火药味弥漫在卢旺达全国。
  1994年4月,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赶赴坦桑尼亚出席解决地区性冲突的会议。6日,他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Cyprien Ntaryamira)同机返回,当地时间21时左右,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坠毁,两位总统双双遇难。
  坠机事件成为引发执政胡图族对图西族大屠杀的导火索。自4月至7月,短短100天内有多达91万人死亡,占当时卢旺达全国人口的1/9,其中绝大多数(91%)为图西族人。此时FPR重新开始军事行动,并于当年7月19日夺取了卢旺达政权。随后,又出现了图西族对胡图族的报复,导致大量胡图族人和前政府军人逃入西部邻国刚果(金)境内。直到当年10月,事态才逐渐平息。
  在整个事件中,于6月22日以“维和”名义进驻卢旺达的比利时、美国等联合国军队坐视屠杀不闻不问,并很快抽身离去,而法国军队虽一直驻扎在卢旺达,并待到8月21日,但同样对暴行置若罔闻,甚至传出他们参与政府军对图西族人施暴的众多消息。
  
  卢旺达和法国的恩怨
  
  前已述及,法国并非卢旺达前宗主国,卢旺达说法语,是因为受比利时的影响。
  由于传统和地缘政治的关系,法国对自己在非洲大湖区的影响力高度重视,而图西族传统上和东非各英语国家关系更密切,出于平衡考虑,法国一向支持卢旺达的胡图族政权。自1962年至1993年8月,法国共向卢旺达提供援助2.8313亿美元,赠款3655万美元,免除卢债务1417万美元。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曾9次訪法,法总统德斯坦和密特朗都曾访卢。1990年卢旺达内战开始,法国公开支持卢旺达胡图族政府,提供军费据称达1亿美元以上,使得卢旺达政府军在短短3个月内扩军3倍,并获得大量军火;法军还直接为卢旺达政府军提供顾问、训练和指导。
  大屠杀刚开始时,法国军人不但仍在为胡图族政府军提供武器和训练,而且为胡图族人提供庇护,却拒绝庇护被追杀的图西族人。屠杀开始后,以“维护当地稳定”和“人道主义帮助”为口实参与“绿松石计划”而抵达卢旺达的法国特种部队对胡图族军队的暴行视若无睹,甚至冷酷地将逃到自己驻地的图西族难民拒之门外,任凭他们被虐杀。密特朗之子小密特朗(Jean-Cristophe Mitterrand)负责非洲的“特别事务”,直接插手卢旺达事务,也是众所周知的。
  正因为如此,FPR政权上台后,卢旺达和法国的关系迅速转冷,两国均一度撤回大使。直到1995年5月,法国才恢复驻卢旺达大使馆,此后双边关系缓慢恢复。
  然而1998年12月25日,法国议会“关于 法在卢大屠杀中作用”的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结论是法对卢1994年大屠杀没有直接责任,仅犯了“判断上的错误”,这被卢旺达政府认为是“不真诚的”,双边关系再度趋冷。
  2006年底,法国法官让一路易·布吕吉埃以涉嫌对引发卢旺达大屠杀的“哈比亚利马纳座机坠毁事件”负责为由,向卢旺达9名政府高官发出国际逮捕令,并一度威胁将卢旺达总统卡加梅送上法庭。这导致卢旺达和法国断交,并关闭了法国在卢全部官方机构、电台、国际学校和文化处。
  由于布吕吉埃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仅凭部分法国飞行员家属的一面之词就作出上述判决,卢旺达朝野普遍感到屈辱。此后不久卢旺达专门调查委员会(Mucyo)就宣布成立,并和卢旺达甚至法国一些民间组织,比如“生命线(Survie)”展开合作,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此次起诉既是对调查的总结,也具有鲜明的对法国报复的意味。
  
  宪兵不复当年勇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法国对非洲法语国家(包括法国和比利时前殖民地)采取了许多特殊政策,以维系其影响力:政治上,积极扶植各国政府,协调其国际、国内矛盾,充当其保护者和代言人;经济上,不惜工本组织诸如非洲法郎(FCFA)和非洲航空公司(AF)等,以确保非洲法语区经济稳定、互补及其和法国本国经济、金融的紧密联系;军事上,为各国提供军援和军事保护,帮助其平息内战外患,维护区内和平;文化上,以使馆文化处和无处不在的法语广播、法语国际学校为据点,积极扩张法语影响力,试图以法语和法语文化为纽带,确保法国在非洲的主导地位深入人心。
  作为“非洲宪兵”,1970~1980年代,法国或单独或与小兄弟比利时联手,相继出兵平息了扎伊尔、乍得等多处战火。应该说,法国的非洲老大地位是用其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苦心经营和大力投入来树立和确保的。对非洲各国而言,仰人鼻息固不好受,但既然法国人能保证他们货币稳定、政权无恙、诸事省心,这样的老大认一个也似乎利多弊少。
  
  但这个老大是用命和钱堆出来的,一旦二者不能保证,老大的宝座也会岌岌可危。进入1990年代以来,法国对向非洲大量投入感到力不从心,其作为非洲老大的两大法宝:非洲法郎和非航,前者两度贬值,威信大损;后者入不敷出,最终倒闭。
  更严重的是,以往无处不在的非洲宪兵如今却对乍得、民主刚果的流血置若罔闻,对科特迪瓦内战束手无策。
  在前不久的乍得事件中,法国驻军一度表现慌张暧昧,甚至劝说乍得总统流亡;在毛里塔尼亚发生的法国本国人被劫持事件中,近在咫尺的法国驻军竟迟迟不动。这些都让卢旺达这样的非洲国家看在眼里:既然法国老大不作为,既然如今非洲已不是法国一家独大,那么非洲人也犯不着再对法国毕恭毕敬。
  更有甚者,自萨科奇上台以来,法国反过来压迫非洲各国对法国“尽义务”,相继提出诸如“对等开放市场”、“忘记旧怨向前看”等主张,希望非洲各国分担法国的经济负担,帮助解决法国非法移民等社会问题,却又想相应减少对非洲的投入。这等于告诉非洲人,法国宪兵既不想继续在非洲巡逻放哨,又打算占着宪兵的编制,享受宪兵的福利待遇。卢旺达一而再、再而三的激烈回击不啻告诉法国人:这招过去也许好使,但以后恐怕行不通了。
  2006年底的法卢断交事件中,此前法国法官的傲慢轻率,和事发后法国外交部的惊惶失措,让人不由感叹法兰西宪兵风光不再;此次卢旺达对法国的指控,法国外交部的回应吞吞吐吐,闪烁其辞,同样大失“宪兵”和“老大”的风范。
  “上谋察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已对法国老大一肚皮怨气的其它非洲国家不可能看不到這一幕。卢旺达是个小国,反应再激烈,能量也有限,但其意义却绝不可低估,因为这是“法国非洲”体系形成至今,从政治、军事、文化全方位撼动法国-法语统治地位的前所未有的大胆举措。这可能标志着法国在非洲影响力的下降,已由过去的量变缓慢积累到质变的临界点;可能预示着多灾多难的非洲,又即将面临一轮大国政治势力的再平衡、再分配、再洗牌。
  更有意义的是,一向习惯于用“人权”、“人道主义”名义把别人送上法庭的法国,此次却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恐怕将预示着世界秩序一次重大改变的开始。也许再过几年、几十年,人们回过头来,才能判定此次卢旺达事件,究竟有多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我一直呼吁日本要成为最后一个停止对华援助的国家,毕竟两国之同有过那一段战争的历史,而且日本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也有义务坚守到最后。    我非常希望看到胡锦涛访日期间能够与日本的民众有更多的接触,如果有可能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上露一面则效果更好。”    暮春的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抵达东京,开始他本人时隔10年之后又一次对日本的访问,同时也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二次对日本的国事访问。 
策划人语  开始是“他们”,继之以“你们”,最后是“我们”。这场地震,以整个中国为腹地。地震袭来,人们迅速以一种共在感,超越个体的考量凸显了唯一一个延续至令的古老文明之所以得以延续的理由。  抗灾现场报道的记者们,在余震中逆灾民搬迁路线而行,走向震中以及其他受灾严重的地区,记录那些沉痛的损失和值得尊敬的努力;另一些记者沿着散向中国的地震波,小心探察广大腹地如何因应这场灾难之变,尝试着深入另一科余震
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以关注民生问题、审议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而令人侧目。  “两会”作为一个窗口,越来越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人大立法审议,代表和委员的提案,会间讨论发言以及国务院总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记者会,会议的每一个议程和环节都释放和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正因为如此,人们把“两会”视为获取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把“两会”期间
9月21日,协商了11个月的北京奥运圣火去台事宜终告破局。奥运火炬入台传递,从原先的具体路线之争,到后来的对路线的表述之争以及旗帜之争,万变不离其宗,实际上是围绕着有关台湾地位问题的政治争论。台湾当局的态度强硬,坚称火炬传递不能有损台湾的主权和矮化台湾的地位,而在这个关系到“一个中国”的原则性问题上,中央政府也绝无让步可能。这样一来,奥运圣火传递最终未能跨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两岸之间的互信基础
不久前,记者曾跟随香港乐施会“公平贸易考察团”去到菲律宾。为期一周的考察,从香港到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由马尼拉乘机到斑乃岛(省)伊洛伊洛,再由伊洛伊洛乘船到内格罗岛(Negros),随后返回香港,算得上“日夜兼程”。  不过,旅途劳顿却换来大收获,不仅是菲律宾式台风的随行让人开了眼界,更得以了解积贫积弱的菲律宾农村现状——至今维系大种植园经济的内格罗岛一行,尤为令人感慨:无地农民的赤贫顿显新中国土
要建立劳动者充分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迫切”宜做之事。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在北京通报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增幅为10.4%,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不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虽略有回落,但是同比增长了7.9%(6月份单月同比上涨为7.1%)
这次金融风暴中的选举,对于美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至关重要。无论是专家还是民众都已经感觉到,8500亿美元救市,不过是临时性的治标。如何长久治本,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将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可能将美国推向不同的道路。    美国的总统大选在最后一个月里面正好遇上金融危机,对整个选举形势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如何处理这次危机、挽救美国的经济,成为选民对两党候选人的首要关注。同时,也使得这次大选不仅会决定未
在新的能源未来,我们需要灵思巧变。  随着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和能源需求不断加大。我们需要开采深藏于沙石之中和海底之下的“难采”石油。  这就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和创新,如蛇形钻头。我们发明的蛇形钻头可以创造性地绕过障碍获取原油。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文莱油田。欲了解壳牌如何面对新的能源未来,请访问壳牌能源之道网站:  WWW.SHELL.COM.CN/REALENERGY  2008年11月末石油矿业
7月22日,2008年半年已过,国务院指导2008年改革的文件——《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才下发,这不能不给我们带来深层思考:依靠《改革意见》来“领导改革”,改革前途在哪里?    为何拖到7月下发    按照正常思維,指导全年工作的计划安排,应当在头一年年底、或者当年年初下发。然而,最近几年由国家发改委“ 操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年度《改革意见》,基
只要给大中华经济圈内的“小伙伴们”经济好处,就能换来它们的认同甚至是“感恩戴德”,这种心态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台湾。主权纷争没有最后解决以前,大陆固然不能承认台湾所主张的主权,但对台湾的诉求要有基本的尊重。    继2008年正式实现“大三通”以后,2009年两岸关系最显著、最令人期待的进展莫过于“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在两岸官方层面的正式提出。以两岸及港澳之间的优惠贸易安排为起步条件,形成一个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