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项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培养高中生数学学科素养,拓展学生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是教育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难点,对立体几何问题解析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解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提供帮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方法
引言
几何学作为实际物体结构、形状、位置关系、大小研究的数学学科,对学生空间认知能力、思维想象力、推理证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认知立体几何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数学语言进行关系表述,运用解析方法进行几何问题处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此,笔者针对立体几何问题,在学习总结上提出了以下几种解析方法,以供参考。
1.认识并理解立体几何结构规律
几何问题是数学学科领域中的重点问题,立体几何问题的学习,是认知三维空间图形,培养空间思维创造能力、事物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对立体几何结构的认知与理解,是解析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对此,我们在原有数学平面几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通过观察与联想,对空间几何具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为以后立体几何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奠定基础。
例如,在长方体的学习中,首先应明确认知长方体的组成结构,并对空间中长方体各点、线、面位置关系具有明确的认知与了解。其次,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对长方体中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表述,加深自身对立体几何性质与相关判定的掌握与运用,如用字母a表示线段“线线垂直”表示为“a■⊥a■”。与此同时,在掌握其基本性质与定理的基础上,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与方法进行掌握,用以为后期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求解奠定基础,保证思维的清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与之相符的性质、判断定理与公式,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2.采用向量法进行立体几何问题解析
由向量法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a垂直,那么在直线l上区向量a,则可以说a垂直于平面a,用数字符号表示,则记作a⊥a,同时向量a叫做平面a的法向量”。通常情况下,在线面垂直问题、线面平行问题、线线垂直问题、面面垂直问题等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立体几何问题解析中,可应用向量法解析“异面直线距离”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以及“直线与平面成角”等问题。
2.1应用向量法解“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立体几何问题
关于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在异面直线l■、l■中,E、F分别为a、b上的两个点(如图所示),■直线l■、l■的法向量,那么异面直线l■、l■上E、F两点间的距离则可表示为:D=■。与此同时,如果设θ为异面直线l■、l■的夹角,■,■为直线l■、l■的向量,则有cosθ=■。
图1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例1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线段PD垂直于地面矩形ABCD,其中点E在线段AB上,线段PE与线段EC垂直。已知PD=■,AE=1/2,CD=2。求:异面直线PD与EC之间的距离。
图2
解:以D点为坐标原点,建立x、y、z之间坐标系。假设,DA=a,则有点A为(a,0,0),点B为(a,2,0),点C为(0,2,0),点D为(0,0,0),点P为(0,■,0),点E为(a,■,0)。
由题意可知,PE⊥EC,所以P■·E■=0,故可解得a=■。所有可知,D■·E■=0,则有DE⊥EC,又因为DE⊥PD,则DE为直线PD与EC的公垂线,带入公式,可解得DG=1,因此,异面直线PD与EC之间的距离为1。
2.2应用向量法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立体几何问题
例2,如图3所示,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其中E、F分为线段AD与AB的中点。已知GC与平面ABCD垂直,且GC长为2。求:点P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以C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x、y、z直角坐标系,由GC=2。可得A(4,4,0),B(0,4,0),C(0,0,0),D(4,0,0),E(4,2,0),G(0,0,2),F(2,4,0)。
假設关于平面EFG的法向量■的坐标为(x,y,z),
则有■·E■=(x,y,z)·(-2,2,0)=0 ①
■·G■=(x,y,z)·(2,4,-2)=0 ②
由①②可得x=y,z=3y。
所以■=(y,y,3y),故可求得d=■=■。
因此,点P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2.3应用向量法解“直线与平面成角”立体几何问题
例3,如图3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其中线段PA垂直于底面ABCD,且PA=AD=4,AB=2,点O为AC的中点。如果以O为原点,AC长为直径做球,且球面与PD相交于点M,与PC相交于点N。求: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值。
图3
解: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3所示的x、y、z直角坐标系,其中AB、AD、AP分为在x、y、z轴上,由PA=AD=4,AB=2可知,A(0,0,0),B(2,0,0),C(2,4,0),D(0,4,0),P(0,0,4),M(0,2,2)。
假设关于平面ACM的法向量■的坐标为(x,y,z),根据■⊥A■,■A■可得到 2x+4y=0,令z=1,则可得■(2,-1,
2y+2z=0
1)。用α表示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的角,结合相关公式可得sinα=■,代数数值可解得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大小为■。 3.基于函数思想解答立体几何问题
函数思想是“数学型”问题解决中的典型思想,它是在辩证主义观念下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进行数学数量关系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构建相应的函数或函数关系式,借助函数所具有的性质、概念,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转化,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说函数思想的运用,不仅是对函数本质内涵(定义)的理解,也是通过这种理解去观察、发现、处理并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立体几何问题解析中,可通过应用函数思想,探寻问题中存在的函数解析式,通过构建函数关系,运用函数性质进行问题转化,从而达到“由难变简”、“由繁化简”的目标,进行求解。与此同时,也可将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从数学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构成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等)有机结合,在相互转化与连接中进行问题的解析。
例4,在长方体中,已知顶点A相连的三条棱长之和≤为1,表面积为16/27。求:该长方体的体积的最值。
解:依据长方体性质,设长方体三条棱长的大小分为a,b,c,则长方体的体积为V=abc。
根据题意可知:a+b+c=1①,2(ab+bc+ac)=■②,
结合①,②可得出bc=■-(ab+ac)=■-a-a■
因此,长方体体积V(a)=abc=a■-a■-■a
又因为b+c=1-a,bc=■-a-a■
a的范围为■≤a≤■
故b,c是方程t■-(1-a)t+■-a-a■=0的实根,因此有Vn(a)=3a■-2a+■。可解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值分别为■、■。
结论
总而言之,学习并掌握立体几何知识,是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在认知立体几何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几何关系的表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立体几何问题。在数学知识融合运用下,采用向量法、函数法进行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具有良好的效果。只有准确掌握立体几何问题解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立体几何问题将不再成为困扰我们数学学习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李泽寰.巧用圆锥曲线的概念解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J].中国培训,2016.24:201
[2]陆一冰.试论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22:204
【关键词】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方法
引言
几何学作为实际物体结构、形状、位置关系、大小研究的数学学科,对学生空间认知能力、思维想象力、推理证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认知立体几何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数学语言进行关系表述,运用解析方法进行几何问题处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此,笔者针对立体几何问题,在学习总结上提出了以下几种解析方法,以供参考。
1.认识并理解立体几何结构规律
几何问题是数学学科领域中的重点问题,立体几何问题的学习,是认知三维空间图形,培养空间思维创造能力、事物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对立体几何结构的认知与理解,是解析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对此,我们在原有数学平面几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通过观察与联想,对空间几何具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为以后立体几何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奠定基础。
例如,在长方体的学习中,首先应明确认知长方体的组成结构,并对空间中长方体各点、线、面位置关系具有明确的认知与了解。其次,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对长方体中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表述,加深自身对立体几何性质与相关判定的掌握与运用,如用字母a表示线段“线线垂直”表示为“a■⊥a■”。与此同时,在掌握其基本性质与定理的基础上,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与方法进行掌握,用以为后期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求解奠定基础,保证思维的清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与之相符的性质、判断定理与公式,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2.采用向量法进行立体几何问题解析
由向量法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a垂直,那么在直线l上区向量a,则可以说a垂直于平面a,用数字符号表示,则记作a⊥a,同时向量a叫做平面a的法向量”。通常情况下,在线面垂直问题、线面平行问题、线线垂直问题、面面垂直问题等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立体几何问题解析中,可应用向量法解析“异面直线距离”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以及“直线与平面成角”等问题。
2.1应用向量法解“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立体几何问题
关于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在异面直线l■、l■中,E、F分别为a、b上的两个点(如图所示),■直线l■、l■的法向量,那么异面直线l■、l■上E、F两点间的距离则可表示为:D=■。与此同时,如果设θ为异面直线l■、l■的夹角,■,■为直线l■、l■的向量,则有cosθ=■。
图1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例1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线段PD垂直于地面矩形ABCD,其中点E在线段AB上,线段PE与线段EC垂直。已知PD=■,AE=1/2,CD=2。求:异面直线PD与EC之间的距离。
图2
解:以D点为坐标原点,建立x、y、z之间坐标系。假设,DA=a,则有点A为(a,0,0),点B为(a,2,0),点C为(0,2,0),点D为(0,0,0),点P为(0,■,0),点E为(a,■,0)。
由题意可知,PE⊥EC,所以P■·E■=0,故可解得a=■。所有可知,D■·E■=0,则有DE⊥EC,又因为DE⊥PD,则DE为直线PD与EC的公垂线,带入公式,可解得DG=1,因此,异面直线PD与EC之间的距离为1。
2.2应用向量法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立体几何问题
例2,如图3所示,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其中E、F分为线段AD与AB的中点。已知GC与平面ABCD垂直,且GC长为2。求:点P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以C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x、y、z直角坐标系,由GC=2。可得A(4,4,0),B(0,4,0),C(0,0,0),D(4,0,0),E(4,2,0),G(0,0,2),F(2,4,0)。
假設关于平面EFG的法向量■的坐标为(x,y,z),
则有■·E■=(x,y,z)·(-2,2,0)=0 ①
■·G■=(x,y,z)·(2,4,-2)=0 ②
由①②可得x=y,z=3y。
所以■=(y,y,3y),故可求得d=■=■。
因此,点P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2.3应用向量法解“直线与平面成角”立体几何问题
例3,如图3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其中线段PA垂直于底面ABCD,且PA=AD=4,AB=2,点O为AC的中点。如果以O为原点,AC长为直径做球,且球面与PD相交于点M,与PC相交于点N。求: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值。
图3
解: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3所示的x、y、z直角坐标系,其中AB、AD、AP分为在x、y、z轴上,由PA=AD=4,AB=2可知,A(0,0,0),B(2,0,0),C(2,4,0),D(0,4,0),P(0,0,4),M(0,2,2)。
假设关于平面ACM的法向量■的坐标为(x,y,z),根据■⊥A■,■A■可得到 2x+4y=0,令z=1,则可得■(2,-1,
2y+2z=0
1)。用α表示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的角,结合相关公式可得sinα=■,代数数值可解得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大小为■。 3.基于函数思想解答立体几何问题
函数思想是“数学型”问题解决中的典型思想,它是在辩证主义观念下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进行数学数量关系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构建相应的函数或函数关系式,借助函数所具有的性质、概念,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转化,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说函数思想的运用,不仅是对函数本质内涵(定义)的理解,也是通过这种理解去观察、发现、处理并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立体几何问题解析中,可通过应用函数思想,探寻问题中存在的函数解析式,通过构建函数关系,运用函数性质进行问题转化,从而达到“由难变简”、“由繁化简”的目标,进行求解。与此同时,也可将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从数学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构成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等)有机结合,在相互转化与连接中进行问题的解析。
例4,在长方体中,已知顶点A相连的三条棱长之和≤为1,表面积为16/27。求:该长方体的体积的最值。
解:依据长方体性质,设长方体三条棱长的大小分为a,b,c,则长方体的体积为V=abc。
根据题意可知:a+b+c=1①,2(ab+bc+ac)=■②,
结合①,②可得出bc=■-(ab+ac)=■-a-a■
因此,长方体体积V(a)=abc=a■-a■-■a
又因为b+c=1-a,bc=■-a-a■
a的范围为■≤a≤■
故b,c是方程t■-(1-a)t+■-a-a■=0的实根,因此有Vn(a)=3a■-2a+■。可解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值分别为■、■。
结论
总而言之,学习并掌握立体几何知识,是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在认知立体几何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几何关系的表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立体几何问题。在数学知识融合运用下,采用向量法、函数法进行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具有良好的效果。只有准确掌握立体几何问题解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立体几何问题将不再成为困扰我们数学学习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李泽寰.巧用圆锥曲线的概念解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J].中国培训,2016.24:201
[2]陆一冰.试论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2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