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联系新课标的具体内容,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辅助学生学习,同时注重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进而顺利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详细探究了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积极性;策略
一、 引言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围绕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以便通过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情感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继而促进师生互动,在良好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效率。鉴于此,小学数学老师需要立足整体创新教学引导方法,也要发挥导学作用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不断挖掘个人潜能,通过针对性探究和实践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同时不断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最终在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增强。
二、 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结合教材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的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设计任务,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推动他们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简易方程》的内容来设计导学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探讨方程的概念、结合例题分析其解法,由此促使学生主动发挥自身作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提出个人观点来交换信息,并对众人不同的意见进行针对性讨论,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学习思路,使之在合作中掌握本节课的要点,进而构建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以便收获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开展分层提问活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方式,也是落实探究性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逐步内化知识。鉴于此,小学数学老师要有意识地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的问题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思考中获取知识。如,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设计分层问题,可展示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题,要求后进生作答,同时让中等学生叙述具体的运算法则,然后让学优生尝试举一反三,据此推测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由此借助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且能够有序地探究出知识的内涵,进而简化他们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三、 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开展教学游戏触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游戏的引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继而驱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小学数学老师就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喜好来选择游戏、设计游戏教学环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数学老师在教授《位置与方向(一)》的内容时,就可以挑选几名同学到讲台上,通过随机给定一个方向,同时要求学生用指定的身体部位对准任意一个方向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手指着一个方向来发布指令“这是南方,现在请你背对着西方站立”,以此检验学生辨认方位的能力,使其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高效的记忆知识。
(二)利用数学绘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绘本来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数学老師可以根据《观察物体(一)》的内容来选择或是设计数学绘本,适当优化各种物体的形象,并涂上斑斓的色彩,便于学生辨别,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物体的名称、形状,从而更加直观地把握知识要点,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
四、 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补充生活案例辅助学生学习
理论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应用,所以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当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同时促进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进而增强其综合素养。如,数学老师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就可以以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并据此延伸到小数的性质,以此简化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增设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积极性
在理论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还要适时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或是推导方式,以便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加深他们的知识印象,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素养。在指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质模型,然后结合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指导他们以裁剪的方式推导表面积计算公式,进而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并顺利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 结论
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中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针对性强的策略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具有实效的方法与策略,以便不断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辅助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刚贤.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冷海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思考[J].小学生,2018(12).
[3]陈炳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究[J].新课程,2019(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积极性;策略
一、 引言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围绕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以便通过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情感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继而促进师生互动,在良好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效率。鉴于此,小学数学老师需要立足整体创新教学引导方法,也要发挥导学作用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不断挖掘个人潜能,通过针对性探究和实践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同时不断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最终在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增强。
二、 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结合教材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的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设计任务,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推动他们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简易方程》的内容来设计导学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探讨方程的概念、结合例题分析其解法,由此促使学生主动发挥自身作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提出个人观点来交换信息,并对众人不同的意见进行针对性讨论,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学习思路,使之在合作中掌握本节课的要点,进而构建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以便收获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开展分层提问活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方式,也是落实探究性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逐步内化知识。鉴于此,小学数学老师要有意识地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的问题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思考中获取知识。如,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设计分层问题,可展示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题,要求后进生作答,同时让中等学生叙述具体的运算法则,然后让学优生尝试举一反三,据此推测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由此借助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且能够有序地探究出知识的内涵,进而简化他们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三、 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开展教学游戏触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游戏的引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继而驱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小学数学老师就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喜好来选择游戏、设计游戏教学环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数学老师在教授《位置与方向(一)》的内容时,就可以挑选几名同学到讲台上,通过随机给定一个方向,同时要求学生用指定的身体部位对准任意一个方向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手指着一个方向来发布指令“这是南方,现在请你背对着西方站立”,以此检验学生辨认方位的能力,使其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高效的记忆知识。
(二)利用数学绘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绘本来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数学老師可以根据《观察物体(一)》的内容来选择或是设计数学绘本,适当优化各种物体的形象,并涂上斑斓的色彩,便于学生辨别,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物体的名称、形状,从而更加直观地把握知识要点,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
四、 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补充生活案例辅助学生学习
理论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应用,所以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当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同时促进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进而增强其综合素养。如,数学老师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就可以以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并据此延伸到小数的性质,以此简化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增设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积极性
在理论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还要适时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或是推导方式,以便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加深他们的知识印象,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素养。在指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质模型,然后结合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指导他们以裁剪的方式推导表面积计算公式,进而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并顺利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 结论
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中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针对性强的策略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具有实效的方法与策略,以便不断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辅助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刚贤.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冷海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思考[J].小学生,2018(12).
[3]陈炳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究[J].新课程,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