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学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人员的重视。其之所以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与现代化紧密相连,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代化依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从事高效率产业活动的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能给经济带来持续的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等等。
一、“合肥经济圈”发展概述
安徽省近几年内经济发展速度急剧加快,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特别是国家批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之后,安徽省的城市化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省的城市化水平从2003年的32.1%发展到了2010年的43.0%,其发展速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同时,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市居皖之中,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省内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优势,极化和扩散能力都强于其他城市。为了更好的发挥合肥市的带动作用,省内学者以及政府人员早在2003年便提出了一个以合肥为中心,联合周边几大相邻城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分工协作体系的构想。并且在2006年之后逐步付诸实施,并将其命名为“合肥经济圈”,其具体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以及桐城市,共辖地3.8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量的27.7%,耕地面积约1453万亩,占全省总量的23.8%,常住人口约1607万人,占全省总量的27.0%,2010年经济圈内GDP为474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8.7%。总体上看,合肥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基本上接近全省总量的1∕3。作为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合肥,其在2010年的地区总产值和人均GDP分别为2701.6亿元和48312元,城市化水平为68.17%。在2011年8月22日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的巢湖市,将原来的居巢区定为县级的巢湖市,并由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原来需要在经济圈内联合的巢湖市成为直辖地区。“合肥经济圈”城市化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好地平台和前景。
二、“合肥经济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经济圈”的确立以及随后很多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合肥及其附属几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形成了一定的向心力。其经济发展在随后的几年内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形成了各有其位的发展态势,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优点的基础上“合肥经济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果我们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最终影响到“合肥经济圈”更好更快的发展。
1、核心城市竞争力弱,辐射能力不强。合肥市在南京、武汉、郑州、杭州等周边省份的经济圈以及省内的皖江城市带的竞争中发展,其受到的限制以及阻碍力量很大。“合肥经济圈”短时间内还不足以对全省的经济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它的影响力暂时还只是在围绕经济圈的100公里范围之内。在中部省份里,合肥经济占全省的经济比重较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都显落后。2010年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07.2亿元,与周边中心城市相比,经济总量偏低,仅高于南昌,而与武汉、长沙、郑州以及南京和杭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样,经济发展的其他指标也与周边中心城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及桐城五市,除合肥、淮南以外,其他三市的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圈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合肥市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68.17%,而同期最低的六安市只有34.83%,两者相差3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出现差距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而这种城市化的巨大差异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差距拉大。
3、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协调。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表明,通常在工业化阶段,人口城市化水平是高于工业化水平的。我们一般利用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来反映城市化的发展情况。2010年,“合肥经济圈”五市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分别为0.593、0.916、0.971、0.829、1.026。而根據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实验表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的合理比值范围为0.4~0.71。整个“合肥经济圈”中只有合肥市符合要求,其他四市的比值都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
5、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明显。由于历史及传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原因, 安徽省会经济圈内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较为明显, 经济发展各自为政, 市场取向和政府行为结合机制不健全, 区域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对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平台尚未形成。各地区开发规划以整合本地经济社会资源为主, 跨区域整合资源的开发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少。城市间发展的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力度不够、难度很大。
三、“合肥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介绍的“合肥经济圈”发展过程中的几点不足,我们可以发现受制于其历史以及一些主观与客观因素,“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些外界与内界因素的制约。因此,结合“合肥经济圈”的一些客观情况,以及一些关于经济圈运行的内在机制与运作原理,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合肥经济圈“的更好更快发展。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机制创新。虽然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与一体化步伐很快,市场的力量也毋庸置疑地将成为经济圈整合发展中的内在推动力,但由于改革尚未到位以及现行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的制约,”合肥经济圈“在目前还是一个行政边界色彩浓厚的区域概念,不同行政区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及冲突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基层政府和官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还较为显著,仍存在着较多的人为屏障而不利于整合发展要求。因此,推进”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则需要在政府层面上实现接轨与整合,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整合发展制度环境及体制保障。
2、加强市场建设,构筑统一市场体系。没有统一的市场体系,经济圈内的社会经济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配置。无容置疑,在“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中,其最基本的驱动力,应主要源自于市场力量的推动。因此,加快“合肥经济圈”整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市场建设,构筑统一市场,以建立一体化的市场制度和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不断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如实现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在经济圈内的自由流动,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等。
3、构建快速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道路交通是联系不同地区的纽带,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能够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密切不同地区之间的商贸、资金、物流、人员往来。为此,“合肥经济圈”应该以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对道路交通体系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综合运输能力,提高快捷性和便捷性。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化浪潮的到来以及中部崛起、长三角产业转移等一系列机遇的出现,我省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等适时的提出了建设“合肥经济圈”的新思路,并逐步的付诸实施。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以合肥为龙头的“合肥经济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伴随着这些利好信息的出现,经济圈内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开始制约着经济圈内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便提上了日程之中。为此,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分析“合肥经济圈”内发展态势以及相关不足的情况下, 提出了包括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等四条建议。我们希望在这些改革措施得到实施之后,使得“合肥经济圈”内的经济以及城市化得到更好地发展,最终使其从长三角的追随着逐步变为中部地区的领头羊。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一、“合肥经济圈”发展概述
安徽省近几年内经济发展速度急剧加快,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特别是国家批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之后,安徽省的城市化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省的城市化水平从2003年的32.1%发展到了2010年的43.0%,其发展速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同时,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市居皖之中,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省内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优势,极化和扩散能力都强于其他城市。为了更好的发挥合肥市的带动作用,省内学者以及政府人员早在2003年便提出了一个以合肥为中心,联合周边几大相邻城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分工协作体系的构想。并且在2006年之后逐步付诸实施,并将其命名为“合肥经济圈”,其具体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以及桐城市,共辖地3.8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量的27.7%,耕地面积约1453万亩,占全省总量的23.8%,常住人口约1607万人,占全省总量的27.0%,2010年经济圈内GDP为474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8.7%。总体上看,合肥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基本上接近全省总量的1∕3。作为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合肥,其在2010年的地区总产值和人均GDP分别为2701.6亿元和48312元,城市化水平为68.17%。在2011年8月22日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的巢湖市,将原来的居巢区定为县级的巢湖市,并由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原来需要在经济圈内联合的巢湖市成为直辖地区。“合肥经济圈”城市化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好地平台和前景。
二、“合肥经济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经济圈”的确立以及随后很多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合肥及其附属几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形成了一定的向心力。其经济发展在随后的几年内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形成了各有其位的发展态势,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优点的基础上“合肥经济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果我们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最终影响到“合肥经济圈”更好更快的发展。
1、核心城市竞争力弱,辐射能力不强。合肥市在南京、武汉、郑州、杭州等周边省份的经济圈以及省内的皖江城市带的竞争中发展,其受到的限制以及阻碍力量很大。“合肥经济圈”短时间内还不足以对全省的经济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它的影响力暂时还只是在围绕经济圈的100公里范围之内。在中部省份里,合肥经济占全省的经济比重较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都显落后。2010年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07.2亿元,与周边中心城市相比,经济总量偏低,仅高于南昌,而与武汉、长沙、郑州以及南京和杭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样,经济发展的其他指标也与周边中心城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及桐城五市,除合肥、淮南以外,其他三市的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圈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合肥市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68.17%,而同期最低的六安市只有34.83%,两者相差3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出现差距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而这种城市化的巨大差异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差距拉大。
3、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协调。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表明,通常在工业化阶段,人口城市化水平是高于工业化水平的。我们一般利用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来反映城市化的发展情况。2010年,“合肥经济圈”五市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分别为0.593、0.916、0.971、0.829、1.026。而根據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实验表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的合理比值范围为0.4~0.71。整个“合肥经济圈”中只有合肥市符合要求,其他四市的比值都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
5、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明显。由于历史及传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原因, 安徽省会经济圈内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较为明显, 经济发展各自为政, 市场取向和政府行为结合机制不健全, 区域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对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平台尚未形成。各地区开发规划以整合本地经济社会资源为主, 跨区域整合资源的开发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少。城市间发展的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力度不够、难度很大。
三、“合肥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介绍的“合肥经济圈”发展过程中的几点不足,我们可以发现受制于其历史以及一些主观与客观因素,“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些外界与内界因素的制约。因此,结合“合肥经济圈”的一些客观情况,以及一些关于经济圈运行的内在机制与运作原理,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合肥经济圈“的更好更快发展。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机制创新。虽然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与一体化步伐很快,市场的力量也毋庸置疑地将成为经济圈整合发展中的内在推动力,但由于改革尚未到位以及现行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的制约,”合肥经济圈“在目前还是一个行政边界色彩浓厚的区域概念,不同行政区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及冲突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基层政府和官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还较为显著,仍存在着较多的人为屏障而不利于整合发展要求。因此,推进”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则需要在政府层面上实现接轨与整合,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整合发展制度环境及体制保障。
2、加强市场建设,构筑统一市场体系。没有统一的市场体系,经济圈内的社会经济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配置。无容置疑,在“合肥经济圈”的整合发展中,其最基本的驱动力,应主要源自于市场力量的推动。因此,加快“合肥经济圈”整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市场建设,构筑统一市场,以建立一体化的市场制度和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不断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如实现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在经济圈内的自由流动,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等。
3、构建快速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道路交通是联系不同地区的纽带,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能够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密切不同地区之间的商贸、资金、物流、人员往来。为此,“合肥经济圈”应该以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对道路交通体系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综合运输能力,提高快捷性和便捷性。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化浪潮的到来以及中部崛起、长三角产业转移等一系列机遇的出现,我省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等适时的提出了建设“合肥经济圈”的新思路,并逐步的付诸实施。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以合肥为龙头的“合肥经济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伴随着这些利好信息的出现,经济圈内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开始制约着经济圈内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便提上了日程之中。为此,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分析“合肥经济圈”内发展态势以及相关不足的情况下, 提出了包括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等四条建议。我们希望在这些改革措施得到实施之后,使得“合肥经济圈”内的经济以及城市化得到更好地发展,最终使其从长三角的追随着逐步变为中部地区的领头羊。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