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城区500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体育活动的项目、体育活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合理的引导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历城区 城区居民 体育活动 现状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历城区18~60岁之间的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论文十余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做了充分准备。
(二)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历城区500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男性居民286人,女性居民188人。
(三)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表明:历城区有95 %以上的居民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促进身心健康;有61.2%的城市居民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见,历城区大部分居民对体育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二)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而且体现了多样化功能,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疾病康复和美化体形等,其中居于首位的依然是强身健体,说明历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对体育较高层次的功能诸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认识尚浅。
(三)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分析
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来确定的。从活动时段来看,年龄较大的居民比较倾向于早上参加健身活动,年龄较轻的居民则喜欢在下午或晚上参加健身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居民习惯于早睡早起,同时认为早上空气好的缘故。
(四)城区居民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历城区居民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龄、性别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如: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进行排序,女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健身操、小球类进行排序,老年人主要以散步、太极拳、气功、秧歌进行排序。选择以散步为主的历城区居民占17.3%,以小球类为主的占27.4%,以跑步为主的占15.8%,以大球类活动为主的占10.5%。
(五)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问题来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既有居民的个人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制约。我们把影响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归为二类:一是个人因素,包括对体育没有兴趣、不会体育技术、工作学习忙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可以看出个人因素是主要原因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5.93%。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历城区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动机及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2.自发型是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多在早晨和傍晚;在体育生活内容的选择上,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为主,女性主要以散步、跑步、小球类、健身操、秧歌为主。
3.影响历城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不会体育技术,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差、活动场地少等。
(二)建议
1.加强场馆建设,规划城市体育设施
加大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修建一些必要的健身设施,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吸纳各方资金,参与体育投资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凡是拥有体育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为居民参加体育提供方便。
2.大力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建设
社会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始终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策法规的深刻影响。只有建立建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领导机制,才能形成“全面发动社会,全民参与健身,全年开展活动”的局面。
3.加强居民的健身意识
应加强居民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和街道宣传栏,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全民健身的方法,使全民健身活动家喻户晓、人人乐于参与。特别是从事体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多开展群众体育宣传工作,使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4.应开展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城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运动竞赛活动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许多人由观赏竞赛发展到参与竞赛,进而成为体育运动的热衷者。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讨开展群众体育竞赛的方式、方法,以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竞赛带动全民健身活动。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群众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王义润,田麦久.体育科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
关键词 历城区 城区居民 体育活动 现状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历城区18~60岁之间的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论文十余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做了充分准备。
(二)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历城区500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男性居民286人,女性居民188人。
(三)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表明:历城区有95 %以上的居民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促进身心健康;有61.2%的城市居民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见,历城区大部分居民对体育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二)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而且体现了多样化功能,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疾病康复和美化体形等,其中居于首位的依然是强身健体,说明历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对体育较高层次的功能诸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认识尚浅。
(三)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分析
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来确定的。从活动时段来看,年龄较大的居民比较倾向于早上参加健身活动,年龄较轻的居民则喜欢在下午或晚上参加健身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居民习惯于早睡早起,同时认为早上空气好的缘故。
(四)城区居民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历城区居民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龄、性别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如: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进行排序,女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健身操、小球类进行排序,老年人主要以散步、太极拳、气功、秧歌进行排序。选择以散步为主的历城区居民占17.3%,以小球类为主的占27.4%,以跑步为主的占15.8%,以大球类活动为主的占10.5%。
(五)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问题来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既有居民的个人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制约。我们把影响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归为二类:一是个人因素,包括对体育没有兴趣、不会体育技术、工作学习忙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可以看出个人因素是主要原因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5.93%。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历城区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动机及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2.自发型是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多在早晨和傍晚;在体育生活内容的选择上,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为主,女性主要以散步、跑步、小球类、健身操、秧歌为主。
3.影响历城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不会体育技术,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差、活动场地少等。
(二)建议
1.加强场馆建设,规划城市体育设施
加大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修建一些必要的健身设施,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吸纳各方资金,参与体育投资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凡是拥有体育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为居民参加体育提供方便。
2.大力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建设
社会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始终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策法规的深刻影响。只有建立建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领导机制,才能形成“全面发动社会,全民参与健身,全年开展活动”的局面。
3.加强居民的健身意识
应加强居民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和街道宣传栏,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全民健身的方法,使全民健身活动家喻户晓、人人乐于参与。特别是从事体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多开展群众体育宣传工作,使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4.应开展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城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运动竞赛活动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许多人由观赏竞赛发展到参与竞赛,进而成为体育运动的热衷者。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讨开展群众体育竞赛的方式、方法,以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竞赛带动全民健身活动。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群众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王义润,田麦久.体育科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