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制备方法对钴基氧化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CoO3和YBaCo4O7,并在300K-1100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对塞贝克系数影响较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电导率都高于固相烧结法,因此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可以获得较大热电功率因子.
【机 构】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制备方法对钴基氧化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CoO3和YBaCo4O7,并在300K-1100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对塞贝克系数影响较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电导率都高于固相烧结法,因此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可以获得较大热电功率因子.
其他文献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地质灾害分析是超前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孟加拉国帕德玛河道整治工程所在的施工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区域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区河道流速监测数据和施工区范围内钻孔勘探取样调查数据,并结合LEC危险评价法进一步查明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介绍了河北某个城市科技广场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特点,重点介绍其中的冷热源和空调系统等选择.由于该项目有室内游泳馆,为采用泳池恒温除湿热泵系统提供了便利,极大的提升了空调机组的综合能效.
为了充分发挥保护装置在操作中的作用,对IEC103规约进行优化,同时提出保护装置通信及调试系统设计研究.该系统严格按照规约中的通信控制基本格式、上位机通信菜单结构、操作权限控制、命令下达方式规定,以DSP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驱动系统传感器,采集模拟量数据,经过A/D转换,获取数字信号.通过逻辑运算,判断当前装置作业1状况,以此下达保护控制命令.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通信作业可靠,支持权限控制,对装置调试效率的提升帮助较大.
配置有双层流系统的汽车空调在冬季低温工况下制热效率高于传统的空调箱系统,其可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模式控制方式,在进风系统时候便将新风/循环风做独立风道的划分.当车舱内驾驶员/乘客有低温制热的需求时,空调箱HVAC进风系统将车内不太冷的内循环空气抽取,直接流通经过暖风芯体/内置冷凝器并吹向脚部进行高效率迅速制热,同时可确保面部迎来的是车外新鲜空气加热后的气流,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起到节能作用.本文基于实际项目,通过对双层流HVAC进风系统气流隔离技术的研究,为“进风箱至风机叶轮”段的新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VP86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33~0.033a.u.)对CuCl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偶极矩、电荷分布、能量、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红外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的结构变化与电场大小呈现强烈的依赖关系.随着正向外加电场的增大,CuCl分子的键长逐渐减少,分子总能量则逐渐增大;电偶极矩先减小后增大;谐振频率随正向电场的增加而增大,而红外强度则逐渐减小;当电场从-0.033a.u.变化-0.021a.u.时,LUMO能级、费米能和能隙逐渐增加,
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铝合金因为其材质轻、耐腐蚀等优点,在国内外结构工程建筑中应用广泛.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文化公园(雪野路以北)项目施工3标工程为实例,探讨俄罗斯馆屋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大跨度空间铝合金网壳结构的关键技术要点,介绍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通过实例概况来阐述铝合金作为结构体系组成部分,分析网壳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特点,为铝合金结构的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周边复杂工况下的深基坑支护的工艺流程、需要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实践发现,采用此种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所以对该深基坑工程的联合支护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以便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紧邻老旧小区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技术深入研究,借助工况模拟分析手段,提出深基坑全过程精细化施工概念,形成了“地下空间应力抗放控制”、深基坑施工与邻近既有房屋纠偏相结合施工技术,既确保了新建深基坑工程顺利实施,又保证了邻近既有砖混结构住宅安全,为类似复杂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政建设需要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顶管施工法作为代表工法应用在大多数施工现场.施工场地深度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以河源滨江大道北段(科技三路至科技九路)道路改造工程污水管道施工为例,系统性的介绍了顶管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和施工内容.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运维从简单被动运维到精益主动运维.本文针对一起风机叶片扫塔事件,在故障报警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故障机组的运行数据,纵向对比故障时刻及历史运行数据,横向对比各机组运行数据的差异,分析了湍流强度是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风轮加速度的变桨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