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科生抱着一大沓试卷,埋头在草稿纸上运算如飞的日子并不稀罕。对于他们来说,数理化生的习题,不管再怎么变,也逃不开那些既定的准确的公式、概念、定理。相反,最令我们头疼的反而是让人感觉“并不深奥”的语文和英语。
用理科生的话来说,语文和英语就是“两座大山”。我的同桌曾经无奈地说:“语文和英语考多少分都是天注定。”他是个相当严谨的人,就连最简单的选择题都会进行多番验算,务求达到完美。但是他却每每在语文英语上屡战屡败,平白就丢了气势,甚至自暴自弃:“只要不要扣太多就好了。”在铃声响起交卷子的那刻,如果你还不能估算自己这次考得怎么样,就只意味着,你对这门课程的考点和答题模式一无所知。
语文 琐碎得分在于勤
众所周知,语文试卷开头总会来几道难度不算小的选择题作下马威。这几道选择题的考点覆盖拼音、易混淆字、错病句、文言词语等于一体,分数比例很高。但是其实不管怎么考,拼音、文言文、病句总是那几种,不是记不住,而是容易忘。举个例子,我会用一本专门的本子,把重点的字词中同音、近音的字罗列在一起,翻一页之后,又把形似的字及它们的拼音罗列在一起,这样,一个字往往会在两个地方整理时出现,因为有了双保险,便不容易仅仅因为形似而把读音混淆。
这本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老师讲解题目、做练习时,就要边思索以前看过的字词,一边与新学的相比较,然后注在旁边作为补充。等大量做题的阶段结束之后,可以再整理一遍,把已经熟烂的内容去掉,力求使积累本简洁而富有对比性。这个工作看起来繁琐,但却能令人受益匪浅。在高三最后时期,这本归纳过、润色过的册子将会是你的最好法宝。我的那本皱巴巴的小本子就陪着我直到高考考场外。
语文的得分除了作文、阅读之外,剩下的琐碎部分都可以用“勤”来解决。它不需要占用太大块的时间,做理科题目做累了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看看,连带着可以放松心情。文言文有时候会显得枯燥,但是我常常会在高强度的复习中偷闲,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古人,文绉绉地说着古汉语,甚至可以自编自导,演出一台独角戏,在这台戏中出现过的文言句子就很难忘记了。
英语 阅读用心、锻炼语感
英语考试中,一份150分的卷子,阅读就占到了70分,这也是差距拉得最开的地方。有的人可以拿到60多甚至满分,有的人瞎蒙乱撞只能得到10多分。阅读不在于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长久的积累。大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打着哈欠眼睛发酸,手里还挣扎着拿着英语阅读,视线在机械地移动,句子却没能入眼。一篇文章糊里糊涂地看过去了却没有任何用处,有时候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每读一篇文章,都把它当成最终高考考场上的那一篇。有生僻的词语也不要放弃,更不要急切地向字典求助,如果它是文章的中心词汇,就尽自己可能猜测它的意思。每次做阅读,要一直记挂着这篇文章的中心大意,有些实在不懂的细节可以跳过,因为只要理解大意很多细节都可以推导出来。对过答案之后不要烦躁,要耐下性子再一次重复回忆文章的思路,这样还可以把握英语阅读一贯的简洁、中立的议论或记叙风格。
说到锻炼语感,大家都懂的:这是用大量阅读量堆砌起来的。但是高三没那么多时间广览文章,我就把高中三年的课本拿出来,把书上的常用词组、重要句型、重点词语的搭配圈出来反复研读,读熟之后半抄半编地造句,甚至可以在模拟考试中小试牛刀下这些自己拼接的句子。另外,这些课文很多都是背过、默写过的,再背一次也不算太困难,目的是培养条件反射般的“语感”。
最困难的地方可以说是听力了。听力需要“热耳朵”,耳朵太久不听英语容易生疏,一时半会儿很难进入状态。我高一的时候基础比较差,就把英语课文装在MP3里,每晚睡觉前听上一段,坚持了一年,慢慢地对耳边传来的英文变得敏锐,反应明显快了很多:一个单词刚进入耳朵,就能迅速反应出它是什么,而不是一直嘴巴重复着却死活想不起来。如果听不下课文,先尝试一些抒情的、咬字清晰的英文歌曲也行,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听英文广播,但是不要一开始就上BBC或者VOA的正常语速新闻,那样太难了容易气馁。先试试慢速的小故事,这样不难坚持,便可以渐入佳境。
占30分的作文也是容易得分的题型。我喜欢每天用一小点时间,任意天马行空地写出一些单词句子,可以写这一天的心情,也可以写今天的见闻。把笔放在纸上一个劲地写,宁愿一开始写出来的只是些简单幼稚的词语,也不要过多考虑什么通顺连贯,尤其不要先在脑海里写出中文底稿,再一一对应成英文。
对于理科生来说,总是容易把大片的时间分给数理化生这些公认的宠儿,面对语文英语,就常常太过“抠门”。这大概与对分数的期望值有关。举个例子,有些人数学考个130都觉得不甚满意,而语文考上个110就谢天谢地了。事实上,语文和英语才是真正“学得有趣、进步神速”的学科,而且,它们才是在高考后都可能一直陪伴我们的语言技能啊。
编辑/杨明珠
用理科生的话来说,语文和英语就是“两座大山”。我的同桌曾经无奈地说:“语文和英语考多少分都是天注定。”他是个相当严谨的人,就连最简单的选择题都会进行多番验算,务求达到完美。但是他却每每在语文英语上屡战屡败,平白就丢了气势,甚至自暴自弃:“只要不要扣太多就好了。”在铃声响起交卷子的那刻,如果你还不能估算自己这次考得怎么样,就只意味着,你对这门课程的考点和答题模式一无所知。
语文 琐碎得分在于勤
众所周知,语文试卷开头总会来几道难度不算小的选择题作下马威。这几道选择题的考点覆盖拼音、易混淆字、错病句、文言词语等于一体,分数比例很高。但是其实不管怎么考,拼音、文言文、病句总是那几种,不是记不住,而是容易忘。举个例子,我会用一本专门的本子,把重点的字词中同音、近音的字罗列在一起,翻一页之后,又把形似的字及它们的拼音罗列在一起,这样,一个字往往会在两个地方整理时出现,因为有了双保险,便不容易仅仅因为形似而把读音混淆。
这本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老师讲解题目、做练习时,就要边思索以前看过的字词,一边与新学的相比较,然后注在旁边作为补充。等大量做题的阶段结束之后,可以再整理一遍,把已经熟烂的内容去掉,力求使积累本简洁而富有对比性。这个工作看起来繁琐,但却能令人受益匪浅。在高三最后时期,这本归纳过、润色过的册子将会是你的最好法宝。我的那本皱巴巴的小本子就陪着我直到高考考场外。
语文的得分除了作文、阅读之外,剩下的琐碎部分都可以用“勤”来解决。它不需要占用太大块的时间,做理科题目做累了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看看,连带着可以放松心情。文言文有时候会显得枯燥,但是我常常会在高强度的复习中偷闲,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古人,文绉绉地说着古汉语,甚至可以自编自导,演出一台独角戏,在这台戏中出现过的文言句子就很难忘记了。
英语 阅读用心、锻炼语感
英语考试中,一份150分的卷子,阅读就占到了70分,这也是差距拉得最开的地方。有的人可以拿到60多甚至满分,有的人瞎蒙乱撞只能得到10多分。阅读不在于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长久的积累。大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打着哈欠眼睛发酸,手里还挣扎着拿着英语阅读,视线在机械地移动,句子却没能入眼。一篇文章糊里糊涂地看过去了却没有任何用处,有时候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每读一篇文章,都把它当成最终高考考场上的那一篇。有生僻的词语也不要放弃,更不要急切地向字典求助,如果它是文章的中心词汇,就尽自己可能猜测它的意思。每次做阅读,要一直记挂着这篇文章的中心大意,有些实在不懂的细节可以跳过,因为只要理解大意很多细节都可以推导出来。对过答案之后不要烦躁,要耐下性子再一次重复回忆文章的思路,这样还可以把握英语阅读一贯的简洁、中立的议论或记叙风格。
说到锻炼语感,大家都懂的:这是用大量阅读量堆砌起来的。但是高三没那么多时间广览文章,我就把高中三年的课本拿出来,把书上的常用词组、重要句型、重点词语的搭配圈出来反复研读,读熟之后半抄半编地造句,甚至可以在模拟考试中小试牛刀下这些自己拼接的句子。另外,这些课文很多都是背过、默写过的,再背一次也不算太困难,目的是培养条件反射般的“语感”。
最困难的地方可以说是听力了。听力需要“热耳朵”,耳朵太久不听英语容易生疏,一时半会儿很难进入状态。我高一的时候基础比较差,就把英语课文装在MP3里,每晚睡觉前听上一段,坚持了一年,慢慢地对耳边传来的英文变得敏锐,反应明显快了很多:一个单词刚进入耳朵,就能迅速反应出它是什么,而不是一直嘴巴重复着却死活想不起来。如果听不下课文,先尝试一些抒情的、咬字清晰的英文歌曲也行,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听英文广播,但是不要一开始就上BBC或者VOA的正常语速新闻,那样太难了容易气馁。先试试慢速的小故事,这样不难坚持,便可以渐入佳境。
占30分的作文也是容易得分的题型。我喜欢每天用一小点时间,任意天马行空地写出一些单词句子,可以写这一天的心情,也可以写今天的见闻。把笔放在纸上一个劲地写,宁愿一开始写出来的只是些简单幼稚的词语,也不要过多考虑什么通顺连贯,尤其不要先在脑海里写出中文底稿,再一一对应成英文。
对于理科生来说,总是容易把大片的时间分给数理化生这些公认的宠儿,面对语文英语,就常常太过“抠门”。这大概与对分数的期望值有关。举个例子,有些人数学考个130都觉得不甚满意,而语文考上个110就谢天谢地了。事实上,语文和英语才是真正“学得有趣、进步神速”的学科,而且,它们才是在高考后都可能一直陪伴我们的语言技能啊。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