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书生出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徐皓峰在坊间的知名度高低,是这样排列的:武术界、影评界、编剧界、导演界。自打他为王家卫担纲编剧的《一代宗师》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这个排列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编剧界、武术界、影评界、导演界。
  聊到徐皓峰,必提三件事,一是不到三个月就售出三万册的民国武林回忆录《逝去的武林》,二是让他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的电影《一代宗师》,再就是陈凯歌以他的小说《道士下山》为蓝本改编的同名电影,年末即将公映。
  鲜为人知的是,徐皓峰其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纯科班出身,早在《一代宗师》公映一年前,就已经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倭寇的踪迹》。前不久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他又以导演身份携新作《箭士柳白猿》亮相红毯……而这一切,都要从他长达八年的“闭关修炼”说起。
  徐皓峰说:“武侠小说是一棱刀背,幸好,有此藏身之处。”
  一毕业就放弃电影
  1993年,我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就读导演系,毕业的时候是1997年。当时整个电影业的大环境不好,圈内学院派关起门来做学术讨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日本人是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民族,看电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一个日本几乎等于整个欧洲市场;但是中国人是完全不需要看电影的民族。
  我感觉这是五四以后一个巨大的思维惯性:什么都上升到民族性。我们讨论一件事的目的不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喜欢把它归结于民族根性,结论总是人种出了问题,搞得自己也很气馁。80年代之后更加处于勇于自我否定的阶段,好像越骂自己、越骂中国人,越能成为文化明星,获得舆论的认同。这么说吧:一个世纪以来好多名人做的都不是学问,都是靠骂祖宗上位的。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中国人怎么可能是天性不需要看电影的民族呢?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人也是很小心的民族,喜欢总结历史,是为了在现实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够很小心地处理。但是1997年的时候,社会相对混乱,录像厅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家都在看VCD。电影界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都蒙着眼来,现做实验,好像特别自信。那时候我体会到的不是历史书上的中国人,而是胆子极其大,知道一分就敢干十分——商业片一下子大量涌现,都在模仿港片、武打片,既没有人家的技术,也不研究精神内涵,尽是简单粗糙的模仿,失去了我们自己做大众电影的传统,让人气馁。
  这实际上跟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很有关系,我们的艺术院校:美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的根,都是精英培训,而不是塑造通俗艺术家。我们追求的是阳春白雪,是跟欧洲顶级电影艺术的对接,看不起商业片,跟俗对立。这种想法跟穷清高的文人很像,就是故意不挣钱,我清贫,但是清贫得很踏实;同时也看不起挣钱的人,觉得来路不正,为了生活享受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标准。
  在那种大环境下,我索性放弃了电影,去电视台,靠拍纪录片过活,当中也导演过话剧,但一直没有碰电影。
  八年闭关,刀背藏身
  26岁那年(1998),我辞职回家,每天就在书斋里读书、写小说。从26岁到34岁,基本上一直是这样的生活状态,维持了八年。
  我读初中的时候正是武侠小说风靡的80年代,“闭关”的时候,又重看了金庸的全套小说,还有古龙、温瑞安……为了练文笔,我开始删改武侠小说,不改情节,只改字词,改过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不怎么改金庸,因为他的遣词造句方式,跟嘉庆年之后的小说很接近,比如《儿女英雄传》,像戏曲一样,语言有历史传承,现在已经基本绝迹了,有点可惜。但是这种白话文,并不是我将来想写的,所以就没有去删改金庸。
  读书写作之余,我交流最多的是两位老人:一位是道教宗师胡海牙,另一位是我的二姥爷李仲轩——他是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的弟子。我跟着他们研究道家文化,研究民国武林。
  虽然主动把自己开除出了影视圈,但是看电影一直是我的爱好和习惯。小时候,只要是片空地,天黑后就可能成为露天影院。我家附近有块坟地,我此生的第一场电影,是在坟场上看的。那时候孩子们都爱跟大院子弟交朋友,因为大院里每周都有电影看。直到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电影还是带点特权色彩的东西,也象征着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记得那年北大图书馆放映《红高粱》,有志青年跑去看,特别有仪式感。
  2000年,武侠片《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我看了之后,写了一篇很长的影评,讲电影里的道家文化,投给了《电影艺术》杂志。没想到很快就刊载了,杂志社还约我继续写影评,就这样一路写下来,自己也感觉看到一线生机。
  有人问我,你的小说多写落魄之人,你自己有没有过落魄的阶段?其实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可以说极其落魄——不是简单地挣不到钱,还要面对才华可能突然消失的危机。前路茫茫的生活非常消耗人,如果不去锻炼,艺术的感觉就会逐渐消失。我曾经说,艺术就是一剂毒药,会在你40岁之前不断发作,你要么找到解药,要么等过了40岁之后放弃。
  在书斋呆了三四年之后,发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了。从前的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也可以活得有底气,有自己恒定的标准。但是到我们这一代,标准已经丧失。同期毕业的同学,有些已经赚到了钱,有些仍然失业在家,每到同学会的时候就特别明显:有人开车来,有人骑着自行车来,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卑,不愿意来。这让我感到很悲凉,贫富差距已经伤害到了质朴的友情。
  不过我始终认定一个道理:天道酬勤,老天会回馈你。天荒地老,门前草深,我就日复一日地好好练习。之后的情况可以用非常顺利来形容——出第一本书的时候谁都不认识,自己投稿给出版社,就顺利出版了。出版以后有个书迷找到我,说喜欢我的短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想出投资让我把它拍成电影。
  其实我拍电影的时候没有功利心,反而写小说的时候有,想的是“远水解近渴”。因为我受的一直是电影的训练,想创作电影,苦于没有条件,所以就想着先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想法保留下来。如果小说成功了,再去争取拍电影的话,投资方对我的信任度会更高。起初这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但后来都变成了现实。
其他文献
iPad=平板电脑。  早在2001年就推出过平板电脑的微软和优派肯定非常不爽。但,这就是现实。  2010年,苹果推出的平板电脑iPad全球销量已突破千万台,几乎到了潮人人手一部的地步。而国内市场,但凡有抽奖的机会,也无不以iPad为噱头。毫无疑问,苹果引爆了平板电脑市场。  手机大腕三星、摩托罗拉,IT厂商优派、戴尔、索尼、华为、中兴,甚至连国美这样的家电卖场纷纷加入到iPad大战之中。201
当前市场处在一个微妙的时点。国际上,全球经济形势仍处在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欧债危机未能有效缓解反而愈演愈烈,美国经济的复苏也反复波动。在国内,经济连续多个季度回落,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其经营环境也日益紧张。与此同时,过去困扰市场较长时间的通胀压力已经显著下行,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倾向稳增长,一度紧张的流动性环境在逐步改善。市场在多空力量的碰撞下暂时达到平衡,短期内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如果
俗话说:直木遭伐,水满则溢;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历史上、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很有能力,也不乏干劲,但为人傲气十足,处处把头抬得很高,不屑于屈就现实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设置的一些低矮“门槛”,这些人最终只能处处碰壁,被撞得头破血流,不但成就不了任何事业,甚至连容身之所都没有。相反,那些资质平平但懂得低头的人,小则能安身立命,一生平顺,大则能赢得人心,成就一番伟业。  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
一个人要想走进安详,获得真幸福,首先要和天地精神相应。  而“给”,就是天地精神。  阳光、空气、时间、空间都是免费为我们提供的。有人收取土地出让金,但是大地本身没有收取;有人收取水费,但是水本身没有收取。  为此,天才长,地才久。  当年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里谁的境界最高,孔子的回答是颜回。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为什么要首先强调不生气呢?当年搞不清楚,后来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会生气?生气
银行排队成龙严重地“烦”了沪上市民好一阵子。4月13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作出“排长队不改进将受处罚”的“通牒”后,八大银行纷纷表示要立即采取网点改造、优化流程以及增配员工和自助设备等措施,切实减少令市民烦恼的银行柜台堵塞现象。  在经济学看来,如果消费者在获得一种服务时要排长队,那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种服务供给不足。应当承认,这些年来,中国老百姓的银行服务需求上升很快,诸如买基金、换外汇,
47岁的科恩·雅各布森是一个大公司的经理,在总部任职,周围的人都对他羡慕不已。但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上帝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一次,公司安排他到国外出差。这一去就是一个月,归来的第二天,他回到他的办公室,却发现他的位置已经有人坐了——一位陌生人接手了他的工作。原来,在科恩出差期间,公司的高层发生了变动,科恩原来的上司,也就是公司的副总裁被调往了其他部门。新来的副总裁带来了自己的原班人马。  无奈之下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世人无不想走运,而绝不想倒霉。  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发现了。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
我6岁的时候,母亲要我去上钢琴课。她不问我是否喜欢乐器,也不问我是否喜欢弹钢琴,她只是替我做了决定,我要去学一种乐器,而且这种乐器一定是钢琴。所以,大约有两年的时间,我每周六的上午都会去钢琴老师家心不甘情不愿地学琴一小时。  两年中,我一共有过两位钢琴老师。第一位是年轻的女老师,非常严格,动辄训斥我,甚至用尺打我的手掌。我恨弹钢琴,回到家,有时会向母亲抱怨,但是我会再一次挨打。第二位钢琴老师也是女
1962年4月8日,已经被载入世界电影史册。这一天,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特吕弗来到了纽约。特吕弗这次的目的除了把自己导演的新片《夏日之恋》介绍给纽约的制片商,还要与负责新浪潮电影在美国推广工作的海伦·司各特会面。海伦是一个健美、聪明且精通法语的女人,是美国电影圈的灵魂人物。就在这次与海伦会面后,特吕弗有了一个构想。4月30日,他刚回到巴黎就迫不及待给海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向海伦坦言虽然这次纽约之
1997年,我陷入了一種从未料到的处境——孤身一人在纽约乞讨。那时我16岁,无家可归,而且已经失学多年,迫切地希望找到一所能让我就读的中学。  当时,父亲已经与我们疏远一段时间了,虽然我知道他就在附近的男人庇护所,但他根本不会帮助我。母亲那时去世不久,艾滋病引发的复杂病症夺走了她的生命。自母亲去世后我就开始无家可归,有时睡在朋友家,有时睡在布朗克斯某一幢楼房的楼梯下面。  我清楚地记得,那些夜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