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促进了信息资源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为今天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奠定了技术基础。2007年9月,《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的颁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成为2007年的热门话题[1]。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无论决策者还是管理者都迫切需要这些信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以山东省部分中小学为样本,对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
一、山东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分析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设施的完备。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山东省所有的农村学校都还没有校园网,66.7%的农村学校甚至还没有校园网建设规划。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的地市直属学校不仅有校园网,还有视频会议系统,每位教师都有1台笔记本电脑,个别学校还可以实现无线上网。但在一些西部农村和乡镇学校,计算机的数量非常有限,其中有一所地处鲁西的农村学校共有10台计算机,只有1台可以上网。可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二)公文传输是当前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
山东各地市都搭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很多地市在各县区和直属学校安装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下表的数据表明,38.3%的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45%的学校实现校园网办公,27.7%的学校能够与教育局实现远程办公。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的远程办公主要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接受上级文件,学校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教师发布信息。市、县、校三级电子公文传输是山东各地市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但由于受教师习惯的影响,公文传输在一些学校也受到限制,办公自动化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学校办公自动化的问卷调查数据表
(三)数字化资源管理成为管理信息化的中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接受访谈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对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从不同学校教师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方式基本一致,主要利用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平台由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为每个教师提供登录账号,允许教师随时登录并对资源进行浏览和下载。有的学校还允许教师上传资料,还有学校把光盘资源也放到资源管理平台上,以方便教师使用。潍坊的李老师指出:“学校有很多数字化资源,合理有效地管理数字化资源是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泰安的王老师则强调“学校应该从方便教师使用的角度出发,有效管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可见,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中心。
(四)学生信息化管理切合标准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较早实现了信息化,但是由于标准不一致,造成数据不能完全共享。2007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普通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按照《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采集和报送学生信息。为保证切合标准,通知中还为各中小学提供了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代码表,对学校现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出了建议,并为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学校提供全省统一的山东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实地调研中,我们所到的每一所学校都在按照基本规范采集信息,已经按照国家标准走上规范化道路。
(五)因地制宜的视频会议彰显学校特色
山东省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统一购买了视频会议系统,并组织了专门的管理和应用培训。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构建出独具特色的视频会议系统。如泰安的一所中学,多年前就在每间教室里安装了大背投电视。后来,在多媒体教室建设的热潮中,该学校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把电视撤掉或闲置起来,通过为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把笔记本电脑接到电视机上,使这些电视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借助校园网召开视频会议,使电视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访谈中,教师们特别强调学校在召开家长会、全校会议的时候就使用这些背投电视召开视频会议。大家都认为学校的这种做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六)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逐渐推广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山东省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正逐渐推广。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家校合作也因此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有的是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的则是由学校组织,比如淄博的“家校互动学习社区”、威海某中学的“互动式网上家长学校”都是借助网络,构建出便捷、高效的家校交流平台。还有一些学校和公司合作开发家校合作软件;有的学校则在校园网上开通“班级网页”、“家长论坛”、“家校直通车”等;也有学校把班主任的QQ号、电子邮箱和个人博客公开给家长……用网络开展家校合作,在齐鲁大地上逐渐得到推广。
二、启示和建议
基于前面的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从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的视角,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加快农村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异
城乡差异是我国教育中的历史问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于网络,这种差异在某些方面得以弥补,但是同时却产生了新的数字鸿沟。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要缩小数字鸿沟,减小城乡差异,必须加快农村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整个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超越和改进公文传输,实现全面和真正的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包括文件传输、课程管理、会议管理、教师管理、外出人员管理等很多方面,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是办公自动化的目的[2]。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必须超越公文传输,在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实现信息化管理,即使只用公文传输,也不宜将网络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下达同步进行,这样不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
(三)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在访谈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可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的学校能立足学校实际,走出适合学校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前面提到的泰安的那所中学,正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应用,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凸显出自身的学校特色。有的学校却忽视了自身的具体情况,盲目攀比,不仅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还造成新的浪费。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获得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四)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推进
办公自动化、家校合作、学生和资源管理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各个要素只有协调运作才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最大化。访谈中发现,山东省有些地市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利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整合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以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能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有助于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3]。通过整合资源,构建数字化校园,不仅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还将有助于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2007年终盘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4-8.
[2]办公自动化介绍[EB/OL].http://www.chinaitpower.com/A/2002-01-07/10145.html.
[3]数字化校园是什么[EB/OL].http://www.5igongwen.com/5iview-61447.html,2008-4-16.
一、山东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分析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设施的完备。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山东省所有的农村学校都还没有校园网,66.7%的农村学校甚至还没有校园网建设规划。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的地市直属学校不仅有校园网,还有视频会议系统,每位教师都有1台笔记本电脑,个别学校还可以实现无线上网。但在一些西部农村和乡镇学校,计算机的数量非常有限,其中有一所地处鲁西的农村学校共有10台计算机,只有1台可以上网。可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二)公文传输是当前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
山东各地市都搭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很多地市在各县区和直属学校安装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下表的数据表明,38.3%的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45%的学校实现校园网办公,27.7%的学校能够与教育局实现远程办公。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的远程办公主要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接受上级文件,学校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教师发布信息。市、县、校三级电子公文传输是山东各地市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但由于受教师习惯的影响,公文传输在一些学校也受到限制,办公自动化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学校办公自动化的问卷调查数据表
(三)数字化资源管理成为管理信息化的中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接受访谈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对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从不同学校教师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方式基本一致,主要利用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平台由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为每个教师提供登录账号,允许教师随时登录并对资源进行浏览和下载。有的学校还允许教师上传资料,还有学校把光盘资源也放到资源管理平台上,以方便教师使用。潍坊的李老师指出:“学校有很多数字化资源,合理有效地管理数字化资源是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泰安的王老师则强调“学校应该从方便教师使用的角度出发,有效管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可见,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中心。
(四)学生信息化管理切合标准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较早实现了信息化,但是由于标准不一致,造成数据不能完全共享。2007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普通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按照《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采集和报送学生信息。为保证切合标准,通知中还为各中小学提供了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代码表,对学校现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出了建议,并为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学校提供全省统一的山东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实地调研中,我们所到的每一所学校都在按照基本规范采集信息,已经按照国家标准走上规范化道路。
(五)因地制宜的视频会议彰显学校特色
山东省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统一购买了视频会议系统,并组织了专门的管理和应用培训。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构建出独具特色的视频会议系统。如泰安的一所中学,多年前就在每间教室里安装了大背投电视。后来,在多媒体教室建设的热潮中,该学校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把电视撤掉或闲置起来,通过为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把笔记本电脑接到电视机上,使这些电视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借助校园网召开视频会议,使电视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访谈中,教师们特别强调学校在召开家长会、全校会议的时候就使用这些背投电视召开视频会议。大家都认为学校的这种做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六)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逐渐推广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山东省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正逐渐推广。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家校合作也因此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有的是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的则是由学校组织,比如淄博的“家校互动学习社区”、威海某中学的“互动式网上家长学校”都是借助网络,构建出便捷、高效的家校交流平台。还有一些学校和公司合作开发家校合作软件;有的学校则在校园网上开通“班级网页”、“家长论坛”、“家校直通车”等;也有学校把班主任的QQ号、电子邮箱和个人博客公开给家长……用网络开展家校合作,在齐鲁大地上逐渐得到推广。
二、启示和建议
基于前面的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从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的视角,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加快农村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异
城乡差异是我国教育中的历史问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于网络,这种差异在某些方面得以弥补,但是同时却产生了新的数字鸿沟。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要缩小数字鸿沟,减小城乡差异,必须加快农村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整个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超越和改进公文传输,实现全面和真正的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包括文件传输、课程管理、会议管理、教师管理、外出人员管理等很多方面,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是办公自动化的目的[2]。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必须超越公文传输,在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实现信息化管理,即使只用公文传输,也不宜将网络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下达同步进行,这样不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
(三)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在访谈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可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的学校能立足学校实际,走出适合学校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前面提到的泰安的那所中学,正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应用,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凸显出自身的学校特色。有的学校却忽视了自身的具体情况,盲目攀比,不仅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还造成新的浪费。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获得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四)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推进
办公自动化、家校合作、学生和资源管理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各个要素只有协调运作才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最大化。访谈中发现,山东省有些地市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利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整合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以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能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有助于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3]。通过整合资源,构建数字化校园,不仅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还将有助于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2007年终盘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4-8.
[2]办公自动化介绍[EB/OL].http://www.chinaitpower.com/A/2002-01-07/10145.html.
[3]数字化校园是什么[EB/OL].http://www.5igongwen.com/5iview-61447.html,200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