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满足自然场景下显著性检测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显著性检测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分割算法将图像分割为多个超像素区域,并提取颜色区域对比度特征。通过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定位目标的大致几何中心,以中心概率的形式表征目标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目标位置自适应的特征融合。基于目标空间分布特征和图像灰度重心,实现抑制背景、增强目标的显著图优化;利用针对显著性值的空间平滑技术,可增加显著图的连续
【机 构】
: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自然场景下显著性检测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显著性检测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分割算法将图像分割为多个超像素区域,并提取颜色区域对比度特征。通过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定位目标的大致几何中心,以中心概率的形式表征目标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目标位置自适应的特征融合。基于目标空间分布特征和图像灰度重心,实现抑制背景、增强目标的显著图优化;利用针对显著性值的空间平滑技术,可增加显著图的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几个公开的测试集中的测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和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可应用于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李代数方法与二次量子化理论计算了线性三原子分子的转动-振动能谱.结果表明,如果将分子的转动与振动均看作是谐振子,则可以导致这种分子的转动-振动能谱公式.
The high phonon energy oxide of B2O3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r3 / Ce3 co-doped tellurite-niobium glasses with composition of TeO2-Nb2O5-ZnO-Na2O. The absorption spectr
空时编码不仅能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而且还能有效抵御大气湍流。在建立了大气激光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模型之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任意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Q-PPM)调制的比特补码正交空时编码(BCOSTBC),并推出了它的最大似然判决准则和误字率公式。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并和重复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大气激光通信中,这种码获得了满分集增益,而且还能很好的改善系统性能。当误字率Ps=10-2时,相对于1×1系统而言,采用这种码的2×1和2×2系统的信噪比分别改善了约1
利用传统熔融-淬冷工艺制备了65GeS2-15Ga2S3-(20-x)CsCl-xCsI(x=0, 5, 10, 15, 20)系列硫卤玻璃;通过测试该系列玻璃样品的密度、显微硬度、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红外透射光谱、喇曼谱、XRD衍射谱、玻璃转变温度等,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玻璃具有较宽的成玻范围,在0.42~12 μ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过率;随着CsI含量(mol%)的增加,玻璃的密度逐渐增大;随着CsCl含量(mol%)的增加,光学带隙以及硬度逐渐增大;玻璃样品的玻璃转变温度随Cl-、
针对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存在的转移和键合难题, 提出一种可实现高密度Micro-LED显示屏的非转移、非键合技术设计方法, 该方法直接在蓝宝石上集成显示阵列、金属布线以及驱动器。此外, 还设计了一套可以实现图像数据采集、图像数据处理、图像显示以及显示屏散热的驱动系统。最后成功制备了分辨率为128×128的Micro-LED微显示器, 并实现了16阶灰度图像的动态显示。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简易可行, 所设计驱动系统可支持显示屏的驱动显示, 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解决能力。
在单光束照明3PIE(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方法中,照明光垂直照射在待测样品表面,没有考虑照明光倾斜对重构结果的影响。在单光束照明3PIE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光束照明3PIE方法,同时模拟分析了初始猜测照明光中相位倾斜因子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双光束照明3PIE方法在迭代恢复样品的过程中,两束照明光均用于更新同一样品的复振幅分布,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双光束照明3PIE方法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有效减弱恢复样品不同层次之间的串扰,适用于三维层析成像。
为了提高光通信链路在大气弱湍流信道下的解码性能和传输效率, 基于极化码的信息位嵌套特性, 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码率极化码。该码字在弱湍流信道中能充分地极化, 纠错效果较好。为了调节码率, 引入CRC校验码作为发送端的停止标志, 逐次发送更低码率的码字直到译码结果通过校验, 此时的码字码率即是保证可靠传输的最大码率。不同湍流强度下的仿真结果表明, 在误帧率为10-8时, 相比传统极化码, 自适应码率极化码可以获得1.7~2.3 dB的性能增益。对自适应码率极化码的时延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结合误帧率得到了自适应码
非球形粒子的光学特性是国际研究的前沿课题,而柱状粒子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球形粒子,研究其对光偏振特性的影响是解决非球形问题重要的一步。采用T矩阵方法,仿真得到柱状粒子的散射矩阵,再根据散射矩阵中包含的偏振信息,计算求得光经过柱状粒子后的偏振度。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改变柱状粒子折射率、有效半径、形状,得到相应的仿真结果,处理数据,研究这三个参数对光偏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向散射时,折射率实部越大,柱状粒子对应的光偏振度越大,后向散射时,则与之相反;折射率虚部越大,柱状粒子的形状对偏振度的影响越小;随
测量了C60和C70混合物甲苯溶液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采用调QYAG激光器输出的倍频光(532 nm)作为激发光,在670 nm和695 nm附近测量到了C60和C70混合物甲苯溶液的两个荧光峰,这些荧光峰有可能是由C70分子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