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古代就有疫苗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当今,有一个好消息进入了我们的眼帘:我国4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截至2020年底已开展了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相信各位读者无不感到自豪。其实说到疫苗研发,中国人可是当之无愧的行家,因为早在注射器都尚未问世的年代,我们的老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疫苗技术!

以毒攻毒


  武侠小说中总会出现以毒攻毒的情形,要挽救某位中了邪毒的大侠,通常需要深山中某种本身带有剧毒的药草!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以毒攻毒”并非武侠小说“胡编乱造”,而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免疫观”。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这个方法被他称为“以类治之”。其实道理很简单,无论是普通疾病还是瘟疫,想治病,得先去找源头。
  “以毒攻毒”的治疗观念有了,那么是谁先记载了临床试验报告呢?最早有关“以毒攻毒”的文字记载出自东晋葛洪所写的《肘后备急方》,在这本号称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的医学名著里,记载有“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
  没错,最初的“以毒攻毒”是用来治疗狂犬病的,其中提出的治疗方案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先把咬人的那条疯狗给杀了,然后把疯狗的脑浆取出来敷在被咬者受伤的地方。这是古人在长期与大自然斗智斗勇中得出的生活经验,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疾病,只好“先发制人”,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捣碎、研磨,打造成类似药丸或药膏等形态后,或敷在患处,或用其他办法让身体吸收,这就是最原始的疫苗。
  您一定觉得古人这种“疫苗研制法”既原始、又血腥,毫无科学道理?其实不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19世纪末研究狂犬疫苗的时候,先是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想要获取狂犬病病毒,但均以失败告终。他只好在被感染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提取出组织,再将这些组织接种到家兔的脑里,经过处理后,制作成狂犬病疫苗。
  假如葛洪那时还活着,肯定会对巴斯德叹息道:“我早就提供过作业的标准答案了!你偏不信!”

古代疫苗“人痘”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名为天花的病毒非常猖狂。据载,古人一旦得了天花,就会出现严重的寒颤、高烧不退、乏力头痛、浑身酸胀等症状,患者的皮肤也会成批的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创口,这种传染病的致死率极高,所以古人上到天子、下到庶民,听到天花二字无不闻风丧胆。
  于是研究、治疗天花便成为了古代医学家的使命,“人痘”接种法也就此诞生!
  根据史料记载,“人痘”接种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道:“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不过,那时种痘还是民间治疗偏方,只在民间秘密流传,还没有公布于世。
  到了宋代,一位名叫朱纯嘏的医师写了一本书,名叫《痘疹定论》,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地记载了有关于宋代“人痘”接种术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典籍上最早的种痘记载——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有一宰相叫王旦,他一连生了几个子女,但很不幸都死于天花,后来他老来得子,取名为王素。有了前面几个子女得天花而死的教训,他害怕得不行,于是召集了许多名医商议防治痘疮的方法。这时有人告诉王旦,说四川峨眉山就有一个“神医”能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王旦听后心中大喜,于是就让王素去种痘。王素种痘后的第七天,全身发热;12天后,痘已结痂,种痘成功!
痘疹子專著《种痘新书》,刊于1741年。

  即使有了前人的成功种痘之签,古人们对于种痘这件事情依然不敢大意。清代郑望颐在《种痘方》中指出:“过去,医师种痘若是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成功率,人们则称为太平痘。如今,要是为一百个小儿种痘,假设其中损伤四五个,则必然要惩罚种痘的医师……”
  古人对于疫苗的要求非常高,种痘的失败率不能高于5%,不然就属于医疗事故。负责种痘的医师不仅会丢掉工作,相关部门还要追究他的责任,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四个方法可把“人痘”种植到体内


  “人痘”接种法在清代得到了推广,这得益于清代康熙皇帝的提倡,毕竟他也是天花这个传染病的亲历者。康熙先提倡让皇族接种“人痘”,一切妥帖后,再向外推广。他的这一旨命令,造福了不少人,“人痘”接种法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实行。
  到了乾隆十七年,清政府组织太医院编纂了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其中这样记载道:“选时苗的唯一标准是区别痘苗的顺与不顺……顺的痘苗,苍蜡光泽,肥大厚实,可以收而用之——对于那些没有把握的时苗,宁愿不用,也不能滥用,种痘者千万谨慎。”原来,要成为一个痘苗,也是有门槛的。
  那么“人痘”如何种植到人体里呢?在古代,古人们发明的“人痘”接种法有四个。
  第一个方法叫“痘衣法”。先收集天花患儿的贴身内衣,把这个贴身内衣穿在健康未出痘的小孩儿身上,两三天后,这个痘就“种”在小孩体内了。一般来说,自穿上内衣的九到十一天的时候开始发热,就种痘成功,但这个方法的成功率低。
  第二个方法为“痘浆法”。先刺破天花患儿身上的痘,挤出“痘浆”。接着用棉花蘸痘浆,塞到接种者的鼻孔里,让其呼吸道主动感染,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不过,一般患儿父母不会同意刺破患儿身上的痘,所以这个办法在古代推广得并不好。   第三个方法是“旱苗法”。“旱”代表干,沒错,就是取天花痘痂,然后研磨成非常细的粉末,再拿一根曲颈根管,对准需接种者的鼻孔,直接把天花痘痂粉末吹进去。接种者一般自接种第七天开始发热,自此种痘也就成功了。这个办法好处是简单快捷,坏处是容易刺激到鼻黏膜,导致种痘人鼻涕增多,很可能忙乎半天,一个喷嚏就把痘痂粉冲出去了!所以“旱苗法”使用的也不多。
  第四个方法被称为“水苗法”。顾名思义,与“旱苗法”相反,“水苗法”是取患者的痘痂,先研磨成细细的粉末,用三五滴干净的水或者人乳调匀,然后将新鲜的棉花摊成薄片(类似于今天的化妆棉),再将调好的痘苗放在里面,捏成枣核的样子,用线拴起来塞入接种者鼻孔内,12个小时后再取出来。接种者通常会在七天以后发热见痘,种痘成功!

  以上四个方法中,“水苗法”的接种效果最好,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天花的效果,即使接种后仍不幸感染,也只会是轻度感染,可以避免重症或死亡。
  后来,古人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如果采用接种多次的痘痂作为疫苗,毒性会大大减弱,接种后比较安全。清代的《种痘心法》对此也有所记载:“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
  这种痘苗的选育方法,与现代制备疫苗的科学原理完全符合,它与今天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定向减毒选育、使菌株毒性汰尽、抗原性独存的原理也完全一致!

“人痘”接种法惠及全世界


  古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法对天花这样的传染病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因此受益的绝不止是中国人。
  中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法不仅让我们周边的国家受益,更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再由阿拉伯传到了土耳其。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学会了“人痘”接种法。三年后,她回到英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六岁的女儿种“人痘”,由此“人痘”接种法又从英国传到了欧洲大陆,甚至越过大西洋传到了美洲。
  对于中国医学上的这一伟大发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这样赞美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指的是接种“人痘”)。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而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成功研发,意味着中国人即将又一次拯救全世界!
其他文献
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生活着一个古老的部落,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以海为家,极少涉足陆地,他们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已经可以在瑰丽的珊瑚丛中畅游,驾驭海水的能力堪比奇幻世界中的鲛人。他们没有国籍,在广袤的大海中以捕鱼为生,被称为最后的海洋牧民,这个神秘的民族就是巴瑶族。    “巴瑶”在印尼语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这个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常被比喻为“海上吉普赛人”。他们是马来西亚的原住民。
英国利物浦33岁男子布瑞恩托拉迪是一位技术员,为了向女友求婚,想出了这次恐怖的“丧尸”行动,足足50个“丧尸”。而他的女友克莱尔赫斯是一位恐怖片发烧友,显然这次有创意的求婚相当对胃口。布瑞恩托拉迪先是与女友到河畔散步,接着50个“丧尸”则突然从一旁窜出并紧追他们不放,营造出恐怖电影中的恐惧感。而布瑞恩托拉迪在带着女友奔跑到一半时,则突然下跪并拿出钻戒求婚,原本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坏的女友,在布瑞恩托
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  熔岩还是熔化的黄金?不,你看到的是由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拍摄的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陽照片。该照片于2020年1月份发布。照片中那些看起来可口的“焦糖玉米粒”其实是覆盖在太阳表面“流动沸腾”的等离子体。离我们最近的这颗恒星的表面是由等离子体构成的,当热量从太阳中心散发出来时,等离子体以“细胞”形式运动。基因编辑的透明鱿鱼  这两只鱿鱼之间的差异看起来很微妙,但最大的差异是
1. 相传在苏格兰的本麦克杜伊山中,生活着一种体型巨大且全身呈灰黑色的类人生物,这种生物被称为本麦克杜伊山灰人。  2. 尽管本麦克杜伊山灰人的首次目击记录是在1791年,但据说其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出没于苏格兰地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  3. 目击记录显示,本麦克杜伊山灰人平均身高为3米,它有着很长的手臂和腿,猿猴一样的头部和短而粗的灰黑色毛发,因此本麦克杜伊山灰人有时候也会被人们拿来和喜马拉雅
一枚遗失了188年的中世纪象棋棋子被爱丁堡的一个家庭不经意间收藏在抽屉里,他们不知道这件物品是早已失传的路易斯棋子。路易斯棋棋子于1831年在路易斯岛的一个沙丘中被发现,但至今仍有5枚下落不明。1964年,发现者家族的祖父、一位古董商,以5英镑的价格从另一位爱丁堡商人手中买下了这枚棋子,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件8.8厘米的作品有那么重要。他去世后棋子传给了女儿,也就是此次发现棋子的男子的母亲,多年来,棋
吵杂声大得像空旷的四壁  所说的最繁华的城市角落叫卖  物品仍然是物品,你还是你  手指上闪耀的戒指涌出闪光的金刚石  以爱情体现的财富是唯一能证明爱情的佐证  而苦涩犹如鸡肋,何时争斗的年华大好  除此之外長街的牌面是必要的  源于爱情拥有同情  同情对于我们还留有热情  如此这样,而不是别样的存在  许久以来我们没有名称,由于无知与偏执  习惯被挥霍,在陷入判决之前  简单的事物常以自发的方式
当所有的花都谢了  夕阳划过天空  我仍坐在  洒满枫叶的地上  思考未来命题  因为面朝大海  所以要有一叶扁舟  因为风景秀丽  所以要有七色彩虹  还要许多——  所以  我要有斧头和锤子  用它建造破晓的太阳  〖火焰  一座城的灯光消失  一群人的火焰燃起  独自张开眼眸  独自无力彷徨  蜡烛已铸成阶梯  火色温暖黑暗  我點缀漫天星辰  咬碎所有回忆
孤独的蚂蚁死得快  孤独,会让人心情抑郁,压力得不到疏解,长期下去,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者也发现一些脊椎动物,比如鹦鹉受到孤立时,会“英年早逝”。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就连无脊椎动物——蚂蚁也会因孤独而死!  瑞士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准备了一些隔离室,隔离室里放有食物和水,以及一个能充当卵巢的盒子。一切准备好后,研究者又将一群非洲弓背蚁放进了隔离室中,这些蚂蚁有的独居,有
冬夜,磨斧锯的父亲  披一身雪花,夹一瓶烧酒。那个打一袋松子的人,来了。  连绵起伏的兴安岭。在冬天,落满了父亲连绵起伏的心事。  白天的世界,常常寂静无声。  伐木的前夜与此不同。磨石仰卧。湿漉漉的声音,不止一种。斧头和铁锯间,醒来的锋利妙趣横生。和父亲心底的秘密,共颤,共鸣。  搅拌完最后一遍马料。父亲的手,又一次深深浅浅地磨着尘世的沧桑;母亲的手,又一次长长短短地缝着人间的冷暖。  除了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