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含蓄隽永的文学体裁。读诗,需要含英咀华,品读玩味,方能在字里行间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很多同学认为诗歌难以理解,其实学习诗歌,有法可循。
从景语入手。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诗歌赏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在《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我们能从很多写景的句子中感受作者的情愫。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中庭地白树栖鸦”,作者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一种清冷幽美的意境跃然纸上。而“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凝练,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为中秋月夜增添了一份悠远的寂静之感。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轻盈无迹,桂花暗香浮动,望月的诗人独立于中庭树下,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联翩。起笔两句,作者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了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从情词入手。很多诗歌会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或议论。这些抒情议论的成分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中的情词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中的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演绎得十分完美。上阕,作者旨在写月下饮酒;下阕,重在以月衬别情,意在怀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是问月,是幽怨,是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常事常规,是自我宽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祝福,是人生的一份豁达。末尾两句,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的境界。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苏轼的这阕词,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余年来传诵不衰。
从诗眼入手。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这首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旨所在。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以“圆”字为全诗诗眼,“圆”象征圆满和亲人的团聚。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西瓜、苹果是圆的,“我”的思念也是圆的。“思念”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情感寄托,是无形的,而诗人将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追求美好的团圆……
当然,学习诗歌还有其他途径,比如扣住重要字词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比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进行赏析等。重要的是,要由字入诗,由字入境。
从景语入手。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诗歌赏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在《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我们能从很多写景的句子中感受作者的情愫。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中庭地白树栖鸦”,作者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一种清冷幽美的意境跃然纸上。而“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凝练,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为中秋月夜增添了一份悠远的寂静之感。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轻盈无迹,桂花暗香浮动,望月的诗人独立于中庭树下,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联翩。起笔两句,作者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了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从情词入手。很多诗歌会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或议论。这些抒情议论的成分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中的情词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中的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演绎得十分完美。上阕,作者旨在写月下饮酒;下阕,重在以月衬别情,意在怀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是问月,是幽怨,是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常事常规,是自我宽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祝福,是人生的一份豁达。末尾两句,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的境界。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苏轼的这阕词,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余年来传诵不衰。
从诗眼入手。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这首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旨所在。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以“圆”字为全诗诗眼,“圆”象征圆满和亲人的团聚。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西瓜、苹果是圆的,“我”的思念也是圆的。“思念”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情感寄托,是无形的,而诗人将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追求美好的团圆……
当然,学习诗歌还有其他途径,比如扣住重要字词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比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进行赏析等。重要的是,要由字入诗,由字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