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18-02
  近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发,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和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1]。患者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是头晕,这是由于颈椎发生变形导致压迫椎骨动脉,血液供给椎骨基动脉不足,引起头晕、头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给患者的肉体和精神健康带来损害[2]。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但是有向青年人发展的趋势。中医治疗该病有明显的优点[3]。本文旨在研究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从近年来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0例,分别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和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1~85岁,平均(46.13±0.49)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31~85岁,平均(46.41±0.66)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排除标准:不配合实验者;有精神疾病者;有其他严重的器官功能缺陷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主穴取夹脊穴、百会、三阴交、太溪、昆仑、足三里;辅助穴位取太阳、印堂、天柱、大椎。其中足三里、太溪、三阴交行补法针灸,其余穴位用强刺激或中等刺激。针灸30 min/次,1次/d,疗程1个月。
  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针灸方法同对照组,完成后,进行推拿治疗。患者以俯卧的姿势,首先使用按、揉及滚的手法松解患者从耳屏前部至锁骨近端的肌肉,维持3 min左右,各手法需要重复2~3次。最后,拍打患者颈椎、肩部、颈部的肌肉使其放松,疗程1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疼痛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剧。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胃部不适、头痛。VAS评分是常用的疼痛评分标准之一,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對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多发病原因,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内分泌状态等,也会由风寒、咽喉感染或者运动伤害、急性外伤等引起[4],同时也存在多病因并存的情况[5]。椎动脉型颈椎病虽然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是会给患者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6]。
  中医认为,痰湿阻络、风寒湿气等都会引起各种程度上的头晕[7]。中医针灸基于辨证施治,通过刺激相应穴位,使患者缓解疼痛,调和气血,改善肌肉状态[8]。而且,脑血流量的增加可以扩张脑血管,可以有效改善颈部的不良结构,这与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有关[9]。推拿疗法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因为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所以在各种各样的临床领域使用广泛。西医把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手术中有不能控制的风险,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0]。因此,该病用传统的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最佳。针灸推拿因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治疗效果显著、操作便捷和安全性较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灸推拿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对针灸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可以很好地消肿止痛,故在本病的治疗中也应用广泛。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林.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8):107.
  [2]杨东云.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12):108-109.
  [3]吴海金,陈春花.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63-64.
  [4]黄恒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23(18):147-148.
  [5]刘晓勤.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15(173):196-197.
  [6]张新蓉,张祎,张小洋.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0):244-245.
  [7]胡秀清.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2):34-35.
  [8]杨军.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75.
  [9]张万钧,李建国.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J].贵州医药,2020,44(3):87-88.
  [10]杨鹏.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共同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9,27(8):53-55.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厨师的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及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方便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16个行政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三个大型火车站内部的餐饮服务单位,采集环境标本和厨师的肛拭子或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并分析了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和人员隐性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650家餐饮服务单位,采集厨师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A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以基础上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瘘成熟时间、内瘘血流量和动静脉内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肠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和病原体基因检测,共588例。应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分离出的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对纯菌落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型;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
目的探讨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应用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支气管扩张症接受胸腔镜联合肺段切除的患者资料。手术指征是经高分辨CT(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学存在手术靶区,同时存在反复感染、咯血或持续咳痰等临床症状且接受内科治疗症状缓解欠佳。资料完整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解剖组,62例)和非解剖性联合肺段切
目的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
摘 要:目的 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参照组给予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术
摘 要:目的 探讨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药熏蒸治疗联合艾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服用来氟米特,对照组加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联合艾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数、关节
摘 要:目的 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择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在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化学组(n=59),沉渣组(n=59),化学组患者通过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沉渣组患者通过尿沉渣检查法进行检查,以尿液细菌培养法作为检测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水平
摘 要:目的 探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不同耳内镜治疗方法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在耳内镜下实施治疗,实验组采用鼓膜置管方案,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摘 要: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3例TACE术后PH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扶正化瘀方,3个月后评定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