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快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十二五”养老规划的草案,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整个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保障的重点对象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和低收入老人。规划当前的提法,政府的职责定位于制度规划、筹资以及服务监管方面,同时打破行业垄断,渐渐开放养老市场,鼓励兴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增加市场供应。此外,推进国办养老机构的改革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而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同志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事业的新方向做了详尽的陈述和规划。
据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2%。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照料服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在推进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各地打破政府直办、直管的传统做法,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福利院等养老机构。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8万个、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根据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目前我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3%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还缺300万张;第二,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第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既存在有的机构“一床难求”,也存在有的机构“床位闲置”现象;第四,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如何适应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大事。
二、慈善与养老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1.国外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经验
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慈善养老事业发展模式,中华慈善总会专程前往美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养老事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通过参观当地的养老服务机构,与机构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慈善养老机构的运作和管理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是出钱购买公共服务,所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立所需的建设资金有可能是慈善机构向政府贷款或者是使用捐款。以美国洛杉矶中美金龄新村(老年公寓)为例,它是中美金龄协会30年前向美国联邦政府贷款建设的。作为指定收住政府需要照顾的低收入老年人的老年公寓,政府每年按规范标准进行年审,并由具备资质公司从事管理。美国和加拿大具有十分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运作的资金来源于公众捐款、政府补贴加上部分的收费。而在香港,香港公益金是香港目前最主要的拨款组织,公益金通过不断举办活动,积极鼓励全港市民支持福利服务和募集捐款,以照顾社会中的弱者。每年香港公益金都会拿出一定比例的捐款支持老人院,比如2009年就拿出捐款收入的10%用于补贴养老花费。在美国和加拿大,养老服务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政府,也不是家庭,而是社会。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即营利性的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政府公立的服务机构。美国营利性的私立服务机构占到66%,非营利性机构占27%,其余7%为政府公立的服务机构。加拿大的养老机构多数是由慈善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或个人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企业和政府独立举办的机构相对比例要比美国少。美国将非营利机构或组织界定为“指任何个人和社团所经营的机构或组织,其各项纯收益,均不按一般习惯或法规作为任何个人或合股者的利益”,也就是说“非营利机构或组织”关键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盈利的归属,如果盈利属于机构本身,仍然属于非营利机构。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和地区面对老龄化问题,已经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养老体系,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为各年龄阶段、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和配套服务,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同时也应看到,各国养老体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政治背景的基础上。因而,需要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在充分认知我国现有体制及老年人群结构特征和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适合中国的养老事业发展模式。
2.我国发展以安老助医为内容的慈善实业的必要性
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着约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非常重要。加大资金投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民政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家将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
然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短期内政府不可能对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老年人的收入也不高,他们大多不可能付更多的钱去享受服务。因此,我国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倘若要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就必须要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投资体制。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培育和发展各种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筹集养老资金方面的作用,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
三、对慈善与安老助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1.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不同,我国的慈善机构尚不能像国外慈善机构那样直接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将慈善和养老事业相结合也就意味着慈善机构的定位是捐赠者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及纽带。我们认为一种比较具有操作性的模式是这样的:由慈善总会这样的慈善机构整合有意支持老年事业的捐赠方资源,并将该资源带到条件相对完备的地区,取得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如土地政策或床位补助政策)支持后,由捐赠企业在当地建设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此机构可包含不同档次的老年人床位,其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是用来提供给当地孤寡、五保户或贫困的老年人的,这个养老机构还应具有老年护理院功能。目前我国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数量为1500万人,因此该机构不仅可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还可以为当地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该养老机构建成后,应由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它的收入在扣除所有的运营相关成本后,每年可按约定的比例向慈善总会进行捐赠,这些捐款也可以用于支持当地开展的其他慈善项目。
2.中华慈善总会对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全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补充力量,推广当代慈善理念,将慈善与老年事业进行有机结合,设计策划出合理的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开展慈善养老项目和有关服务,为解决这一重要社会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总会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找到我们,希望能够合作开展慈善养老项目,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养老机构愿意与我们在中国进行养老机构项目或是专业护理人员培训等合作。
基于上述种种调研和学习,总会计划在全国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树立一个慈善养老项目的示范或试点工程。我们一直希望在全国的慈善系统内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慈善养老产业运作发展机制,通过总会和地方慈善组织的共同努力,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开展慈善养老项目,为老年人造福,为政府分忧。2006年以来,总会就开始探索如何将慈善与养老产业有机结合,满足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调研,总会于2010年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开展了一个此类慈善养老项目的试点,名为“中慈华夏九九城”,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项目占地约3500亩,已于去年10月13日奠基,今年春天将开工建设。华夏九九城的功能定位分为硬件规划功能和软件价值功能,前者集生活社区、养老产业、医疗康复为一体,后者为公益事业建设展示区,宣传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慈华夏九九城将发展为集休闲、养老、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养老产业项目,涵盖华夏文化广场、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中心等。今年4月总会还要在天津开工建设一个枫林湾老年社区,其中包含占地92亩的老年公寓、一所按三级医院标准设置的天津中慈医院、温泉项目。目前,老年公寓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温泉项目的土地审批手续已经完成,天津中慈医院也已获得天津市卫生局的规划批准,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展中。另外,我们在山东、云南、河北、河南、海南、浙江等地也正在探索开展此类养老项目。中慈华夏九九城及天津枫林湾老年社区项目建成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无偿或者低偿提供给贫困弱势群体,以解决当地这部分群众的养老问题,缓解政府、社会的养老压力。此外,与之配套的慈善医院也会充分发挥其“慈善”与“医疗”相结合的功能,救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同时,企业一定比例的盈利也会捐赠给总会,作为善款用于开展慈善公益项目。
上述模式的实施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鉴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不应只是纯福利型服务,纯福利型养老设施很难吸引私人投资兴办,应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務标准,包括有偿服务、低偿服务及无偿服务,既能满足收入水平不同的老人的需要,也能吸引私人投资。在开发社区老年公寓时应在建筑、设施标准及管理服务内容上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档次,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的需要。国际上不少国家也实行这样的做法,如澳大利亚为了保证老年照料服务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制定了日常护理费、住宿费的标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养老金的退休老人。用户付费能有效地弥补养老经费的不足,据统计,通过护理院住宿费可以筹集资金14亿澳元,而住宿押金能达到16亿澳元,对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以非营利公益为原则,本着为政府分愁解忧的精神,结合我国国情,总会在2010年11月23日专门成立了“中华慈善总会老年事业工作委员会”,旗下设老年事业研究发展中心、公益资金运作平台及老龄项目实施机构等。该委员会的成立为老年事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为老年事业提供最新、最完善的运作方式,为老年事业做出更新、更好、更具公益性的慈善事业品牌打下基础。同时,该委员会的成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践中央领导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3.慈善与助医相结合的探索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社会大众的头疼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更好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总会一直以来在医疗救助方面开展了大量项目并不断地争取拓展医疗救助范围,如格列卫项目、特罗凯项目、微笑列车项目等等,帮助了很多支付不起药费、医疗费的患者。但是这些针对某一特殊病群的项目无法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患者的需求。如何在最大范围内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成为总会在助医方面考虑的一个新问题。
经过多年的摸索,总会在慈善医院的发展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冠名中华慈善医院来督促、增强医院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冠名中华慈善医院要有一个规范章程,要建立起社会的公信度,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慈善医院的作用,吸引社会各方各面对慈善医院的关注和支持。为此,总会制定了《关于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准入标准》,规定包括:服从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医疗机构标准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水平、慈善医院在协议期限内必须接受总会对其实施的各项惠民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慈善医院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医疗机构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等。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消息一出,吸引了大量国营、民营医院的关注。目前全国已经有七家医院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分别是中华慈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华慈善秦皇岛医院、河南第二慈善医院、中华慈善威海海大医院、中华慈善吉林延安医院、淄博慈善医院、中华慈善胶州医院。每家医院向总会捐赠50万元发展基金,每年完成不低于500万元的困难群众医疗费减免任务,通过慈善医院可以切实解决当地一部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后,如何对广大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大的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病患情况,每家医院都会制定一个标准来对贫困患者分层次进行医药费用的减免。慈善医院通过给低保居民发放慈善医疗救助卡来减免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贫困病人在看病时可以享受多种优惠,如免收门诊、诊疗、挂号费,减免一定比例的各种检查费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为例,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后,该医院在慈善医疗救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奏响爱的乐章。该医院先后开展了如微笑列车项目,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近千万元;慈善光明行动,为低保特困老人及五保对象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免费手术、收治社会“三无”流浪乞讨患者等等。
许多读者可能都想知道,总会是通过什么方式吸引医院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这其中,当然不乏医院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心。总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募慈善机构,尽己所能地筹募医疗救助基金、争取医疗设备和医疗救助项目的援助。通过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分配到中华慈善医院,来调动、鼓励他们的工作热情,维持和促进医院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对于总会开展的各项医疗救助项目,各冠名慈善医院都有优先接受援助的有利条件。同时总会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汇集四海爱心,将来自各类慈善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善款捐助源源不断地输入慈善医院,惠及到贫困患者身上。
4.总会对于慈善医院建设的看法
在前面提到的发展养老产业的内容中,我们认为,养老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包含一个慈善医院的建设。这不仅仅可以为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更可以惠及周边社区。同时,这也是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红十字会、各界慈善机构、基金会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与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对口捐资关系”的精神。
目前,除了天津枫林湾养老项目配套的天津慈善医院、鄂尔多斯华夏九九城配套的慈善医院外,我们正在济南筹备建立一所慈善医院,已经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正在拟定合作协议。总会慈善医院建成后,将进一步补充当地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就医需求,在学科建设上将与当地现有医疗机构实行错位发展,以慈善为主体,不断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老龄人群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需求。在项目的设计上做到先进实用、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做好功能分区和整体布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就医环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十二五”养老规划的草案,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整个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保障的重点对象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和低收入老人。规划当前的提法,政府的职责定位于制度规划、筹资以及服务监管方面,同时打破行业垄断,渐渐开放养老市场,鼓励兴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增加市场供应。此外,推进国办养老机构的改革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而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同志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事业的新方向做了详尽的陈述和规划。
据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2%。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照料服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在推进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各地打破政府直办、直管的传统做法,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福利院等养老机构。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8万个、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根据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目前我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3%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还缺300万张;第二,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第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既存在有的机构“一床难求”,也存在有的机构“床位闲置”现象;第四,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如何适应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大事。
二、慈善与养老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1.国外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经验
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慈善养老事业发展模式,中华慈善总会专程前往美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养老事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通过参观当地的养老服务机构,与机构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慈善养老机构的运作和管理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是出钱购买公共服务,所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立所需的建设资金有可能是慈善机构向政府贷款或者是使用捐款。以美国洛杉矶中美金龄新村(老年公寓)为例,它是中美金龄协会30年前向美国联邦政府贷款建设的。作为指定收住政府需要照顾的低收入老年人的老年公寓,政府每年按规范标准进行年审,并由具备资质公司从事管理。美国和加拿大具有十分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运作的资金来源于公众捐款、政府补贴加上部分的收费。而在香港,香港公益金是香港目前最主要的拨款组织,公益金通过不断举办活动,积极鼓励全港市民支持福利服务和募集捐款,以照顾社会中的弱者。每年香港公益金都会拿出一定比例的捐款支持老人院,比如2009年就拿出捐款收入的10%用于补贴养老花费。在美国和加拿大,养老服务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政府,也不是家庭,而是社会。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即营利性的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政府公立的服务机构。美国营利性的私立服务机构占到66%,非营利性机构占27%,其余7%为政府公立的服务机构。加拿大的养老机构多数是由慈善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或个人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企业和政府独立举办的机构相对比例要比美国少。美国将非营利机构或组织界定为“指任何个人和社团所经营的机构或组织,其各项纯收益,均不按一般习惯或法规作为任何个人或合股者的利益”,也就是说“非营利机构或组织”关键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盈利的归属,如果盈利属于机构本身,仍然属于非营利机构。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和地区面对老龄化问题,已经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养老体系,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为各年龄阶段、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和配套服务,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同时也应看到,各国养老体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政治背景的基础上。因而,需要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在充分认知我国现有体制及老年人群结构特征和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适合中国的养老事业发展模式。
2.我国发展以安老助医为内容的慈善实业的必要性
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着约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非常重要。加大资金投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民政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家将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
然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短期内政府不可能对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老年人的收入也不高,他们大多不可能付更多的钱去享受服务。因此,我国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倘若要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就必须要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投资体制。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培育和发展各种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筹集养老资金方面的作用,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
三、对慈善与安老助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1.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不同,我国的慈善机构尚不能像国外慈善机构那样直接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将慈善和养老事业相结合也就意味着慈善机构的定位是捐赠者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及纽带。我们认为一种比较具有操作性的模式是这样的:由慈善总会这样的慈善机构整合有意支持老年事业的捐赠方资源,并将该资源带到条件相对完备的地区,取得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如土地政策或床位补助政策)支持后,由捐赠企业在当地建设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此机构可包含不同档次的老年人床位,其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是用来提供给当地孤寡、五保户或贫困的老年人的,这个养老机构还应具有老年护理院功能。目前我国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数量为1500万人,因此该机构不仅可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还可以为当地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该养老机构建成后,应由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它的收入在扣除所有的运营相关成本后,每年可按约定的比例向慈善总会进行捐赠,这些捐款也可以用于支持当地开展的其他慈善项目。
2.中华慈善总会对慈善与养老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全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补充力量,推广当代慈善理念,将慈善与老年事业进行有机结合,设计策划出合理的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开展慈善养老项目和有关服务,为解决这一重要社会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总会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找到我们,希望能够合作开展慈善养老项目,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养老机构愿意与我们在中国进行养老机构项目或是专业护理人员培训等合作。
基于上述种种调研和学习,总会计划在全国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树立一个慈善养老项目的示范或试点工程。我们一直希望在全国的慈善系统内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慈善养老产业运作发展机制,通过总会和地方慈善组织的共同努力,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开展慈善养老项目,为老年人造福,为政府分忧。2006年以来,总会就开始探索如何将慈善与养老产业有机结合,满足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调研,总会于2010年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开展了一个此类慈善养老项目的试点,名为“中慈华夏九九城”,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项目占地约3500亩,已于去年10月13日奠基,今年春天将开工建设。华夏九九城的功能定位分为硬件规划功能和软件价值功能,前者集生活社区、养老产业、医疗康复为一体,后者为公益事业建设展示区,宣传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慈华夏九九城将发展为集休闲、养老、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养老产业项目,涵盖华夏文化广场、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中心等。今年4月总会还要在天津开工建设一个枫林湾老年社区,其中包含占地92亩的老年公寓、一所按三级医院标准设置的天津中慈医院、温泉项目。目前,老年公寓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温泉项目的土地审批手续已经完成,天津中慈医院也已获得天津市卫生局的规划批准,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展中。另外,我们在山东、云南、河北、河南、海南、浙江等地也正在探索开展此类养老项目。中慈华夏九九城及天津枫林湾老年社区项目建成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无偿或者低偿提供给贫困弱势群体,以解决当地这部分群众的养老问题,缓解政府、社会的养老压力。此外,与之配套的慈善医院也会充分发挥其“慈善”与“医疗”相结合的功能,救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同时,企业一定比例的盈利也会捐赠给总会,作为善款用于开展慈善公益项目。
上述模式的实施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鉴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不应只是纯福利型服务,纯福利型养老设施很难吸引私人投资兴办,应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務标准,包括有偿服务、低偿服务及无偿服务,既能满足收入水平不同的老人的需要,也能吸引私人投资。在开发社区老年公寓时应在建筑、设施标准及管理服务内容上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档次,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的需要。国际上不少国家也实行这样的做法,如澳大利亚为了保证老年照料服务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制定了日常护理费、住宿费的标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养老金的退休老人。用户付费能有效地弥补养老经费的不足,据统计,通过护理院住宿费可以筹集资金14亿澳元,而住宿押金能达到16亿澳元,对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以非营利公益为原则,本着为政府分愁解忧的精神,结合我国国情,总会在2010年11月23日专门成立了“中华慈善总会老年事业工作委员会”,旗下设老年事业研究发展中心、公益资金运作平台及老龄项目实施机构等。该委员会的成立为老年事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为老年事业提供最新、最完善的运作方式,为老年事业做出更新、更好、更具公益性的慈善事业品牌打下基础。同时,该委员会的成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践中央领导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3.慈善与助医相结合的探索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社会大众的头疼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更好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总会一直以来在医疗救助方面开展了大量项目并不断地争取拓展医疗救助范围,如格列卫项目、特罗凯项目、微笑列车项目等等,帮助了很多支付不起药费、医疗费的患者。但是这些针对某一特殊病群的项目无法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患者的需求。如何在最大范围内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成为总会在助医方面考虑的一个新问题。
经过多年的摸索,总会在慈善医院的发展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冠名中华慈善医院来督促、增强医院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冠名中华慈善医院要有一个规范章程,要建立起社会的公信度,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慈善医院的作用,吸引社会各方各面对慈善医院的关注和支持。为此,总会制定了《关于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准入标准》,规定包括:服从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医疗机构标准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水平、慈善医院在协议期限内必须接受总会对其实施的各项惠民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慈善医院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医疗机构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等。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消息一出,吸引了大量国营、民营医院的关注。目前全国已经有七家医院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分别是中华慈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华慈善秦皇岛医院、河南第二慈善医院、中华慈善威海海大医院、中华慈善吉林延安医院、淄博慈善医院、中华慈善胶州医院。每家医院向总会捐赠50万元发展基金,每年完成不低于500万元的困难群众医疗费减免任务,通过慈善医院可以切实解决当地一部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后,如何对广大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大的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病患情况,每家医院都会制定一个标准来对贫困患者分层次进行医药费用的减免。慈善医院通过给低保居民发放慈善医疗救助卡来减免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贫困病人在看病时可以享受多种优惠,如免收门诊、诊疗、挂号费,减免一定比例的各种检查费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为例,冠名中华慈善医院后,该医院在慈善医疗救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奏响爱的乐章。该医院先后开展了如微笑列车项目,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近千万元;慈善光明行动,为低保特困老人及五保对象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免费手术、收治社会“三无”流浪乞讨患者等等。
许多读者可能都想知道,总会是通过什么方式吸引医院冠名中华慈善医院的,这其中,当然不乏医院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心。总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募慈善机构,尽己所能地筹募医疗救助基金、争取医疗设备和医疗救助项目的援助。通过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分配到中华慈善医院,来调动、鼓励他们的工作热情,维持和促进医院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对于总会开展的各项医疗救助项目,各冠名慈善医院都有优先接受援助的有利条件。同时总会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汇集四海爱心,将来自各类慈善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善款捐助源源不断地输入慈善医院,惠及到贫困患者身上。
4.总会对于慈善医院建设的看法
在前面提到的发展养老产业的内容中,我们认为,养老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包含一个慈善医院的建设。这不仅仅可以为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更可以惠及周边社区。同时,这也是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红十字会、各界慈善机构、基金会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与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对口捐资关系”的精神。
目前,除了天津枫林湾养老项目配套的天津慈善医院、鄂尔多斯华夏九九城配套的慈善医院外,我们正在济南筹备建立一所慈善医院,已经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正在拟定合作协议。总会慈善医院建成后,将进一步补充当地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就医需求,在学科建设上将与当地现有医疗机构实行错位发展,以慈善为主体,不断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老龄人群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需求。在项目的设计上做到先进实用、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做好功能分区和整体布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