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他的教诲将一直影响学生一路前行,做勇敢新闻人
我与范敬宜认识时,他已经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担任了几年院长。每次见面,他谈的最多的是学生,是他已经充满感情的教育事业。
在院长的岗位上,范敬宜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仔细为学生批改作业,甚至把学生的习作送给国务院总理,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爱,他的学生亲切地叫他“范爷爷”。
亲自为学生批改作业
2002年,清华大学新成立了新闻学院,年逾古稀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接受清华大学邀请,出任刚刚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最初,外界对他出任院长也存在各种质疑:“老范70多岁了,也就挂个虚名吧?”,“清华看重的只是他的名声,不会让他真干什么。”
但是,范敬宜并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对我说:“我过去从来没有教过书,也没有从事过新闻教学,但新闻工作我没有做够,当院长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不管怎么说,我有几十年的新闻生涯,有甘有苦,有些经历可以更多地向年轻一代传播,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贡献吧。”
从此,作为院长的范敬宜不仅亲自跑到清华办公,还给本科生开起了专业课。他第一次站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张张稚气的脸,开讲的第一堂课,就是“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每次讲课,范敬宜总是带着一摞厚厚的手写讲稿走进课堂。在清华大学的那些年,无论给学生上什么课,他都要把上课所讲的内容工工整整抄写到稿纸上,带进课堂。但一站上讲台,范敬宜又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从不照本宣科。两个多小时的课,即便拖堂,也很少会有学生提前离开。
“范爷爷从不迟到。”一名曾给范敬宜做过助教的研究生,曾经这样回忆。那是隆冬的一天,下起了大雪,首都的交通拥堵不堪。但“范爷爷”在上课前半小时就到了,他穿着黑色的长大衣,自己提着个装满资料的大包,一步步走进教室。见到惊讶的助教,老人笑呵呵地说,天下雪,怕上课迟到,所以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出门了。
范敬宜给本科生上新闻评论课,每份作业都亲自评改。优秀作品,还会亲手撰写长篇点评,推荐到报刊发表。每当学生取得一点成果,老范总是热情地给以鼓励。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曾维康,准备撰写长篇毕业新闻作品《农村的奋斗》。范敬宜得知消息,主动向曾维康要来了1万多字的开题报告。读毕,又专门与曾维康通电话:“我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完你的开题报告,很激动,也很感动。你写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意义很重大……这是我家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给我。”
就这样,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爱,并非因为他《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的名头,并非因为他正部长级领导的官员身份,而是因为他对学生做出的每一个细节:
他亲手批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行行清秀的行楷,仔细标注了对学生作业的意见;
他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学生,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都恭恭敬敬地亲笔题字;
他熟悉学院几乎全部学生,叫得出许多人的名字,甚至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
在清华大学期间,他的学生们提起他,不说教授,不说院长,更不说部长领导,而是亲切地叫他“范爷爷”。
把学生习作送给总理
范敬宜曾经在农村劳动改造长达20年之久。这20年,他的工作之一,是教当地孩子识字念书。在别人眼中“浪费青春”的岁月,却是范敬宜口中“真正了解了基层、了解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20年。范敬宜感谢那段在农村的时光,因为在那里,他真正融入社会,用“心”去体会百姓的疾苦和欢乐。
执教清华时,范敬宜始终遵循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加强实践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范敬宜鼓励青年学生多了解歷史、社会和国情,珍惜今天的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记录历史,反映现实。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些过去对社会有各种看法的学生逐渐转变了观念,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意识与日俱增。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二年级本科生李强,利用寒假到农村开展了8天的社会调查,写出了三万余字的《乡村八记》,通过对一个家庭收支状况的剖析,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
范敬宜看了文章后,震动很大,当晚就写了1000多字的评语,推荐给全院老师,他说:“这篇报告让我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也看到他们肯沉下去了解国情的积极性,使我对大学生充满信心。”
为了如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范敬宜还把李强的习作《乡村八记》寄给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没想到温家宝百忙中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对关心国家前途的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温家宝在信中说:
敬宜同志:
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复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温家宝
2005年4月28日
总理的回信和批示,在清华大学轰动一时,还引出了一场热烈讨论。《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院长再次被社会广泛关注,为教育界推崇。对于外界的评价,范敬宜处之淡然,在一次我们的聊天中,他曾经这样说:“历史上曾经把我说成资产阶级的黑笔杆子,现在又说我是大师、权威,其实过去我没有那么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还是范敬宜。”
2010年11月13日,范敬宜因病去世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无限伤悲,他们这样追忆:范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记忆和书本,更有值得一生品味的哲理,“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我们要带着范爷爷的教诲,一路前行,做勇敢的新闻人! 大学更应抓素质教育
范敬宜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为范仲淹第28世孙,因此,他对范仲淹十分敬重,对流传千古的名作《岳阳楼记》更是敬爱有加。
2006年夏天,应国防大学黄宏将军的邀请,我陪同范敬宜到黄宏家中欣赏他收藏的书画作品。闲谈之间,范敬宜遗憾地说,现在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岳阳楼记》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当时就说,我可以试试,也就很随意地把《岳阳楼记》背了几段。范敬宜很高兴,他表示要把这个名篇为我书写一幅,以作奖励。
范敬宜很注重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培育,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学生时代的范敬宜身受当时杰出国学大家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和吴湖帆等人,深得吴门真传。他出版有《范敬宜詩书画》一书,这本诗书画集,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和高尚情操的写照。正如他在《满江红·赠人》词中所云:“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到峰巅仍自朝乾夕惕。当日闻鸡争起舞,今宵抚剑犹望月。念白云深处万千家,情难抑。”那种茹苦如饴、矢志不渝的人生奋斗精神,令人钦佩。
就是在那天,他很认真地和我们谈起了素质教育。他认为,大学阶段,是年轻人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尤为重要。而这种教育,要变为各种细节,由教师言传身教地体现出来。
范敬宜这样说,也这样做。
2009年夏天,清华新闻学院每个学生都收到了一本《范敬宜文集》。几百本书的扉页上,范敬宜都用清秀的行楷一一题上了字,笔迹清晰,厚重有力。学生们翻开书本就能看到一张褪色的合影:范敬宜和几个农民打扮的人肩并肩搂在一起,阳光洒满笑脸。这是“范爷爷”被打成右派,在辽西最贫困的乡村务农时,和生产大队农民兄弟们拍下的照片。范敬宜告诉学生,那段岁月他很难忘,也终身受益。
“离基层越近,也就离真理越近。”范敬宜常常向学生们提起这句话,他认为,只有投身社会,贴近群众,年轻人才能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在学院里,只要有学生下基层,撰写调研报告、新闻作品,范敬宜总要找来一字一句读上几遍,提出建议,帮助完善,甚至推荐给有关部门,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
范敬宜认为,高校学生要加强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底蕴。他特别强调的一是多读好书,二是懂点艺术。在新生入学后,范敬宜还给一大帮刚入学的“毛头孩子”在课堂上唱昆曲,用桐城派独有的古音朗诵《岳阳楼记》,听得学生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素质,范敬宜身体健康时,常常亲手抱着一些书画,戴着老花眼镜,在幻灯机下给学生讲解如何欣赏《富春山居图》的疏密得当,浓淡适宜;如何在古人字画中,体会流传千年的中华文脉。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8年时间里,范敬宜为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确立了发展方向,制定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宗旨,为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华南
我与范敬宜认识时,他已经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担任了几年院长。每次见面,他谈的最多的是学生,是他已经充满感情的教育事业。
在院长的岗位上,范敬宜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仔细为学生批改作业,甚至把学生的习作送给国务院总理,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爱,他的学生亲切地叫他“范爷爷”。
亲自为学生批改作业
2002年,清华大学新成立了新闻学院,年逾古稀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接受清华大学邀请,出任刚刚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最初,外界对他出任院长也存在各种质疑:“老范70多岁了,也就挂个虚名吧?”,“清华看重的只是他的名声,不会让他真干什么。”
但是,范敬宜并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对我说:“我过去从来没有教过书,也没有从事过新闻教学,但新闻工作我没有做够,当院长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不管怎么说,我有几十年的新闻生涯,有甘有苦,有些经历可以更多地向年轻一代传播,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贡献吧。”
从此,作为院长的范敬宜不仅亲自跑到清华办公,还给本科生开起了专业课。他第一次站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张张稚气的脸,开讲的第一堂课,就是“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每次讲课,范敬宜总是带着一摞厚厚的手写讲稿走进课堂。在清华大学的那些年,无论给学生上什么课,他都要把上课所讲的内容工工整整抄写到稿纸上,带进课堂。但一站上讲台,范敬宜又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从不照本宣科。两个多小时的课,即便拖堂,也很少会有学生提前离开。
“范爷爷从不迟到。”一名曾给范敬宜做过助教的研究生,曾经这样回忆。那是隆冬的一天,下起了大雪,首都的交通拥堵不堪。但“范爷爷”在上课前半小时就到了,他穿着黑色的长大衣,自己提着个装满资料的大包,一步步走进教室。见到惊讶的助教,老人笑呵呵地说,天下雪,怕上课迟到,所以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出门了。
范敬宜给本科生上新闻评论课,每份作业都亲自评改。优秀作品,还会亲手撰写长篇点评,推荐到报刊发表。每当学生取得一点成果,老范总是热情地给以鼓励。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曾维康,准备撰写长篇毕业新闻作品《农村的奋斗》。范敬宜得知消息,主动向曾维康要来了1万多字的开题报告。读毕,又专门与曾维康通电话:“我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完你的开题报告,很激动,也很感动。你写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意义很重大……这是我家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给我。”
就这样,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爱,并非因为他《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的名头,并非因为他正部长级领导的官员身份,而是因为他对学生做出的每一个细节:
他亲手批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行行清秀的行楷,仔细标注了对学生作业的意见;
他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学生,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都恭恭敬敬地亲笔题字;
他熟悉学院几乎全部学生,叫得出许多人的名字,甚至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
在清华大学期间,他的学生们提起他,不说教授,不说院长,更不说部长领导,而是亲切地叫他“范爷爷”。
把学生习作送给总理
范敬宜曾经在农村劳动改造长达20年之久。这20年,他的工作之一,是教当地孩子识字念书。在别人眼中“浪费青春”的岁月,却是范敬宜口中“真正了解了基层、了解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20年。范敬宜感谢那段在农村的时光,因为在那里,他真正融入社会,用“心”去体会百姓的疾苦和欢乐。
执教清华时,范敬宜始终遵循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加强实践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范敬宜鼓励青年学生多了解歷史、社会和国情,珍惜今天的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记录历史,反映现实。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些过去对社会有各种看法的学生逐渐转变了观念,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意识与日俱增。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二年级本科生李强,利用寒假到农村开展了8天的社会调查,写出了三万余字的《乡村八记》,通过对一个家庭收支状况的剖析,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
范敬宜看了文章后,震动很大,当晚就写了1000多字的评语,推荐给全院老师,他说:“这篇报告让我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也看到他们肯沉下去了解国情的积极性,使我对大学生充满信心。”
为了如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范敬宜还把李强的习作《乡村八记》寄给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没想到温家宝百忙中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对关心国家前途的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温家宝在信中说:
敬宜同志:
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复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温家宝
2005年4月28日
总理的回信和批示,在清华大学轰动一时,还引出了一场热烈讨论。《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院长再次被社会广泛关注,为教育界推崇。对于外界的评价,范敬宜处之淡然,在一次我们的聊天中,他曾经这样说:“历史上曾经把我说成资产阶级的黑笔杆子,现在又说我是大师、权威,其实过去我没有那么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还是范敬宜。”
2010年11月13日,范敬宜因病去世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无限伤悲,他们这样追忆:范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记忆和书本,更有值得一生品味的哲理,“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我们要带着范爷爷的教诲,一路前行,做勇敢的新闻人! 大学更应抓素质教育
范敬宜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为范仲淹第28世孙,因此,他对范仲淹十分敬重,对流传千古的名作《岳阳楼记》更是敬爱有加。
2006年夏天,应国防大学黄宏将军的邀请,我陪同范敬宜到黄宏家中欣赏他收藏的书画作品。闲谈之间,范敬宜遗憾地说,现在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岳阳楼记》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当时就说,我可以试试,也就很随意地把《岳阳楼记》背了几段。范敬宜很高兴,他表示要把这个名篇为我书写一幅,以作奖励。
范敬宜很注重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培育,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学生时代的范敬宜身受当时杰出国学大家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和吴湖帆等人,深得吴门真传。他出版有《范敬宜詩书画》一书,这本诗书画集,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和高尚情操的写照。正如他在《满江红·赠人》词中所云:“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到峰巅仍自朝乾夕惕。当日闻鸡争起舞,今宵抚剑犹望月。念白云深处万千家,情难抑。”那种茹苦如饴、矢志不渝的人生奋斗精神,令人钦佩。
就是在那天,他很认真地和我们谈起了素质教育。他认为,大学阶段,是年轻人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尤为重要。而这种教育,要变为各种细节,由教师言传身教地体现出来。
范敬宜这样说,也这样做。
2009年夏天,清华新闻学院每个学生都收到了一本《范敬宜文集》。几百本书的扉页上,范敬宜都用清秀的行楷一一题上了字,笔迹清晰,厚重有力。学生们翻开书本就能看到一张褪色的合影:范敬宜和几个农民打扮的人肩并肩搂在一起,阳光洒满笑脸。这是“范爷爷”被打成右派,在辽西最贫困的乡村务农时,和生产大队农民兄弟们拍下的照片。范敬宜告诉学生,那段岁月他很难忘,也终身受益。
“离基层越近,也就离真理越近。”范敬宜常常向学生们提起这句话,他认为,只有投身社会,贴近群众,年轻人才能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在学院里,只要有学生下基层,撰写调研报告、新闻作品,范敬宜总要找来一字一句读上几遍,提出建议,帮助完善,甚至推荐给有关部门,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
范敬宜认为,高校学生要加强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底蕴。他特别强调的一是多读好书,二是懂点艺术。在新生入学后,范敬宜还给一大帮刚入学的“毛头孩子”在课堂上唱昆曲,用桐城派独有的古音朗诵《岳阳楼记》,听得学生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素质,范敬宜身体健康时,常常亲手抱着一些书画,戴着老花眼镜,在幻灯机下给学生讲解如何欣赏《富春山居图》的疏密得当,浓淡适宜;如何在古人字画中,体会流传千年的中华文脉。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8年时间里,范敬宜为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确立了发展方向,制定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宗旨,为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