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万能的上帝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说:/我正在寻找一滴雨/它刚掉进大海里。/它闪烁着,它的下垂/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它们中间就它/有能力理解/盐水中那份甜,/可它很快就会永远消失。/所以我往海里望,/往警觉起来的波浪上望,/试图至少为/把自己托给我照管的/脆弱的回忆/做点什么/但是没有用;有些事情/就连上帝也帮不了忙,/尽管他有良好的意愿/以及天空、波浪/和空气的默默干预。”(苏佩维埃尔《雨滴》,黄灿然译)
   苏佩维埃尔(1884~1960),法国现代诗人,生于乌拉圭,不到一岁他的父母就相继于法国辞世。从二岁至十岁,他跟随一位叔叔生活在南美,之后前往巴黎求学,并定居在巴黎。战时住在乌拉圭。一九四六年,诗人以乌拉圭驻巴黎大使馆荣誉文化参赞的身份重返巴黎。复杂的人生经历带给诗人以非同常人的胸怀及视野,他把自己对普遍人性和所生活的时代的关注全都投注于诗歌创作之中,他的诗歌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法国最纯粹的抒情声音”。
   《雨滴》这首诗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温暖,无论是“上帝”,还是“雨滴”“大海”“波浪”“天空”,以及“空气”,所有的意象都被诗人人格化。作为一首现代派诗歌,它并没有一般的现代派诗歌的艰深晦涩;它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就像在讲述一个童话寓言故事。童话的主角是“上帝”,以及出自上帝之口的那“一滴雨”。故事的核心事件是“一滴雨”掉进了大海,而“上帝”焦虑地寻找着这颗迷途的“雨滴”,希望能挽救它于危忘之中。人格化的意象,“上帝”不再是冷冰冰地高居于尘世之上,他以温暖的眼神关注着哪怕一颗小小的“雨滴”。这样的“上帝”形象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它们中间就它/有能力理解那份甜”,“上帝”所关注的还不仅仅是“一滴雨”,更是每“一滴雨”,所以他才会知道“刚掉进大海里”的那“一滴雨”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能力。那颗“雨滴”的心情是急迫的,“闪烁”着的是它的渴望,“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的“下垂”的姿势则更是表现出一种义无反顾式的壮烈。雨水滴落大海,也就汇入了海水之中,自我也就不复存在,这也是“理解盐水中那份甜”后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诗中的“上帝”形象陌生而亲切,抑或说因为亲切而迥异于世人心目中的上帝。这位“上帝”往海里望,往波浪上望,一连两个“望”字,活化出一位犹如母亲在焦虑地寻找失散的子女般的慈爱的“上帝”形象。
   之所以说那颗“雨滴”是义无反顾式的,随后的诗句“……把自己托给我照管的/脆弱的回忆”可见其端倪。在投奔向大海的怀抱之前,它已然知晓此行将一去不复返,于是将那点“脆弱的回忆”托给“我”也就是“上帝”照管,以消徐后顾之忧。“雨滴”对“上帝”无条件地信任,而“上帝”也果然值得“雨滴”托付它短暂的生命记忆。在托付与被托付之间,折射出理想状态下的纯美人性。而“上帝”明知“寻找”必然落空,但他仍然“试图”去“做点什么”。是的,有时候做点什么毕竟比什么都不做有益得多。此诗从首句至此,诗人以“上帝”的口吻自我诉说,也即以第一人称的“我”在集中叙事。“但是没有用”转折又生,“上帝”的“寻找”终究还是无用。诗人由叙事转向直抒胸臆,无望之感悄悄地漫延开来。连“上帝”也会有无助的时候,“有些事情/就连上帝也帮不了忙”,这样的“上帝”还是那无所不能的上帝吗?应该说,这样的“上帝”才是最真实最亲近世人的上帝。无论基督教如何宣扬“上帝”的仁慈和万能,那个“上帝”都是高蹈出尘隐蔽不见的。不管世人如何虔诚地祈祷,上帝都不曾真正地降临于世,给人以最真实最实际的安慰。但基督教义仍告诫人们必须笃信上帝,对上帝稍有不敬或略生疑心,都是对上帝的不敬。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教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修修补补的“圆谎”的历史。当“上帝”在黑格尔那里被提升为“绝对理念”时,信众也就注定彻底无缘与上帝“亲密接触”,于是,上帝也就拥有了在绝对的精神领域获得永生的权利。当信众哀告“万能的上帝”的时候,“上帝”总是龟缩在他那虚无的城堡里,只知道享受至高无上的尊荣。诗人拒绝这样的上帝,诗人执着关注“普遍的人性和所生活的时代”。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广,看得远。所以,苏佩维埃尔要把庸俗无能的上帝赶下神坛,自己站在上帝的高处,去俯瞰滚滚尘世和芸芸众生。诗中的人格化的“上帝”实质上就是诗人自我的化身。诗人的热忱,诗人的责任和担当,在这里表露無遗。
   “尽管他有良好的意愿/以及天空、波浪/和空气的默默干预。”“良好的意愿”,即对“雨滴”命运的关心,希望这个小小的生命能幸存于世上,免于在“大海”中消亡。这里的“上帝”虽非万能,但仍可调动“天空”“波浪”和“空气”一同“默默干预”,延缓“雨滴”向“大海”中“下垂”的态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结局却永不言弃。这样的“上帝”何其令人感动,他让世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曙光,也让勇敢的人有了拼搏的勇气与毅力。
   细品《雨滴》一诗,字里行间弥漫着压抑沉重,犹如葡萄牙诗人、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所言“肃穆的悲伤,存在于一切伟大之中”。因为无望而压抑,因为徒然而悲伤,而这反倒愈发衬托出“上帝”以及诗人的伟大。总而言之,《雨滴》作为一首抒情诗,的确堪称为“纯粹的抒情声音”。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那么地静//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么样?//陌生人,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麦凯格《画廊里的美少女》,傅浩译)  《画廊里的美少女》是英国最优秀的现代诗人之一诺曼·麦凯格(1910~1996)的一首经典诗作。虽然麦凯格是一位现代派诗人,但这首诗却并不是一首纯粹的现代派诗歌,它具有古典玄
期刊
散文虽然不是诗歌,却是诗歌的延伸,是人类灵魂面对现实人生、面对自然、面对家园的真情流露和生命投入,因此散文的诗性几乎是散文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作为一名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之下成长起来的国学大师,钱钟书继承了中国诗学重“感兴”的传统。而作为一名具有西洋留学经历与扎实的西方文学功底的学者,他又吸取了西方文化重理性思辨的精华。诗性与智性的完美融合,使得钱氏散文成为散文天地里一道独特的景观,既能给人顿悟的快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前,篾匠编织花篮时,竹片需要破很多次才能破成很细的竹棍,篾匠一直破,最后把竹片破成需要的样子。这种精致的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在编织时,篾匠的心中装着多种形状,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都心中有数。如今,超市里售卖的花篮等竹器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虽然便宜但总会让人觉得,没有经过篾匠一刀刀破竹,一根一根
期刊
总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写作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一是新课标非常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联;二是写作类型多样化,比如阅读笔记、课外练笔、学术小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创作等;三是注重写作的语境意识。  “整本书阅读与高中思辨写作链接课”这一课型设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与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写作”整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期刊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分为18个任务群,在教学中采用“活动”策略 ,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从书本向人回归,由知识向能力回归,由考向学回归的任务群“回归”理念也使教师从“教”的活动转向促成“学”的活动。  但是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为了避免课堂“旁枝逸出”往往将任务活动预设限制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进入老师描绘的蓝图中。殊不知,学生也有丰富的思维。一旦学生不按套路走,而老师又置若罔闻,不及时引导,就错失了
期刊
“湘云醉卧”是《红楼梦》极为唯美的一幕,出现在《红楼梦》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原文如下: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
期刊
统编语文教科书从2016年9月起在国家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学即将迎来第2个中考期。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且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戏剧,在统编教科书背景下教学有何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作为第一批使用统编教科书地区之一的南京市,积极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力求体现课改理念,在一个相对完整周期内的取得的教学成效令人瞩目。本文具体
期刊
古诗赏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而读不懂诗歌的其中一个最大问题是读不懂诗歌中的景语。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往往是要通过景物描写达成,“直接把情感抒发出来,是不是诗呢?或者说,是不是在心有情、有志,发表出来就是诗呢?是不是说出来感到不足的话,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成好诗呢?显然不成。” 王国维语曰:“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情、景是诗歌的最基本要素,理清诗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学习母语,是学习语言,但又不仅仅是对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学习母语的同时会打下精神的底子,形成文化所属的籍贯,这是学习母语和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的本质区别。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董明实说:“语文课有灵魂在师之有灵魂,师之有灵魂在有‘道’之追求,‘道’生于文化。语文课的第一要求
期刊
诗歌是世界上最具灵性、最具美感、最具意蕴的文字,无论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歡它也罢,它的魅力和品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决不会因为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好恶而发生改变。当今诗坛有些混杂,有泥沙俱下之态,有鱼目混珠之状,但只要你深入其间,睁开你的慧眼,就会发现诗歌金子般的光芒和露珠般的晶莹。诗人蔡茂一直默默耕耘在散文诗的园地里,用自己手中深情的笔,蘸着水乡浓浓的墨,不停地将一个活生生、水灵灵的诗意水乡捧给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