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奥电梯的工厂里,一条柔性钣金生产线,原先每天需要8个工人“三班倒”,现在则实现了24小时全自动加工,整体操作人员减少了15%,每年节约人力成本175万元,生产效能提升了60%。这是西奥电梯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后带来的明显收益。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和制造基地,世界各大品牌悉数进入,国内大大小小的电梯整梯厂家更是达到了600多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重围,如何在经济下行压力中逆流而上?杭州西奥电梯用智能制造给出了一份答案。
研发高新技术 智造尖端产品
从杭州城站到沈阳桃仙机场,从上海22号线金山站到杭长高铁,从260米贵阳第一高楼到迪拜国际项目,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客运专线郑西高铁站到以色列高速梯工程,从安哥拉总统府到俄罗斯、美国商业项目,从国内一个个明星楼盘到“高铁外交”援建非洲埃塞俄比亚首条轻轨项目,都留下了杭州西奥电梯的足迹。杭州西奥电梯产品已遍及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电梯市场面临困境的当下,唯有创新产品才能引领市场,赢得发展的先机。杭州西奥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始终致力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推出领衔行业的多款核心技术产品。
目前,国内很多高楼大厦使用的外资品牌高速电梯,基本上依赖于进口电梯和部件。“电梯和汽车类似,许多外资品牌企业的高端核心技术不愿直接输入国内市场,而是通过进口部件和梯型赚取高额利润。西奥作为本土品牌,有责任投入更多力量推动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总裁周俊良说。
运行速度达10米/秒的超高速电梯;垂直提升高度为26米的公交型自动扶梯;能将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绿色储能电梯……拥有一项项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发明,是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通行证。杭州西奥至今已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不少是业内顶尖的水平。
就拿超高速电梯来说,许多厂家包括合资品牌还停留在3米/秒、4米/秒的速度水平时,杭州西奥已潜心研发出10米/秒的超高速电梯。超高速电梯是杭州西奥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款全新产品,集多项核心技术应用于一身,一经推出便成为行业聚焦的明星产品,被评为浙江制造高性能工程机械与智能物流装备板块20项制造精品之一。同时,杭州西奥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自主研发10米/秒超高速电梯能力的电梯企业。这为打开高端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创新生产模式 打造智慧工厂
从落地余杭建设新厂房开始,杭州西奥电梯的整个工厂就是参照世界500强企业标准进行布局规划。大量机器人取代人工,为工厂物联网改造提供硬件基础,打通5个信息化软件管理子系统,用软件系统串起机器人和设备,实现生产与管理软件智慧化,極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例如:每一块电梯板材从毛坯到门板成型,平均只需28秒时间,在厅门的宽度、高度、厚度三个方面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检测,这样高效的生产线只需要2名工人,相比之前至少可以减少10名工人的人力成本,平均效率提升30%至50%。
此外,杭州西奥引入自动装箱、自动铆接等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二期厂房的智能化布局也正在筹备中。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杭州西奥电梯已实现所有车间的网络全覆盖,依托SPM、EAP、EMP、MES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可视化,生产环节透明化,分段管理可控可追溯。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安装维保过程数据化分析,实现高效运转。
目前,杭州西奥在三年的时间内在机器换人上已投入了5亿多元,工厂的产品设计的数字化率为100%,工厂制造的数字化柔性化程度超过70%,搬运、装卸等重体力工位实现了100%的自动化,关键加工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平均效率提升在30%至50%之间。杭州西奥通过将自动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智能制造”水平早已处于行业前列。
推进服务创新 超越客户期待
伴随着楼市进入“去库存”的新常态,电梯行业正在改变原本粗放的增量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安全乘梯意识逐步提升,百姓对电梯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导致维修保养正代替新梯安装成为业务的“主战场”。对于电梯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拓展业务版图的机会。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杭州西奥创新开发位于智能化前沿的北斗星服务系统,结合云平台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电梯维保信息的全网管理、电梯维保过程的全程监控。“我们的目标就是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提供360°保姆式贴心服务。”周俊良说。
北斗星系统是基于未来各类人群使用电扶梯需求而开发的创新型系统,从省级到地级市,均能进行有效服务和监测,实施快速高效的服务。主动式服务开启服务“新风潮”,北斗星平台领先行业实现物业自主召修。系统自动派工,省去拨打电话的麻烦以及转接耗时;可视化的召修界面让客户对维保技师服务过程“了如指掌”;全新自主研发的“黑匣子”可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况,一旦发现数据异样,系统会自动实现报修派工的全流程信息化处理。
北斗星系统平台实现了传统服务模式向信息化、人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及时解决客户难题,促进杭州西奥更精准、快速地服务客户,为开拓服务后市场奠定基础。
在未来,杭州西奥还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人才培养机制、西奥大学等培训基地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中科院所、高校等合作,缔造创新型产品。
“原来中国电梯市场被洋品牌垄断,现在本土品牌已经崛起。”周俊良说,“对杭州西奥来说,目标就是3-5年内,跻身行业前5名。”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和制造基地,世界各大品牌悉数进入,国内大大小小的电梯整梯厂家更是达到了600多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重围,如何在经济下行压力中逆流而上?杭州西奥电梯用智能制造给出了一份答案。
研发高新技术 智造尖端产品
从杭州城站到沈阳桃仙机场,从上海22号线金山站到杭长高铁,从260米贵阳第一高楼到迪拜国际项目,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客运专线郑西高铁站到以色列高速梯工程,从安哥拉总统府到俄罗斯、美国商业项目,从国内一个个明星楼盘到“高铁外交”援建非洲埃塞俄比亚首条轻轨项目,都留下了杭州西奥电梯的足迹。杭州西奥电梯产品已遍及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电梯市场面临困境的当下,唯有创新产品才能引领市场,赢得发展的先机。杭州西奥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始终致力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推出领衔行业的多款核心技术产品。
目前,国内很多高楼大厦使用的外资品牌高速电梯,基本上依赖于进口电梯和部件。“电梯和汽车类似,许多外资品牌企业的高端核心技术不愿直接输入国内市场,而是通过进口部件和梯型赚取高额利润。西奥作为本土品牌,有责任投入更多力量推动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总裁周俊良说。
运行速度达10米/秒的超高速电梯;垂直提升高度为26米的公交型自动扶梯;能将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绿色储能电梯……拥有一项项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发明,是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通行证。杭州西奥至今已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不少是业内顶尖的水平。
就拿超高速电梯来说,许多厂家包括合资品牌还停留在3米/秒、4米/秒的速度水平时,杭州西奥已潜心研发出10米/秒的超高速电梯。超高速电梯是杭州西奥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款全新产品,集多项核心技术应用于一身,一经推出便成为行业聚焦的明星产品,被评为浙江制造高性能工程机械与智能物流装备板块20项制造精品之一。同时,杭州西奥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自主研发10米/秒超高速电梯能力的电梯企业。这为打开高端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创新生产模式 打造智慧工厂
从落地余杭建设新厂房开始,杭州西奥电梯的整个工厂就是参照世界500强企业标准进行布局规划。大量机器人取代人工,为工厂物联网改造提供硬件基础,打通5个信息化软件管理子系统,用软件系统串起机器人和设备,实现生产与管理软件智慧化,極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例如:每一块电梯板材从毛坯到门板成型,平均只需28秒时间,在厅门的宽度、高度、厚度三个方面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检测,这样高效的生产线只需要2名工人,相比之前至少可以减少10名工人的人力成本,平均效率提升30%至50%。
此外,杭州西奥引入自动装箱、自动铆接等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二期厂房的智能化布局也正在筹备中。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杭州西奥电梯已实现所有车间的网络全覆盖,依托SPM、EAP、EMP、MES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可视化,生产环节透明化,分段管理可控可追溯。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安装维保过程数据化分析,实现高效运转。
目前,杭州西奥在三年的时间内在机器换人上已投入了5亿多元,工厂的产品设计的数字化率为100%,工厂制造的数字化柔性化程度超过70%,搬运、装卸等重体力工位实现了100%的自动化,关键加工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平均效率提升在30%至50%之间。杭州西奥通过将自动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智能制造”水平早已处于行业前列。
推进服务创新 超越客户期待
伴随着楼市进入“去库存”的新常态,电梯行业正在改变原本粗放的增量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安全乘梯意识逐步提升,百姓对电梯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导致维修保养正代替新梯安装成为业务的“主战场”。对于电梯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拓展业务版图的机会。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杭州西奥创新开发位于智能化前沿的北斗星服务系统,结合云平台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电梯维保信息的全网管理、电梯维保过程的全程监控。“我们的目标就是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提供360°保姆式贴心服务。”周俊良说。
北斗星系统是基于未来各类人群使用电扶梯需求而开发的创新型系统,从省级到地级市,均能进行有效服务和监测,实施快速高效的服务。主动式服务开启服务“新风潮”,北斗星平台领先行业实现物业自主召修。系统自动派工,省去拨打电话的麻烦以及转接耗时;可视化的召修界面让客户对维保技师服务过程“了如指掌”;全新自主研发的“黑匣子”可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况,一旦发现数据异样,系统会自动实现报修派工的全流程信息化处理。
北斗星系统平台实现了传统服务模式向信息化、人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及时解决客户难题,促进杭州西奥更精准、快速地服务客户,为开拓服务后市场奠定基础。
在未来,杭州西奥还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人才培养机制、西奥大学等培训基地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中科院所、高校等合作,缔造创新型产品。
“原来中国电梯市场被洋品牌垄断,现在本土品牌已经崛起。”周俊良说,“对杭州西奥来说,目标就是3-5年内,跻身行业前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