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证明,暑假期间组织学生“送医下乡”,使学生走出校园,尽早接触病人、接触社会,增强了学生献身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与技能的结合,奉献与服务相结合,也为临床教学病例少、医患合作困难、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找到了新路。因此“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实践;送医下乡;服务社会;启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和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1]。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高校教育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响应教育部、团中央的号召,我院团委每年暑期都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实践活动。护理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三、四年级学生中挑选部分志愿者组成医疗服务队,在临床医学专家、老师的带领指导下送医下乡,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在成长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学院团委书记,笔者多次参加并指导学生送医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到“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
作为未来医疗卫生战线的医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实践证明,要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德育教育是关键环节。德育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贯穿渗透,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砥砺品格、提升境界。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中,不仅是学生将来更好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促使学生个体品德完成社会化的过程[2]。08年暑假期间,我们带学生到湖北一个偏远的乡,调查得知,该乡和相邻的两个乡卫生院没有一个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没有一个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卫生院也濒临倒闭, “赤脚医生”开设的简陋诊所倒是散布集镇。农民缺乏卫生常识,加上家庭贫困,一些人有病不治,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甚至一些病人长期被误诊、误治。参与实践的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真实地了解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切身体验到病人的疾苦,从而增强了学生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促使学生下定决心献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抓手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尽快做医生、护士,救死扶伤的愿望。学习医学专业,记忆性的东西较多,特别是前两年的基础课,学生感到枯躁乏味,加之学业负担重、课程难度大、学习压力大,一些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出现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等学习倦怠现象,丧失学习的兴趣。在送医下乡活动中,学生为当地群众做疾病普查、义务体检,在教师指导下亲手处治一些简单的病例,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和接触,学生真切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不断激发起学生探索医学奥秘的积极性、求知欲,从而变课堂上由教师逼着学为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水平。
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目前临床护理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见习和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教学医院的一些病人拒绝接受实习护士的治疗护理,医院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也不愿做更多的动员,结果造成了“见习时玩玩,实习时看看”的局面。“送医下乡”由于是免费治疗,病人合作较好,乐于接受学生不太熟练的体格检查和操作。经过多次实践,学生由开始护理评估时的生疏拘谨逐渐变为流畅而有技巧,技术操作也由开始的笨拙而变得较为熟练。进入临床实习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以一个较为成熟护士的举止面对病人,容易被接受。再通过一年毕业实习,临床技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毕业后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胜任工作。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得力载体
当前护理工作模式采用的是整体护理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的整体化护理。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送医下乡”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做许多具体工作:实践方案的策划落实,药品器械的购买、运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适应农村艰苦的条件,调研报告的撰写等,这些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提炼总结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和指导老师要组织指导好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方面锻炼所有成员的综合能力,使社会实践成为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
五、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就业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送医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关注社会,认识到当前医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量与大学生素质的关系、社会实践与学生就业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实践确定自己就业的兴趣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进一步促使学生摆正位置、主动参与、增加阅历、积累经验,为其主动实践和长期实践提供动力,更为其就业打下良好基础[3]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多次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以后的求职应聘中,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更为从容,不仅操作熟练,而且综合素质过硬,能够很好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水平,更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现代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应用的知识只有20%是在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中适应需要而获得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改变封闭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尽早接触病人,了解患者所生活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诊治和护理工作。同时医学教育要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应把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把社会实践定位于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农村上,积极为家乡的卫生事业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可以争取当地政府、医院的支持,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具体落实,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并对学生返校后的学习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陆明峰 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效能的发挥【J】科技与生活,2009(11).
[2]刘芳 黄涛 寓德育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我见【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2)
[3]何思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刍议【J】,新西部(下半月),2010
关键词:社会实践;送医下乡;服务社会;启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和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1]。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高校教育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响应教育部、团中央的号召,我院团委每年暑期都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实践活动。护理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三、四年级学生中挑选部分志愿者组成医疗服务队,在临床医学专家、老师的带领指导下送医下乡,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在成长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学院团委书记,笔者多次参加并指导学生送医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到“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
作为未来医疗卫生战线的医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实践证明,要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德育教育是关键环节。德育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贯穿渗透,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砥砺品格、提升境界。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中,不仅是学生将来更好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促使学生个体品德完成社会化的过程[2]。08年暑假期间,我们带学生到湖北一个偏远的乡,调查得知,该乡和相邻的两个乡卫生院没有一个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没有一个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卫生院也濒临倒闭, “赤脚医生”开设的简陋诊所倒是散布集镇。农民缺乏卫生常识,加上家庭贫困,一些人有病不治,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甚至一些病人长期被误诊、误治。参与实践的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真实地了解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切身体验到病人的疾苦,从而增强了学生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促使学生下定决心献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抓手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尽快做医生、护士,救死扶伤的愿望。学习医学专业,记忆性的东西较多,特别是前两年的基础课,学生感到枯躁乏味,加之学业负担重、课程难度大、学习压力大,一些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出现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等学习倦怠现象,丧失学习的兴趣。在送医下乡活动中,学生为当地群众做疾病普查、义务体检,在教师指导下亲手处治一些简单的病例,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和接触,学生真切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不断激发起学生探索医学奥秘的积极性、求知欲,从而变课堂上由教师逼着学为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水平。
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目前临床护理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见习和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教学医院的一些病人拒绝接受实习护士的治疗护理,医院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也不愿做更多的动员,结果造成了“见习时玩玩,实习时看看”的局面。“送医下乡”由于是免费治疗,病人合作较好,乐于接受学生不太熟练的体格检查和操作。经过多次实践,学生由开始护理评估时的生疏拘谨逐渐变为流畅而有技巧,技术操作也由开始的笨拙而变得较为熟练。进入临床实习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以一个较为成熟护士的举止面对病人,容易被接受。再通过一年毕业实习,临床技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毕业后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胜任工作。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得力载体
当前护理工作模式采用的是整体护理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的整体化护理。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送医下乡”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做许多具体工作:实践方案的策划落实,药品器械的购买、运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适应农村艰苦的条件,调研报告的撰写等,这些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提炼总结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和指导老师要组织指导好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方面锻炼所有成员的综合能力,使社会实践成为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
五、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就业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送医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关注社会,认识到当前医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量与大学生素质的关系、社会实践与学生就业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实践确定自己就业的兴趣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进一步促使学生摆正位置、主动参与、增加阅历、积累经验,为其主动实践和长期实践提供动力,更为其就业打下良好基础[3]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多次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以后的求职应聘中,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更为从容,不仅操作熟练,而且综合素质过硬,能够很好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水平,更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现代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应用的知识只有20%是在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中适应需要而获得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改变封闭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尽早接触病人,了解患者所生活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诊治和护理工作。同时医学教育要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应把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把社会实践定位于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农村上,积极为家乡的卫生事业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可以争取当地政府、医院的支持,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具体落实,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并对学生返校后的学习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陆明峰 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效能的发挥【J】科技与生活,2009(11).
[2]刘芳 黄涛 寓德育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我见【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2)
[3]何思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刍议【J】,新西部(下半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