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翻斗车”的“跑、冒、滴、漏”到专用收集车的一尘不染,从随处倒垃圾到争着抢垃圾,从臭气熏天的垃圾站到“垃圾中转”,重庆“垃圾之变”,彰显着环卫体制的大变革。
矗立在大渡口八桥镇豹子沟山坳边的一座建筑物,简朴,现代,像一幢建于林中的别墅。
“这是一座垃圾中转站,整个过程全部密闭处理,不仅看不到垃圾,而且还没味道。”大渡口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龚益波说。在修建这个中转站之前,大渡口区原建有14座楼式垃圾站,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四周散发着恶臭。“2006年环卫集团投资2500多万元,开始修建这座日处理垃圾300吨的中转站。它运转后,原来的楼式垃圾站全部封闭,大渡口区将从此告别垃圾臭味。”龚益波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大渡口的“垃圾之变”,是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环卫体制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 “垃圾之困”催生改革灵感
2002年12月,重庆市环卫集团应运而生,被市政府赋予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清运及环卫设施特许经营权。
“环卫集团成立后,先后投资近9亿元统一规划建设了长生桥、黑石子两座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使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一流水平。”重庆市环卫集团董事长张兴庆说。
但运行几年后,张兴庆发现,集团公司虽然解决了垃圾处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但生活垃圾运输旧体制、机制的弊端仍然没有解决。“当时,运输垃圾的大都是‘翻斗车’,破旧不堪,一路上‘跑、冒、滴、漏’。在四公里到长生桥一带,道路上尽是垃圾,白的、黑的,自然形成两道杠,严重污染环境。”张兴庆对此记忆犹新。
更令张兴庆隐隐作痛的是,主城九区生活垃圾运输由各区环卫部门负责,而这些部门都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有的为省事,竟将垃圾随意倾倒。重庆每天产生3000余吨生活垃圾,而各个区运往垃圾场的垃圾只有2200吨。同时,遍布主城区的367座破旧的楼式垃圾站,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城市污染源。
“垃圾之困”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从哪里着手?通过考察和深入调研,张兴庆摸准了症结所在:各区环卫部门没有融资能力,没法投资更新运输设备;环卫部门是事业单位,政事不分,劳动效率低,责任不明确;各区在运输上条块分割,各人自扫门前渣,无法形成统一调度管理。
必须向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旧体制开刀!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从条条块块入手,打破原来的体制、机制,实现统一调配和管理。
环卫集团及时向市里报告,详细说明了“垃圾之困”的原因和改革方案,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经过详细的论证、酝酿,重庆环卫系统一揽子改革方案出炉。2005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05)48号文发布了《关于组建专业运输公司实施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的通知》。
《通知》得到主城各区的积极响应,各区以中转站、停车场、办公楼作为资本入股,环卫集团以投入设备入股,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组建了9个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业务上归市固废运输公司协调指挥。
■ “垃圾之变”触及改革核心
表面上看,这次改革仅仅是把环卫处的运输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一个固废公司,但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而是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
变革一:从“大锅饭”到“分灶吃”。过去,垃圾运输由区级财政拨付有限的“皇粮”,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改革后,则是由市区两级相关部门,通过科学测定、核准价格,再根据工作量据实结算。同时,激励政策也随之出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职工工资与工作量挂钩。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环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以前主城九区每天只能拉2200吨垃圾,现在主城每天运量达3000多吨,比改革前提高30%。
职工们觉得有奔头了,干劲更大了。农民工陈荣才十多年前进入大渡口区环卫处打工,妻子也从农村迁来,以拾渣为业。如今,两口子全部加入公司,成了合同工人。他高兴地说:“成立公司后,干得多得得多,干起有奔头!”
变革二:从“政府拔款”到“市场融资”。改革之前,由于投入有限,垃圾运输设备严重老化。加上是政府埋单,一些司机很少给车辆做保养,设备磨损率高,“小病”拖,跑不动了就报废。改革后,市环卫集团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37亿元,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新民和技术,招标采购各类垃圾运输车294辆、中转压缩设备27套,新建5座大型压缩中转站和24座小型压缩站。“方式一变,装备更新了,职工的观念也变了,设备有一丁点故障,自己就想办法维护。”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园勋介绍说。
变革三:从“各自为政”到“统一管理”。以前主城九区车辆“互不往来”。改革后,市区两级公司实行“三统一”(统一运输、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极大地增强了环卫集团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007年,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连续多天暴雨,使主城区积水深达一米以上,运渣除泥工作量成倍增加。面对灾情,市固废运输公司打破区域界限,在主城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垃圾运输车辆,保证了主城各区垃圾的正常运输和处理,避免了垃圾围城现象的发生。
无独有偶,今年初,同兴垃圾发电厂因3次设备检修停止运行7天,主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由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负责处理。该场场长王渝昆说:“我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从1600吨左右迅速增至3000多吨,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在改革之前,这种事根本协调不下来。”
■ “垃圾变宝”指明改革坐标
体制一新万象新。令人头痛的垃圾也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今年,黑石子垃圾填埋場附近,将开建西南地区首个餐厨垃圾处理场。“这个项目由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环保集团法国威立雅负责推进。”张兴庆一脸兴奋地说。作为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餐厨垃圾处理场将是威立雅在渝一系列项目中的“开山之作”。
根据合作协议,环卫集团与威立雅合资,利用外方的技术优势,将渝产潲水处理后发电。据测算,主城一天产生的1500吨潲水,可发42万度电。预计到明年底,总投资2.4亿元、外方占股超过50%的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场就可投入使用。届时,重庆世界500强名单中将再添一个巨头。
与此同时,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保护全球气候环境,环卫集团与东莞康达机电公司开展合作,对长生桥垃圾填埋场的沼气进行有效收集,并最终实现发电上网。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向大气排放甲烷500万立方米,同时,每年可发电约11万度,还可按照《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的要求,向发达国家出售温室气体减排量指标,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改革无止境,重庆环卫体制的改革,是正在进行时。”张兴庆说,“到2020年,重庆每天将产生5000多吨生活垃圾,我们将逐步把这种新体制、机制的优势扩大到‘一小时经济圈’范围,通过环卫体制改革的推动,促进城乡环卫事业统筹发展。”
矗立在大渡口八桥镇豹子沟山坳边的一座建筑物,简朴,现代,像一幢建于林中的别墅。
“这是一座垃圾中转站,整个过程全部密闭处理,不仅看不到垃圾,而且还没味道。”大渡口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龚益波说。在修建这个中转站之前,大渡口区原建有14座楼式垃圾站,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四周散发着恶臭。“2006年环卫集团投资2500多万元,开始修建这座日处理垃圾300吨的中转站。它运转后,原来的楼式垃圾站全部封闭,大渡口区将从此告别垃圾臭味。”龚益波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大渡口的“垃圾之变”,是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环卫体制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 “垃圾之困”催生改革灵感
2002年12月,重庆市环卫集团应运而生,被市政府赋予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清运及环卫设施特许经营权。
“环卫集团成立后,先后投资近9亿元统一规划建设了长生桥、黑石子两座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使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一流水平。”重庆市环卫集团董事长张兴庆说。
但运行几年后,张兴庆发现,集团公司虽然解决了垃圾处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但生活垃圾运输旧体制、机制的弊端仍然没有解决。“当时,运输垃圾的大都是‘翻斗车’,破旧不堪,一路上‘跑、冒、滴、漏’。在四公里到长生桥一带,道路上尽是垃圾,白的、黑的,自然形成两道杠,严重污染环境。”张兴庆对此记忆犹新。
更令张兴庆隐隐作痛的是,主城九区生活垃圾运输由各区环卫部门负责,而这些部门都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有的为省事,竟将垃圾随意倾倒。重庆每天产生3000余吨生活垃圾,而各个区运往垃圾场的垃圾只有2200吨。同时,遍布主城区的367座破旧的楼式垃圾站,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城市污染源。
“垃圾之困”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从哪里着手?通过考察和深入调研,张兴庆摸准了症结所在:各区环卫部门没有融资能力,没法投资更新运输设备;环卫部门是事业单位,政事不分,劳动效率低,责任不明确;各区在运输上条块分割,各人自扫门前渣,无法形成统一调度管理。
必须向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旧体制开刀!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从条条块块入手,打破原来的体制、机制,实现统一调配和管理。
环卫集团及时向市里报告,详细说明了“垃圾之困”的原因和改革方案,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经过详细的论证、酝酿,重庆环卫系统一揽子改革方案出炉。2005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05)48号文发布了《关于组建专业运输公司实施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的通知》。
《通知》得到主城各区的积极响应,各区以中转站、停车场、办公楼作为资本入股,环卫集团以投入设备入股,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组建了9个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业务上归市固废运输公司协调指挥。
■ “垃圾之变”触及改革核心
表面上看,这次改革仅仅是把环卫处的运输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一个固废公司,但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而是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
变革一:从“大锅饭”到“分灶吃”。过去,垃圾运输由区级财政拨付有限的“皇粮”,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改革后,则是由市区两级相关部门,通过科学测定、核准价格,再根据工作量据实结算。同时,激励政策也随之出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职工工资与工作量挂钩。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环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以前主城九区每天只能拉2200吨垃圾,现在主城每天运量达3000多吨,比改革前提高30%。
职工们觉得有奔头了,干劲更大了。农民工陈荣才十多年前进入大渡口区环卫处打工,妻子也从农村迁来,以拾渣为业。如今,两口子全部加入公司,成了合同工人。他高兴地说:“成立公司后,干得多得得多,干起有奔头!”
变革二:从“政府拔款”到“市场融资”。改革之前,由于投入有限,垃圾运输设备严重老化。加上是政府埋单,一些司机很少给车辆做保养,设备磨损率高,“小病”拖,跑不动了就报废。改革后,市环卫集团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37亿元,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新民和技术,招标采购各类垃圾运输车294辆、中转压缩设备27套,新建5座大型压缩中转站和24座小型压缩站。“方式一变,装备更新了,职工的观念也变了,设备有一丁点故障,自己就想办法维护。”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园勋介绍说。
变革三:从“各自为政”到“统一管理”。以前主城九区车辆“互不往来”。改革后,市区两级公司实行“三统一”(统一运输、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极大地增强了环卫集团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007年,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连续多天暴雨,使主城区积水深达一米以上,运渣除泥工作量成倍增加。面对灾情,市固废运输公司打破区域界限,在主城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垃圾运输车辆,保证了主城各区垃圾的正常运输和处理,避免了垃圾围城现象的发生。
无独有偶,今年初,同兴垃圾发电厂因3次设备检修停止运行7天,主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由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负责处理。该场场长王渝昆说:“我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从1600吨左右迅速增至3000多吨,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在改革之前,这种事根本协调不下来。”
■ “垃圾变宝”指明改革坐标
体制一新万象新。令人头痛的垃圾也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今年,黑石子垃圾填埋場附近,将开建西南地区首个餐厨垃圾处理场。“这个项目由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环保集团法国威立雅负责推进。”张兴庆一脸兴奋地说。作为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餐厨垃圾处理场将是威立雅在渝一系列项目中的“开山之作”。
根据合作协议,环卫集团与威立雅合资,利用外方的技术优势,将渝产潲水处理后发电。据测算,主城一天产生的1500吨潲水,可发42万度电。预计到明年底,总投资2.4亿元、外方占股超过50%的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场就可投入使用。届时,重庆世界500强名单中将再添一个巨头。
与此同时,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保护全球气候环境,环卫集团与东莞康达机电公司开展合作,对长生桥垃圾填埋场的沼气进行有效收集,并最终实现发电上网。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向大气排放甲烷500万立方米,同时,每年可发电约11万度,还可按照《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的要求,向发达国家出售温室气体减排量指标,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改革无止境,重庆环卫体制的改革,是正在进行时。”张兴庆说,“到2020年,重庆每天将产生5000多吨生活垃圾,我们将逐步把这种新体制、机制的优势扩大到‘一小时经济圈’范围,通过环卫体制改革的推动,促进城乡环卫事业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