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喜欢把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做“星的海洋”。发明飞机以后,人类开始在这一海洋的“浅滩”戏水;载人宇宙飞船把人们带到较深的“水域”;后来又有了航天飞机。但是,在这片“星海”中,人类还只能算是“蜻蜓点水”的“弄潮儿”。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这是一种可以在太空逗留较长时间的人造卫星,宇航员可以乘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到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实验,然后返回地球。后来,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又相继把各种空间站送到太空,借助这些空间站,科学家在太空进行了地球资源勘测、天文观测、大地测量、太空作物培育、适应长时间失重环境以及医学等方面的实验和考察,苏联宇航员列别捷夫、别列左沃伊还走出了空间站,到太空里散步。但是,所有这些空间站的使用,都只是暂时的。
1984年1月24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要在太空建立起一个永久空间站,它将是美国今后太空计划的新目标。于是,几十年来美国航天科学家投入了紧张的研制工作,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群起响应,积极参与研究。
永久空间站将是什么样的呢?有人把它构想成一座宫殿,有人把它设计成一艘舰船,更有人把它想象成科幻小说、电影中描绘的“天外桃源”。经过对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航天科学家最后确定了一种对称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它由增压舱、太阳能电池阵、太空平台、轨道拖船和轨道作业机等五个主要部分构成。
增压舱是空间站的主体,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分为生活舱、实验舱和供应舱。
生活舱是一种充分的密封舱,舱内环境几乎和地球上一样,既是空间站的操作指挥中心,又是航天科学家的生活区。舱内设有办公室、寝室、餐厅,还有一个能进行X光透视和小手术的医务室。实验舱的舱内环境和生活舱差不多,只是内部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可以供航天科学家在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供应舱实质上是一个仓库,可以存贮足够的备用件、货物和消费品,这些物质将由航天飞机每隔3个月定期补给。
要建立永久空间站,美国科学家的设想是:先在近年安装四个增压舱,可以容纳6人~8人;随后将增压舱扩大到10个,可容纳18人。每个增压舱的安装位置将尽量靠近空间站的重心,使得空间站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等,从而不会掉下来。
太阳能电池阵实际上是几块大型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安装在空间站的中心构件上端。科学家的设计是,太阳能电池阵在刚开始时能提供75千瓦的电能,随后扩大到500千瓦。
太空平台能容纳各种卫星、太空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以及其他各种空间装置,以适应空间科学研究、对地球观测和空间遥感的需要。在太空平台的支臂上,可以停靠航天飞机,用来装卸各种负载,并对失修的航天器进行检修。这样看来,太空平台可以说是空间站上的天文台、货站和修理厂。
轨道拖船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能在空间站的实际使用范围之外施放和回收。比如可以把要维修的卫星从较高的轨道拖回到空间站的太空平台上维修,也可以把维修后的卫星或其他组装好的航天器拖到更高的轨道上发射。
轨道作业机也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它与轨道拖船的不同之处是:作业机的机动范围比较小,只能局限在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上施放、回收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如果把空间站比作航空母舰,把轨道拖船比作随舰的机动艇,那么,轨道作业机只能是系在舰船两舷备用的小舢板。
除了以上说到的五个主要部件外,永久空间站还配备着一套遥控机械手装置和一个组装服务台。因为空间站的五个部件都是要事先在地面制成模块式的构件,由航天飞机按次序把它们一件件运送到空间站的预定轨道上,然后由宇航员操纵这套机械手和组装服务台,在太空中完成整个空间站的组装。
也许你要问,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这么长的时间在太空建立永久空间站,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科学家登上空间站的太空平台做天文观测的话,一定能够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空间站又是进行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已经列入计划的科学研究项目已经达到38项。在空间站里开发地球上难以生产和不能生产的超纯产品的前景也颇为诱人。毫无疑问,空间站还肩负着发射航天器,为太空中“生病”的航天器“治病”等任务。此外,永久空间站还是人类开发月球、登上火星的前哨阵地。未来开发月球所需要的各种构件将先由航天飞机运送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发射到月面;火星探测器的部件也将首先运送到这里组装,组装好后再从这里启程。这样,不仅将大大降低发射费用,而且发射更加方便、准确。
在太空中建立起“航空母舰”——永久空间站,是无数宇航先驱者梦寐以求的夙愿。第一个永久空间站投入使用之时,正好是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上天35周年。目前,中国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将于2015年在太空建立永久空间站,为研究太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张小宁 插图)
链接
在月球附近建立永久空间站是很多科幻小说描述的情景,如今这一设想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考虑在月球背面轨道上建立一个永久空间站。作为深空探测的前哨基地。
科学家建议将空间站建在地月动点-2附近,这里是地球与月球引力“势均力敌”的位置,物体在这里能够保持稳定运动,因此很适合搭建空间站。
目前,人类进行的深空探测均是从地球发射探测器。而让火箭摆脱地球引力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如果能把基地设在太空,则会大大降低深空探测的成本。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这个筹建中的前哨可以担当起中转站的责任,作为地球向外探索类似月球、小行星带、火星等更遥远目标的大门。鉴于在那里建立基地能够节约成本,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基地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载人航天器和太空科学研究的发展。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仍在论证这一项目的可行性,一旦最终敲定。计划先将其设计的重型推进太空火箭发射系统和“猎户座”多功能航天器部署到那里。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这是一种可以在太空逗留较长时间的人造卫星,宇航员可以乘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到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实验,然后返回地球。后来,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又相继把各种空间站送到太空,借助这些空间站,科学家在太空进行了地球资源勘测、天文观测、大地测量、太空作物培育、适应长时间失重环境以及医学等方面的实验和考察,苏联宇航员列别捷夫、别列左沃伊还走出了空间站,到太空里散步。但是,所有这些空间站的使用,都只是暂时的。
1984年1月24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要在太空建立起一个永久空间站,它将是美国今后太空计划的新目标。于是,几十年来美国航天科学家投入了紧张的研制工作,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群起响应,积极参与研究。
永久空间站将是什么样的呢?有人把它构想成一座宫殿,有人把它设计成一艘舰船,更有人把它想象成科幻小说、电影中描绘的“天外桃源”。经过对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航天科学家最后确定了一种对称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它由增压舱、太阳能电池阵、太空平台、轨道拖船和轨道作业机等五个主要部分构成。
增压舱是空间站的主体,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分为生活舱、实验舱和供应舱。
生活舱是一种充分的密封舱,舱内环境几乎和地球上一样,既是空间站的操作指挥中心,又是航天科学家的生活区。舱内设有办公室、寝室、餐厅,还有一个能进行X光透视和小手术的医务室。实验舱的舱内环境和生活舱差不多,只是内部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可以供航天科学家在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供应舱实质上是一个仓库,可以存贮足够的备用件、货物和消费品,这些物质将由航天飞机每隔3个月定期补给。
要建立永久空间站,美国科学家的设想是:先在近年安装四个增压舱,可以容纳6人~8人;随后将增压舱扩大到10个,可容纳18人。每个增压舱的安装位置将尽量靠近空间站的重心,使得空间站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等,从而不会掉下来。
太阳能电池阵实际上是几块大型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安装在空间站的中心构件上端。科学家的设计是,太阳能电池阵在刚开始时能提供75千瓦的电能,随后扩大到500千瓦。
太空平台能容纳各种卫星、太空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以及其他各种空间装置,以适应空间科学研究、对地球观测和空间遥感的需要。在太空平台的支臂上,可以停靠航天飞机,用来装卸各种负载,并对失修的航天器进行检修。这样看来,太空平台可以说是空间站上的天文台、货站和修理厂。
轨道拖船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能在空间站的实际使用范围之外施放和回收。比如可以把要维修的卫星从较高的轨道拖回到空间站的太空平台上维修,也可以把维修后的卫星或其他组装好的航天器拖到更高的轨道上发射。
轨道作业机也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它与轨道拖船的不同之处是:作业机的机动范围比较小,只能局限在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上施放、回收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如果把空间站比作航空母舰,把轨道拖船比作随舰的机动艇,那么,轨道作业机只能是系在舰船两舷备用的小舢板。
除了以上说到的五个主要部件外,永久空间站还配备着一套遥控机械手装置和一个组装服务台。因为空间站的五个部件都是要事先在地面制成模块式的构件,由航天飞机按次序把它们一件件运送到空间站的预定轨道上,然后由宇航员操纵这套机械手和组装服务台,在太空中完成整个空间站的组装。
也许你要问,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这么长的时间在太空建立永久空间站,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科学家登上空间站的太空平台做天文观测的话,一定能够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空间站又是进行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已经列入计划的科学研究项目已经达到38项。在空间站里开发地球上难以生产和不能生产的超纯产品的前景也颇为诱人。毫无疑问,空间站还肩负着发射航天器,为太空中“生病”的航天器“治病”等任务。此外,永久空间站还是人类开发月球、登上火星的前哨阵地。未来开发月球所需要的各种构件将先由航天飞机运送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发射到月面;火星探测器的部件也将首先运送到这里组装,组装好后再从这里启程。这样,不仅将大大降低发射费用,而且发射更加方便、准确。
在太空中建立起“航空母舰”——永久空间站,是无数宇航先驱者梦寐以求的夙愿。第一个永久空间站投入使用之时,正好是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上天35周年。目前,中国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将于2015年在太空建立永久空间站,为研究太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张小宁 插图)
链接
在月球附近建立永久空间站是很多科幻小说描述的情景,如今这一设想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考虑在月球背面轨道上建立一个永久空间站。作为深空探测的前哨基地。
科学家建议将空间站建在地月动点-2附近,这里是地球与月球引力“势均力敌”的位置,物体在这里能够保持稳定运动,因此很适合搭建空间站。
目前,人类进行的深空探测均是从地球发射探测器。而让火箭摆脱地球引力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如果能把基地设在太空,则会大大降低深空探测的成本。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这个筹建中的前哨可以担当起中转站的责任,作为地球向外探索类似月球、小行星带、火星等更遥远目标的大门。鉴于在那里建立基地能够节约成本,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基地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载人航天器和太空科学研究的发展。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仍在论证这一项目的可行性,一旦最终敲定。计划先将其设计的重型推进太空火箭发射系统和“猎户座”多功能航天器部署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