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新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通常称它为“探究性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5条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
过去的一段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而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此,听成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反复提醒学生要“注意听”,学生也不断告诫自己要“仔细听”,回家后家长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仍然是“上刻要认真听讲”。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如此学习,一是偏离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学科性质,要么过分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工具性,要么过分强调训练载体(教材)的思想性,同时也割裂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二是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是过于注重接受学习,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和书本中,忽视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和现实的生活源泉。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情感体验。我校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学习对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于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相比,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二)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各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三)实践性。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需要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策略
(一)发现问题。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揭示每一篇课题之后,我们根据课文特点,尽量要求学生展开质疑。小语第六册第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揭题后,我即要求学生围绕课题展开辐射,自由质疑:“你是谁?”“必须是什么意思?”“这条鱼是什么鱼?”“这条鱼有多大?”“这条鱼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它放掉呢?”“这句话末尾为什么用感叹号?”“课题为什么加引号?”“这个要求是谁提出来的?”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围绕课题发散开去,陆续提出了许多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筛选问题。
学生提出问題后,教师即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在全班多数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后,引导学生对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哪些问题我们不用研究,课文就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们了?哪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的头脑中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问题最需要我们去研究?在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对诸多问题再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当然,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尽一致,教师可引导学生确定几个少而精的选题分组研究。如,教学小语第六册第13课《菩萨兵》一课,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将“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部队为菩萨兵、称朱德同志为菩萨司令?”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三)研究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一步骤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长,利用查阅书籍和报刊、人物专访、收看影视、上网查询等各种途径和渠道去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此时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自己既不是一个领导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名参与者、服务者、协调者,在这一环节,教师尤其要重视对研究方法的指导,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切忌轻易提出自己的主观看法,防止影响学生的研究方向,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
在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虽然对部分问题的观点已越来越明朗,但教师还是要组织学生在课内外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复杂的问题,只有通过双方充分而激烈的辩论,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结论。因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活动,一种过程。如,学生在展示“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部队为菩萨兵、称朱德同志为菩萨司令?”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时,有的小组带来了以“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手抄报,有的小组带来了“朱德总司令二三事”故事演讲会,有的小组现场为大家表演了他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还有的小组用歌咏的形式演唱了几首关于红军长征的歌曲……通过成果汇报与交流,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真正明白了只有这样的军队才是人民的军队、只有这样的领袖才是革命的领袖的道理。
三、对“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中评价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系到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意图能否实现。在具体操作中,一要注意评价目标三维(“三维”即“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举,整体协调,并根据教材特点,正确把握评价的总体要求和侧重点。二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个体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潜能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因此,善于发现和发扬这些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
过去的一段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而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此,听成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反复提醒学生要“注意听”,学生也不断告诫自己要“仔细听”,回家后家长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仍然是“上刻要认真听讲”。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如此学习,一是偏离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学科性质,要么过分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工具性,要么过分强调训练载体(教材)的思想性,同时也割裂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二是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是过于注重接受学习,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和书本中,忽视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和现实的生活源泉。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情感体验。我校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学习对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于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相比,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二)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各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三)实践性。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需要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策略
(一)发现问题。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揭示每一篇课题之后,我们根据课文特点,尽量要求学生展开质疑。小语第六册第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揭题后,我即要求学生围绕课题展开辐射,自由质疑:“你是谁?”“必须是什么意思?”“这条鱼是什么鱼?”“这条鱼有多大?”“这条鱼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它放掉呢?”“这句话末尾为什么用感叹号?”“课题为什么加引号?”“这个要求是谁提出来的?”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围绕课题发散开去,陆续提出了许多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筛选问题。
学生提出问題后,教师即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在全班多数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后,引导学生对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哪些问题我们不用研究,课文就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们了?哪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的头脑中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问题最需要我们去研究?在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对诸多问题再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当然,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尽一致,教师可引导学生确定几个少而精的选题分组研究。如,教学小语第六册第13课《菩萨兵》一课,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将“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部队为菩萨兵、称朱德同志为菩萨司令?”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三)研究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一步骤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长,利用查阅书籍和报刊、人物专访、收看影视、上网查询等各种途径和渠道去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此时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自己既不是一个领导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名参与者、服务者、协调者,在这一环节,教师尤其要重视对研究方法的指导,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切忌轻易提出自己的主观看法,防止影响学生的研究方向,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
在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虽然对部分问题的观点已越来越明朗,但教师还是要组织学生在课内外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复杂的问题,只有通过双方充分而激烈的辩论,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结论。因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活动,一种过程。如,学生在展示“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部队为菩萨兵、称朱德同志为菩萨司令?”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时,有的小组带来了以“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手抄报,有的小组带来了“朱德总司令二三事”故事演讲会,有的小组现场为大家表演了他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还有的小组用歌咏的形式演唱了几首关于红军长征的歌曲……通过成果汇报与交流,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真正明白了只有这样的军队才是人民的军队、只有这样的领袖才是革命的领袖的道理。
三、对“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中评价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系到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意图能否实现。在具体操作中,一要注意评价目标三维(“三维”即“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举,整体协调,并根据教材特点,正确把握评价的总体要求和侧重点。二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个体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潜能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因此,善于发现和发扬这些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