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普达措国家公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景点。慈善事业也在这里孕育、生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造福了一方人民。本文仅以云南省慈善总会、昆明市慈善总会、普洱市慈善总会为例,浅析云南省市慈善会宣传方式。
云南省慈善总会
云南省慈善总会成立于1996年12月25日,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筹募慈善资金,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社会救助,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慈善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慈善意识,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云南省慈善总会始终坚持把加强慈善宣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慈善文化宣传,打造品牌传递正能量,努力营造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一,积极发展自有媒体。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助力慈善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总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建成了云南省慈善总会网站和微信平台,设置有总会介绍、政策法规、慈善活动、慈善项目、工作动态、信息公开等多个与云南省慈善工作密切相关的栏目,其他栏目将在网站运行中不断补充完善。总会将把网站和微信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好,力求办出特色、办出质量,使其成为慈善工作的服务窗口,在宣传慈善法规政策、弘扬慈善文化、提供慈善信息、推介慈善经验、聚集慈善资源、引导公众慈善、人人行善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积极协调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慈善周刊》和《中华慈善年鉴》等载体,广泛宣传云南省慈善总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以及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等,引导社会公众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第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宣传。联合云南省电视台拍摄、编制《云南省慈善总会十六年风雨历程》宣传片,全面总结宣传总会取得的成绩;充分利用总会办公楼内的宣传栏,通过图片和文字及时反映总会的工作动态,宣传各类慈善典型,让来访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支持总会的工作,推动云南省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积极走出去,参与慈善活动。积极参与民政部在北京、深圳组织的全国公益慈善组织成果展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云南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影响。
昆明市慈善总会
昆明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8月29日成立,2009年1月18日正式挂牌开展工作的社会公益性慈善机构。昆明市慈善总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弱济贫的美德,通过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难等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文明、进步与和谐。慈善宣传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发展自有媒体。开通昆明慈善网和昆明慈善微信平台,大力宣传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提升全市各界群众的慈善意识,大力宣传和弘扬了单位和个人的慈心善举,倡导人人参与慈善的新风。
第二,借助主流媒体,开设慈善专栏。昆明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和《昆明日报》联合主办的“慈善·公益”专栏,“慈善·公益” 专栏的主旨在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慈善法规、慈善政策和重大部署,宣传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成效、经验及好人好事,倡导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活动,共创昆明慈善事业美好的明天。
第三,结合慈善法宣传。积极宣传《慈善法》,向各县区慈善协会和总会各部门分发《慈善法》读本并组织学习。“中华慈善日”时,开展“依法行善,助力脱贫”“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動,向市民发放《慈善法》读本,介绍《慈善法》及相关知识;同时组织昆明市精神病院、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昆明骨科医院、昆明儿宝儿童医院进行义诊义疗。通过这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
第四,围绕慈善活动开展宣传。先后开展了以“关爱贫困儿童,奉献一片爱心”“感恩父母,情系贫困老人”“情系贫困群众·慈善送温暖”“抗旱救灾,爱心送水”等为主题的慈善宣传活动。与昆明电视台、企业合作,成功举办了“阳光慈善夜”大型晚会和“秋林春风”大型慈善音乐晚会。这不仅让人们了解昆明市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情况,更能监督善款管理使用,对慈善总会的工作建言献策。
普洱市慈善总会
普洱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12年,其业务范围是筹募和管理符合慈善会宗旨的专项基金及各类慈善资金;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难、慈善救助、公益援助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公益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慈善宣传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围绕慈善法开展宣传。2019年,在9月5日“中华慈善日”,由普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在思茅区世纪广场举办主题为“慈善聚焦精准扶贫,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慈善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法律法规等形式,弘扬慈善文化,提高全民的慈善意识和参与度,引导社会各界全面、准确地学习了解和贯彻实施慈善法,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时时可慈善”的良好氛围,促进普洱市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
第二,围绕慈善项目和活动开展宣传。2019年是普洱市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是国际第27个消除贫困日,举办“10.17”扶贫日暨消费扶贫活动。这是普洱市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配合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同时,通过活动开展,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参与扶贫捐赠,宣传“消费扶贫”理念,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脱贫攻坚社会帮扶活动中来。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线上宣传与线下推广结合,销售、体验全面铺开,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强势推广产销对接方式,让贫困地区更多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进单位、走向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光荣事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展示的是社会责任。以慈为怀,以慈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云南省慈善总会以及各地市级慈善会始终坚持恪守总会宗旨和“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积极践行慈善宗旨,倡导慈善意识,加强慈善文化宣传,努力开拓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款物,有效开展慈善活动,在树善文化之风尚、解困难群众之难题、助社会和谐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云南省慈善总会
云南省慈善总会成立于1996年12月25日,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筹募慈善资金,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社会救助,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慈善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慈善意识,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云南省慈善总会始终坚持把加强慈善宣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慈善文化宣传,打造品牌传递正能量,努力营造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一,积极发展自有媒体。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助力慈善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总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建成了云南省慈善总会网站和微信平台,设置有总会介绍、政策法规、慈善活动、慈善项目、工作动态、信息公开等多个与云南省慈善工作密切相关的栏目,其他栏目将在网站运行中不断补充完善。总会将把网站和微信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好,力求办出特色、办出质量,使其成为慈善工作的服务窗口,在宣传慈善法规政策、弘扬慈善文化、提供慈善信息、推介慈善经验、聚集慈善资源、引导公众慈善、人人行善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积极协调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慈善周刊》和《中华慈善年鉴》等载体,广泛宣传云南省慈善总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以及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等,引导社会公众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第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宣传。联合云南省电视台拍摄、编制《云南省慈善总会十六年风雨历程》宣传片,全面总结宣传总会取得的成绩;充分利用总会办公楼内的宣传栏,通过图片和文字及时反映总会的工作动态,宣传各类慈善典型,让来访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支持总会的工作,推动云南省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积极走出去,参与慈善活动。积极参与民政部在北京、深圳组织的全国公益慈善组织成果展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云南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影响。
昆明市慈善总会
昆明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8月29日成立,2009年1月18日正式挂牌开展工作的社会公益性慈善机构。昆明市慈善总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弱济贫的美德,通过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难等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文明、进步与和谐。慈善宣传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发展自有媒体。开通昆明慈善网和昆明慈善微信平台,大力宣传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提升全市各界群众的慈善意识,大力宣传和弘扬了单位和个人的慈心善举,倡导人人参与慈善的新风。
第二,借助主流媒体,开设慈善专栏。昆明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和《昆明日报》联合主办的“慈善·公益”专栏,“慈善·公益” 专栏的主旨在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慈善法规、慈善政策和重大部署,宣传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成效、经验及好人好事,倡导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活动,共创昆明慈善事业美好的明天。
第三,结合慈善法宣传。积极宣传《慈善法》,向各县区慈善协会和总会各部门分发《慈善法》读本并组织学习。“中华慈善日”时,开展“依法行善,助力脱贫”“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動,向市民发放《慈善法》读本,介绍《慈善法》及相关知识;同时组织昆明市精神病院、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昆明骨科医院、昆明儿宝儿童医院进行义诊义疗。通过这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
第四,围绕慈善活动开展宣传。先后开展了以“关爱贫困儿童,奉献一片爱心”“感恩父母,情系贫困老人”“情系贫困群众·慈善送温暖”“抗旱救灾,爱心送水”等为主题的慈善宣传活动。与昆明电视台、企业合作,成功举办了“阳光慈善夜”大型晚会和“秋林春风”大型慈善音乐晚会。这不仅让人们了解昆明市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情况,更能监督善款管理使用,对慈善总会的工作建言献策。
普洱市慈善总会
普洱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12年,其业务范围是筹募和管理符合慈善会宗旨的专项基金及各类慈善资金;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难、慈善救助、公益援助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公益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慈善宣传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围绕慈善法开展宣传。2019年,在9月5日“中华慈善日”,由普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在思茅区世纪广场举办主题为“慈善聚焦精准扶贫,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慈善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法律法规等形式,弘扬慈善文化,提高全民的慈善意识和参与度,引导社会各界全面、准确地学习了解和贯彻实施慈善法,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时时可慈善”的良好氛围,促进普洱市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
第二,围绕慈善项目和活动开展宣传。2019年是普洱市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是国际第27个消除贫困日,举办“10.17”扶贫日暨消费扶贫活动。这是普洱市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配合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同时,通过活动开展,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参与扶贫捐赠,宣传“消费扶贫”理念,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脱贫攻坚社会帮扶活动中来。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线上宣传与线下推广结合,销售、体验全面铺开,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强势推广产销对接方式,让贫困地区更多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进单位、走向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光荣事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展示的是社会责任。以慈为怀,以慈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云南省慈善总会以及各地市级慈善会始终坚持恪守总会宗旨和“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积极践行慈善宗旨,倡导慈善意识,加强慈善文化宣传,努力开拓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款物,有效开展慈善活动,在树善文化之风尚、解困难群众之难题、助社会和谐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