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中小板市场企业IPO抑价现象比较普遍,绝对抑价率较高。IPO抑价造成了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失衡,融资效率低下;投资者非理性炒新,扰乱中小板市场秩序等问题。而它的产生原因主要有股权制度发展不成熟、股市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解决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问题需要减少股权分割和部分流通现象,完善股权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
关键词: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绝对抑价率;对策建议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同意深交所在主板块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目前,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一共有九百多家上市公司。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上市初始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它的首次公开发行定价
(即发行价格),被称为IPO抑价现象。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探究产生抑价的原因,最后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
IPO溢价率高实际上反应的是新股定价效率的问题。因为IPO抑价折射出股票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和股票定价效率的高低,IPO过高抑价会对股票市场乃至金融、经济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而我国中小板市场的IPO抑价率普遍较高,这便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失衡,融资效率低下
新股抑价程度对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定价效率低的情况中,股票发行者想要通过股票高价来获取更高的融资额,而承销商则想要通过较低的价格分摊承销成本,双方利益产生了冲突。
基于信息传递模型的假设,假设投资者都已平均的价格估计股票价格,那么好公司的股票价格就被拉回的平均水平,高的价格只会造成需求量的减少。这时,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股票反而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较好的中小企业为了防止受到市场的驱逐,不得不抑价发售。这样就使得中小板市场资金流向了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导致中小板市场的资金配置失衡。
(二)投资者非理性炒新,扰乱中小板市场秩序
高抑价与炒新的恶性循环助长了中小板市场上的投机氛围,不利于培养投资者判断、甄别企业价值的能力,不利于IPO市场化的推行。由于过度自信和归因偏差,股票市场产生了明显的羊群效应。
中小板市场过高的IPO抑价引致投资者狂热的投资情绪,狂热的投资情绪会导致噪声交易。大量的噪声交易直接影响理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造成理性投资者的套利流程失效,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日渐偏离真实价值,即导致中小板市场产生泡沫,使得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值与真实价值偏离。
二、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股权制度发展不成熟
长期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分割(部分剥离)的现象。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一些中小型企业将部分股权作为首次公开发行出售,这种方式除了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些领导管理层的问题,还会造成中小板股票一级、二级市场的分割。因为一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考虑的是发行的所有股份,而二级市场又称为流通市场,考虑的是流通中的股份,这便会导致我国中小板股票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增大,加剧了IPO高抑价现象的产生。
(二)中小板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政策原因,股份有限公司的真正的上市时间往往比股票首发日迟一年,而这一年的滞后会增大投资者决定是否入股的不确定性,一些容忍度较差或没有掌控足够关于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的个人投资者也许不会选择购买该支股票,而承销商为了吸引投资者并给予信息匮乏的投资者一定的补偿,会抑价处理新发行的股票。这就使投资者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抑价发行的诱惑,许多投资者还是选择购买了股票。
(三)中小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非理性投资者居多
目前我国的中小板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为辅。而像美国这样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一点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足。普遍来说,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匮乏,比机构投资者更为不理性,投机心理较重。当某支新股首日发行价格较低时,极有可能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盲目哄抬新股的价格,最终导致了中小板市场新股的IPO抑价率过高。
三、解决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问题的建议
(一)尽量减少股权分割和部分流通现象,完善股权制度
通过政策支持,促使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减少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制度,减少企业股权结构的分割,从而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趋近于均衡价格和股票的真实价值,减缓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的现象。
(二)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
从政府监管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对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年度募集资金进行专项审核,要求这些中小企业定期报告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分布,并建立诚信档案、公开披露。从而尽力解决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要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理性客观区分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并对外进行信息传递,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回归真实价值,优质企业获得更多融资,劣质企业逐渐被淘汰,从而减少IPO抑价现象,提高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融资效率。
(三)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
如前所述,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较少,而个人投资者较多,即散户较多,非常容易产生“羊群效应”。因此,应加强对中小板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教育,来培养个人投资者理性的投资观念,丰富他们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心理成熟程度,从而引导股民正确理性投资,完善中小板股票市场的秩序。
除此之外,中小板市场应增加对机构投资者的招揽与支持,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促使其在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交易中形成主导地位,并推动一些保险、基金、信托等国内和国际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投资,使中小板市场投资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风险分散化,从而减缓IPO抑价高的现象,推动我国中小板市场的不断健康地发展。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高抑价给中小板市场带来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问题的三方面策略,分别是需要减少股权分割和部分流通现象,完善股权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
参考文献:
[1] 李达.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改革下IPO抑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2] 王昱.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因素研究——基于新股发行制度视角的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3] 刘蕙心.浅析我国IPO抑价的原因[J].现代企业文化,2018,0(35):362-364.
作者简介:
付豫(2000—),女,汉族,天津,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财务会计。赵明娇(1998—),女,汉族,河南平顶山,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计量经济。
张玉青(1997—),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風险管理。
陈美琪(2000—),女,汉族,湖北襄阳,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财务管理。
关键词: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绝对抑价率;对策建议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同意深交所在主板块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目前,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一共有九百多家上市公司。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上市初始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它的首次公开发行定价
(即发行价格),被称为IPO抑价现象。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探究产生抑价的原因,最后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
IPO溢价率高实际上反应的是新股定价效率的问题。因为IPO抑价折射出股票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和股票定价效率的高低,IPO过高抑价会对股票市场乃至金融、经济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而我国中小板市场的IPO抑价率普遍较高,这便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失衡,融资效率低下
新股抑价程度对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定价效率低的情况中,股票发行者想要通过股票高价来获取更高的融资额,而承销商则想要通过较低的价格分摊承销成本,双方利益产生了冲突。
基于信息传递模型的假设,假设投资者都已平均的价格估计股票价格,那么好公司的股票价格就被拉回的平均水平,高的价格只会造成需求量的减少。这时,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股票反而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较好的中小企业为了防止受到市场的驱逐,不得不抑价发售。这样就使得中小板市场资金流向了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导致中小板市场的资金配置失衡。
(二)投资者非理性炒新,扰乱中小板市场秩序
高抑价与炒新的恶性循环助长了中小板市场上的投机氛围,不利于培养投资者判断、甄别企业价值的能力,不利于IPO市场化的推行。由于过度自信和归因偏差,股票市场产生了明显的羊群效应。
中小板市场过高的IPO抑价引致投资者狂热的投资情绪,狂热的投资情绪会导致噪声交易。大量的噪声交易直接影响理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造成理性投资者的套利流程失效,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日渐偏离真实价值,即导致中小板市场产生泡沫,使得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值与真实价值偏离。
二、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股权制度发展不成熟
长期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分割(部分剥离)的现象。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一些中小型企业将部分股权作为首次公开发行出售,这种方式除了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些领导管理层的问题,还会造成中小板股票一级、二级市场的分割。因为一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考虑的是发行的所有股份,而二级市场又称为流通市场,考虑的是流通中的股份,这便会导致我国中小板股票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增大,加剧了IPO高抑价现象的产生。
(二)中小板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政策原因,股份有限公司的真正的上市时间往往比股票首发日迟一年,而这一年的滞后会增大投资者决定是否入股的不确定性,一些容忍度较差或没有掌控足够关于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的个人投资者也许不会选择购买该支股票,而承销商为了吸引投资者并给予信息匮乏的投资者一定的补偿,会抑价处理新发行的股票。这就使投资者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抑价发行的诱惑,许多投资者还是选择购买了股票。
(三)中小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非理性投资者居多
目前我国的中小板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为辅。而像美国这样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一点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足。普遍来说,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匮乏,比机构投资者更为不理性,投机心理较重。当某支新股首日发行价格较低时,极有可能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盲目哄抬新股的价格,最终导致了中小板市场新股的IPO抑价率过高。
三、解决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问题的建议
(一)尽量减少股权分割和部分流通现象,完善股权制度
通过政策支持,促使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减少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制度,减少企业股权结构的分割,从而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趋近于均衡价格和股票的真实价值,减缓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的现象。
(二)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
从政府监管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对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年度募集资金进行专项审核,要求这些中小企业定期报告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分布,并建立诚信档案、公开披露。从而尽力解决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要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理性客观区分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并对外进行信息传递,使中小板市场的股票价格回归真实价值,优质企业获得更多融资,劣质企业逐渐被淘汰,从而减少IPO抑价现象,提高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融资效率。
(三)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
如前所述,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较少,而个人投资者较多,即散户较多,非常容易产生“羊群效应”。因此,应加强对中小板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教育,来培养个人投资者理性的投资观念,丰富他们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心理成熟程度,从而引导股民正确理性投资,完善中小板股票市场的秩序。
除此之外,中小板市场应增加对机构投资者的招揽与支持,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促使其在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交易中形成主导地位,并推动一些保险、基金、信托等国内和国际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投资,使中小板市场投资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风险分散化,从而减缓IPO抑价高的现象,推动我国中小板市场的不断健康地发展。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高抑价给中小板市场带来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板市场IPO高抑价问题的三方面策略,分别是需要减少股权分割和部分流通现象,完善股权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增加对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
参考文献:
[1] 李达.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改革下IPO抑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2] 王昱.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因素研究——基于新股发行制度视角的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3] 刘蕙心.浅析我国IPO抑价的原因[J].现代企业文化,2018,0(35):362-364.
作者简介:
付豫(2000—),女,汉族,天津,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财务会计。赵明娇(1998—),女,汉族,河南平顶山,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计量经济。
张玉青(1997—),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風险管理。
陈美琪(2000—),女,汉族,湖北襄阳,本科,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