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非正常撤离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行政调解、诉讼、仲裁、ADR和ICSID机制等传统的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机制中,我国习惯于以行政解决为主、以司法解决为辅来解决外资撤离的问题。考虑到我国外资非正常撤离的特性,应当根据具体的纠纷情况充分运用ADR的功能,同时提倡外商投资企业所涉及的合同主体之间的纠纷采取国际商事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政府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司法合作,大力发挥国际司法协助的作用。
其他文献
现有哲学教科书对实事求是哲学的解释基本是错误的,实事求是哲学不是苏式本体论教科书哲学的一个分支原理。正确地理解"实事"是"求是"的前提。"实事"不是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中许多城市都在推行城市国际化的战略并进行相应的政策努力。本文围绕城市国际化指标议题进行讨论,力图确立能够较为全面、科学和客观地反映城市国际化特点及其功能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于各种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倡导从基础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影响力指标三个维度来确立考察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对于各种指标进行选择。它把流动性指标和影响力指标作为测量城市国际化的关键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来比较各个城市在国际化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短板。这些分析和考察为各个城市形成推进城市发展的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声誉的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已开放出对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学理反思与理念再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的学理更新。一方面
在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分工越来越细、全球化趋势凸显的现代社会,企业用于处理和协调内部及外部关系的费用即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不断提高。其中有的交易成本能给企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