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高一年级就要对高考及大学的学习方向做出思考与选择,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从课程建设、团队建设、资源建设入手,形成了生涯指导三进阶,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地对生涯教育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3-0013-02
【作者简介】杨文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100032)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与生涯教育。
一、高考改革对高中的要求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足见国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有两点是需要认真领会理解的:第一,关于“两依据”“一参考”。依据一,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要看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依据二,在另外的6-7门课当中,学生可以任选3门,这3门的成绩依据是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综合性的评价,包含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思想品德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第二,“身在高一,心在高三”。在未来高考这样一种评价和考试办法下,我们的学生可能面对的就是高一选课、高三选考,换句话说是,身在高一、心在高三。因为要在政史地理化生6门当中选择3科参加未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生选择的依据一个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大学里想学的专业;第二个是大学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学生在高一选课的时候,就要去想高三的时候我报考什么学校、专业是什么,大学对相关学科的要求是什么。
对高中来说,高考改革带来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对学校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挑战。从学校来说,就是学校的应变力,学校怎么提供选择,比如课程要做相应的改变,组织机构要做相应调整。
而学生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学会选择。很显然,未来的新高考评价方案,一定考验着学生的选择力。学生的选择力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选科。学生从高一开始选科,高一选哪几科,高二选哪几科,每门课要达到何种水平;学业水平考试将要考哪几科;大学要读的专业需要参考高中哪几科的学业水平成绩。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去看未来大学专业的学习,甚至未来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选择方向,这是对他人生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考量。这些问题,学生从现在就要开始考虑。
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经验
2015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在“全国首届高中学生成长指导高峰论坛”上提及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高中生处于一个充满生机和矛盾的年龄,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高中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探索期。探索期的发展任务是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来探索自己的生涯目标和职业偏好。高中阶段也是一个孩子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疑问、困惑和矛盾,所以他急需了解很多学科学习之外的东西。董奇校长认为,生涯教育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可以帮助学生慢慢地找寻自我、找寻人生的方向。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学校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生涯讲座,开启了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积累;2006年开始进行成长测评;2008年成立“健康乐园”;2009年有了第一位生涯规划师,也就是专业的生涯教师;2010年学校拿出初一、高一各1门必修课开始上生涯课,初中叫“学习智慧”,高中叫“生涯规划”,以达到生涯教育全覆盖;2011年学校出版了教材,成立“生涯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加大生涯教育的研究力度;2013年进入关于生涯教育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也就是体验式学习;2014年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让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2015年开展生涯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
三、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3 3”
(一)三个建设
每个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是不一样的,师资、家长资源也不完全一样,生涯教育应该是基于学校文化研究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生涯教育模式。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校本生涯教育模式,首先是在办学理念之下的顶层设计、机构保障,然后有一个资源聚合以及系统实施的过程,这是一个校本的模式。
第一是生涯课程建设。2011年,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同时能够让学生有选择,学校做了一个课程群。18位生涯教育教师,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做实验,每位教师根据自己不同风格开设不同的生涯课程。
第二是团队建设。生涯教育一定要有团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闯难关,一起享受成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专业的生涯师资团队建设也是一步步来的,从5位专职心理教师发展到专兼职的18位生涯教师,其中有物理教师、政治教师、化学教师,他们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承担生涯课教学工作。
第三是资源建设。学校开发了大量生涯教育的资源,包括校本教材、对校本教材的改造、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大量的社会实践基地、职业场所建设。
(二)生涯指导三进阶
生涯指导三进阶的第一个是心理咨询室。2008年学校把心理咨询室改为“健康乐园”,从原来应答式的服务——你来我这儿,我来给你咨询解决你的问题,转变为发展性的、预防性的教育。2014年,“健康乐园”又改为“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这反映了理念的变化,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个性化的成长。经过十几年不断地摸索、实践和研究,形成了实验中学生涯教育的特色,就是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的研究。
四、体会和反思
(一)资源聚合
生涯教育一定不是学科教学,不是知识传递,同时生涯教育也绝不是学校教育单方能解决的。生涯教育跟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它一定要有家庭、社会的参与才可以。首先,孩子要了解多种职业,家长有绝对优势,一个班40多个学生,家长可能有20多个职业,可以广泛发动家长支持。其次,家长比教师更了解学生,教师只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状态,孩子一出生是什么性格,他现在做这件事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家长比教师有优势。而且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比教师更加上心和期待,这是家庭的第二个优势。第三,按照中国的特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包括他的大学专业选择、工作选择甚至恋爱婚姻选择,家长参与学生人生选择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家族也会给孩子提供很多资源。另外,社会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工作、职业以及生活场所。所以,做生涯教育一定不要忘记将家庭和社会资源融入学校,共同组成一个“生涯社区”,实现学生的生涯发展。
(二)顶层设计
生涯教育不是几个生涯教育教师的事情,它是学校整个教育层面的事。生涯教育教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去看学校现有的学生活动、社团活动,有一些活动资源很好但没有融入生涯教育的理念,可以试着在活动中融入生涯教育理念。如“生涯GPS”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活动体系,在这个活动体系里,比如艺术节、电影节、话剧节,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融入人文关怀,进行生涯教育。还可以组织一些生涯主题活动,比如“N年后的我”“职业影随”之类的生涯活动。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3-0013-02
【作者简介】杨文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100032)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与生涯教育。
一、高考改革对高中的要求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足见国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有两点是需要认真领会理解的:第一,关于“两依据”“一参考”。依据一,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要看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依据二,在另外的6-7门课当中,学生可以任选3门,这3门的成绩依据是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综合性的评价,包含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思想品德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第二,“身在高一,心在高三”。在未来高考这样一种评价和考试办法下,我们的学生可能面对的就是高一选课、高三选考,换句话说是,身在高一、心在高三。因为要在政史地理化生6门当中选择3科参加未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生选择的依据一个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大学里想学的专业;第二个是大学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学生在高一选课的时候,就要去想高三的时候我报考什么学校、专业是什么,大学对相关学科的要求是什么。
对高中来说,高考改革带来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对学校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挑战。从学校来说,就是学校的应变力,学校怎么提供选择,比如课程要做相应的改变,组织机构要做相应调整。
而学生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学会选择。很显然,未来的新高考评价方案,一定考验着学生的选择力。学生的选择力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选科。学生从高一开始选科,高一选哪几科,高二选哪几科,每门课要达到何种水平;学业水平考试将要考哪几科;大学要读的专业需要参考高中哪几科的学业水平成绩。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去看未来大学专业的学习,甚至未来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选择方向,这是对他人生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考量。这些问题,学生从现在就要开始考虑。
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经验
2015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在“全国首届高中学生成长指导高峰论坛”上提及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高中生处于一个充满生机和矛盾的年龄,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高中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探索期。探索期的发展任务是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来探索自己的生涯目标和职业偏好。高中阶段也是一个孩子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疑问、困惑和矛盾,所以他急需了解很多学科学习之外的东西。董奇校长认为,生涯教育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可以帮助学生慢慢地找寻自我、找寻人生的方向。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学校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生涯讲座,开启了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积累;2006年开始进行成长测评;2008年成立“健康乐园”;2009年有了第一位生涯规划师,也就是专业的生涯教师;2010年学校拿出初一、高一各1门必修课开始上生涯课,初中叫“学习智慧”,高中叫“生涯规划”,以达到生涯教育全覆盖;2011年学校出版了教材,成立“生涯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加大生涯教育的研究力度;2013年进入关于生涯教育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也就是体验式学习;2014年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让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2015年开展生涯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
三、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3 3”
(一)三个建设
每个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是不一样的,师资、家长资源也不完全一样,生涯教育应该是基于学校文化研究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生涯教育模式。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校本生涯教育模式,首先是在办学理念之下的顶层设计、机构保障,然后有一个资源聚合以及系统实施的过程,这是一个校本的模式。
第一是生涯课程建设。2011年,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同时能够让学生有选择,学校做了一个课程群。18位生涯教育教师,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做实验,每位教师根据自己不同风格开设不同的生涯课程。
第二是团队建设。生涯教育一定要有团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闯难关,一起享受成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专业的生涯师资团队建设也是一步步来的,从5位专职心理教师发展到专兼职的18位生涯教师,其中有物理教师、政治教师、化学教师,他们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承担生涯课教学工作。
第三是资源建设。学校开发了大量生涯教育的资源,包括校本教材、对校本教材的改造、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大量的社会实践基地、职业场所建设。
(二)生涯指导三进阶
生涯指导三进阶的第一个是心理咨询室。2008年学校把心理咨询室改为“健康乐园”,从原来应答式的服务——你来我这儿,我来给你咨询解决你的问题,转变为发展性的、预防性的教育。2014年,“健康乐园”又改为“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这反映了理念的变化,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个性化的成长。经过十几年不断地摸索、实践和研究,形成了实验中学生涯教育的特色,就是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的研究。
四、体会和反思
(一)资源聚合
生涯教育一定不是学科教学,不是知识传递,同时生涯教育也绝不是学校教育单方能解决的。生涯教育跟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它一定要有家庭、社会的参与才可以。首先,孩子要了解多种职业,家长有绝对优势,一个班40多个学生,家长可能有20多个职业,可以广泛发动家长支持。其次,家长比教师更了解学生,教师只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状态,孩子一出生是什么性格,他现在做这件事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家长比教师有优势。而且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比教师更加上心和期待,这是家庭的第二个优势。第三,按照中国的特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包括他的大学专业选择、工作选择甚至恋爱婚姻选择,家长参与学生人生选择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家族也会给孩子提供很多资源。另外,社会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工作、职业以及生活场所。所以,做生涯教育一定不要忘记将家庭和社会资源融入学校,共同组成一个“生涯社区”,实现学生的生涯发展。
(二)顶层设计
生涯教育不是几个生涯教育教师的事情,它是学校整个教育层面的事。生涯教育教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去看学校现有的学生活动、社团活动,有一些活动资源很好但没有融入生涯教育的理念,可以试着在活动中融入生涯教育理念。如“生涯GPS”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生涯活动体系,在这个活动体系里,比如艺术节、电影节、话剧节,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融入人文关怀,进行生涯教育。还可以组织一些生涯主题活动,比如“N年后的我”“职业影随”之类的生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