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35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儿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儿采取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患儿脱水症状恢复时间及大便形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在治疗小儿腹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泻;小儿;补液盐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088-02
  腹泻是在明确病因之前,以出现大便性质改变、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儿童腹泻往往多见以腹泻次数增多为主的消化道症状、以发热为主的全身症状、以及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儿童腹泻需及时治疗,如治疗不及时,症状持续存在,则可发生严重脱水,病情严重时会危害患儿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在充足的营养支持基础上,补充足够液体,保证患儿体循环的正常,以维持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笔者以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患儿35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中女19例,男16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2±2.1)岁;对照组中女17例,男18例,年齡2~8岁,平均年龄(3.9±2.2)岁。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口服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等。观察组采取口服补液盐治疗:①补充累计损失量:首先对患儿的脱水程度进行综合评估,轻度以60ml/kg计算,中度以80~100ml/kg计算,准确计算出总量后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剂量为20ml/5min,并于6h内补完;② 补充继续损失量:按照30ml/(kg·d)计算,遵循丢失多少补多少的原则[2],以补液盐补充。
  1.3 疗效评价[3] 显效:经治疗后3d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精神状态良好;有效:经治疗后5d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基本成形,精神状态改善;无效:经治疗后5d内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继续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脱水症状恢复时间与大便形成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脱水症状恢复时间及大便形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其生理特征密切相关。腹泻时出现的消化道症状以及免疫力下降等,是由于婴幼儿时期,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神级系统对胃肠道中调节功能不够完善,且由于婴幼儿发育较快,营养需求大,胃肠道压力较大。神级系统调节能力不足,胃肠道压力大等两个方面综合因素导致小儿胃肠道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发生消化系统机制、功能紊乱。另一方面,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液免疫球蛋白、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等免疫力标志物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胃肠的屏蔽功能不完善,对易感因素的防御力也就大大下降,导致儿童容易受到感染因素侵袭。小儿腹泻临床表现多见消化系统症状如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变化,全身症状如发热,免疫系统症状如免疫下降等。据调查显示[4],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约为每年0.75~4.0次/人。小儿腹泻发病率较高,如治疗不及时、症状持续存在,则可发生严重脱水,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目前临床中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较多,临床用药选择面大。而临床治疗也可选择多种途径给予治疗,如静脉滴注、口服补液盐等。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腹泻患儿口服补液盐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脱水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 ,与相关文献[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口服补液盐在治疗小儿腹泻中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脱水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娟,舒俊华,罗燕军,等.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小儿药学杂志,2013,2(11):234-235.
  [2] 孔丽丽.米粉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0):208-209.
  [3] 郑明.口服补液盐在小儿腹泻应用6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5(25):564-565.
  [4] 苗萍.口服补液盐Ⅲ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5):109-110.
  (收稿日期:2015.06.1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各150例进行分析,检测并比较血清中各项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三组的FT3、FT4、TT4指标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TSH随孕期增加持续上升,TT3水平妊娠中期最高、晚期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Ab和TPOAb阳性率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其中TGAb阳性
【摘 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陈旧性肺结核并发咯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23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1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基于对照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咯血频率、咯血量、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临床转归。结果:干预7d后持续监测5d可见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日咯血次数、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临床转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随机抽取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65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于同一指定日期的清
【摘要】目的:观察他汀降脂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仅使用低蛋白饮食治疗,观察组使用他汀类降脂药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UAER和血清TNF-α、hs-CRP、SCr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体内UAER及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P>0.05
【摘要】脾胃疾病病变复杂,病因病机有虚实寒热的不同,病久又易见虚实夹杂,使之论治也十分复杂。闵范忠教授辨治脾胃病常采用辨证辨病相互结合的方法,多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为基本治法,并随疾病和病症进行加减,疗效明显。  【关键词】脾胃病;中医药疗法;闵范忠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23-02  闵范忠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带教
【摘 要】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吸入福莫特罗粉治疗,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EV)、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和晚上憋醒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白天症状评分和晚上憋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摘 要】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乳酸林格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羟乙基淀粉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中式面对面社区健康教育,每月1次,时间1年,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心理干预、饮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X线监视下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胫骨成角(8.5±1.2)°、胫骨短缩距离(5.2±1.1)mm、胫骨旋转(6.5±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