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实手法在叙事性文章中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是非常普遍的,但“虚”与“实”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运用却罕有人谈及。借用虚实这个概念,笔者谈一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在如何使用“虚”“实”这对概念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虚”与“实”的使用实现素材论据的优化配置的目的。
“虚”“实”其实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此笔者把它定义在素材论据所起的作用这一范畴内:在论证方面起主要作用为“实”,起次要作用为“虚”。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虚”与“实”在文章开头的结合使用
先看学生习作例子:种子抓住了春天的衣角,在春回大地时恣意享受成长的新奇,云朵抓住了太阳的温暖,在阵阵的惊雷中开启一段拥抱大地的旅程,雏鹰抓住了风的大手,在蔚蓝的天空中收获高飞的喜悦……商人看中了又大又美的珍珠,即使货箱一空也愿换取它:他看准并抓住了机会,他无怨无悔,也收获了人生路上追求的更高的价值。
这里运用种子、云朵与雏鹰这三种意象,揉比喻、排比、拟人手法于一体,其实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出材料中商人不惜代价买珍珠这个话题,相对而言它们作用是次要的,是“虚”的,但正是有了开头这些“虚”的意象论据,行文就显得多彩多姿,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很好的语文素养。
二、“虚”与“实”在重点段的结合使用
先看例子:李密拂动孝心的琴弦,演奏出感天动地的隔代报恩的亲情之歌。晋武帝多次征召李密,但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以一颗赤子之心却感动了君王,允不出仕。《陈情表》感人肺腑,也为后人树立起了回报父母劬劳之恩的榜样。忠孝不能两全,李密的感恩就是至纯至真的孝道。毛泽东知母病危,日夜兼程返家,于无比之悲痛之中挥笔写了《祭母文》;朱自清孝心至诚,一篇《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田世国捐肾救母,自称物归原主,诠释了“鸦反哺,羊跪乳”的情义,他们的孝道与李密相比,应是毫不逊色。
重点段对观点的论证起举足轻重作用,该段以李密这一论据为论述主体,为“实”;辅以毛泽东、朱自清、田世国这三例,为“虚”;这三个简例对主例进行类比烘托,使李密这一主体的论证作用更有力、更突出。
再看例子:和平的春风吹拂人们的脸庞,人们仰起头来,脸上绽放出最迷人的微笑。和平鸽在蓝天飞翔,从黑人和白人头上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马丁·路德·金,那个敢于向世界呼吁和平的人,他坚持了“种族平等”的选择,在炎日下,他奔走呼号,用毅力和意志之锤,打破种族隔离之冰,使平等共和的阳光撒入人们的心房。最终,他成功地在世界播下了平等的种子,自己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一个打造得非常成功的重点段。和平的春风引人绽放微笑,和平鸽留下了声声欢韵。这两个论据意象为“虚”,它们既引出主体马丁·路德·金,更重要是渲染了和平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强烈地勾起人们对种族平等的美好明天的憧憬,不但起到主体不可替代的论证力量,还融入了呼唤种族平等和平互爱的真挚情怀,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三、“虚”与“实”在过渡方面的作用
2012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阅卷老师从审题精准与材料丰富两个角度揭示了其满分原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其实和该考生运用“虚”“实”巧妙过渡亦大有关联。
文中除使用如烤羊肉串支持学子读书梦的阿里木叔叔、汪伦送李白、旅店老板资助《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周游列国的圣人孔子赠礼物于知己和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等五件事为实据,还使用这些段落进行过渡:阳光本就温暖,空气阻挡不了这份温暖的漫延;流水本就欢腾,冷剑割不断这份欢腾的喜悦;玫瑰本就芬芳,围墙挡不住这份芬芳的侵入;世界上玫瑰本只有一处有,送走的多了,芳香便流通于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单守着玫瑰园,只有一处芬芳。从中看出,玫瑰阳光空气等如众星拱月,既过渡,又点题,使各个主体段衔接紧密,整篇文章脉络贯通,浑然天成。
四、“虚”“实”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先看例子:合作是彩虹,拥有它你就拥有了独特的风景;合作是花朵,拥有它你就拥有了醉人的芬芳;合作是白云,拥有它你就拥有了广阔的天空。“山羊过桥”的游戏中,双方选手通过抱住对方的身体,互相转身因而胜利过桥,他们本是竞争对手,却以合作达到了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合作是春天绵绵细雨润物无声,让春天生机盎然;合作是夏日里一股凉风,驱散躁人的炎热;合作是冬日里的一朵雪花,装点着银装素裹的大地。“山羊過独木桥”的游戏,不说明了合作的力量之强大吗?合作让世界更精彩。
春天让百花得以争奇斗艳,百花亦填补了春天寂寞的空白;黑夜让众星得以闪烁,众星亦融化了黑夜的肃穆与寂寥;溪河以鱼儿得以畅游嬉戏,鱼儿亦增添了溪河勃勃生机与无限乐趣。拼个“你死我活”,不就是过个桥,公牛却走得如此惨烈,倒不如抱着换位合作过河,共采双赢之花。
这次作文,笔者以2014年河南等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山羊过桥”来训练学生,我然后选取本班三位学生这三段典型的段落放在一起,让全班讨论,从中体会虚实使用的优劣高下。
细看可以知道,三者都以“合作实现双赢”为论点,均以事物类比构成排比引出材料、主体及文章主旨,但是第一个表面看似是大谈合作的作用,实则虚无缥缈,游离于主旨之外;第二个涉及合作,只是“单赢”,没谈到“双赢”;唯有第三个,紧扣双赢,铺排染墨,以虚引实,两者相得益彰。可见“虚”之运用,要领全在紧扣观点主旨进行。
综上所述,议论文中也有“虚”“实”,处理好“虚”与
“实”,就能使论述更加充实且论据分置合理,又生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之效,从而避免了议论单一,分析偏于理眭,语言枯燥,情感淡薄之弊。
“虚”“实”其实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此笔者把它定义在素材论据所起的作用这一范畴内:在论证方面起主要作用为“实”,起次要作用为“虚”。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虚”与“实”在文章开头的结合使用
先看学生习作例子:种子抓住了春天的衣角,在春回大地时恣意享受成长的新奇,云朵抓住了太阳的温暖,在阵阵的惊雷中开启一段拥抱大地的旅程,雏鹰抓住了风的大手,在蔚蓝的天空中收获高飞的喜悦……商人看中了又大又美的珍珠,即使货箱一空也愿换取它:他看准并抓住了机会,他无怨无悔,也收获了人生路上追求的更高的价值。
这里运用种子、云朵与雏鹰这三种意象,揉比喻、排比、拟人手法于一体,其实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出材料中商人不惜代价买珍珠这个话题,相对而言它们作用是次要的,是“虚”的,但正是有了开头这些“虚”的意象论据,行文就显得多彩多姿,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很好的语文素养。
二、“虚”与“实”在重点段的结合使用
先看例子:李密拂动孝心的琴弦,演奏出感天动地的隔代报恩的亲情之歌。晋武帝多次征召李密,但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以一颗赤子之心却感动了君王,允不出仕。《陈情表》感人肺腑,也为后人树立起了回报父母劬劳之恩的榜样。忠孝不能两全,李密的感恩就是至纯至真的孝道。毛泽东知母病危,日夜兼程返家,于无比之悲痛之中挥笔写了《祭母文》;朱自清孝心至诚,一篇《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田世国捐肾救母,自称物归原主,诠释了“鸦反哺,羊跪乳”的情义,他们的孝道与李密相比,应是毫不逊色。
重点段对观点的论证起举足轻重作用,该段以李密这一论据为论述主体,为“实”;辅以毛泽东、朱自清、田世国这三例,为“虚”;这三个简例对主例进行类比烘托,使李密这一主体的论证作用更有力、更突出。
再看例子:和平的春风吹拂人们的脸庞,人们仰起头来,脸上绽放出最迷人的微笑。和平鸽在蓝天飞翔,从黑人和白人头上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马丁·路德·金,那个敢于向世界呼吁和平的人,他坚持了“种族平等”的选择,在炎日下,他奔走呼号,用毅力和意志之锤,打破种族隔离之冰,使平等共和的阳光撒入人们的心房。最终,他成功地在世界播下了平等的种子,自己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一个打造得非常成功的重点段。和平的春风引人绽放微笑,和平鸽留下了声声欢韵。这两个论据意象为“虚”,它们既引出主体马丁·路德·金,更重要是渲染了和平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强烈地勾起人们对种族平等的美好明天的憧憬,不但起到主体不可替代的论证力量,还融入了呼唤种族平等和平互爱的真挚情怀,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三、“虚”与“实”在过渡方面的作用
2012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阅卷老师从审题精准与材料丰富两个角度揭示了其满分原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其实和该考生运用“虚”“实”巧妙过渡亦大有关联。
文中除使用如烤羊肉串支持学子读书梦的阿里木叔叔、汪伦送李白、旅店老板资助《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周游列国的圣人孔子赠礼物于知己和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等五件事为实据,还使用这些段落进行过渡:阳光本就温暖,空气阻挡不了这份温暖的漫延;流水本就欢腾,冷剑割不断这份欢腾的喜悦;玫瑰本就芬芳,围墙挡不住这份芬芳的侵入;世界上玫瑰本只有一处有,送走的多了,芳香便流通于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单守着玫瑰园,只有一处芬芳。从中看出,玫瑰阳光空气等如众星拱月,既过渡,又点题,使各个主体段衔接紧密,整篇文章脉络贯通,浑然天成。
四、“虚”“实”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先看例子:合作是彩虹,拥有它你就拥有了独特的风景;合作是花朵,拥有它你就拥有了醉人的芬芳;合作是白云,拥有它你就拥有了广阔的天空。“山羊过桥”的游戏中,双方选手通过抱住对方的身体,互相转身因而胜利过桥,他们本是竞争对手,却以合作达到了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合作是春天绵绵细雨润物无声,让春天生机盎然;合作是夏日里一股凉风,驱散躁人的炎热;合作是冬日里的一朵雪花,装点着银装素裹的大地。“山羊過独木桥”的游戏,不说明了合作的力量之强大吗?合作让世界更精彩。
春天让百花得以争奇斗艳,百花亦填补了春天寂寞的空白;黑夜让众星得以闪烁,众星亦融化了黑夜的肃穆与寂寥;溪河以鱼儿得以畅游嬉戏,鱼儿亦增添了溪河勃勃生机与无限乐趣。拼个“你死我活”,不就是过个桥,公牛却走得如此惨烈,倒不如抱着换位合作过河,共采双赢之花。
这次作文,笔者以2014年河南等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山羊过桥”来训练学生,我然后选取本班三位学生这三段典型的段落放在一起,让全班讨论,从中体会虚实使用的优劣高下。
细看可以知道,三者都以“合作实现双赢”为论点,均以事物类比构成排比引出材料、主体及文章主旨,但是第一个表面看似是大谈合作的作用,实则虚无缥缈,游离于主旨之外;第二个涉及合作,只是“单赢”,没谈到“双赢”;唯有第三个,紧扣双赢,铺排染墨,以虚引实,两者相得益彰。可见“虚”之运用,要领全在紧扣观点主旨进行。
综上所述,议论文中也有“虚”“实”,处理好“虚”与
“实”,就能使论述更加充实且论据分置合理,又生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之效,从而避免了议论单一,分析偏于理眭,语言枯燥,情感淡薄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