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新时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扩充其环境教育方面的內容,使其更具有时代特征,以满足可持续发展对未来建设者的需要。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形势,人类要解决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新的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来改变行为模式,以达到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
一、将环境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只有解决环境问题,才能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环境意识,可以说,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如果从高等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不具备这一素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必然还会沿用传统的行为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造成环境污染。而环境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情操和行为,使人们养成面对环境问题进行明智决策和采取负责行动的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观和生态观,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自觉性。因此,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是实施环境教育,但是目前高校的环境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普及率还较低,很多院校的环境教育仅仅局限于城市、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并且是作为专业课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性,其他专业则很少或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导致大学生整体环境意识较差,自然观、生态观、环境观、节约观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现实可行性
1.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具体内涵和表现会随着时代主题和特征的转换而发生变化的,各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既一脉相承,前后延续,又不断发展,增添新的内容。爱国主义,从总体要求来看,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要对国家的发展产生较重大的影响,就会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爆发,环境对人类的破坏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报复,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事实证明,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文文化的衰亡。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这次大战所蔓延的区域极其广大,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区”。我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侵略”所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承载极限,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那将无异于自毁。在战争年代,抵御外侮,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爱国主义的要求,目前这场保卫环境“战争”的胜负,同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同样能够激发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通过对世界各国资源、经济和环境状况的横向比较,使学生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命感;通过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前后的纵向比较,使学生看到成绩、前途和任务的艰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环境资源状况的内在关系,坚信只要坚持我们的优势,经过不解的努力,必将会创造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发展方式。因此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激发人们自觉地彻底扭转不正确的环境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
强烈的环境意识的培养,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环境知识为基础,但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撞击与升华,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次上形成信念甚至信仰。”因此,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与“三观”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三观”教育中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新的内容,使大学生在了解环境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人、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引导学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地球系统为对象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地位和发展问题,从人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意义上来探讨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地球系统整体”为立足点,以系统诸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为内容,树立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因此人类必须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既要肯定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又要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既要看到人类自身价值,也要看到自然界的价值,树立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生态平衡,确立人文生态价值取向,使学生按照这一人生价值取向,深刻明确当代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能为自己得到各种满足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而是首先要为他人、为子孙后代、为社会进步而生活、奋斗,必须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向下,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负起优化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
3.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加强道德修养和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中
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这也是环境教育必须提倡和坚持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对环境的损害就是对他人利益的损害,环境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破坏环境资源就是破坏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依靠相关科学,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外,还必须依靠道德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观念。但事实上现在大学校园里生态道德缺失非常严重,例如:缺乏节约意识,水浪费、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等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缺失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废旧物品、有害物品,到风景区游玩乱丢塑料袋或垃圾等等。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必须从价值取向上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扩展道德的功能领域。而将环境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中,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通、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道德体系,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规范对自然的行为,遵循社会公德。进而使学生内化若干新的道德原则并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即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的责任;人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把个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能耗、杜绝浪费的绿色消费转变。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不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一切生活、消费行为都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浪费自然资源、污染自然环境为耻。对居住、交通、旅游、娱乐、交际等方式的选择,应当有利于节约使用和再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新型道德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人类的道德进步和道德完善,也标志着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与新举措。
4.适当扩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关内容
自从世界上有了人,就开始了人与自然之间永不完结的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对立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凭借自身的智慧,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给人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广泛的社会文明。但是由于人类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对自然的改造随心所欲,这似乎只是伤害了自然界,而这种伤害又通过自然界对人类的反馈,给自身带来了许多的灾难.如今,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辐射污染、固废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等,使人们呼吸不上清新的空气,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上放心的食物,缺少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甚至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吃一堑,长一智”,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是吃了“大堑”,该长“大智”了,是认真“自省、自警”的时候了,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笔者认为,在快速工业化导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空前加剧,造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应扩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内容并重点讲述,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就是: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但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人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人们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积极的占主导的方面,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合理调节相互关系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在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人类不能把责任推给自然界,要发挥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达到共存共荣,相得益彰。为此,人类要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自然;但是这种开发和利用,必须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必须有所节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给大自然造成的破坏,必须予以最大限度的修复与补偿。
5.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贯穿于相关章节
为了更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以法律的手段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若干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89年12月26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此外,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知识,在教材的相关章节有所阐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通过对环境法规的了解,明确保护环境的法律义务,真正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自内心地产生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按环境保护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自觉地监督、制止他人危害社会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唐加继,李韬.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2).
[2]章玲,环境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J].理论观察,2000,(5).
[3]高晓钟.试论生态道德在高校德育中的锲入[J].生态经济,2007,(1).
[4]周红.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视觉[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
[5]王露璐.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评论,2003,(6).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形势,人类要解决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新的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来改变行为模式,以达到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
一、将环境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只有解决环境问题,才能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环境意识,可以说,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如果从高等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不具备这一素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必然还会沿用传统的行为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造成环境污染。而环境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情操和行为,使人们养成面对环境问题进行明智决策和采取负责行动的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观和生态观,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自觉性。因此,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是实施环境教育,但是目前高校的环境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普及率还较低,很多院校的环境教育仅仅局限于城市、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并且是作为专业课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性,其他专业则很少或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导致大学生整体环境意识较差,自然观、生态观、环境观、节约观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现实可行性
1.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具体内涵和表现会随着时代主题和特征的转换而发生变化的,各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既一脉相承,前后延续,又不断发展,增添新的内容。爱国主义,从总体要求来看,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要对国家的发展产生较重大的影响,就会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爆发,环境对人类的破坏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报复,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事实证明,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文文化的衰亡。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这次大战所蔓延的区域极其广大,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区”。我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侵略”所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承载极限,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那将无异于自毁。在战争年代,抵御外侮,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爱国主义的要求,目前这场保卫环境“战争”的胜负,同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同样能够激发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通过对世界各国资源、经济和环境状况的横向比较,使学生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命感;通过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前后的纵向比较,使学生看到成绩、前途和任务的艰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环境资源状况的内在关系,坚信只要坚持我们的优势,经过不解的努力,必将会创造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发展方式。因此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激发人们自觉地彻底扭转不正确的环境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
强烈的环境意识的培养,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环境知识为基础,但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撞击与升华,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次上形成信念甚至信仰。”因此,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与“三观”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三观”教育中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新的内容,使大学生在了解环境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人、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引导学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地球系统为对象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地位和发展问题,从人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意义上来探讨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地球系统整体”为立足点,以系统诸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为内容,树立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因此人类必须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既要肯定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又要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既要看到人类自身价值,也要看到自然界的价值,树立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生态平衡,确立人文生态价值取向,使学生按照这一人生价值取向,深刻明确当代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能为自己得到各种满足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而是首先要为他人、为子孙后代、为社会进步而生活、奋斗,必须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向下,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负起优化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
3.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加强道德修养和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中
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这也是环境教育必须提倡和坚持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对环境的损害就是对他人利益的损害,环境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破坏环境资源就是破坏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依靠相关科学,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外,还必须依靠道德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观念。但事实上现在大学校园里生态道德缺失非常严重,例如:缺乏节约意识,水浪费、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等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缺失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废旧物品、有害物品,到风景区游玩乱丢塑料袋或垃圾等等。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必须从价值取向上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扩展道德的功能领域。而将环境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中,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通、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道德体系,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规范对自然的行为,遵循社会公德。进而使学生内化若干新的道德原则并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即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的责任;人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把个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能耗、杜绝浪费的绿色消费转变。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不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一切生活、消费行为都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浪费自然资源、污染自然环境为耻。对居住、交通、旅游、娱乐、交际等方式的选择,应当有利于节约使用和再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新型道德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人类的道德进步和道德完善,也标志着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与新举措。
4.适当扩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关内容
自从世界上有了人,就开始了人与自然之间永不完结的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对立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凭借自身的智慧,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给人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广泛的社会文明。但是由于人类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对自然的改造随心所欲,这似乎只是伤害了自然界,而这种伤害又通过自然界对人类的反馈,给自身带来了许多的灾难.如今,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辐射污染、固废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等,使人们呼吸不上清新的空气,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上放心的食物,缺少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甚至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吃一堑,长一智”,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是吃了“大堑”,该长“大智”了,是认真“自省、自警”的时候了,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笔者认为,在快速工业化导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空前加剧,造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应扩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内容并重点讲述,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就是: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但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人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人们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积极的占主导的方面,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合理调节相互关系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在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人类不能把责任推给自然界,要发挥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达到共存共荣,相得益彰。为此,人类要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自然;但是这种开发和利用,必须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必须有所节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给大自然造成的破坏,必须予以最大限度的修复与补偿。
5.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贯穿于相关章节
为了更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以法律的手段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若干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89年12月26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此外,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知识,在教材的相关章节有所阐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通过对环境法规的了解,明确保护环境的法律义务,真正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自内心地产生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按环境保护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自觉地监督、制止他人危害社会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唐加继,李韬.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2).
[2]章玲,环境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J].理论观察,2000,(5).
[3]高晓钟.试论生态道德在高校德育中的锲入[J].生态经济,2007,(1).
[4]周红.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视觉[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
[5]王露璐.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评论,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