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了,当许多人结束一天的生活酣甜入睡时,有一些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比如这种特殊的职业——听漏工。
听漏工是城市里才有的职业,他们受雇于供水单位,在深夜里出动,走到街上或住宅区里,使用像医生听诊器那样的专业工具(听漏棒或听漏仪),寻找城市里供水管道的渗漏之处。
和城市其他地方一样,北京市石景山区也有这样一个四人组成的听漏工团队。
四个人分别是石景山区自来水公司管网所业务助理王林、技术组组长张楠、维修部负责人朱军盈以及库房管理负责人侯金文。在工作分工上,王林是队长,张楠的技术组承担主导工作,维修部和库房人员加以配合。每个夜晚对听漏工而言都是忙碌的。浅蓝色工作服套着橘红色反光衣,一身醒目的行头,加上车里载着的各种设备,听漏工很容易被辨识。
“查漏的时候心一定要静,要听透!”7月26日,在为古城南路小区测漏时,王林招呼其余队友。夜还没有深,街上依旧繁忙,王林说需要做到心无杂念,才能透过嘈杂的空气听到管道中微妙的声音。
王林边说着边打开汽车后备厢,拿出听音棒,掀开马路上的井盖,将听音棒一头与井下管线连接,听筒另一头贴紧耳朵,然后闭上双眼。
一般来说,深夜零点到凌晨四点是听漏的黄金时间。那时候,各家各户用水较少,路面也相对安静。
“再晚一点大家就要开始用水了。”王林说,他们尽量把工作集中到凌晨时段,使效率高一点。如果遇到漏点,他们做上记号,第二天一早抢修人员就会来抢修。
听漏是一项技术活,王林和张楠都这么说。
听漏工主要根据声音来判断是否漏水,漏水和正常用水的声音是有区别的。有漏点的水声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呈“刷刷”的声音。而正常使用水的声音是不持续的,会是断断续续的“哗哗”声。但要判断是否持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耳再灵也会有一定误差。于是为了减少误差,一口井通常要两个人分别给出判断意见。
此外,即使是呈漏点的“刷刷”声,也不见得是真正有漏点。比如,有的居民小区有自己的塔楼,塔楼比一般楼房高,往往供水会用水泵,水泵产生的声音就和漏点的声音非常相似。
年轻的听漏工由于缺乏经验,很容易被水声误导,错误地判断漏点。“干我们这行,年龄越大反而越好,那些老听漏工,总是有足够的经验应对多种情况。”王林说。
朱军盈是老听漏工的代表。有一次在六合园小区附近测漏,张楠带来的技术员在听漏过程中发现了两处相似的声音,不同的是一处噪音大,一处声音更加低沉。朱军盈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小区里的高塔比较多,他告诉技术人员,噪音是高压水泵的机械噪音,前一个只有噪音,没有漏水;而第二个较为低沉的则是真正的“跑水”声。事后证明朱军盈判断丝毫无差。
有时候,天气和季节也会成为听漏工作的障碍。
遇到雷雨天气,听漏工作便无法进行。听音棒的材质一般是不锈钢或铜质的,在雷电中成为天然的导体,这时候贸然工作是十分危险的。前两天北京下暴雨,他们也不得不中断了几天的工作。
冬天也比较麻烦,天气冷,管道井口会结冰,他们必须在白天就进入小区,将冻结的井盖口撬松动,避免夜间工作的时候敲打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
听漏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夜间车辆的车速经常都很快,在马路上听漏就要做好安全警示。每次执行测漏任务,侯金文会为团队提前准备好安全反光背心、锥桶、警戒线、应急救援设备、夜间便携照明设备等安全防护用品。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听漏工,不仅仅要“耳力”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王林说有新人刚来干这个,连井盖都拉不开的都有,更别提去搬运那些沉重的仪器了
张楠说,听漏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也没有什么别的窍门,只有静下心来一遍一遍地反复听,根据经验去判断。“国家没有职业资格考试,老资格的技术人员会出题对学员进行检验,但理论不是重点,主要是经验。”王林表示。
每天的工作大概要持续三个小时。这会儿正值夏季,即使是夜晚也不减闷热,每次工作完毕,四人都被汗浸得像淋过雨似的。
听到张楠一声“收工”的招呼,整个小组就像被解放的笼里的鸟一样,轻松地开始聊起工作以外的话题,说笑或者蹦跶。对于他们来说,工具箱和仪器在搬回车上的过程中不再显得沉重,晨幕初开的空荡的马路上顿时欢快了起来。
听漏工是城市里才有的职业,他们受雇于供水单位,在深夜里出动,走到街上或住宅区里,使用像医生听诊器那样的专业工具(听漏棒或听漏仪),寻找城市里供水管道的渗漏之处。
和城市其他地方一样,北京市石景山区也有这样一个四人组成的听漏工团队。
四个人分别是石景山区自来水公司管网所业务助理王林、技术组组长张楠、维修部负责人朱军盈以及库房管理负责人侯金文。在工作分工上,王林是队长,张楠的技术组承担主导工作,维修部和库房人员加以配合。每个夜晚对听漏工而言都是忙碌的。浅蓝色工作服套着橘红色反光衣,一身醒目的行头,加上车里载着的各种设备,听漏工很容易被辨识。
“查漏的时候心一定要静,要听透!”7月26日,在为古城南路小区测漏时,王林招呼其余队友。夜还没有深,街上依旧繁忙,王林说需要做到心无杂念,才能透过嘈杂的空气听到管道中微妙的声音。
王林边说着边打开汽车后备厢,拿出听音棒,掀开马路上的井盖,将听音棒一头与井下管线连接,听筒另一头贴紧耳朵,然后闭上双眼。
一般来说,深夜零点到凌晨四点是听漏的黄金时间。那时候,各家各户用水较少,路面也相对安静。
“再晚一点大家就要开始用水了。”王林说,他们尽量把工作集中到凌晨时段,使效率高一点。如果遇到漏点,他们做上记号,第二天一早抢修人员就会来抢修。
听漏是一项技术活,王林和张楠都这么说。
听漏工主要根据声音来判断是否漏水,漏水和正常用水的声音是有区别的。有漏点的水声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呈“刷刷”的声音。而正常使用水的声音是不持续的,会是断断续续的“哗哗”声。但要判断是否持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耳再灵也会有一定误差。于是为了减少误差,一口井通常要两个人分别给出判断意见。
此外,即使是呈漏点的“刷刷”声,也不见得是真正有漏点。比如,有的居民小区有自己的塔楼,塔楼比一般楼房高,往往供水会用水泵,水泵产生的声音就和漏点的声音非常相似。
年轻的听漏工由于缺乏经验,很容易被水声误导,错误地判断漏点。“干我们这行,年龄越大反而越好,那些老听漏工,总是有足够的经验应对多种情况。”王林说。
朱军盈是老听漏工的代表。有一次在六合园小区附近测漏,张楠带来的技术员在听漏过程中发现了两处相似的声音,不同的是一处噪音大,一处声音更加低沉。朱军盈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小区里的高塔比较多,他告诉技术人员,噪音是高压水泵的机械噪音,前一个只有噪音,没有漏水;而第二个较为低沉的则是真正的“跑水”声。事后证明朱军盈判断丝毫无差。
有时候,天气和季节也会成为听漏工作的障碍。
遇到雷雨天气,听漏工作便无法进行。听音棒的材质一般是不锈钢或铜质的,在雷电中成为天然的导体,这时候贸然工作是十分危险的。前两天北京下暴雨,他们也不得不中断了几天的工作。
冬天也比较麻烦,天气冷,管道井口会结冰,他们必须在白天就进入小区,将冻结的井盖口撬松动,避免夜间工作的时候敲打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
听漏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夜间车辆的车速经常都很快,在马路上听漏就要做好安全警示。每次执行测漏任务,侯金文会为团队提前准备好安全反光背心、锥桶、警戒线、应急救援设备、夜间便携照明设备等安全防护用品。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听漏工,不仅仅要“耳力”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王林说有新人刚来干这个,连井盖都拉不开的都有,更别提去搬运那些沉重的仪器了
张楠说,听漏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也没有什么别的窍门,只有静下心来一遍一遍地反复听,根据经验去判断。“国家没有职业资格考试,老资格的技术人员会出题对学员进行检验,但理论不是重点,主要是经验。”王林表示。
每天的工作大概要持续三个小时。这会儿正值夏季,即使是夜晚也不减闷热,每次工作完毕,四人都被汗浸得像淋过雨似的。
听到张楠一声“收工”的招呼,整个小组就像被解放的笼里的鸟一样,轻松地开始聊起工作以外的话题,说笑或者蹦跶。对于他们来说,工具箱和仪器在搬回车上的过程中不再显得沉重,晨幕初开的空荡的马路上顿时欢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