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最大的汽车电器配套制造商卢卡斯(Lucas—TVS)是全球知名一级供应商,在印度有4个生产工厂,3个合资厂,其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5%~70%。媒体资料显示,2004年3月卢卡斯来到中国,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曾设下在华年采购达到该公司全球采购金额10%的目标。中国采购办事处总负责人童晟坦言,中国供应商质量优于印度供应商,虽然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都在下滑,但汇率变动对其在华采购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来华采购的动因
Q:印度最近几年采购环境发展很快,为什么印度Lucas-TVS会来到中国采购呢? 童晟:整体而言,中国是一个世界型的生产基地,我们在这里采购的产品都比较成熟,很多中国本土供应商目前给欧美企业在供货,从生产经验和质量上来说都能得到保证。而且整个制造业的产品时间较久,规模较大,这样相对来说生产成本也较低。
目前,有很多产品在印度尚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以我们这次采购的部件来说,比如倒车雷达、GPS,在印度我们没有厂商生产,而在中国100辆车可能有95辆车都带有倒车雷达,剩余5辆车没有的,当用户购车后,也会自己装倒车雷达;但在印度,可能100辆车里面99辆没有倒车雷达。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会在中国来采购很多类似产品,来满足印度市场需求。
Q:在采购的过程中,你们怎么最大化去减少成本节约的流失?
童晟:我们的售后会有自己的连锁店来销售从中国等地采购的产品,物流也是我们自己来控制的,最大化享受成本节约的好处。一般我们给国内供应商的报价都是报FOB价格,然后所有从中国到印度的物流是我们自己来处理。
Q:就售后市场采购产品而言,产品的定位和结构组合是怎样的?
童晟:高中低端都有。我们也会采购一部分高端产品,会把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带到印度去。
Q:敲定采购订单的速度有多快?
童晟:对于供应商给我们的报价,我们会进行对比,看哪一个更有优势,当然前提是在质量上要有保障。
如果是售后,比方某倒车雷达厂商给很多OEM品牌供货,也给多家售后品牌供货,在产品测试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下订单给他了。
但如果是OE采购,我们会严格检测供应商的产品,对其所有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并会去工厂考察。我们最终选择某个供应商一定是因为他的质量稳定性好,PPM值低,PPM统计采用方法正确。
OEM采购量大,我们可以花成本来管理这个供应商,仔细去考查供应商每一道要求是否都做到了。
短期无精减供应商计划
Q:Lucas-TVS五年前就开始介入中国市场,请问你们是怎样对供应商基础进行风险管理的?
童晟:基本上汽车行业都是一样的,选择供应商要做足前期的供应商调查和报价,之后生产样品,样品确认,小批量、大批量生产的流程。至于对已有和潜在的供应商基础的数据更新、风险分析等,都只是在有必要的时候去做。
比如采购某产品,选定A和B两家供应商,他们的供货比较稳定,另有10家潜在的供应商,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每年去更新潜在供应商的信息;而如果A和B的供货都出现问题,这时我们会把这潜在的10家供应商信息全部更新,然后去了解这10家里哪个有取代现有供应商的可能。而在这个更新之前,我们不一定会一直去培养这些供应商,只在有项目的时候才去培养他。
对于供应商的开发,如果共有20多家现有供应商,就可能有五六百潜在供应商,如果每个供应商都去培养,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他大公司的供应商的数量可能更多。
Q:即便是具备了很稳定的供应商体系,但采购商还是会尝试去削减或修正供应商基础,你们也尝试这样做吗?
童晟:如果潜在供应商的报价可以实现比现有供应商节约30%的成本,那个时候他肯定已经不是我们的潜在供应商了。已成为我们合作的供应商。如果质量等各方面可以保证,有30%的节约,采购商不可能不采取任何动作。而如果现有供应商可以实现20%的成本节约,潜在供应商是21%或22%,这对于采购商而言可能兴趣不大,因为20%的成本节约已经做得很稳定,没有必要冒风险。
长期来看,我们要削减供应商,增大单个供应商的采购量和采购种类。但鉴于目前有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还不可能一下子削减很多。
Q:在建立这些供应商基础时,会不会基于一些主观因素,比如采购经理在接触过供应商领导层后对他和他团队产生好感,即便他的成本比其他供应商略高些,也愿意选择与他合作,有这样的情形存在吗? 童晟:会有。采购经理要看供应商高层怎样去理解他的客户,怎样去判断未来的市场,未来发展战略。
假如我遇到一个供应商企业老板,他表示自己不做出口,只是跟外贸公司合作,这样该企业就和我们的大方向是违背的。我可以短期内接受一个外贸公司给我们操作,但长期看肯定是需要有经营出口权的企业,它要设置外贸部及配备相关人才,有做海外市场的意识。每个企业的定位不一样,很多本土供应商运营较慎重,因为毕竟海外市场风险也比较大。
Q:有没有碰到一些要求签有独家供贷协议的供应商或者供应商不愿配合的情况?
童晟:如果非要签有独家供货协议的话,就没有办法了。但一般有远见的供应商,不会签这种独家供货协议,除非供货量特别大。这种协议对供应商来说是一种风险,因为一旦失去了这家客户,他没有任何后备的客户。
从双方的沟通来看,采购商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如果要找一个供货商并提出合作意向,95%的情况下供应商都还是比较合作的。
在华采购有压力
Q: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物流等成本都在下滑,综合这些因素,在中国采购的优势是否更加明显?
童晟:其实有利条件不仅如此,虽然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都在下滑,但是汇率也在变动。目前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比较稳定,但是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相对来说在大幅度的贬值,包括像韩元、澳元、印度卢比等。2008年一年内韩元兑美元贬值率达到25.7%,是1997年金融危机时达到50.2%以后11年来的最大值,印度卢比上年贬值接近25%,这就相当于采购同样的产品,我们损失了25%的利润。虽说物流可能会节约一点,但是相比这25%还是很大的差别。所以整体来说对于我们的采购是有相当大的压力。
来华采购的动因
Q:印度最近几年采购环境发展很快,为什么印度Lucas-TVS会来到中国采购呢? 童晟:整体而言,中国是一个世界型的生产基地,我们在这里采购的产品都比较成熟,很多中国本土供应商目前给欧美企业在供货,从生产经验和质量上来说都能得到保证。而且整个制造业的产品时间较久,规模较大,这样相对来说生产成本也较低。
目前,有很多产品在印度尚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以我们这次采购的部件来说,比如倒车雷达、GPS,在印度我们没有厂商生产,而在中国100辆车可能有95辆车都带有倒车雷达,剩余5辆车没有的,当用户购车后,也会自己装倒车雷达;但在印度,可能100辆车里面99辆没有倒车雷达。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会在中国来采购很多类似产品,来满足印度市场需求。
Q:在采购的过程中,你们怎么最大化去减少成本节约的流失?
童晟:我们的售后会有自己的连锁店来销售从中国等地采购的产品,物流也是我们自己来控制的,最大化享受成本节约的好处。一般我们给国内供应商的报价都是报FOB价格,然后所有从中国到印度的物流是我们自己来处理。
Q:就售后市场采购产品而言,产品的定位和结构组合是怎样的?
童晟:高中低端都有。我们也会采购一部分高端产品,会把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带到印度去。
Q:敲定采购订单的速度有多快?
童晟:对于供应商给我们的报价,我们会进行对比,看哪一个更有优势,当然前提是在质量上要有保障。
如果是售后,比方某倒车雷达厂商给很多OEM品牌供货,也给多家售后品牌供货,在产品测试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下订单给他了。
但如果是OE采购,我们会严格检测供应商的产品,对其所有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并会去工厂考察。我们最终选择某个供应商一定是因为他的质量稳定性好,PPM值低,PPM统计采用方法正确。
OEM采购量大,我们可以花成本来管理这个供应商,仔细去考查供应商每一道要求是否都做到了。
短期无精减供应商计划
Q:Lucas-TVS五年前就开始介入中国市场,请问你们是怎样对供应商基础进行风险管理的?
童晟:基本上汽车行业都是一样的,选择供应商要做足前期的供应商调查和报价,之后生产样品,样品确认,小批量、大批量生产的流程。至于对已有和潜在的供应商基础的数据更新、风险分析等,都只是在有必要的时候去做。
比如采购某产品,选定A和B两家供应商,他们的供货比较稳定,另有10家潜在的供应商,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每年去更新潜在供应商的信息;而如果A和B的供货都出现问题,这时我们会把这潜在的10家供应商信息全部更新,然后去了解这10家里哪个有取代现有供应商的可能。而在这个更新之前,我们不一定会一直去培养这些供应商,只在有项目的时候才去培养他。
对于供应商的开发,如果共有20多家现有供应商,就可能有五六百潜在供应商,如果每个供应商都去培养,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他大公司的供应商的数量可能更多。
Q:即便是具备了很稳定的供应商体系,但采购商还是会尝试去削减或修正供应商基础,你们也尝试这样做吗?
童晟:如果潜在供应商的报价可以实现比现有供应商节约30%的成本,那个时候他肯定已经不是我们的潜在供应商了。已成为我们合作的供应商。如果质量等各方面可以保证,有30%的节约,采购商不可能不采取任何动作。而如果现有供应商可以实现20%的成本节约,潜在供应商是21%或22%,这对于采购商而言可能兴趣不大,因为20%的成本节约已经做得很稳定,没有必要冒风险。
长期来看,我们要削减供应商,增大单个供应商的采购量和采购种类。但鉴于目前有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还不可能一下子削减很多。
Q:在建立这些供应商基础时,会不会基于一些主观因素,比如采购经理在接触过供应商领导层后对他和他团队产生好感,即便他的成本比其他供应商略高些,也愿意选择与他合作,有这样的情形存在吗? 童晟:会有。采购经理要看供应商高层怎样去理解他的客户,怎样去判断未来的市场,未来发展战略。
假如我遇到一个供应商企业老板,他表示自己不做出口,只是跟外贸公司合作,这样该企业就和我们的大方向是违背的。我可以短期内接受一个外贸公司给我们操作,但长期看肯定是需要有经营出口权的企业,它要设置外贸部及配备相关人才,有做海外市场的意识。每个企业的定位不一样,很多本土供应商运营较慎重,因为毕竟海外市场风险也比较大。
Q:有没有碰到一些要求签有独家供贷协议的供应商或者供应商不愿配合的情况?
童晟:如果非要签有独家供货协议的话,就没有办法了。但一般有远见的供应商,不会签这种独家供货协议,除非供货量特别大。这种协议对供应商来说是一种风险,因为一旦失去了这家客户,他没有任何后备的客户。
从双方的沟通来看,采购商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如果要找一个供货商并提出合作意向,95%的情况下供应商都还是比较合作的。
在华采购有压力
Q: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物流等成本都在下滑,综合这些因素,在中国采购的优势是否更加明显?
童晟:其实有利条件不仅如此,虽然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都在下滑,但是汇率也在变动。目前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比较稳定,但是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相对来说在大幅度的贬值,包括像韩元、澳元、印度卢比等。2008年一年内韩元兑美元贬值率达到25.7%,是1997年金融危机时达到50.2%以后11年来的最大值,印度卢比上年贬值接近25%,这就相当于采购同样的产品,我们损失了25%的利润。虽说物流可能会节约一点,但是相比这25%还是很大的差别。所以整体来说对于我们的采购是有相当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