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門其实从未孤立于世俗生活,事实上,僧人与世俗之间的联系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
1982年,一部名叫《少林寺》的影片红遍大江南北,影片在成就了一代“功夫巨星”李连杰的同时,“少林功夫”也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被推向了国际。在影片结尾处,经历过一番快意情仇之后,在受戒仪式上,住持大和尚高声问觉远:“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觉远答:“杀心可息,匡扶正义之心不可息。”住持大和尚颔首微笑,又问:“第二,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觉远答:“能持。”当住持问到“第三,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时,觉远犹豫了。所谓的“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蓄金银财宝”共“十戒”正是出家人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
如果说剃度是从人的外貌上标志着由俗人到佛教徒的转变,那么,“沙弥十戒”则是从人的精神、信仰上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然而,自佛教传至东土起,佛教就与中原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在寺院内部,更像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三六九等的人混杂其中,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避祸,有的为了赎罪,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此,僧人与世俗生活从来就不曾断绝关系。一些僧人虽然削了须发,披起袈裟,戴着念珠,却公然或暗地里追求世俗社会的生活风气,过着既是僧人、又是俗人的生活。
亦僧亦官——权贵的诱惑
似乎,佛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人士(包括皇帝在内)有着不解之缘。在它刚刚来到人地两生的中国不久,就使汉明帝的弟弟楚王刘英着魔,继而又使汉明帝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派人千里迢迢请来印度和尚,并特地为他们盖起了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此后,佛教、寺院、僧人们就与皇家有了天然的联系。
起初,佛教传入中国,是带着普渡众生的初衷而来,然而佛教想要在中原立足,就无法避免地需要得到官方的支持。于是,佛教的教义也“入乡随俗”以适应中原文化。教义本身就极有利于帝王的统治,佛教宣扬人们应安贫乐道、不争不抢、灭尽人欲、听信命运、苦修来世等等,这些都有益于统治者对民众的管理,所以,当佛教刚刚在中国传播,就得到了帝王的格外看重,一会儿送田送地,一会儿舍金舍银,一会儿又给予种种特权,寺院从此也算是真正交上了好运。
在中国,历来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有普天下的物力、财力作为后盾,僧人们自然也乐于向帝王朝廷频频递上致意之手,与帝王一拍即合。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帝王召见僧人,待为上宾,甚至活着封官、死了封公封侯的记载。
帝王的这一手,的确有些搅乱了在寺院中按照清规戒律修行的僧人的心,尤其是那些原本有志于参政,但由于仕途不通才遁入寺院的僧人,心里就不能不重新泛起追求功名富贵的波澜。他们的目光往往也开始由经卷转向了社会,转向了朝廷,寻找着被帝王或王公大臣赏识以及参政的机遇;而朝廷对僧人参与政事,尤其对那些颇有政治头脑的僧人参与政事,相信他们绝不至于因政绩斐然就夺了自己的位子,倒也十分欣赏、十分欢迎。这样,在汉化寺院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结交帝王、达官贵人、参与政治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僧人以及追求官方赏识和知遇的独特风气。
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涌现出以参与政事而出人头地的僧人,明代的道衍就曾是一个把此风尚推向极致的僧人。
道衍从14岁时即剃度出家为僧,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选高僧侍奉诸王,道衍便跟随燕王朱棣,在北平庆寿寺做住持,每日出入燕王府。朱元璋死后,惠帝立,道衍密劝燕王起兵作乱,并在后苑为其操练兵丁,不料燕王起兵初战不利,欲就此罢手,道衍又极力怂恿,终于使燕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即明成祖。《明史·姚广孝传》说朱棣“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是毫不夸张的。朱棣做皇帝后,道衍也跟着荣耀起来,先做了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赞善大夫、太子少师。为使道衍一心从政,明成祖复其原姓姚,赐名广孝,呼为少师,令之蓄发,并送上两位美貌宫女。可道衍似乎并不想放弃“亦僧亦官”的身份,所以他只接受了明成祖赐予的官位,其他则一概拒之。仍居于庆寿寺中,每日上朝则身着官服,退朝回寺院仍换袈裟,成了典型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一身二任的角色。道衍圆寂时,成祖为表示对其哀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按照僧礼治丧,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并亲自制神道碑以记其功。在中国古代寺院中,大概极少有像道衍享有如此多的封号、名爵的僧人了。
虽然佛教教义要灭绝人的一切功名利禄之心,但从心理学上说,名誉之心是人类本能的一个需要层次,是不可能彻底灭绝的。
亦僧亦俗——情欲的诱惑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一个饮食,一个男女,这大概是人最本能的两种生存欲望,也是世俗社会中对人的最大诱惑了。从原则上说,寺院的僧人绝不能沾“饮食男女”这两大欲的边,但这并不等于僧人就不想沾或不敢沾。人的本能,人的七情六欲,并非一进寺院剃了头,念上几卷经就可以根除,也并不是任何外力的强制所能强制得了的。只要是人,是正常的人,对饮食男女之事就会有所渴求。
历史上,鸠摩罗什是一个伟大的译经师。他的翻译事业,堪称独步空前。他不仅第一次有系统地翻译和介绍大乘空宗的理论,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和华语调和之美的新文体。
虽然鸠摩罗什是一代高僧,但却曾有过两次婚姻经历。第一次是在前秦的时候,当时前秦将领吕光率兵攻破龟兹,在龟兹的鸠摩罗什也被俘虏。后来,在吕光的授意之下,他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
如果说这一次还有被迫的成分,而后来数女同居则完全出于主动。鸠摩罗什被吕光俘获后,—直在吕光的控制之下。后来吕光建后凉,他自然又成为后凉的臣民。后凉灭亡,鸠摩罗什再归后秦。后秦皇帝姚兴对鸠摩罗什仰慕已久,待以国师之礼。有一天,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讲经,姚兴及大臣僧侣等千余人出席。但正当大家都肃容观听之时,鸠摩罗什却忽然从讲台上走了下来,对姚兴说:“有两个小儿站在我的肩上,要让他们消失,必须用妇人。”于是姚兴就宣召一个宫女去陪鸠摩罗什,“一交而生二子”。姚兴认为像鸠摩罗什这样“聪明超悟,天下莫二”的人,如果没有后代实在可惜,因此,后来又进一步赐给鸠摩罗什伎女10人,而且还不住僧坊,别立廨舍。 像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尚且能被欲念的洪涛所击垮,受到世俗生活的诱惑,成为世俗享乐之风的俘虏,更何况那些普通僧人。人的本性与欲求的诱惑,是最为强有力、最难抗拒的诱惑。在这种诱惑下,汉化寺院中那些对渺茫的西方极乐世界失去了信心的僧人,偷尝“禁果”,过起了“亦僧亦俗,亦俗亦僧”的生活。
而到了唐朝时期,社会的开放程度可谓空前绝后,女子以丰硕露胸为美。而此时,由于最高统治者推崇佛法,皇室人员与僧人之间的来往更为密切。于是,传出了不少宫闱与寺院间的风流韵事。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宠幸和尚薛怀义,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与会昌寺和尚辩机私通。
从宋朝开始,理学盛行,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从天理、泯人欲”,然而他自己也无法真正做到“泯人欲”。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对朱熹弹劾,罪状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
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萌芽。压抑太久的中国人对私欲的宣泄与追求,体现在大量的“黄色小说”中,《金瓶梅》、《三言二拍》就是这个时期典型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而僧人贪求世俗“饮食男女”之大欲风气,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明代大量小说戏剧作品中,大多反映了当时僧人身在寺院,心却在世俗、受世俗诱惑的情景。如《古今小说》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写一和尚见到皇甫松妻子貌美,便买通一小贩,特地选了个皇甫松在家的日子,让小贩给其妻送去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子,一个简帖儿。结果害得皇甫松家破人散,而僧人却趁机娶了其妻。
这类抨击僧人破色戒害人,揭露寺院中丑恶现象的作品,当时出现了很多。作品既真实反映了佛门受世俗风气影响的情况,也尖锐抨击了一些僧人的无耻。又如《醒世恒言》卷三十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所写的僧人,就更完全败坏了寺院的风气。小说写宝莲寺中的子孙堂最为灵验,凡是妇女不孕,只要斋戒七日,到宝莲寺烧香求嗣,在寺内特意安排的净室中睡上一夜,回家准能怀孕。由于跟随来的亲人仆从就睡在门外看守,所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这并非真的是神佛灵验,原来是僧人在作怪:那净窒虽然紧密,但有暗道可入,俟至钟声定后,妇女睡热,便来奸宿。那妇女醒觉时,已被轻薄,欲待声秣,又恐反壞名头,只得忍羞而就。一则妇女身无疾病;二则僧人少年精壮,又重价修合种子丸药,送与辛归吞服,故此多有胎孕,十发九中。
这真是色胆包天,淫荡无耻到了极点!当然,在寺院中犯色戒的僧人大都是单个行事,像这种全寺僧人合谋犯色戒的事并不多,但由此也可见出僧人们偷吃禁果的现象是多么普遍了。
一千多年来,汉化寺院的世俗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些习俗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消亡了,新的习俗又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产生。即便在今天,寺院的生活习俗也不断在变化,在寺院的古风之中,也融进了今日商品经济的“新风”,比如把守山门的僧人成了收门票的检票员,僧人乐意为游人做导游等等。
改革开放之后,寺院的高墙早已挡不住来自商品经济社会的各种诱惑,僧人与俗世之间的联系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
上世纪90年代,某出版社的编辑出版一套有关少林寺拳谱的书籍时,拜访一位少林寺武僧未遂,寺里的小和尚竟告诉编辑,主事的僧人在山下的老婆家里。“现在不是一百多年前了,干嘛非要拿一百多年前跟现在作对比?”一位年轻和尚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拿个手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我开个车,大家说和尚开什么车啊。可我们也是人呐。”
(本文选自:东西南北 2015年21期)
1982年,一部名叫《少林寺》的影片红遍大江南北,影片在成就了一代“功夫巨星”李连杰的同时,“少林功夫”也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被推向了国际。在影片结尾处,经历过一番快意情仇之后,在受戒仪式上,住持大和尚高声问觉远:“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觉远答:“杀心可息,匡扶正义之心不可息。”住持大和尚颔首微笑,又问:“第二,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觉远答:“能持。”当住持问到“第三,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时,觉远犹豫了。所谓的“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蓄金银财宝”共“十戒”正是出家人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
如果说剃度是从人的外貌上标志着由俗人到佛教徒的转变,那么,“沙弥十戒”则是从人的精神、信仰上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然而,自佛教传至东土起,佛教就与中原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在寺院内部,更像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三六九等的人混杂其中,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避祸,有的为了赎罪,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此,僧人与世俗生活从来就不曾断绝关系。一些僧人虽然削了须发,披起袈裟,戴着念珠,却公然或暗地里追求世俗社会的生活风气,过着既是僧人、又是俗人的生活。
亦僧亦官——权贵的诱惑
似乎,佛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人士(包括皇帝在内)有着不解之缘。在它刚刚来到人地两生的中国不久,就使汉明帝的弟弟楚王刘英着魔,继而又使汉明帝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派人千里迢迢请来印度和尚,并特地为他们盖起了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此后,佛教、寺院、僧人们就与皇家有了天然的联系。
起初,佛教传入中国,是带着普渡众生的初衷而来,然而佛教想要在中原立足,就无法避免地需要得到官方的支持。于是,佛教的教义也“入乡随俗”以适应中原文化。教义本身就极有利于帝王的统治,佛教宣扬人们应安贫乐道、不争不抢、灭尽人欲、听信命运、苦修来世等等,这些都有益于统治者对民众的管理,所以,当佛教刚刚在中国传播,就得到了帝王的格外看重,一会儿送田送地,一会儿舍金舍银,一会儿又给予种种特权,寺院从此也算是真正交上了好运。
在中国,历来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有普天下的物力、财力作为后盾,僧人们自然也乐于向帝王朝廷频频递上致意之手,与帝王一拍即合。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帝王召见僧人,待为上宾,甚至活着封官、死了封公封侯的记载。
帝王的这一手,的确有些搅乱了在寺院中按照清规戒律修行的僧人的心,尤其是那些原本有志于参政,但由于仕途不通才遁入寺院的僧人,心里就不能不重新泛起追求功名富贵的波澜。他们的目光往往也开始由经卷转向了社会,转向了朝廷,寻找着被帝王或王公大臣赏识以及参政的机遇;而朝廷对僧人参与政事,尤其对那些颇有政治头脑的僧人参与政事,相信他们绝不至于因政绩斐然就夺了自己的位子,倒也十分欣赏、十分欢迎。这样,在汉化寺院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结交帝王、达官贵人、参与政治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僧人以及追求官方赏识和知遇的独特风气。
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涌现出以参与政事而出人头地的僧人,明代的道衍就曾是一个把此风尚推向极致的僧人。
道衍从14岁时即剃度出家为僧,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选高僧侍奉诸王,道衍便跟随燕王朱棣,在北平庆寿寺做住持,每日出入燕王府。朱元璋死后,惠帝立,道衍密劝燕王起兵作乱,并在后苑为其操练兵丁,不料燕王起兵初战不利,欲就此罢手,道衍又极力怂恿,终于使燕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即明成祖。《明史·姚广孝传》说朱棣“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是毫不夸张的。朱棣做皇帝后,道衍也跟着荣耀起来,先做了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赞善大夫、太子少师。为使道衍一心从政,明成祖复其原姓姚,赐名广孝,呼为少师,令之蓄发,并送上两位美貌宫女。可道衍似乎并不想放弃“亦僧亦官”的身份,所以他只接受了明成祖赐予的官位,其他则一概拒之。仍居于庆寿寺中,每日上朝则身着官服,退朝回寺院仍换袈裟,成了典型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一身二任的角色。道衍圆寂时,成祖为表示对其哀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按照僧礼治丧,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并亲自制神道碑以记其功。在中国古代寺院中,大概极少有像道衍享有如此多的封号、名爵的僧人了。
虽然佛教教义要灭绝人的一切功名利禄之心,但从心理学上说,名誉之心是人类本能的一个需要层次,是不可能彻底灭绝的。
亦僧亦俗——情欲的诱惑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一个饮食,一个男女,这大概是人最本能的两种生存欲望,也是世俗社会中对人的最大诱惑了。从原则上说,寺院的僧人绝不能沾“饮食男女”这两大欲的边,但这并不等于僧人就不想沾或不敢沾。人的本能,人的七情六欲,并非一进寺院剃了头,念上几卷经就可以根除,也并不是任何外力的强制所能强制得了的。只要是人,是正常的人,对饮食男女之事就会有所渴求。
历史上,鸠摩罗什是一个伟大的译经师。他的翻译事业,堪称独步空前。他不仅第一次有系统地翻译和介绍大乘空宗的理论,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和华语调和之美的新文体。
虽然鸠摩罗什是一代高僧,但却曾有过两次婚姻经历。第一次是在前秦的时候,当时前秦将领吕光率兵攻破龟兹,在龟兹的鸠摩罗什也被俘虏。后来,在吕光的授意之下,他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
如果说这一次还有被迫的成分,而后来数女同居则完全出于主动。鸠摩罗什被吕光俘获后,—直在吕光的控制之下。后来吕光建后凉,他自然又成为后凉的臣民。后凉灭亡,鸠摩罗什再归后秦。后秦皇帝姚兴对鸠摩罗什仰慕已久,待以国师之礼。有一天,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讲经,姚兴及大臣僧侣等千余人出席。但正当大家都肃容观听之时,鸠摩罗什却忽然从讲台上走了下来,对姚兴说:“有两个小儿站在我的肩上,要让他们消失,必须用妇人。”于是姚兴就宣召一个宫女去陪鸠摩罗什,“一交而生二子”。姚兴认为像鸠摩罗什这样“聪明超悟,天下莫二”的人,如果没有后代实在可惜,因此,后来又进一步赐给鸠摩罗什伎女10人,而且还不住僧坊,别立廨舍。 像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尚且能被欲念的洪涛所击垮,受到世俗生活的诱惑,成为世俗享乐之风的俘虏,更何况那些普通僧人。人的本性与欲求的诱惑,是最为强有力、最难抗拒的诱惑。在这种诱惑下,汉化寺院中那些对渺茫的西方极乐世界失去了信心的僧人,偷尝“禁果”,过起了“亦僧亦俗,亦俗亦僧”的生活。
而到了唐朝时期,社会的开放程度可谓空前绝后,女子以丰硕露胸为美。而此时,由于最高统治者推崇佛法,皇室人员与僧人之间的来往更为密切。于是,传出了不少宫闱与寺院间的风流韵事。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宠幸和尚薛怀义,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与会昌寺和尚辩机私通。
从宋朝开始,理学盛行,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从天理、泯人欲”,然而他自己也无法真正做到“泯人欲”。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对朱熹弹劾,罪状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
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萌芽。压抑太久的中国人对私欲的宣泄与追求,体现在大量的“黄色小说”中,《金瓶梅》、《三言二拍》就是这个时期典型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而僧人贪求世俗“饮食男女”之大欲风气,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明代大量小说戏剧作品中,大多反映了当时僧人身在寺院,心却在世俗、受世俗诱惑的情景。如《古今小说》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写一和尚见到皇甫松妻子貌美,便买通一小贩,特地选了个皇甫松在家的日子,让小贩给其妻送去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子,一个简帖儿。结果害得皇甫松家破人散,而僧人却趁机娶了其妻。
这类抨击僧人破色戒害人,揭露寺院中丑恶现象的作品,当时出现了很多。作品既真实反映了佛门受世俗风气影响的情况,也尖锐抨击了一些僧人的无耻。又如《醒世恒言》卷三十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所写的僧人,就更完全败坏了寺院的风气。小说写宝莲寺中的子孙堂最为灵验,凡是妇女不孕,只要斋戒七日,到宝莲寺烧香求嗣,在寺内特意安排的净室中睡上一夜,回家准能怀孕。由于跟随来的亲人仆从就睡在门外看守,所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这并非真的是神佛灵验,原来是僧人在作怪:那净窒虽然紧密,但有暗道可入,俟至钟声定后,妇女睡热,便来奸宿。那妇女醒觉时,已被轻薄,欲待声秣,又恐反壞名头,只得忍羞而就。一则妇女身无疾病;二则僧人少年精壮,又重价修合种子丸药,送与辛归吞服,故此多有胎孕,十发九中。
这真是色胆包天,淫荡无耻到了极点!当然,在寺院中犯色戒的僧人大都是单个行事,像这种全寺僧人合谋犯色戒的事并不多,但由此也可见出僧人们偷吃禁果的现象是多么普遍了。
一千多年来,汉化寺院的世俗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些习俗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消亡了,新的习俗又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产生。即便在今天,寺院的生活习俗也不断在变化,在寺院的古风之中,也融进了今日商品经济的“新风”,比如把守山门的僧人成了收门票的检票员,僧人乐意为游人做导游等等。
改革开放之后,寺院的高墙早已挡不住来自商品经济社会的各种诱惑,僧人与俗世之间的联系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
上世纪90年代,某出版社的编辑出版一套有关少林寺拳谱的书籍时,拜访一位少林寺武僧未遂,寺里的小和尚竟告诉编辑,主事的僧人在山下的老婆家里。“现在不是一百多年前了,干嘛非要拿一百多年前跟现在作对比?”一位年轻和尚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拿个手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我开个车,大家说和尚开什么车啊。可我们也是人呐。”
(本文选自:东西南北 2015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