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2 .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1-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脾胃病证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72例患者经过对症诊断及对症中药组分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 脾胃病证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脾胃病证;中医诊断;辨证治疗
中医理论上,脾与解剖学上的脾的概念有所不同。脾为五脏之一,胃乃六腑之一[1]。脾在機体内合肉,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主四肢肌肉之濡养活动,能统摄血液;胃主受纳,能起到腐熟饮食的作用,并能下注于肠,与脾互为表里。有记载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与胃属于营血化生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又“脾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由生”,故对于脾胃上的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祸及其他。现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取得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其中男82例,女9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5±5.5)岁;病程3个月-8年;疾病类型慢性胃炎76例,返流性食管炎3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3例,萎缩性胃炎26例,慢性腹泻63例。给予所有患者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
1.2 方法 (1)脾气虚主症:舌质淡红或胖嫩有齿痕,舌苔白润;脉沉细弱或缓弱或虚大;神精神倦态或体倦乏力;食欲不振;食后饱胀或腹胀;大便时溏时结或稀溏或先硬后烂。脾气虚次症:机体消瘦或虚肿;面唇颜色较浅淡;气短;排便时无力气;腹痛隐隐且绵绵不断、喜按;有肠鸣;口淡不喜饮;白带清稀。治疗时宜采用温中健脾的中药组分,可选择黄芪建中汤,适量加减良附丸。(2)肝胃不和主症:上腹出现胀痛,双胁疼痛连连;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肝胃不和次症:胸闷不舒服;嗳气频繁发作;头晕目眩;吐酸;失眠多梦。治疗时应采用以柴胡为基础药的柴胡疏肝散加减或者是逍遥丸以达到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3)食滞胃脘证主症:患者多舌苔呈腻或厚腻或黄厚现象,胃内滞纳食物或食欲下降;呕吐或嗳腐酸臭;大便气味较臭或出现便秘。食滞胃脘证次症:患者脘腹痞满或脘腹疼痛,脉弦滑,纳呆或食少。应选用理中丸或者良附丸进行加减治疗,以达到消食导滞的功效。(4)淤血停滞型:胃出现针刺样疼痛,患者进食后或夜间疼痛加重,甚至伴有呕血、黑便症状,舌质呈紫暗色且出现有瘀斑,脉涩。宜采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进行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及行气止痛的功效。(5)寒饮停胃证主症:患者舌苔发白或白腻;痞满腹胀或心下冷痛;干呕吐涎沫或呕吐或吐酸水。寒饮停胃证次症:头目眩晕或者头痛;患者面色及唇色苍白;机体及四肢寒冷。应采用良附丸或理中丸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6)寒热互结型:患者舌苔呈黄白相兼状态,脉弦数,胃脘痞满,多嗳气,且伴有食臭味,腹中雷鸣连连,大便溏薄。可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单位功效。(7)脾气下陷证:脾虚证加内脏下垂,下腹坠胀感,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者患者,多表现出倦怠乏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的临床症状,舌苔薄白 脉搏沉细。应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以达到补中益气及升阳举陷的功效。(8)痰饮内阻型:患者食后出现较显著的胃脘痞满胀痛症状,口干但不思饮水,或患者腹中出现隆隆震水声,舌质呈淡红色,舌苔呈白腻现象,舌边有齿痕,脉沉滑。应采用平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温化痰饮及燥湿健脾的功效。
2 结果
172例患者经过对症诊断及对症中药组分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病情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脾胃病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情志不遂、外感风邪或者内伤饮食等原因导致的脾胃、食管或者肠道等发生了病变的一类病症[2]。在对脾胃病症进行中医诊治时首先要对患者的主症进行分析,脾胃病症一般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以及大便异常等,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诊断时最好结合胃肠镜检查及组织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以免造成误诊。另外,也要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了解,掌握患者疾病诱发原因,特别是患者发病与饮食、冷热等的关系,最后要对寒热虚实进行辨别。
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症的原则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兼顾保护胃气,治疗时对患者用药要避免对胃气过度克伐[3],对各种胃肠病症进行治疗时,如需要长期用药,无论药物起到的是攻泄还是补益的功效,都应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和胃药物组分;其次要根据脾胃病症特点进行合理调理升降,如升降不及可适当进行补益等;最后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机体阴阳平衡,适当调整寒温、并用升降及攻实补虚等。另外在进行治疗时,要叮嘱患者日常饮食要营养均衡,按时作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思虑及恼怒等。
参考文献
[1] 程道忠.脾胃病证中医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7(25):47-48.
[2] 陈正,谭翔文,李海峰.试论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12(18):147-149.
[3] 吴小伟,陈阁,王治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23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28):121-12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脾胃病证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72例患者经过对症诊断及对症中药组分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 脾胃病证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脾胃病证;中医诊断;辨证治疗
中医理论上,脾与解剖学上的脾的概念有所不同。脾为五脏之一,胃乃六腑之一[1]。脾在機体内合肉,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主四肢肌肉之濡养活动,能统摄血液;胃主受纳,能起到腐熟饮食的作用,并能下注于肠,与脾互为表里。有记载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与胃属于营血化生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又“脾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由生”,故对于脾胃上的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祸及其他。现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取得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其中男82例,女9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5±5.5)岁;病程3个月-8年;疾病类型慢性胃炎76例,返流性食管炎3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3例,萎缩性胃炎26例,慢性腹泻63例。给予所有患者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
1.2 方法 (1)脾气虚主症:舌质淡红或胖嫩有齿痕,舌苔白润;脉沉细弱或缓弱或虚大;神精神倦态或体倦乏力;食欲不振;食后饱胀或腹胀;大便时溏时结或稀溏或先硬后烂。脾气虚次症:机体消瘦或虚肿;面唇颜色较浅淡;气短;排便时无力气;腹痛隐隐且绵绵不断、喜按;有肠鸣;口淡不喜饮;白带清稀。治疗时宜采用温中健脾的中药组分,可选择黄芪建中汤,适量加减良附丸。(2)肝胃不和主症:上腹出现胀痛,双胁疼痛连连;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肝胃不和次症:胸闷不舒服;嗳气频繁发作;头晕目眩;吐酸;失眠多梦。治疗时应采用以柴胡为基础药的柴胡疏肝散加减或者是逍遥丸以达到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3)食滞胃脘证主症:患者多舌苔呈腻或厚腻或黄厚现象,胃内滞纳食物或食欲下降;呕吐或嗳腐酸臭;大便气味较臭或出现便秘。食滞胃脘证次症:患者脘腹痞满或脘腹疼痛,脉弦滑,纳呆或食少。应选用理中丸或者良附丸进行加减治疗,以达到消食导滞的功效。(4)淤血停滞型:胃出现针刺样疼痛,患者进食后或夜间疼痛加重,甚至伴有呕血、黑便症状,舌质呈紫暗色且出现有瘀斑,脉涩。宜采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进行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及行气止痛的功效。(5)寒饮停胃证主症:患者舌苔发白或白腻;痞满腹胀或心下冷痛;干呕吐涎沫或呕吐或吐酸水。寒饮停胃证次症:头目眩晕或者头痛;患者面色及唇色苍白;机体及四肢寒冷。应采用良附丸或理中丸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6)寒热互结型:患者舌苔呈黄白相兼状态,脉弦数,胃脘痞满,多嗳气,且伴有食臭味,腹中雷鸣连连,大便溏薄。可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单位功效。(7)脾气下陷证:脾虚证加内脏下垂,下腹坠胀感,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者患者,多表现出倦怠乏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的临床症状,舌苔薄白 脉搏沉细。应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以达到补中益气及升阳举陷的功效。(8)痰饮内阻型:患者食后出现较显著的胃脘痞满胀痛症状,口干但不思饮水,或患者腹中出现隆隆震水声,舌质呈淡红色,舌苔呈白腻现象,舌边有齿痕,脉沉滑。应采用平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温化痰饮及燥湿健脾的功效。
2 结果
172例患者经过对症诊断及对症中药组分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病情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脾胃病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情志不遂、外感风邪或者内伤饮食等原因导致的脾胃、食管或者肠道等发生了病变的一类病症[2]。在对脾胃病症进行中医诊治时首先要对患者的主症进行分析,脾胃病症一般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以及大便异常等,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诊断时最好结合胃肠镜检查及组织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以免造成误诊。另外,也要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了解,掌握患者疾病诱发原因,特别是患者发病与饮食、冷热等的关系,最后要对寒热虚实进行辨别。
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症的原则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兼顾保护胃气,治疗时对患者用药要避免对胃气过度克伐[3],对各种胃肠病症进行治疗时,如需要长期用药,无论药物起到的是攻泄还是补益的功效,都应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和胃药物组分;其次要根据脾胃病症特点进行合理调理升降,如升降不及可适当进行补益等;最后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机体阴阳平衡,适当调整寒温、并用升降及攻实补虚等。另外在进行治疗时,要叮嘱患者日常饮食要营养均衡,按时作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思虑及恼怒等。
参考文献
[1] 程道忠.脾胃病证中医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7(25):47-48.
[2] 陈正,谭翔文,李海峰.试论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12(18):147-149.
[3] 吴小伟,陈阁,王治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23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2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