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艺术院校以一流专业为引领建设艺术类特色专业群研究与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艺术类特色专业群是学校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微观执行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首先阐述学科专业建设背景,再从多维度探讨专业群建设之路径,以一流专业为引领寻求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式发展,加快提升我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期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地方艺术院校;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023-04
  Abstract: It is the only way for a school to develop from the top design to the micro implementation to build a specialty group with art characteristics. Taking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ubjects, then, explore the path of a professional group of construction from many aspects, speed up our university's overall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eek the leading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Keywords: local art universities;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group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和省政府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强包括艺术院校在内的行业院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打造并不断增强集群优势”;还相继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关于实施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旨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引领,注重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促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新局面。吉林艺术学院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秉持强化内涵、提升层次、开拓创新的核心理念,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集聚合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探讨专业群建设之路径,加快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省乃至全国全面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学科专业建设背景
  吉林艺术学院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艺术类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充分发挥学校艺术类学科专业齐全的支撑优势,立足优势学科发展,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走特色发展道路,从而引领带动本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立足优势学科发展
  学校作为省内较早获批硕士授权的单位和首批获得吉林省重点学科的五所省属高校之一,长期高度重视优势学科的打造,2011年在艺术学门类全部5个一级学科中,学校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4个学科獲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获批省重中之重学科;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类以上学科3个,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3位;同年,所属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5个一级学科均获批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3个为省一流学科,省一流学科数位列省属高校第5位,实现了艺术学门类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全覆盖,形成了艺术类优势学科群。
  (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近年来一批专业成为优势专业,在社会享有很高声誉。在我校42个本科专业中,在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含A类4个)的基础上,2019年和2020年,1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1%,入选层次和数量均步入全国地方艺术院校和省属高校前列,极大增强了学校整体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成果也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曹意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教指委主任赵塔里木等专家的高度认可。在全国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评价中成效显著,例如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1“校友会中国一流专业排名”中,我校数字媒体艺术、表演专业均列全国第6位,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均列全国第7位,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列全国第8位;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共30个专业上榜,其中A类专业11个、B+类专业3个、B类专业16个,上榜专业和A类专业数量居全国综合性艺术院校前列,成绩可贺。
  学校在一流专业建设中以课程教学建设为抓手和突破口,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方面进行改革。2019年,在拥有36门省优秀课、12门省精品课、5门省“金课”(含A类1门、C类4门)的基础上,加强一流课程建设,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倾力打造“金课”,最终我校民族音乐概论、舞蹈编导、故事漫画创作等7门课程获批省一流课程;视觉形象设计、风景写生、室内乐(民乐-古筝)、艺用人体解剖虚拟仿真实验4门课程全部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中选率100%,入选数量列省属高校第3位、全国艺术类院校第7位。不仅实现了学校国家级课程“零”的突破,还实现了学校课程建设层次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质。   综上所述,学校已建设了一大批优势学科专业并呈现良好态势,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艺术类特色专业群在地方艺术院校中的示范辐射作用,迫切需要建设特色专业群,促使学校能够以这些优势学科专业作为支撑,为实现打造艺术类特色专业群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二、艺术类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
  专业建设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性任务。学校在专业乃至学科建设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推进专业改革,从多维度探讨专业群建设之路径,为国内艺术类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提供参照。
  (一)建设5个艺术类特色专业群
  建设特色专业群是学校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微观执行的必由之路。特色专业群是以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学校借助8个艺术类专业在全国地方院校设置最早、90%的艺术类专业在省内设置最早的专业积淀,将优势学科打造与专业建设统筹规划,制定了“以优势学科牵引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依托5个优势学科牵引专业建设,以“双万计划”为契机,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为引领,组建相应的艺术学理论类(包括艺术史论、艺术管理专业)、音乐与舞蹈类(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美术类(包括绘画等专业)、设计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戏剧与影视类(包括表演等专业)5个特色专业群(详见表1),涵盖了我校32个艺术类本科专业,教育部专业目录中90%的艺术类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为我校特色优势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群内其他相关专业与优势专业形成互补,促进各类专业群内部和各专业群之间交叉、融合、跨界、合作与共享发展,产生联动、形成合力,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打造专业群优势特色,使我校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齐全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在竞争中更具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2015年,我校设计类专业群(公共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戏剧与影视类专业群(动画专业)获批“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019年,音乐与舞蹈类专业群(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和戏剧与影视类专业群(表演专业)获批“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此类专业群层次高,所含3个专业中2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由此可见,学校国家级和省级优势专业的整体推进也带动了全校各专业群及其他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
  发挥“一个优势”:即学校艺术类学科齐全的优势,办好多个艺术学科专业支持下的特色专业教育;落实 “一个标准”:即“国标”;坚持“两个贯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四个“融合”:即“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艺术与科技融合”“专业教学、艺术创作、剧目展演(展映)、专业化社会服务融合”“多个艺术学科融合”。
  (三)打造集教、科、创、演于一体的特色“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引导教师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为主要目的积极投身于艺术实践,依托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4人、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指委专家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省高级专家2人、省拔尖创新人才7人、长白山技能名师8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0人、省教学名师9人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骨干,打造集“教学、科研、创作、展演”于一体的特色“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提升自身教学、科研、创作、展演能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同时,带动所在专业群整体水平迅速提升。例如戏剧与影视类专业群自专业设置以来,来自中戏、上戏的徐枫、郭溥澜、杨村夫等老一代戏剧家,培养的李永军、刘军谊、胡连华等中生代戏剧专家,已经崛起的金仁顺、李娜、陈晓峰等新生代戏剧精英,他们集教学、科研、创作、演出于一体,在各专业建设与发展中架构了深厚的学科文化,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又如设计类专业群基于对教师专业化和技能化水准的双重需要,他们既培养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又有设计及研发阅历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的国家级人才和省级人才数量在全国地方院校设计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尤其是长白山技能名师和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数量均居省内高校之首。
  (四)实施“教研创展服”结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国家及地域文化需求为导向,实施覆盖艺术类各专业,“教学、科研、创作、展览、社会服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设计类专业群主要以项目为纽带,坚持“以需求优化教学、以研究促进教学、以实战检验教学”,贯穿“教学、科研、创作、展览、设计服务”诸环节。其中“以需求优化“教学”强调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为用而教、为用而学”;“以研究促进教学”强调设计教学与科研创作的关系,以科研创作反哺教学;“以实战检验教学”强调设计教学与行业实践的关系;在社会服务方面,以“为国家设计、为人民创作”为精神内核,坚持设计服务40年,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文化发展战略,牵头完成一系列重大项目:承担国庆50、60、70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林馆设计制作、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亚冬会、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的视觉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既使课堂教学的多项内容在学生行业实践中得到有效整合,也使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检验和反馈;又如美术类专业群创作完成了全国首尊黄大年同志雕像,既增强了师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也使其创意创新和创业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重要创作项目和专业竞赛展演为纽带强化了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增强。
  (五)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其他文献
难治性溃疡是指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情况:在住院条件下,经内科治疗无效,仍有腹痛、呕吐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慢性溃疡频繁反复发作多年,且对内科治疗的反应愈来愈差;或在维持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持续感染;高胃酸状态;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等的持续使用;溃疡愈合质量不佳;生长因子减少或缺乏;焦虑、紧张等精神
期刊
任何有效治疗应该能够改善症状和(或)延长寿命。自从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引入心血管疾病治疗后,PCI的适应证在日益拓宽,PCI能够有效减少有症状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并减少ST段抬高心肌梗死(MI)和高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但该技术能否减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死亡和MI的预后终点尚不清楚,也没有证据显示可以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脏事件。
期刊
由《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2009年内科临床新进展高级研讨班”定于2009年3月6—12日在北京举办。研讨班将邀请全国著名的内科医学专家全面阐述近年来内科医学领域的主要进展。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系统性血管炎诊断策略;发热待查的诊治思路;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纵观糖尿病指南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慢性肾脏病的诊治进展;缺血性卒中的分
期刊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文章着眼于武夷学院茶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茶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体系构建、师资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实践教育加强以及评价体系健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茶学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创新
摘 要:班级心理委员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基于其明确的角色定位,精心选拔和培养拥有胜任特征的学生来担任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安排在学生班级中的“观察员”;是连接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是朋辈学生的“知心朋友”。班级心理委员的胜任特征包括:高度的角色认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遵守职业伦理。文章基于角色定位探析高校班级心理
摘 要:文章以创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理论为研究视角,针对地方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将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要素(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用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到“创新集群”这一理论框架中,分析创新集群各主体互嵌的动因、机理、内容及途径,明确“互嵌式”教学改革的要素、结构和基本特征。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目的 调查内分泌科及心内科门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检出率。方法 多中心连续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473例,采用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测量血压。采用Micral-Ⅱ试纸半定量比色法筛查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MA的检出率为42.9%,大量白蛋白尿检出率17.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地突然爆发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但全国高校“停课不停学”,陆续搭建起可供研究生在家学习的“云课堂”。在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如何总结云课堂教学的经验,为高校学生日常学习所用,是一个值得高校教师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OR模型,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智能云课堂平台特征和教师支持对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云课堂平台的合理选择和教师支持的调整,可有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成立,这次将原有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整合在一起建立心脏中心,并与老年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这种多学科的专业整合,突破原先各科室之间的专业壁垒,一是有利于保护患者利益,二是有利于内外科合作互动,促进学科发展。中心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切实为患者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或者避免重复医疗和过度医疗,保证各
期刊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s)、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测定36例健康人(男16例,女20例)、57例FDRs(男27例,女30例)、59例IGT(男25例,女34例),35例T2DM(男15例,女20例)的FFA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以及空腹胰岛素、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