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戏《宋士杰》,又名《四进士》。戏中宋士杰有这么几句话:“牛吃房上草,风吹千斤石。一字入公门,无赖不成词。”牛自然是吃不到房上草的,风也吹不动千斤重的石头。但是要告状,就得在状子里写进一些夸大、甚至无中生有的事实,即 “赖词”。将“赖词”写进状纸的目的,大概是为加重状子的分量,容易被受理吧。这是剧中人在教人如何打官司告状。
《宋士杰》这出戏的故事是这样的:
河南上蔡县的姚廷椿和妻子田氏,为谋夺家产,毒死了弟弟廷梅,又诬陷弟媳杨素贞与人通奸,串通其兄将她卖与外乡人杨春为妻。杨春见素贞遭遇可怜,便扯碎婚书,与素贞结为兄妹,并陪她去信阳越衙上告。这事正好被微服察访的河南巡按毛朋看到,感动之下,当场给他们写了上告的诉状。
杨春兄妹到了信阳后被坏人冲散了。落入地痞流氓之手的杨素贞,危难之中被见义勇为、爱打抱不平的宋士杰夫妇解救。在听说了杨素贞的身世之后,宋士杰决定将杨素贞认为义女,帮她申冤告状。
这出戏原名叫《四进士》,因为戏中的四个官员恰好是同年进士。他们分别是:河南巡按毛朋,上蔡县知县刘题,信阳道台顾读与案犯田氏的兄弟、江西巡按田伦。四个人当年在北京双塔寺结为兄弟,共盟誓约:今后为官,决不贪赃枉法。然而在杨素贞的这个案子上,知县刘题贪杯受贿,田氏兄弟江西巡按田伦向信阳道台顾读密信行贿,顾读贪赃枉法。但宋士杰不畏权势,足智多谋,终于把刘题、顾读、田伦三个一齐告倒。毛朋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依法惩办了他的三个年兄弟。
这个戏褒贬分明。被颂扬的不仅有见义勇为的宋士杰,还有秉公执法的毛朋,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杨春,宋士杰的老伴儿也很可爱。被批判的,有图财害命的田氏夫妇,贪赃枉法的顾读,知法犯法、徇私行贿的田伦,贪杯受贿、不为民做主的刘题等。所以,这出戏是一部教育人的戏。
同时,这又是一部“普法”的戏——是那个时代普及法制知识的戏。对老百姓来讲,这出戏不但教你如何打官司,如何写状纸,甚至告诉你状纸的行文格式以及要记住哪些关键词句;它还告诉老百姓,越级告状是要受处罚的,尽管你真有冤枉;还有,不要多管闲事、替与你无关的人写状纸、打官司,那叫“教唆词讼”,也是要处罚的。那个时代又没有律师,所以,宋士杰要帮杨素贞申冤,先要认杨素贞为义女。义父出头为义女打官司,这才名正言顺。
这出戏不仅教育百姓,也教育那些当官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是没有好下场的。明清两朝的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官员“因事受财”者,要被“追夺除名”,罢官治罪;“说事过钱”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所以受赃枉法的顾读,给顾读送了三百两银子的田伦,都要被罢官问罪了。
这出戏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然要为那个时代的政治服务。戏的结尾,毛朋要治宋士杰的罪:你告倒了两个朝廷命官,能无罪吗?要将他判往边疆充军。就在这时,杨素贞认出,八府巡按的毛朋,原来就是柳林中给她写状纸的那位先生。于是形势立刻大转,宋士杰说毛朋:犯“教唆词讼”之罪的,你是第一人。毛朋只好赦免了宋士杰。
这个戏跟《杨三姐告状》有相似之处:也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确有其事的。宋士杰是河南信阳人,死于嘉靖末年。听说,他的坟墓和墓碑一直保留到解放后。他这个人,生前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死后人们把他的事迹编成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演唱。
被人们爱戴的人是不朽的。宋士杰被传唱了几百年,教育了好几代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家金山说,他在舞台上塑造施洋大律师这个角色的时候,仿照的就是宋士杰。据说,受到毛泽东称赞的古代信阳人有三个,一个是楚相孙叔敖,一个是息夫人,一个就是书生宋士杰。
我不是京戏迷,但是很喜欢听《宋士杰》。一个是扮演宋士杰的麒派演员的唱腔很好听,再一个故事也很曲折,很吸引人,同时,还很受教育。它宣讲的法律知识肯定是过时了,但它歌颂的善良、正直、见义勇为,今天没有过时。还有它对官员贪污腐败的鞭挞,对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批判,在今天也仍有现实意义。我相信,无论哪个朝代,贪官污吏一定不敢看这出戏。
如此看来,一出好戏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使人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我想,好的文艺作品都应该是这样,不应只具有单一的功能。
——《北京晚报》
《宋士杰》这出戏的故事是这样的:
河南上蔡县的姚廷椿和妻子田氏,为谋夺家产,毒死了弟弟廷梅,又诬陷弟媳杨素贞与人通奸,串通其兄将她卖与外乡人杨春为妻。杨春见素贞遭遇可怜,便扯碎婚书,与素贞结为兄妹,并陪她去信阳越衙上告。这事正好被微服察访的河南巡按毛朋看到,感动之下,当场给他们写了上告的诉状。
杨春兄妹到了信阳后被坏人冲散了。落入地痞流氓之手的杨素贞,危难之中被见义勇为、爱打抱不平的宋士杰夫妇解救。在听说了杨素贞的身世之后,宋士杰决定将杨素贞认为义女,帮她申冤告状。
这出戏原名叫《四进士》,因为戏中的四个官员恰好是同年进士。他们分别是:河南巡按毛朋,上蔡县知县刘题,信阳道台顾读与案犯田氏的兄弟、江西巡按田伦。四个人当年在北京双塔寺结为兄弟,共盟誓约:今后为官,决不贪赃枉法。然而在杨素贞的这个案子上,知县刘题贪杯受贿,田氏兄弟江西巡按田伦向信阳道台顾读密信行贿,顾读贪赃枉法。但宋士杰不畏权势,足智多谋,终于把刘题、顾读、田伦三个一齐告倒。毛朋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依法惩办了他的三个年兄弟。
这个戏褒贬分明。被颂扬的不仅有见义勇为的宋士杰,还有秉公执法的毛朋,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杨春,宋士杰的老伴儿也很可爱。被批判的,有图财害命的田氏夫妇,贪赃枉法的顾读,知法犯法、徇私行贿的田伦,贪杯受贿、不为民做主的刘题等。所以,这出戏是一部教育人的戏。
同时,这又是一部“普法”的戏——是那个时代普及法制知识的戏。对老百姓来讲,这出戏不但教你如何打官司,如何写状纸,甚至告诉你状纸的行文格式以及要记住哪些关键词句;它还告诉老百姓,越级告状是要受处罚的,尽管你真有冤枉;还有,不要多管闲事、替与你无关的人写状纸、打官司,那叫“教唆词讼”,也是要处罚的。那个时代又没有律师,所以,宋士杰要帮杨素贞申冤,先要认杨素贞为义女。义父出头为义女打官司,这才名正言顺。
这出戏不仅教育百姓,也教育那些当官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是没有好下场的。明清两朝的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官员“因事受财”者,要被“追夺除名”,罢官治罪;“说事过钱”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所以受赃枉法的顾读,给顾读送了三百两银子的田伦,都要被罢官问罪了。
这出戏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然要为那个时代的政治服务。戏的结尾,毛朋要治宋士杰的罪:你告倒了两个朝廷命官,能无罪吗?要将他判往边疆充军。就在这时,杨素贞认出,八府巡按的毛朋,原来就是柳林中给她写状纸的那位先生。于是形势立刻大转,宋士杰说毛朋:犯“教唆词讼”之罪的,你是第一人。毛朋只好赦免了宋士杰。
这个戏跟《杨三姐告状》有相似之处:也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确有其事的。宋士杰是河南信阳人,死于嘉靖末年。听说,他的坟墓和墓碑一直保留到解放后。他这个人,生前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死后人们把他的事迹编成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演唱。
被人们爱戴的人是不朽的。宋士杰被传唱了几百年,教育了好几代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家金山说,他在舞台上塑造施洋大律师这个角色的时候,仿照的就是宋士杰。据说,受到毛泽东称赞的古代信阳人有三个,一个是楚相孙叔敖,一个是息夫人,一个就是书生宋士杰。
我不是京戏迷,但是很喜欢听《宋士杰》。一个是扮演宋士杰的麒派演员的唱腔很好听,再一个故事也很曲折,很吸引人,同时,还很受教育。它宣讲的法律知识肯定是过时了,但它歌颂的善良、正直、见义勇为,今天没有过时。还有它对官员贪污腐败的鞭挞,对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批判,在今天也仍有现实意义。我相信,无论哪个朝代,贪官污吏一定不敢看这出戏。
如此看来,一出好戏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使人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我想,好的文艺作品都应该是这样,不应只具有单一的功能。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