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东裴氏是中国中古时期诸多士族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大族,对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之近年来出土了一些裴氏家族的墓志资料,对于我们研究补正河东裴氏世系提供了条件。笔者对裴仲将一支的墓志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世系和官职进行补正。
关键词:河东裴氏 裴仲将 世系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55-02
在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有一个无论是读史者还是治史者都无法忽略的特殊群体——士族。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对国家统治者而言,士族是其必须重视甚至依靠和拉拢的对象。士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人柳芳《氏族论》载:“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1]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的名门大族之一,从汉末到唐末的八百年间,裴氏族人一直活跃在变化纷繁的中国历史舞台上,而且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多领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首列河东裴氏,有唐一代就有十七位裴氏宰相,在唐政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不仅仅因为其所具有的影响力,更是因为河东裴氏存世的资料不少便于我们研究。
《□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开国公裴君(仲将)墓志》[2]载:“君讳仲将,字亘,曾祖蕴,隋太常卿、御史大夫。……祖爽,礼部员外郎。……父承嗣,怀州武德县令。……君武德令府君之第二子也。……粤以开元九年岁次辛酉四月丁酉朔九日乙酉,迁合于邙山之阳县主旧坟之礼也。有子十人:长曰翁庆,官至资州资阳县令。”
《(上阙)豪州别驾闻喜县开国公裴府君(翁庆)墓志铭并序》[3]载:“□□□翁庆,字茂先,河东闻喜人也。……曾祖爽,太中大夫、礼□□□郎、婺州长史。……祖承□,□□大夫、梓州通泉县令、怀州武德县令。……父仲将,云麾将军、右领军将□□□太□卿、右骁卫□□萧岑□□□侍卫之力东都留守、加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府君即闻喜□□□纪□大□之外孙,东□□□之元子。……嗣子和义、忠义、遵义、尚义、崇义、知义等。”
《大唐卫州长史裴君墓志铭》[4]载:“君讳胤,河东闻喜人也。……曾祖忌,陈都官尚书,祖蕴,隋银青□禄大夫,御史大夫。父爽,吏部员外郎,婺州刺史。”
《故陕州别驾李公(延明)夫人寿昌郡君裴氏墓志铭并序》[5]载:“(夫人)曾祖爽,皇朝吏部员外郎、婺州刺史。祖承嗣,皇朝怀州武陟县令。父仲将,皇朝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夫人即贝州使君之长女也。”
《唐故沂州丞县令贾君墓志铭并序》[6]载:“夫人河东裴氏,隋御史大夫蕴之玄孙,皇贝州刺史、闻喜公之第三女也。”
《唐故东光县主神道碑铭(并序)》[7]载:“男十人,女十人。四子至大夫,曰遇,曰遘,曰迈;迈仁则践修,孝惟明发。少子德位兼盛,曰迥,今河南尹兼东都留守上柱国。”
《大唐故朝散郎裴府君(少烈)墓志文并序》[8]载:“君讳少烈,字悟微,河东闻喜人也。……曾祖承嗣,怀州武德县令。祖仲将,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父遘,见任河南府永宁县令。”
《唐扬州参军苏公故妻河东裴夫人墓志铭并序》[9]载:“(夫人)曾祖承嗣,皇怀州武德县令。祖仲将,皇贝州刺史。父迥,皇殿中监,赠工部尚书。夫人即故尚书之季女也。”
《唐故朝请郎行太原府文水县尉裴府君(喧)墓志铭并序》[10]载:“公讳喧,字喧,河东人也。……曾祖仲将,皇贝州刺史。祖迥,皇河南尹,赠工部尚书。考日胜,皇河南县令、赐绯鱼袋。公则简之第五兄也……有?一人,名郑邑,非元氏所出。”
《唐太子左赞善大夫裴公(遘)故夫人陇西县君李氏墓志铭并序》[11]载:“夫人,敦煌姑臧人也。……有子少擢。”
《河东裴镐墓志铭并序》[12]载:“君讳镐,字千石,河东人也。曾祖承嗣,朝散大夫,梓潼郡通泉县令、河内郡武德县令,材之桢也。祖仲将,解褐擢颖川郡许昌县令,自后累迁至阳城郡太守、右领军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闻喜县开国伯、清河郡太守,国之器也。考迅,首调信都郡阜城县主薄,再迁冯翊郡韩城县丞、仙州司士、江陵郡法曹。”
《故原城府别将裴君(铣)墓志铭并序》[13]载:“君讳铣,字成孚,河东闻喜人也。曾祖讳永嗣,皇怀州武德县令,……祖讳仲将,皇贝州刺史,……考讳迅,皇荆州大都督府法曹参军,……丕承前烈,茂昭后裔,惟君嗣之。”志文中“永嗣”应为“承嗣”之误。
《大唐故朝议郎左金吾卫长史河东裴公(利物)墓铭》[14]载:“曾门绊骥,为怀州武德县令,讳承嗣。大父洗帻,任贝州刺史,讳仲将。……烈考讳进,时揖清英,纪国王之外孙,河南尹之元兄。”重列世系表如下:
裴仲将曾祖父裴蕴隋书有传。裴蕴,河东闻喜人也。祖之平,良卫将军。父忌,陈都官尚书。[15]《隋书》记载裴蕴仅有一子为裴愔,与裴蕴一同被杀。而墓志记载,裴蕴还有爽、斯二子。[16]今据史料和上述墓志资料所述,重列裴仲将一支世系表为:
裴仲将一支裴諠去世太和九年(公元829年)距离唐朝灭亡907年已不到百年。延续如此持久的一支世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没有记载是何原因?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列河东裴氏:西眷裴景惠支,洗马裴天恩支、天寿支,南来吴裴叔业支,令宝支,中眷裴万虎支、双虎支、三虎支,定宗支,东眷裴道子支、道护支等共三眷五房十一支。其中西眷裴景惠支有裴寂、裴矩相高祖。洗马裴天恩支有裴谈相中宗、裴炎相中宗和武后。南来吴裴叔业支有裴耀卿相玄宗,令宝支有裴行本相武后。中眷裴双虎支有裴光庭相玄宗,三虎支有裴遵庆相代宗,裴枢相昭宗,定宗支有裴坦相僖宗,裴贽相昭宗。东眷道子支有裴居道相武后,裴休相宣宗,裴澈相僖宗。道护支有裴垍相宪宗,裴冕相代宗,裴度相中宗。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河东裴氏三眷五房十一支世系中,仅洗马裴天寿支与中眷裴万虎支两支未有担任过宰相的官职。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裴氏世系,大多是担任过宰相官职的世系,而裴仲将一支虽然支系绵延久远,但是其支系中并未有人出任过宰相,裴仲将所任官职最高,也仅仅是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开国公。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才未列裴仲将一支。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10][11][12][13][14]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
[4]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1.
[5]郭茂育,赵水森等编.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1.
[8]张乃翥辑.龙门区系石刻文粹[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9]毛阳光,余扶危主编.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5](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周征松,高洪山.唐代河东裴氏墓志述论[J].文献,1997(2).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河东裴氏 裴仲将 世系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55-02
在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有一个无论是读史者还是治史者都无法忽略的特殊群体——士族。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对国家统治者而言,士族是其必须重视甚至依靠和拉拢的对象。士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人柳芳《氏族论》载:“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1]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的名门大族之一,从汉末到唐末的八百年间,裴氏族人一直活跃在变化纷繁的中国历史舞台上,而且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多领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首列河东裴氏,有唐一代就有十七位裴氏宰相,在唐政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不仅仅因为其所具有的影响力,更是因为河东裴氏存世的资料不少便于我们研究。
《□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开国公裴君(仲将)墓志》[2]载:“君讳仲将,字亘,曾祖蕴,隋太常卿、御史大夫。……祖爽,礼部员外郎。……父承嗣,怀州武德县令。……君武德令府君之第二子也。……粤以开元九年岁次辛酉四月丁酉朔九日乙酉,迁合于邙山之阳县主旧坟之礼也。有子十人:长曰翁庆,官至资州资阳县令。”
《(上阙)豪州别驾闻喜县开国公裴府君(翁庆)墓志铭并序》[3]载:“□□□翁庆,字茂先,河东闻喜人也。……曾祖爽,太中大夫、礼□□□郎、婺州长史。……祖承□,□□大夫、梓州通泉县令、怀州武德县令。……父仲将,云麾将军、右领军将□□□太□卿、右骁卫□□萧岑□□□侍卫之力东都留守、加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府君即闻喜□□□纪□大□之外孙,东□□□之元子。……嗣子和义、忠义、遵义、尚义、崇义、知义等。”
《大唐卫州长史裴君墓志铭》[4]载:“君讳胤,河东闻喜人也。……曾祖忌,陈都官尚书,祖蕴,隋银青□禄大夫,御史大夫。父爽,吏部员外郎,婺州刺史。”
《故陕州别驾李公(延明)夫人寿昌郡君裴氏墓志铭并序》[5]载:“(夫人)曾祖爽,皇朝吏部员外郎、婺州刺史。祖承嗣,皇朝怀州武陟县令。父仲将,皇朝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夫人即贝州使君之长女也。”
《唐故沂州丞县令贾君墓志铭并序》[6]载:“夫人河东裴氏,隋御史大夫蕴之玄孙,皇贝州刺史、闻喜公之第三女也。”
《唐故东光县主神道碑铭(并序)》[7]载:“男十人,女十人。四子至大夫,曰遇,曰遘,曰迈;迈仁则践修,孝惟明发。少子德位兼盛,曰迥,今河南尹兼东都留守上柱国。”
《大唐故朝散郎裴府君(少烈)墓志文并序》[8]载:“君讳少烈,字悟微,河东闻喜人也。……曾祖承嗣,怀州武德县令。祖仲将,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父遘,见任河南府永宁县令。”
《唐扬州参军苏公故妻河东裴夫人墓志铭并序》[9]载:“(夫人)曾祖承嗣,皇怀州武德县令。祖仲将,皇贝州刺史。父迥,皇殿中监,赠工部尚书。夫人即故尚书之季女也。”
《唐故朝请郎行太原府文水县尉裴府君(喧)墓志铭并序》[10]载:“公讳喧,字喧,河东人也。……曾祖仲将,皇贝州刺史。祖迥,皇河南尹,赠工部尚书。考日胜,皇河南县令、赐绯鱼袋。公则简之第五兄也……有?一人,名郑邑,非元氏所出。”
《唐太子左赞善大夫裴公(遘)故夫人陇西县君李氏墓志铭并序》[11]载:“夫人,敦煌姑臧人也。……有子少擢。”
《河东裴镐墓志铭并序》[12]载:“君讳镐,字千石,河东人也。曾祖承嗣,朝散大夫,梓潼郡通泉县令、河内郡武德县令,材之桢也。祖仲将,解褐擢颖川郡许昌县令,自后累迁至阳城郡太守、右领军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闻喜县开国伯、清河郡太守,国之器也。考迅,首调信都郡阜城县主薄,再迁冯翊郡韩城县丞、仙州司士、江陵郡法曹。”
《故原城府别将裴君(铣)墓志铭并序》[13]载:“君讳铣,字成孚,河东闻喜人也。曾祖讳永嗣,皇怀州武德县令,……祖讳仲将,皇贝州刺史,……考讳迅,皇荆州大都督府法曹参军,……丕承前烈,茂昭后裔,惟君嗣之。”志文中“永嗣”应为“承嗣”之误。
《大唐故朝议郎左金吾卫长史河东裴公(利物)墓铭》[14]载:“曾门绊骥,为怀州武德县令,讳承嗣。大父洗帻,任贝州刺史,讳仲将。……烈考讳进,时揖清英,纪国王之外孙,河南尹之元兄。”重列世系表如下:
裴仲将曾祖父裴蕴隋书有传。裴蕴,河东闻喜人也。祖之平,良卫将军。父忌,陈都官尚书。[15]《隋书》记载裴蕴仅有一子为裴愔,与裴蕴一同被杀。而墓志记载,裴蕴还有爽、斯二子。[16]今据史料和上述墓志资料所述,重列裴仲将一支世系表为:
裴仲将一支裴諠去世太和九年(公元829年)距离唐朝灭亡907年已不到百年。延续如此持久的一支世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没有记载是何原因?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列河东裴氏:西眷裴景惠支,洗马裴天恩支、天寿支,南来吴裴叔业支,令宝支,中眷裴万虎支、双虎支、三虎支,定宗支,东眷裴道子支、道护支等共三眷五房十一支。其中西眷裴景惠支有裴寂、裴矩相高祖。洗马裴天恩支有裴谈相中宗、裴炎相中宗和武后。南来吴裴叔业支有裴耀卿相玄宗,令宝支有裴行本相武后。中眷裴双虎支有裴光庭相玄宗,三虎支有裴遵庆相代宗,裴枢相昭宗,定宗支有裴坦相僖宗,裴贽相昭宗。东眷道子支有裴居道相武后,裴休相宣宗,裴澈相僖宗。道护支有裴垍相宪宗,裴冕相代宗,裴度相中宗。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河东裴氏三眷五房十一支世系中,仅洗马裴天寿支与中眷裴万虎支两支未有担任过宰相的官职。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裴氏世系,大多是担任过宰相官职的世系,而裴仲将一支虽然支系绵延久远,但是其支系中并未有人出任过宰相,裴仲将所任官职最高,也仅仅是银青光禄大夫贝州刺史、上柱国、闻喜县开国公。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才未列裴仲将一支。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10][11][12][13][14]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
[4]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1.
[5]郭茂育,赵水森等编.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1.
[8]张乃翥辑.龙门区系石刻文粹[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9]毛阳光,余扶危主编.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5](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周征松,高洪山.唐代河东裴氏墓志述论[J].文献,1997(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