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是为了强化其音乐修养,高职院校相关音乐类专业都应当重视电子琴专业课程的教学。如今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专业基础不强、厌学情绪较强等问题,这就要求电子琴專业老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从学生接触电子琴课程开始就制订周祥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技巧,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其发自内心地热爱电子琴,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一、全面提升学生对电子琴艺术的热爱
兴趣是勤奋练琴、努力学琴的原动力,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电子琴艺术产生热爱、发生兴趣,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也是最大的教学技巧。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从如下两方面加以探索:
一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全面认识电子琴。电子琴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与钢琴相比,电子琴的音色更为丰富多彩,入门快、上手易,学生只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能力,愿意认真学习,就能够在较短时间里踏入门径,弹奏出较为动听的乐声。同时,还要用寓教于乐等手段使学生明白电子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其今后的就业乃至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工作,既可消解学生对学好电子琴的畏难情绪,又可让其了解学好这门技能的光明前景。
二是创设机会导引学生深刻领悟电子琴的艺术魅力。教师可通过亲身示范、利用视听设备播放经典曲目、带学生聆听音乐会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电子琴的艺术魅力,使其发自肺腑地热爱上这门艺术。
二、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很多时候“形式就是内容”,因而作为现代音乐专业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教学效能、变革课堂生态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高效能的电子琴课堂教学应当是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范式。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选用的电子琴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其声音优美、音域宽广,能够演奏出丰富多彩的节奏、音调,在考虑到高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应多采取互动教学、研讨学习、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技巧,有条件的院校应当采取小班化教学。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责任心和能力:没有这方面的责任心,就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不下去;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教学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以下几点,高职院校低年级的电子琴教师应当特别注意、认真加以琢磨:
一是严抠基本功等细节。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基本功则决定学生在电子琴领域能够精深的程度。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都已经升入高等学府了,基本功肯定已经过关了;即使基本功有欠缺,现在再纠正也为时已晚。事实上,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力扩招,让很多基本功不扎实的同学有机会进入了高校就读,因而一些同学的基本功是不扎实、甚至是不合格的。而且,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也扭曲了不少专业培训机构,他们在对艺术生进行入门培训时走的是急功近利、急就章的路子,并不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搞好教学;而是围绕考级、升学的要求投机取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许能考较高的分数,但基础不牢的问题并未解决。再说“现在纠正为时已晚”的观点,其实我们学习音乐艺术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我们在大学阶段如果不能解决学生的基本功问题,很多人毕业后再无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那么谁来帮助他们解决呢?更何况,基本功问题不得到真正解决,学生在专业领域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提高。笔者认为,当我们接手低年级新班级的教学任务后,首先应当通过观察学生弹琴、与其交流沟通等途径,发现学生在专业基础技能方面存在的瓶颈、不足,然后针对班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针对个别同学的个性问题也应做好针对性的帮扶工作。
二是认真建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当下有关电子琴的教材有很多,练习曲也很丰富。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既是好事情,但同时也很考验教师的鉴别、整合等高级能力。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有些大原则我们还是要必须遵循的,简单说就是无论选取何种教材、教法,首先都应当尊重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结合具体的学习阶段为其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练习的范本。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就是要善于开掘电子琴乐器强大的音响能力,要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以经典作品、著名大师的演奏为引领,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多采用互动、研讨、体验等现代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善于整合、释放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现代科技所蕴含的强大教学潜能。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多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而是应当面向舞台、面向大众。仅靠教室、琴房里的学习,学生也难以真正了解社会的需要、掌握艺术的真谛,更何况电子琴又是广受各阶层喜爱、特别适合面对受众表演的乐器,因此高职院校的电子琴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积极争取院系领导的支持,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等中间的实践机会,使全体同学都有较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也可鼓励、帮助专业能力较强的同学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生终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大学阶段的艺术实践既是检验其专业学习状态的试金石,也是其未来顺利就业、融入社会的助推器,电子琴专业课教师对此责无旁贷。
一、全面提升学生对电子琴艺术的热爱
兴趣是勤奋练琴、努力学琴的原动力,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电子琴艺术产生热爱、发生兴趣,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也是最大的教学技巧。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从如下两方面加以探索:
一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全面认识电子琴。电子琴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与钢琴相比,电子琴的音色更为丰富多彩,入门快、上手易,学生只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能力,愿意认真学习,就能够在较短时间里踏入门径,弹奏出较为动听的乐声。同时,还要用寓教于乐等手段使学生明白电子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其今后的就业乃至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工作,既可消解学生对学好电子琴的畏难情绪,又可让其了解学好这门技能的光明前景。
二是创设机会导引学生深刻领悟电子琴的艺术魅力。教师可通过亲身示范、利用视听设备播放经典曲目、带学生聆听音乐会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电子琴的艺术魅力,使其发自肺腑地热爱上这门艺术。
二、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很多时候“形式就是内容”,因而作为现代音乐专业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教学效能、变革课堂生态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高效能的电子琴课堂教学应当是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范式。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选用的电子琴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其声音优美、音域宽广,能够演奏出丰富多彩的节奏、音调,在考虑到高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应多采取互动教学、研讨学习、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技巧,有条件的院校应当采取小班化教学。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责任心和能力:没有这方面的责任心,就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不下去;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教学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以下几点,高职院校低年级的电子琴教师应当特别注意、认真加以琢磨:
一是严抠基本功等细节。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基本功则决定学生在电子琴领域能够精深的程度。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都已经升入高等学府了,基本功肯定已经过关了;即使基本功有欠缺,现在再纠正也为时已晚。事实上,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力扩招,让很多基本功不扎实的同学有机会进入了高校就读,因而一些同学的基本功是不扎实、甚至是不合格的。而且,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也扭曲了不少专业培训机构,他们在对艺术生进行入门培训时走的是急功近利、急就章的路子,并不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搞好教学;而是围绕考级、升学的要求投机取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许能考较高的分数,但基础不牢的问题并未解决。再说“现在纠正为时已晚”的观点,其实我们学习音乐艺术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我们在大学阶段如果不能解决学生的基本功问题,很多人毕业后再无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那么谁来帮助他们解决呢?更何况,基本功问题不得到真正解决,学生在专业领域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提高。笔者认为,当我们接手低年级新班级的教学任务后,首先应当通过观察学生弹琴、与其交流沟通等途径,发现学生在专业基础技能方面存在的瓶颈、不足,然后针对班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针对个别同学的个性问题也应做好针对性的帮扶工作。
二是认真建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当下有关电子琴的教材有很多,练习曲也很丰富。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既是好事情,但同时也很考验教师的鉴别、整合等高级能力。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有些大原则我们还是要必须遵循的,简单说就是无论选取何种教材、教法,首先都应当尊重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结合具体的学习阶段为其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练习的范本。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就是要善于开掘电子琴乐器强大的音响能力,要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以经典作品、著名大师的演奏为引领,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多采用互动、研讨、体验等现代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善于整合、释放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现代科技所蕴含的强大教学潜能。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多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而是应当面向舞台、面向大众。仅靠教室、琴房里的学习,学生也难以真正了解社会的需要、掌握艺术的真谛,更何况电子琴又是广受各阶层喜爱、特别适合面对受众表演的乐器,因此高职院校的电子琴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积极争取院系领导的支持,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等中间的实践机会,使全体同学都有较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也可鼓励、帮助专业能力较强的同学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生终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大学阶段的艺术实践既是检验其专业学习状态的试金石,也是其未来顺利就业、融入社会的助推器,电子琴专业课教师对此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