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从高高的讲台、成人的眼光走向学生的认知领域、心灵世界,告别了传统的独霸一方的孤独与冷漠。课堂上一只只随时举起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小手,使教室不断增加创新活力,让教师越来越欣赏学生,也越来越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快乐。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求知欲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83-01
我们面对的仅仅是一个小学生吗?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所以我们面对的更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关注学生由内而外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用动态的理念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引入课题——在学生最想学时
传统教学,教师总静态地展示新知是什么,而学生的第一反映是——你说你的,与我何干?这种强迫学生接受、机械记忆,使得数学之花来不及绽放就已经凋零,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埋没了学生的灵性。当代教学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育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数学是“冷峻的美”。这就要求教师用学生的眼光想,动态展示新知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学这一新知?问一问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怎样?教师要在新知的“新”字上下工夫,创设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出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的促使他们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基本会出现以下3个状态:(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开乘法意义的序幕……学生原有的认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可让学生听录音,记录解决问题的算式。此时学生都带着不满的情绪自发的评价,加法算式太长了、太烦了、手写的太累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缩短加法算式,抽象本质:( )个( )相加,用( )乘以( )来表示。(3)创造新知,迫不及待。学生体验到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便快捷。这样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加法到乘法的演变过程及内在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表象,也有利于表象的联想,学生都沉浸在数学的抽象美中。
二、加以点拨——在学生确实需要时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绪,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如教师无意识的指示学生如何做,扶得过多、过细,反而会削弱学生思维的难度、深度,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精髓,那学生就不需要思维了。学习新知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学生只有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付出的坚信不移的劳动,并体验到一波三折的成功,学生储存信息和提取信息才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的。同时,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提问题、想对策。学生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学生更学会倾听了,合作更愉快了。
三、适时突破——在学生最敏感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必要环节,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感觉到了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它:反之,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成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四、运用所学——在学生最想表现自我的时候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每学一个新知识时,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了它,有什么用?”学生如果长时间找不到答案,那么数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没有生命力了,正如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尤其是数学不能结合实际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估算解决问题的结果,把数学看作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亲切感,学习兴趣更浓厚。例如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后,让学生设计家到学校的交通路线平面图,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根据相同的材料制作出体积尽可能大的圆柱体,或计算出每天饮用的一桶纯净水的重量等。学习了比的意义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盐和水按怎样的比配制成适合你的口味?或调查面粉和水按怎样的比调制成馄饨皮?罗思在《学会自由》中主张“自我——主动学习”,他说:“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习成为自由的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激励他们面向生活,正视问题。”他说:“有证据表明,学生会有更充分的自我——主动的课外学习,并能显示出他们极大的创造力和自我责任感。
总之,教师要用摄影师的眼光,捕捉学生的思维深处,情感世界,捕捉教材的创新因素,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欣赏自己,激起再创造,教师跟着学生走!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求知欲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83-01
我们面对的仅仅是一个小学生吗?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所以我们面对的更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关注学生由内而外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用动态的理念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引入课题——在学生最想学时
传统教学,教师总静态地展示新知是什么,而学生的第一反映是——你说你的,与我何干?这种强迫学生接受、机械记忆,使得数学之花来不及绽放就已经凋零,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埋没了学生的灵性。当代教学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育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数学是“冷峻的美”。这就要求教师用学生的眼光想,动态展示新知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学这一新知?问一问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怎样?教师要在新知的“新”字上下工夫,创设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出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的促使他们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基本会出现以下3个状态:(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开乘法意义的序幕……学生原有的认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可让学生听录音,记录解决问题的算式。此时学生都带着不满的情绪自发的评价,加法算式太长了、太烦了、手写的太累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缩短加法算式,抽象本质:( )个( )相加,用( )乘以( )来表示。(3)创造新知,迫不及待。学生体验到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便快捷。这样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加法到乘法的演变过程及内在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表象,也有利于表象的联想,学生都沉浸在数学的抽象美中。
二、加以点拨——在学生确实需要时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绪,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如教师无意识的指示学生如何做,扶得过多、过细,反而会削弱学生思维的难度、深度,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精髓,那学生就不需要思维了。学习新知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学生只有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付出的坚信不移的劳动,并体验到一波三折的成功,学生储存信息和提取信息才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的。同时,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提问题、想对策。学生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学生更学会倾听了,合作更愉快了。
三、适时突破——在学生最敏感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必要环节,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感觉到了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它:反之,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成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四、运用所学——在学生最想表现自我的时候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每学一个新知识时,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了它,有什么用?”学生如果长时间找不到答案,那么数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没有生命力了,正如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尤其是数学不能结合实际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估算解决问题的结果,把数学看作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亲切感,学习兴趣更浓厚。例如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后,让学生设计家到学校的交通路线平面图,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根据相同的材料制作出体积尽可能大的圆柱体,或计算出每天饮用的一桶纯净水的重量等。学习了比的意义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盐和水按怎样的比配制成适合你的口味?或调查面粉和水按怎样的比调制成馄饨皮?罗思在《学会自由》中主张“自我——主动学习”,他说:“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习成为自由的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激励他们面向生活,正视问题。”他说:“有证据表明,学生会有更充分的自我——主动的课外学习,并能显示出他们极大的创造力和自我责任感。
总之,教师要用摄影师的眼光,捕捉学生的思维深处,情感世界,捕捉教材的创新因素,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欣赏自己,激起再创造,教师跟着学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