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立中的学习氛围营造措施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学习氛围的营造进行了探讨,提出要通过:丰富课堂授课思路,拓宽课堂开展思路;加强师生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巧妙安排课堂语言,启发学生课堂思维等角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学习氛围 营造措施
  
  初中语文,是初中课堂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不仅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初中语文正处于一个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着初中以后各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学生要更加认真对待语文学习。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那么,初中语文在建立高效课堂中该如何营造学习氛围,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丰富课堂授课思路,拓宽课堂开展思路
  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讲课思路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那么,如何确定语文授课思路和方式呢?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把课本的内容全部“吃透”,掌握重点难点,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等等,只有将以上内容都熟记于心,才能开始设计一节课的授课思路,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思路方面只注重向学生介绍课本章节,不注重课外内容的引入。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感受不到“新鲜的东西”,就不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适当引入课外内容,丰富授课思路是营造初中语文学习良好氛围的重要措施。比如,在讲解《邓稼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影片《邓稼先》,让学生全面了解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有利于对课本的深入掌握;语文教师可以在结束本单元学习的最后一堂课时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一来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二来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复习本单元的所有内容。
  二、加强师生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看似是教师与学生语言的沟通,其实不然,一个好的高效的课堂,实则是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情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为师生之间良好的有效互动。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不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学习兴趣不太容易被激发,课堂学习气氛死板,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学生不再只是听众或教学过程的配角,与教师是学习的伙伴,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要尽量的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写,敢问,敢辩,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教师尽可能将每节课的内容压缩十分钟左右,利用最后的十分钟,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小组等等,利用这十分钟进行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发挥教学效益。
  三、巧妙安排课堂语言,启发学生课堂思维
  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手段,都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语言。因此巧妙地安排课堂语言,对启发学生课堂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用巧妙、有趣、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思维呢?教师的语言风格,取决于老师的文学修养和身心修养程度。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使人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和谐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能发挥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教”与“学”完美的结合起来,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家晓. 让语文课堂灵活起来——如何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气氛[J]. 新课程(中学),2012(4).
  [2] 周毕文,李金林,田作堂. 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3] 郭迎春.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1).
  [4] 吴娜.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
本文主要阐释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提出了加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本文主要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师培养德育教育的意识、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三种方法。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法宝,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文从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入手,指出
【活动背景】  篮球是极具竞争性、对抗性,也具有极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以及欣赏和审美价值的运动项目。小学生学习篮球与参加篮球活动,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技能、基本战术、简单配合与比赛方法;更是为了通过身体练习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体能和智能等多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健身健康的目的。  【活动过程】  一、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阶段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导入新
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上精心设计,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只要教师能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准确把握
【摘 要】信息技术课教学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而且,与其他学科课程比,更有其独特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自觉的寓德育于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 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重要内容。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