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词汇场理论认为一种语言中的任意词项都属于某个词汇系统,没有词项能够单独存在,同种类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词汇场。而框架理论则认为每个词项的语义都可以刻画一个小的抽象的“场景”,如果这个“场景”可以包括其他和这个词项在语义上相关的词项,这个“场景”就可以被称为这个词项的框架,词项之间是通过框架联系起来的。本文选取《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用这两种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理论的结合及补充可以更好地指导汉语语篇英译,并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 词汇场 框架 英语翻译 场景
1.引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目光。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把中国的文学作品传扬到国外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之前有很多国外学者翻译过中国典籍,其中不免有误。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了解,有的是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最终导致中国典籍被西方国家误解。为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尽可能把中文经典原汁原味地传扬出去,翻译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支持。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都是现代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有优缺点,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互补,共同指导翻译实践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2.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
2.1词汇场理论
词汇场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它是指任何一个词汇都属于一个特定的词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其他词语限定并定义这个词汇,不属于某一系统的词汇是不存在的,这个由词汇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就叫做词汇场。小的词汇场属于一个大的词汇场,词汇场之间彼此结合就组成了词汇系统[1]。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词汇的定义,要通过同一词汇场中的其他词汇来进行。如果一个单一词汇的语义改变,那么整个词汇场的结构都要改变。
2.1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来源于框架语义学,在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着一个经验种类[2]。它指的是听者使用他自己所处地域的文化风俗,他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理解他所听到的话语。例如,要理解“卖”这个词,一个人必须还要知道商品转换这个场景,包括卖家、买家、货物、货币,以及货物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卖家和买家的关系等。这就要求每一个听者都要有百科全书的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同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框架。当听者与说着的框架不同时,误解就出现了。
3.两种理论在《孙子兵法》英译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宝贵的军事著作。它是第一本教导人们怎样作战的兵法,同时奠定了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它是中国的瑰宝,同时属于全世界。所以对这样一本既是典籍又是科学著作的作品的翻译必须严谨,还要通俗易懂。这里选取《孙子兵法》的两个译本:约翰·博门的版本和林戊荪的版本,运用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只选取了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几句名句进行比较。
3.1词汇场理论在对比分析《孙子兵法》翻译中的应用
孙子认为赢得一场战争最好的方式:“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用了 “善” 这个字来解释他的想法,这里“善”指最好。在林戊荪的版本中,他用“wisest”这个词来翻译[3],“Wise”与“smart”,“clever” 和“bright”同在一个词汇场。而博门选择了“supreme excellence” 来翻译“善”[4],“supreme excellence” 所在的词汇场中形成 “excellence—good—common—bad”这种形式,即优秀—好—普通—差。这种词汇场结构要比wise的词汇场更符合文章的意思,所以博门的选择要好一些。
《孙子兵法》中关于怎样作战的具体策略,孙子讨论了六种情况。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在这里,孙子就使用了数量词汇场比较敌我双方的人数,“之” 则指代的是敌人。林戊荪也用数量词汇场翻译: ten to one—five to one—two to one—equally matched—fewer than—no match,one在这里既是数词“一”,又是代词,用来翻译“之”。而在博门的版本中,并没有出现词汇场,而且“倍则分之” 被翻译为 “if twice as numerous,to divide our army into two”,“之”被翻译为我方,这是个很明显的错误。
3.2框架理论在对比翻译《孙子兵法》中的应用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这里有一个数词“百”。林戊荪直接翻译成了数词“一百”,而博门则译为“所有”。 “To fight and conquer in all your battles is not supreme excellence”,这要比林戊荪的“一百”更符合整体框架。因为整本书讨论的是如何作战成功,数词很重要,也是敏感部分。而“打一百场战争”使读者联想到具体作战次数这种场景,容易让读者误以为真的要打赢一百场战争。虽然翻译得没有错,但是与整体框架不协调,使得整段话都不容易被理解,甚至容易被误解。
同样的一句话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果说用框架理论解释的话,这里有一个整体框架,那就是描绘怎样从敌我双方的人数角度制定战略这样一个场景。林戊荪的版本与这个框架是相符合的,能够激起读者的相同框架。但是在博门的译本中,把“倍则分之” 翻译为“divide our army into two” (把我方人员分为两部分),而其他的“之”则译为敌方,场景描绘混乱,整个框架被打破,使读者不知所云。
4.结语
古汉语在意义和用法上都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翻译要比翻译现代作品难度大得多。如果说还没有理论支持的话,那么翻译将变得更加困难。从本文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在汉译英过程中将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结合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理论指导。但是这篇文章也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遇到已经不再使用了的古汉语时,译者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注脚,但是那样会打破文章的连贯性,使读者的注意力有所转移。或者直接使用现代有同样含义的词汇,但是那样做会使文章的整体框架被打破。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ehrer,A.Semantic Fields and Lexical Structure Amsterdam
关键词: 词汇场 框架 英语翻译 场景
1.引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目光。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把中国的文学作品传扬到国外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之前有很多国外学者翻译过中国典籍,其中不免有误。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了解,有的是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最终导致中国典籍被西方国家误解。为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尽可能把中文经典原汁原味地传扬出去,翻译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支持。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都是现代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有优缺点,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互补,共同指导翻译实践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2.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
2.1词汇场理论
词汇场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它是指任何一个词汇都属于一个特定的词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其他词语限定并定义这个词汇,不属于某一系统的词汇是不存在的,这个由词汇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就叫做词汇场。小的词汇场属于一个大的词汇场,词汇场之间彼此结合就组成了词汇系统[1]。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词汇的定义,要通过同一词汇场中的其他词汇来进行。如果一个单一词汇的语义改变,那么整个词汇场的结构都要改变。
2.1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来源于框架语义学,在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着一个经验种类[2]。它指的是听者使用他自己所处地域的文化风俗,他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理解他所听到的话语。例如,要理解“卖”这个词,一个人必须还要知道商品转换这个场景,包括卖家、买家、货物、货币,以及货物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卖家和买家的关系等。这就要求每一个听者都要有百科全书的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同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框架。当听者与说着的框架不同时,误解就出现了。
3.两种理论在《孙子兵法》英译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宝贵的军事著作。它是第一本教导人们怎样作战的兵法,同时奠定了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它是中国的瑰宝,同时属于全世界。所以对这样一本既是典籍又是科学著作的作品的翻译必须严谨,还要通俗易懂。这里选取《孙子兵法》的两个译本:约翰·博门的版本和林戊荪的版本,运用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只选取了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几句名句进行比较。
3.1词汇场理论在对比分析《孙子兵法》翻译中的应用
孙子认为赢得一场战争最好的方式:“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用了 “善” 这个字来解释他的想法,这里“善”指最好。在林戊荪的版本中,他用“wisest”这个词来翻译[3],“Wise”与“smart”,“clever” 和“bright”同在一个词汇场。而博门选择了“supreme excellence” 来翻译“善”[4],“supreme excellence” 所在的词汇场中形成 “excellence—good—common—bad”这种形式,即优秀—好—普通—差。这种词汇场结构要比wise的词汇场更符合文章的意思,所以博门的选择要好一些。
《孙子兵法》中关于怎样作战的具体策略,孙子讨论了六种情况。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在这里,孙子就使用了数量词汇场比较敌我双方的人数,“之” 则指代的是敌人。林戊荪也用数量词汇场翻译: ten to one—five to one—two to one—equally matched—fewer than—no match,one在这里既是数词“一”,又是代词,用来翻译“之”。而在博门的版本中,并没有出现词汇场,而且“倍则分之” 被翻译为 “if twice as numerous,to divide our army into two”,“之”被翻译为我方,这是个很明显的错误。
3.2框架理论在对比翻译《孙子兵法》中的应用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这里有一个数词“百”。林戊荪直接翻译成了数词“一百”,而博门则译为“所有”。 “To fight and conquer in all your battles is not supreme excellence”,这要比林戊荪的“一百”更符合整体框架。因为整本书讨论的是如何作战成功,数词很重要,也是敏感部分。而“打一百场战争”使读者联想到具体作战次数这种场景,容易让读者误以为真的要打赢一百场战争。虽然翻译得没有错,但是与整体框架不协调,使得整段话都不容易被理解,甚至容易被误解。
同样的一句话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果说用框架理论解释的话,这里有一个整体框架,那就是描绘怎样从敌我双方的人数角度制定战略这样一个场景。林戊荪的版本与这个框架是相符合的,能够激起读者的相同框架。但是在博门的译本中,把“倍则分之” 翻译为“divide our army into two” (把我方人员分为两部分),而其他的“之”则译为敌方,场景描绘混乱,整个框架被打破,使读者不知所云。
4.结语
古汉语在意义和用法上都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翻译要比翻译现代作品难度大得多。如果说还没有理论支持的话,那么翻译将变得更加困难。从本文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在汉译英过程中将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结合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理论指导。但是这篇文章也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遇到已经不再使用了的古汉语时,译者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注脚,但是那样会打破文章的连贯性,使读者的注意力有所转移。或者直接使用现代有同样含义的词汇,但是那样做会使文章的整体框架被打破。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ehrer,A.Semantic Fields and Lexical Structure Amster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