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中民俗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是民俗艺术当下价值的重要体现,它是传统文化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产业化经济的媒介物。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民俗艺术在历代传承过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存在着相互的借鉴,使得其价值进一步体现。目前,合理开发利用民俗艺术,使之成为一种产业化商品,完成当下的创造性转化,也是民俗艺术适应当下环境的一种传承方式,因此,如何使民俗艺术形成良性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俗艺术 产业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化振兴是首要任务。产业化是乡村生活的支柱,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中国乡村来说,由于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一部分妇女、老人留守乡村。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他们拿出一部分近年来务工挣来的钱投资产业,加上地方政府的引导,各地特色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不断兴起。在此背景下,各地社会活动中民俗艺术最具代表性,而且显得尤为活跃。由于民俗艺术的可感、可观、可食特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多传承人成为此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民俗艺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传承人的生活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有所改观。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对人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文化学者、传承匠人、市场商人三位一体,介入到乡村,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民俗艺术文化的挖掘和创造性转化运动。民俗艺术如何形成产业化发展,通过对全国民间刺绣艺术近十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对民俗艺术文化的整体场所和语境的研究和把握,是开展民俗艺术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
一、恢复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整体性语境
从1958年长沙楚墓出土的绣品看,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到清朝后期,湘绣已成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场所的变化,在节日民俗活动中要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导向,发掘整理民俗艺术的重要价值,包括人才价值、产品价值、艺术文化价值。加强市场分析,比如端午节香包,少数民族婚俗中的针线活,节日穿盛装等。在以当下民间刺绣为产业的市场调研中,通过对苏绣、湘绣、蜀绣、苗绣、青海刺绣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长期的扶持和推动下,各地都形成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也形成一种新的节日气象,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但文化个性不够突出,缺乏行业的规范性,有点赶时髦的性质,同质化严重,这不利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对苏绣形成地方性及国家级标准的调研,发现苏绣在经过近五十年的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形成了自己在文化特质方面独有的江南水乡文化。她们对苏绣针法技艺的灵活运用,对文人墨客,国内外大師的作品如梵高、莫奈、林风眠、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作品进行苏绣针法技艺的再创作和表现,无论是在构图的形式语言上,还是在画面的触觉肌理上,都做了艺术化的处理,同时也凸显了江南水的灵动,太湖石的优美,同一物象的不同针法,技艺创新的双面绣处理,都给人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之美。不但针法细腻,而且画面艺术品位性极高。因此,作为高端艺术品收藏远销国内外,而且价值很高,被国内外其他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满足了社会在刺绣市场上高端艺术品的需求,据市场调研统计,刺绣市场70%被苏绣所占领。苏绣也通过现代机绣加人工绣的办法走低端市场,其他地方刺绣艺术还需要按照自己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规范。对于地方刺绣艺术的文化特色要保留,其合理开发和应用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切不可急功近利。产业增加值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增长速度受影响;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化的核心,应从记忆产品化转为情感体验。
二、展示具有标志性民俗艺术文化的亮点
民俗学家要重点整理挖掘特征性明确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如为了讲好老百姓的民间文化故事,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不断完善开发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总结、提炼出了以“绣道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刺绣文化书院,开展了文化讲堂、参观讲堂、刺绣体验课堂。专业讲解员、文化解说者、工艺大师现场讲说教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亲自动手体验刺绣乐趣,寓教于乐,实现“研学”。从青海刺绣市场化产品来看,土族盘绣的太阳花、生命之花最具代表性,由于特质鲜明,文化内涵深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湘绣通过运用不同针法,起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狮虎题材湘绣中,通常采用掺针法。在绣皮毛时,会用到鬅毛针法,表现皮毛质感和花纹;在表现眼睛时会用游针针法表现清澈明亮的狮虎眼睛。苗族的刺绣、织锦和蜡染都是伴随服饰的发生、发展而形成的装饰艺术,至今仍主要用于服饰及其他身上用品,如挂包、婴儿背带等。苗绣的部落徽记属性,使其传承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纹样有固定的主题和表述形式,它们经由漫长的历史时期而固化为传统,世代传承,极少有所改变,个人创作只能在传统范围内发挥,不是随心所欲地去完全表现个人意志。刺绣是很费工时的,一件衣服所需的装饰,往往需要做三五个月或半年完成,可以说这些制作最为费工,其可以携带制作,无论走到哪里,一有空就可以拿出来,连放牛时也做着刺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苗族服饰传统也在改变,苗绣的地位已经没有原先那么重要,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衰退,新一代人的制作工艺也不如前辈人。即便如此,苗绣仍是苗族女性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承载着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苗族女性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书写的苗族千年史诗。
民族刺绣艺术馆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展示功能。常年集中展示中国四大名绣及各地方刺绣的精品;不定期地举办国际刺绣专项展览。其次是教育、交流功能。除静态图文、展品外,还可辅助现场动态演示;开展刺绣研学体验项目;举办国内外各种论坛、研讨会、沙龙;举办各种展览。再次是开发、研究功能。 三、民俗艺术传承人的地方性培养
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民间文化大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尽管国家有过抢救性记录,但对于民俗艺术来说,文化的内涵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特殊技艺的提升还需要传承人的不断磨炼。技艺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无法通过语言指导实践,比如刺绣技艺,四大名绣的传承都是几代人的坚守和努力,以家族传承形式才继承了下来,而且是不断地再创造,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质的情况下,技艺和内容结合时代都有所改观。一方面,传承人的学识和修养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传承人的视野也有所拓宽。少数民族地区的刺绣艺术发展尤为突出,比如新疆、青海、云南,通过国家政策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直接形成了产业化模式。出现了以传承人举办工坊的公司加农户模式。由于传承人文化水平和市场经验的不足,产品开发研究和市场转化能力还有所欠缺,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但其对民俗文化传播还是起到了推动作用,吸引了全国大批民俗学家、文化专家的关注。提高了产品价值定位,保护了传承匠人,吸引了商人的参与营销。
政府要发挥培育作用,引导好传承人的价值观念,不能一味地向钱看,要以培养高尚情操和人生价值观念为主。
重视刺绣村开发模式。苗绣已经列入贵州省非遗名录,黔东南州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苗族传统村落刺绣技艺传承工程,在黔东南各县的苗族村寨设立刺绣培训点、培训班、培训站,组织当地妇女集中参加刺绣专业培训,逐渐形成了政府扶持、妇联组织、当地妇女参与的专业刺绣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效采集各种类型的苗绣工艺、图案,使得传统苗族刺绣图案、纹理、色彩搭配、绣法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从青海刺绣的市场调研来看,青海刺绣还需要完成行业规范,建立良好的刺绣生态环境,培养传承人,发掘有天赋的艺人。在材料、题材方面加以创新,并作为重要的艺术元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挥其重要价值。目前,一些从业人员思路不清晰,创意不足,缺乏过硬的刺绣产品,产品销路没有打开,销售渠道单一,设备陈旧,没有引入最新的技术设备,所以,相关部门要多组织培训与对外交流,拓宽思路,提高审美,提升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帮助刺绣产品曝光,提高销量形成品牌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按照文化的自觉性,使文化生态得到良性可持续发展。切忌急功近利,要从长远发展来看,要稳定社区的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隐形价值,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复兴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凤尧.徐州传统手工艺香包包装的市场化研究与开发[D].天津科技大学,2017.
[2]林继富,王道.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解丽红,杨丽蕊.多元形式与传承——中国民间美术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4]陶思炎.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5]冶存荣.河湟民間刺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小明,男,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俗艺术 产业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化振兴是首要任务。产业化是乡村生活的支柱,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中国乡村来说,由于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一部分妇女、老人留守乡村。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他们拿出一部分近年来务工挣来的钱投资产业,加上地方政府的引导,各地特色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不断兴起。在此背景下,各地社会活动中民俗艺术最具代表性,而且显得尤为活跃。由于民俗艺术的可感、可观、可食特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多传承人成为此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民俗艺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传承人的生活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有所改观。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对人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文化学者、传承匠人、市场商人三位一体,介入到乡村,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民俗艺术文化的挖掘和创造性转化运动。民俗艺术如何形成产业化发展,通过对全国民间刺绣艺术近十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对民俗艺术文化的整体场所和语境的研究和把握,是开展民俗艺术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
一、恢复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整体性语境
从1958年长沙楚墓出土的绣品看,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到清朝后期,湘绣已成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场所的变化,在节日民俗活动中要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导向,发掘整理民俗艺术的重要价值,包括人才价值、产品价值、艺术文化价值。加强市场分析,比如端午节香包,少数民族婚俗中的针线活,节日穿盛装等。在以当下民间刺绣为产业的市场调研中,通过对苏绣、湘绣、蜀绣、苗绣、青海刺绣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长期的扶持和推动下,各地都形成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也形成一种新的节日气象,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但文化个性不够突出,缺乏行业的规范性,有点赶时髦的性质,同质化严重,这不利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对苏绣形成地方性及国家级标准的调研,发现苏绣在经过近五十年的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形成了自己在文化特质方面独有的江南水乡文化。她们对苏绣针法技艺的灵活运用,对文人墨客,国内外大師的作品如梵高、莫奈、林风眠、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作品进行苏绣针法技艺的再创作和表现,无论是在构图的形式语言上,还是在画面的触觉肌理上,都做了艺术化的处理,同时也凸显了江南水的灵动,太湖石的优美,同一物象的不同针法,技艺创新的双面绣处理,都给人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之美。不但针法细腻,而且画面艺术品位性极高。因此,作为高端艺术品收藏远销国内外,而且价值很高,被国内外其他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满足了社会在刺绣市场上高端艺术品的需求,据市场调研统计,刺绣市场70%被苏绣所占领。苏绣也通过现代机绣加人工绣的办法走低端市场,其他地方刺绣艺术还需要按照自己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规范。对于地方刺绣艺术的文化特色要保留,其合理开发和应用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切不可急功近利。产业增加值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增长速度受影响;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化的核心,应从记忆产品化转为情感体验。
二、展示具有标志性民俗艺术文化的亮点
民俗学家要重点整理挖掘特征性明确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如为了讲好老百姓的民间文化故事,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不断完善开发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总结、提炼出了以“绣道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刺绣文化书院,开展了文化讲堂、参观讲堂、刺绣体验课堂。专业讲解员、文化解说者、工艺大师现场讲说教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亲自动手体验刺绣乐趣,寓教于乐,实现“研学”。从青海刺绣市场化产品来看,土族盘绣的太阳花、生命之花最具代表性,由于特质鲜明,文化内涵深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湘绣通过运用不同针法,起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狮虎题材湘绣中,通常采用掺针法。在绣皮毛时,会用到鬅毛针法,表现皮毛质感和花纹;在表现眼睛时会用游针针法表现清澈明亮的狮虎眼睛。苗族的刺绣、织锦和蜡染都是伴随服饰的发生、发展而形成的装饰艺术,至今仍主要用于服饰及其他身上用品,如挂包、婴儿背带等。苗绣的部落徽记属性,使其传承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纹样有固定的主题和表述形式,它们经由漫长的历史时期而固化为传统,世代传承,极少有所改变,个人创作只能在传统范围内发挥,不是随心所欲地去完全表现个人意志。刺绣是很费工时的,一件衣服所需的装饰,往往需要做三五个月或半年完成,可以说这些制作最为费工,其可以携带制作,无论走到哪里,一有空就可以拿出来,连放牛时也做着刺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苗族服饰传统也在改变,苗绣的地位已经没有原先那么重要,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衰退,新一代人的制作工艺也不如前辈人。即便如此,苗绣仍是苗族女性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承载着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苗族女性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书写的苗族千年史诗。
民族刺绣艺术馆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展示功能。常年集中展示中国四大名绣及各地方刺绣的精品;不定期地举办国际刺绣专项展览。其次是教育、交流功能。除静态图文、展品外,还可辅助现场动态演示;开展刺绣研学体验项目;举办国内外各种论坛、研讨会、沙龙;举办各种展览。再次是开发、研究功能。 三、民俗艺术传承人的地方性培养
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民间文化大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尽管国家有过抢救性记录,但对于民俗艺术来说,文化的内涵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特殊技艺的提升还需要传承人的不断磨炼。技艺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无法通过语言指导实践,比如刺绣技艺,四大名绣的传承都是几代人的坚守和努力,以家族传承形式才继承了下来,而且是不断地再创造,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质的情况下,技艺和内容结合时代都有所改观。一方面,传承人的学识和修养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传承人的视野也有所拓宽。少数民族地区的刺绣艺术发展尤为突出,比如新疆、青海、云南,通过国家政策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直接形成了产业化模式。出现了以传承人举办工坊的公司加农户模式。由于传承人文化水平和市场经验的不足,产品开发研究和市场转化能力还有所欠缺,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但其对民俗文化传播还是起到了推动作用,吸引了全国大批民俗学家、文化专家的关注。提高了产品价值定位,保护了传承匠人,吸引了商人的参与营销。
政府要发挥培育作用,引导好传承人的价值观念,不能一味地向钱看,要以培养高尚情操和人生价值观念为主。
重视刺绣村开发模式。苗绣已经列入贵州省非遗名录,黔东南州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苗族传统村落刺绣技艺传承工程,在黔东南各县的苗族村寨设立刺绣培训点、培训班、培训站,组织当地妇女集中参加刺绣专业培训,逐渐形成了政府扶持、妇联组织、当地妇女参与的专业刺绣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效采集各种类型的苗绣工艺、图案,使得传统苗族刺绣图案、纹理、色彩搭配、绣法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从青海刺绣的市场调研来看,青海刺绣还需要完成行业规范,建立良好的刺绣生态环境,培养传承人,发掘有天赋的艺人。在材料、题材方面加以创新,并作为重要的艺术元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挥其重要价值。目前,一些从业人员思路不清晰,创意不足,缺乏过硬的刺绣产品,产品销路没有打开,销售渠道单一,设备陈旧,没有引入最新的技术设备,所以,相关部门要多组织培训与对外交流,拓宽思路,提高审美,提升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帮助刺绣产品曝光,提高销量形成品牌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按照文化的自觉性,使文化生态得到良性可持续发展。切忌急功近利,要从长远发展来看,要稳定社区的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隐形价值,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复兴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凤尧.徐州传统手工艺香包包装的市场化研究与开发[D].天津科技大学,2017.
[2]林继富,王道.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解丽红,杨丽蕊.多元形式与传承——中国民间美术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4]陶思炎.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5]冶存荣.河湟民間刺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小明,男,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