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伤害事故之法律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鉴于学生伤害事故在全国屡见不鲜且愈演愈烈,本文从学生伤害事故定义入手,确定学生伤害事故法律上内涵与外延,总结归纳现有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继而从立法和学校等两个方面提出预防及完善建议,如制定《教学场所安全法》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上杜绝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以达到公平、效率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教学场所安全法
  一、学生伤害事故概述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明确规定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作为教育部出台的部门规章,《办法》并未也不可能对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侵权责任法》在其第38条规定,在学校有过错的前提下,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第40条规定,伤害来源第三方的,学校如有过错,也要承担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8条的规定,体现法律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主体的侧重保护;第40条对第三方致害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再一味坚持过错原则,突破了《办法》沉珂,体现了实质公平原则,是法律的进步,值得肯定。
  二、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立法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受伤害的事故愈演愈烈。
  目前,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纠纷面临的老大难是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学生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民法通则》与《侵权责任法》在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规定相对落后,针对性弱,且操作性不强;并且这两部法律中都没有明确地规定规范学生这一类主体,致使司法实践中无法可循,无法可依,因而操作难度较大。
  此外,现行法律上对于学生伤害事故中细节问题,如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等等问题,均规定模糊甚至没有涉及。然而学术界亦对此类问题未达成一致,众说纷纭,导致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案件中采用的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最后赔偿数额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造成“同伤不同价”的不平等的现象,难以令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信服,造成上诉率往往高居不下,造成司法资源严重浪费;同时给学生本人及其代理人寻求法律救济带来很大困难与困扰。实践中甚至出现了索要高额赔偿而假造户口的现象。
  以上诸多问题极大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给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是我们在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中都亟需解决的。
  三、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建议
  首先,在立法上笔者建议尽快制定《教学场所安全法》。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教学场所”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教学场所安全法》中的教学场所,应当定义为“在特定时间内固定用于特定教学考试用途的特定公共场所”。教学场所与其他场所的区别有三:
  其一,时间的特定性,即只有在特定的教学考试的活动所进行的时间内。若不在此特定时间内,学生人身及财产权利受到损害的,由其他法律调整,不在本法保护范围之内;
  其二,用途的特定性,即只有特定的教学考试用途。这里的用途既包括用于学校教学考试,也包括用于社会教辅机构的教学考试,还包括用于私人开设的教学辅导等等。否则,不在本法保护范围之内。
  其三,场所的特定性,即必须是的固定的公开场所。若是老师办家教,“开小灶”等学生较少的情况,因其人数不多,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不在本法保护范围之内。
  笔者认为以上三点特征,通过特定性限定式表述,将法律所特指的教学场所清楚展示,也将法律所保护的学生给出明确定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日渐蓬勃发展,考试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社会上各种辅导机构大量涌现,然而辅导机构一般资金不强,或因安全意识淡薄,以至于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制定《教学场所安全法》的积极意义在于,将本不属于侵权责任法保护包围之内的社会辅导机构中学员的人身安全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笔者相信,《教学场所安全法》的制定将给社会上的教学场所安全负责人敲响安全的警钟,促进其树立安全意识,督促其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其次,学校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学校全体成员均应当树立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做到防患未然。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防范管理机制,从学生伤害事故事先预防到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上增强学校的应对能力。
  最后,由于学校性质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其资金主要来源依靠财政拨款,因此建议国家对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建议建立学生伤害事故保险制度以及学生伤害事故风险基金等,应充分利用社会上资金资源,以增强学校应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等风险应对和赔偿能力,达到法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生伤害事故的不断发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认为,针对学生伤害事故,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立法,为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提供方向指引和法律保障。学校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抵御学生伤害事故风险的能力。学生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政府应当重视学生伤害事故,加强对学校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如此多方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大程度保护学生利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伟大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侯建峰.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7.
  [2]贺定科.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法律思考[J].神州,2013.15.
  [3]杨健民.论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法律责任[J].人民论坛,2013.5.
  [4]余均政.浅析侵权责任法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影响[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0.
其他文献
对于初中地理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笔者想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1.这门课程需要一位授课方式与众不同的教师,他既要有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将地理知识理解,可以做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依托于个案公平来保护公共利益。在司法理论与实践层面,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遇到了应用中的瓶颈限制,即使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也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在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框架下,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适用  当代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产生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臻于完善。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基于保护
医疗损害作为侵权类型之一,在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之前必须对该医疗行为存在的过错进行举证,由此可见医疗过错的认定在医疗侵权中的重要性。医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自然
【摘要】公司是企业法人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市场经济竞争中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之一。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具有拟制人格的企业法人,如同自然人一样有生有灭。企业法人资格的取得与丧失标志着企业法人的生与死。有限责任公司解散乃至于公司企业法人资格消灭。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法律规定;解散;原因  限于企业法人的拟制人格的特
【摘要】在中国,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促成国家发展的重要武器。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观念普遍不强,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并将法律从一种意识转化为一种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全民参与构建法律网络体系、法律主体自觉遵守法律和执法人员把维护法律尊严视为神圣的使命三点,来论述这种转化的内涵。进而,从三方面论述如何实现这种转化:让法律条款成为一种大家公认的文化;学习法律,从娃娃抓起;营造和
【摘要】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各种法律的用途、功能、内容、范围等法规条例都随着法律的变化而变化,笔者针对市场经济体系下,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民商法;经济法;差异  经济法与民商法应用在市场经济中,分别从客观性以及主观性方面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关系进行调试,二者相互协调,既存在差异性,也存在互补性,民商法是经济法实施的前提,经济法对民商法有调整作用,也就
生物医学材料分类繁杂,如今大量利用的生物医学材料为医用金属或合金、医用高分子、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生物衍生材料等.其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
中职教育为我国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但在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考的分流选拔,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太理想。本文结合了中职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