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修改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从事教学實践二十多年中,笔者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有两个常见误区:一是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动辄刀砍斧削,批的“体无完肤”,改的满纸通红,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二是不作切合实际的批改指导,不是做严格的批改指导和严格的批改训练,就是撒手让学生自我批改或互相批改。
  【关键词】批改 精批 提示 讨论 互改 启发性 导向性
  要走出这两个误区,必须以教师精当的批改做示范,并伴以批改理由,训练学生学会发现作文中可修改之处,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逐步实现从以教师的批改为主到学生的自由修改和相互批改为主的过渡。
  一、精心批改
  我们说不要教师对每篇作文都亲自动手修改,并非说老师就撒手不管,而是要以实效为先,兼顾保护学生的创作思维与写作思路。
  1.精批少改
  教师的批语一定要精当,务求有启发性和导向型。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指点迷津,是学生不但有所知,更有所悟。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惜墨如金,尽量少改,绝不越俎代庖,用成人化的语言取代学生稚嫩的语言硬性拔高。这样每篇改动不多,学生打开作文,所见到的是万绿丛中几点红,他们就会对教师所绘的几朵“红花”进行情不自禁的赏析,从而受到熏陶和启迪,以获教益。
  2.重点突出
  批改要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一般学生的作文,其优缺点共存。因而每次批改宜有重点,不宜求全。否则这次犯的毛病,下次作文仍犯一二。所以每次批改都要明确目标,重点突出。
  如何确定批改重点呢?每次作文题目的主要要求,应是该次作文训练所要突出的重点。可以是结构的安排,可以是记述的顺序,也可以是人物描写,还可以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后,要求学生观察学校或生活周围环境的深秋特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作文,批改的重点就可以放在有没有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上。
  3.有的放矢
  批改应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的放矢。有些作文言之无物,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选择能说明作文中心的材料,使之逐步写的具体;有些作文材料多而杂乱,批改作文时就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使文章内容深刻,富有感染力;有些作文材料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批改时要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应提过高的要求。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都要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一般说来,差的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中可保留的地方;好的可以“批重于改”,或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指出写得好的地方,或圈圈点点,因势利导,扬其所长。
  4.提示方法
  有经验的教师批改作文,不是单纯的批判正误和优劣,而是巧借精当的批改,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给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依据,使他们自我批改和相互批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的批改,才能使学生学会批改的方法。
  小学语文S版有一个历史故事,文中有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通,段落排列错乱、标点也有错误的地方,可先改正过来。请同学们看后,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地方需要修改,需要删去,为什么调,为什么添,一定要讲出原因。这样,学生才能有收益。教会学生批改作文,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最初只要求每个人能写出一两条批语,最后达到对一篇文章能从以下十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来。一是格式是否正确;而是卷面是否整洁;三是标点是否正确;四是是否有错别字;五是有无病句;六是有无中心;七是有无条理;八是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九是有无真情实感;十是有无重点。最后再认真读一遍,觉得无处可改了,才可算完成了批改任务。
  二、自行修改
  每次作文练习,学生初稿写成后,我们要让他们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有些错别字、漏字、笔误,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还可以让学生把作文读给旁人听,旁听者往往容易发现问题,使那些作文有毛病的同学“茅塞顿开”。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指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再改,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自改能力就会提高。
  三、同桌互改
  同桌互改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学会改作文的好方法。同桌之间彼此需钙,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这对被改者有意,对改正者也有好处。给别人该文章时,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会驱使修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对别人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见,品头论足都说到点子上,但是动手改自己的文章反而不知所措。但一经老师点拨,也会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四、改后讨论
  改后用一节课时间,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谈他们作文时精心选材,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的经过。每次谈的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不但谈的同学有所收获,促其努力,而且对其他学生也是指点迷津,受益匪浅。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嘗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因此,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新课程的推行,传统教学目标不适合学生未来发展,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专注于理论内容的讲述,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很难灵活运用知识点完成任务,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构建一个与生活实际贴近的探究环境,保证每个人都高效完成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让学生重新定义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对未来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本文结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更好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课外阅读就是语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地形成良好的习惯,在阅读中实现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经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和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于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面对这种尴尬场面,我们做教师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重点也是基础内容,学好语文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识字教育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编排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有效策略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正在向学
期刊
【摘 要】当前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而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通常而言, 只要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能够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基于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所具有的相辅相成、共同提升的特性,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契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有效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教育观念不断地深入到教育过程中,从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趣味性的教学理念是创新型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其相关的概念进行简单地阐述。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关键词】趣味性 小学语文学科 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传统的教学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搭配问题》是执教者准备的一堂组内随堂课。为了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执教者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本课中要解决两个任务:第一,搭配中的思考如何有序;第二,数字中的组合如何有序。  《搭配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利用有序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学生将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来呈现结果。在“摆一摆”的过程中慢慢整理自己的思路,从而得
期刊
【摘 要】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犹如那潺潺缓溢的清溪,无论时间的远逝,岁月的流失,都无法停息它流淌的生命。爱是一种责任,每个拥有着它的人都应该担负起这看似简单的其实沉重的责任,只有将这完美的生命之爱当成肩上的责任,它才可使美丽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  【关键词】爱心 教育 催化剂 管理策略  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犹如那潺潺缓溢的清溪,无论时间的远逝,岁月的流失,都无法停息它流淌的生命。爱是一种责任,每
期刊
.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难免感到畏惧,难懂,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 文言文 联结策略  “联结”策略是指以文本为中心,挖掘文本中相关知识的辐射作用,在教学中,与文本信息、学生已知事物,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相联结,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语文学习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联结策略理解词句,学习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