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航空产业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而今全球通航产业迅速发展,国内通航产业在摆脱此前的种种掣肘之后逐步有亮眼表现。
“慢起步”后加速
通用航空应用领域广泛,如工业航空、农业航空等作业航空,空中游览、航空体育、短途运输等消费类航空,城市消防、应急救援、海洋监测等公共服务类航空都属于通航产业范畴。通用航空产业则包含航空制造业、运行保障资源和通航运营三大核心板块,产业链涉及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纵观全球,欧美国家通航产业发展较好,通航产业链条完整,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人才体系供应得当。
评析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与否,可从在册通用航空器总数、经营性通航企业总数、航空公司通航总时长、经营性通航生产作业时间、消费类通航生产作业消费人数等数据中一观端倪,其中,通用航空企业和机场数量的增长是通航产业发展的体现,而通航生产飞行时长这一直接反映通航产业发展情况的数据稳步上升更有说服力。
截至2020年底,全国通用航空企业共计523家,2021年上半年新成立通航企业42家,总数达到565家,通航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华东(131家)、中南(120家)、华北(111家)。《通用航空产业研究报告2021》指出,通用航空一直以来都是民航发展的重点,随着多项利好政策发布,通用航空行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被兑现,诸多通航飞机厂商加速在中国布局。据测算,我国通航产业规模可达2万亿元。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认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民航实现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
去年湖南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域低空改革试点省份,今年江西和安徽相继成为全域低空改革试点省份,国家对空域开放的力度和决心尽显,各地布局通用航空产业渐有兴盛之势。民航局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与各地政府加强沟通协作,加大对通用航空的支持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投资通用航空产业,丰富通航的运行场景与运营模式,在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飞行营地、航空小镇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指出,“通用航空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很好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用航空是国防有力的战略储备和支撑,并且在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他进一步建议,“在‘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目标导向,加快低空空域改革步伐;要坚持需求导向,加快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要力求创新突破,助力新业态;要鼓励私人飞行发展,增加私用飞行员,以及空管、机务等专业人员数量;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通航的积极性,激发产业链活力。”
亟待形成通航生态
不可否认,通用航空产业进入门槛高、资质要求严,且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通航文化蓄积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通用航空产业促进分会副会长高远洋曾对中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做了详细对比,“从飞机保有量来看,美国通用航空飞机保有量为21万架,我国仅为3380架。从产业格局来看,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已有相当成熟的产业体系,设计制造、增值服务和消费环节的产值占比分別为30%、30%和40%,其中设计制造环节年均产值660亿美元,而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还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在通用航空的运营支撑体系,中美差距也甚远。”
我国通航产业存在发展滞后、消费市场不振、通航园区经营惨淡等问题,业界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为通航生态尚未形成。“通航生态”,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究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教育培训以及延伸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其也可被视为通航产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土壤”与通航文化的融合,“全民航空文化的普及差距较大,对航空和飞行的理解不一,许多人觉得小飞机、或是低飞等不安全,不愿意去接受新兴的飞行模式。当务之急还是要把通航这个市场先热起来。”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为通航产业发展建言时说,“通航生态系统应‘四位一体’,包括以机场建设为主体的基础设施生态,以航空制造为主体的创新产业生态,以职业证照培训为主体的教育培训生态,以科普体验为主体的通航文化生态。除积极发展医疗救护、航空作业等社会服务外,应大力拓展低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运动、体验飞行、通航会展、航空文化等通航消费市场,积极培育通航消费新增长点。”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总经理刘高倬也指出,“发展通航产业要特别注重通航应用,优先发展航空应急救援、通航物流等通航装备的科研、生产,注重依托国内外供应链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伙伴关系。”
从技术和场景方面,业界人士表达了谨慎的乐观,“飞行器如果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噪音,提高安全度,更加灵活,起降方便,肯定会带来整个通航产业的变革。”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认为现阶段应以智慧赋能中国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智慧思维赋能低空空域改革,坚持战略性、改革性和系统性思维;以智慧理念赋能通航营商环境优化,构建独立的通航法规体系,加大‘放管服’力度;以智慧技术赋能通航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搭建高效协同的‘天网’,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通航基础设施‘地网’,着力建设高标准‘监控网’,着力强化高水准‘服务网’;以智慧模式赋能通航产业发展,促进我国通航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促进我国通航服务领域拓展,促进我国通航产业多元化、融合化、集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