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即兴音乐活动教学的研究,提出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进行即兴音乐活动的相关可行性依据,力图使得儿童即兴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在科学、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同时提出即兴音乐活动的原则,使得即兴音乐活动的进行往合理、有效、有趣上发展。
【关键词】儿童;视唱练耳;即兴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即兴,是将音乐理论转化成实践的管道,是一种创造活动。即兴音乐活动是儿童通过音乐表现自我,进行沟通的有效方式,是将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通过即兴音乐活动,可使儿童的即兴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
即兴音乐活动的加入使得视唱练耳的教学意义进入到更深刻的层面。儿童阶段的即兴多为表达式的创造活动,虽然较为简单初级,却为个体的成长、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提供了平台,也为提高儿童综合音乐素质奠定了基础。
“音乐作品能够引起正在听音乐的人整个复杂的情感世界,情感的这种扩展和深入及其在创作上的改变,便构成了音乐艺术的心理学基础[1]”。通过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视唱练耳教学论中的相关理论,了解儿童学习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探究即兴音乐活动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与即兴音乐活动
即兴音乐活动的开展顺应音乐艺术的自然属性,也是吸引儿童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一)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特点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即兴是音乐经验再现和升华的过程,即兴能力的训练是基于教学环节和训练材料之上的发散和延伸。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教师应在即兴教学方法的制定上考虑如何使内容相互关联,步骤更具有逻辑性等。教学的环节与环节之间、形式和内容之间都必须具有統一性,始终导向教学目的。
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策略,即学会学习。在即兴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习合理运用已掌握音乐素材,发现各种音乐元素所能运用的方式,指导学生对“即兴”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突破,探索出能够充分利用已知音乐素材的不同表达组合。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又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的目标引导着学习的方向,所以在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设定阶段目标,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水平的基础上使教学中新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和发展学科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兴音乐活动所需要的技能需通过在阶段性训练中有目的的教学来实现;在课堂实践中系统化地安排构成即兴音乐活动的步骤;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从而形成即兴音乐活动教学的逻辑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能力
即兴音乐活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策略因素”。
下表体现了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能力各要素的发展: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策略因素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智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而策略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生长发展过程中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三)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能力发展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早在20世纪初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
1.任何教学都存在最适合发展的年龄
维果茨基提出“学习最佳时期”强调教学与年龄的关系。错过其最佳学习年龄的相关教学无法起到好的效果。而且也会给儿童自身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阻力。
奥尔夫、达尔克罗兹以及柯达伊教学体系也印证了儿童阶段是即兴音乐活动发展的最佳年龄。在方法和思想脉络上与维果茨基的理论产生共鸣。
2.需关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借助于成人的指导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包含两种层次,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通过教学,儿童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例如一个没有接受过即兴训练的孩子,与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一系列即兴音乐活动之间的差异。
3.教学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师以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作为依据,发挥教学活动的能动性。同时教师也扮演着导演的角色,主导着学生的发展,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音乐的即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涉及到一个人音乐能力的各个方面。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引导着儿童逐渐独立地完成对音乐材料的编码、组合与记忆,给了儿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创造力与即兴音乐活动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西方音乐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创作史”,影响着音乐历史的发展脚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对一千多名天才儿童(智商超过 150)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在若干年后这些天才儿童分化为两类,一类人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类人则并无作为,且后者明显缺乏创造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创造力的大小对于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成就有着巨大影响。
(一)创造力与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音乐活动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智力教育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发展。反应在很多方面:老师在教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对学生天马行空的解决方式采取忽略的态度;在学生的成绩单上只看得到知识上的具体分数,而缺乏对创造力的评估。并不是说老师普遍不重视创造力,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来自选拔人才依赖评估记忆力和分析能力的考试的压力。这不仅是我国,也是很多发达国家选拔人才所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知识作为基础。纵观人类历史,伟大科学家做出创造性发明之前首先是已熟练掌握该领域相关知识的人,艺术家做出有创造力的作品之前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知识的积累,并把这些知识经过创造性加工。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知启发创造性思维不可脱离知识,只有创造性思维而没有知识是行不通的。由此可以引申到课程教学上:一个好的课程教学应将知识和思维结合起来,即教授专业领域的知识,又教授如何利用这些专业知识进行思考。这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应平衡把握。在视唱练耳课中开展即兴音乐活动,就是对音乐知识和思维技能的有效结合。学生通过即兴音乐活动可将视唱练耳课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思维,使学生不会脱离专业知识,而被其过度发散的思维所困扰。
(二)在即兴音乐活动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1.即兴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需在规则下进行
即兴是表达乐感的的手段之一,需在了解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有效且灵活地运用它们。换句话说,就是将所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进行整合。例如:一个接受过全面的作曲基础理论训练的学生 A 面对一首作品要比一个只接受过声乐技巧训练训练的学生 B 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如过让他们面对一串随意组合的音符,那么他们同样都很困扰。因为学生 A 熟悉作曲的规则,能够运用到相关知识来帮助理解,因此他比学生 B 要占优势。而随意组合的音符对学生 A 是没有意义的。同理,即兴音乐活动在规则之下才会有教学意义。
综上,发挥创造性在即兴音乐活动中并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而是在一定规则掌控之下的。因此教学中应区别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一时兴起的猎奇。在规则之下的即兴、有目的的即兴才是即兴音乐活动教学的意义所在。
2.开放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的发展需要轻松、愉快的环境。在一个被教条框死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发挥创造力的。教师要接受学生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并且尊重它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开放的态度,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例如在配和声的时候常采取的“反推法”,即通过后半部分已知的半终止或全终止来推出前面应该使用怎样的和声来与后面连接起来。所以有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中也可采取这种方式,如下例:
三、视唱练耳与即兴音乐活动
(一)创造性思维是音乐实践的动力
音乐学科存在其特殊性,教学的过程是以体验为主,教学的目标是审美、表达、创新。在音乐里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这就决定了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需多于教条。音乐实践离不开创造性思维,音乐实践在传承的过程中需经过创造性思维的加工才有意义。表演是二度创造,创作是创造,欣赏也需创造。从音乐学习的体验到表达、体验到审美、体验到创新的过程中,创造的发生是基本的也是必然的,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应贯穿音乐教育的始终。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基础课程,既然是音乐基础课程,所以其教学对象是普遍的、广泛的,教学内容之全面程度也是其它音乐基础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即兴音乐活动符合创造性思维原则,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需与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发生相交,而视唱练耳课无疑给即兴音乐活动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二)音乐听觉是音乐实践的基础
“听”是音乐学习中最根本且最重要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听觉不是生理上的普遍听觉,而是指音乐听觉水平。音乐听觉包括对音乐宏观上的把握,也包括对组成音乐的材料的理解。这种能力需通过训练才能获得。高水平的音樂听觉教学需包含如下几点:
首先,欣赏面要广泛。音乐的种类就像不同的语言。从古典到现代,从民族民间到爵士流行都应能不带主观色彩地接受并聆听。其次,通过所知音乐知识建立音乐理解力。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技能的运用和表现的能力。再次,有较高的审美水准,较高的审美水准要求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能区分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音乐。
音乐的实践水平(表演、创作等)与欣赏音乐的能力呈正相关。欣赏音乐的能力越高,则对音乐的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就越高,反之亦然。视唱练耳是将视唱和练耳作为手段,建立音乐听觉为重要目的的一门学科。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教学内容需广泛、全面,教学功能和形式需多样化。即兴音乐活动的融入实现了这一点,并能迅速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和思考,使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实践丰富起来。
四、结语
视唱练耳学科是一门集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音乐基础课,它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受众面广、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等特点。在视唱练耳课中开展即兴音乐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也是发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学习心理、视唱练耳教学等几个角度探讨其与即兴音乐活动的关系,并提出即兴音乐活动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可行性,旨在将即兴音乐活动加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使得儿童对音乐学习有更广阔的认识,能够灵活运用音乐基础知识,通过即兴音乐活动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创造音乐。
参考文献:
[1] 陈凯华.快乐音乐轻松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2).
[2]李鹤.探索视唱练耳课中的即兴音乐活动[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8).
[4]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79-180.
作者简介:张望(1989-),湖南,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儿童视唱练耳教学。
【关键词】儿童;视唱练耳;即兴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即兴,是将音乐理论转化成实践的管道,是一种创造活动。即兴音乐活动是儿童通过音乐表现自我,进行沟通的有效方式,是将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通过即兴音乐活动,可使儿童的即兴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
即兴音乐活动的加入使得视唱练耳的教学意义进入到更深刻的层面。儿童阶段的即兴多为表达式的创造活动,虽然较为简单初级,却为个体的成长、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提供了平台,也为提高儿童综合音乐素质奠定了基础。
“音乐作品能够引起正在听音乐的人整个复杂的情感世界,情感的这种扩展和深入及其在创作上的改变,便构成了音乐艺术的心理学基础[1]”。通过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视唱练耳教学论中的相关理论,了解儿童学习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探究即兴音乐活动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与即兴音乐活动
即兴音乐活动的开展顺应音乐艺术的自然属性,也是吸引儿童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一)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特点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即兴是音乐经验再现和升华的过程,即兴能力的训练是基于教学环节和训练材料之上的发散和延伸。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教师应在即兴教学方法的制定上考虑如何使内容相互关联,步骤更具有逻辑性等。教学的环节与环节之间、形式和内容之间都必须具有統一性,始终导向教学目的。
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策略,即学会学习。在即兴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习合理运用已掌握音乐素材,发现各种音乐元素所能运用的方式,指导学生对“即兴”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突破,探索出能够充分利用已知音乐素材的不同表达组合。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又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的目标引导着学习的方向,所以在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设定阶段目标,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水平的基础上使教学中新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和发展学科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兴音乐活动所需要的技能需通过在阶段性训练中有目的的教学来实现;在课堂实践中系统化地安排构成即兴音乐活动的步骤;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从而形成即兴音乐活动教学的逻辑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能力
即兴音乐活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策略因素”。
下表体现了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能力各要素的发展: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策略因素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智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而策略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生长发展过程中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三)即兴音乐活动与学习能力发展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早在20世纪初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
1.任何教学都存在最适合发展的年龄
维果茨基提出“学习最佳时期”强调教学与年龄的关系。错过其最佳学习年龄的相关教学无法起到好的效果。而且也会给儿童自身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阻力。
奥尔夫、达尔克罗兹以及柯达伊教学体系也印证了儿童阶段是即兴音乐活动发展的最佳年龄。在方法和思想脉络上与维果茨基的理论产生共鸣。
2.需关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借助于成人的指导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包含两种层次,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通过教学,儿童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例如一个没有接受过即兴训练的孩子,与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一系列即兴音乐活动之间的差异。
3.教学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师以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作为依据,发挥教学活动的能动性。同时教师也扮演着导演的角色,主导着学生的发展,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音乐的即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涉及到一个人音乐能力的各个方面。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引导着儿童逐渐独立地完成对音乐材料的编码、组合与记忆,给了儿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创造力与即兴音乐活动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西方音乐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创作史”,影响着音乐历史的发展脚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对一千多名天才儿童(智商超过 150)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在若干年后这些天才儿童分化为两类,一类人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类人则并无作为,且后者明显缺乏创造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创造力的大小对于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成就有着巨大影响。
(一)创造力与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音乐活动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智力教育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发展。反应在很多方面:老师在教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对学生天马行空的解决方式采取忽略的态度;在学生的成绩单上只看得到知识上的具体分数,而缺乏对创造力的评估。并不是说老师普遍不重视创造力,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来自选拔人才依赖评估记忆力和分析能力的考试的压力。这不仅是我国,也是很多发达国家选拔人才所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知识作为基础。纵观人类历史,伟大科学家做出创造性发明之前首先是已熟练掌握该领域相关知识的人,艺术家做出有创造力的作品之前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知识的积累,并把这些知识经过创造性加工。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知启发创造性思维不可脱离知识,只有创造性思维而没有知识是行不通的。由此可以引申到课程教学上:一个好的课程教学应将知识和思维结合起来,即教授专业领域的知识,又教授如何利用这些专业知识进行思考。这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应平衡把握。在视唱练耳课中开展即兴音乐活动,就是对音乐知识和思维技能的有效结合。学生通过即兴音乐活动可将视唱练耳课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思维,使学生不会脱离专业知识,而被其过度发散的思维所困扰。
(二)在即兴音乐活动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1.即兴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需在规则下进行
即兴是表达乐感的的手段之一,需在了解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有效且灵活地运用它们。换句话说,就是将所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进行整合。例如:一个接受过全面的作曲基础理论训练的学生 A 面对一首作品要比一个只接受过声乐技巧训练训练的学生 B 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如过让他们面对一串随意组合的音符,那么他们同样都很困扰。因为学生 A 熟悉作曲的规则,能够运用到相关知识来帮助理解,因此他比学生 B 要占优势。而随意组合的音符对学生 A 是没有意义的。同理,即兴音乐活动在规则之下才会有教学意义。
综上,发挥创造性在即兴音乐活动中并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而是在一定规则掌控之下的。因此教学中应区别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一时兴起的猎奇。在规则之下的即兴、有目的的即兴才是即兴音乐活动教学的意义所在。
2.开放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的发展需要轻松、愉快的环境。在一个被教条框死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发挥创造力的。教师要接受学生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并且尊重它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开放的态度,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例如在配和声的时候常采取的“反推法”,即通过后半部分已知的半终止或全终止来推出前面应该使用怎样的和声来与后面连接起来。所以有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中也可采取这种方式,如下例:
三、视唱练耳与即兴音乐活动
(一)创造性思维是音乐实践的动力
音乐学科存在其特殊性,教学的过程是以体验为主,教学的目标是审美、表达、创新。在音乐里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这就决定了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需多于教条。音乐实践离不开创造性思维,音乐实践在传承的过程中需经过创造性思维的加工才有意义。表演是二度创造,创作是创造,欣赏也需创造。从音乐学习的体验到表达、体验到审美、体验到创新的过程中,创造的发生是基本的也是必然的,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应贯穿音乐教育的始终。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基础课程,既然是音乐基础课程,所以其教学对象是普遍的、广泛的,教学内容之全面程度也是其它音乐基础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即兴音乐活动符合创造性思维原则,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即兴音乐活动的教学需与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发生相交,而视唱练耳课无疑给即兴音乐活动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二)音乐听觉是音乐实践的基础
“听”是音乐学习中最根本且最重要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听觉不是生理上的普遍听觉,而是指音乐听觉水平。音乐听觉包括对音乐宏观上的把握,也包括对组成音乐的材料的理解。这种能力需通过训练才能获得。高水平的音樂听觉教学需包含如下几点:
首先,欣赏面要广泛。音乐的种类就像不同的语言。从古典到现代,从民族民间到爵士流行都应能不带主观色彩地接受并聆听。其次,通过所知音乐知识建立音乐理解力。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技能的运用和表现的能力。再次,有较高的审美水准,较高的审美水准要求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能区分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音乐。
音乐的实践水平(表演、创作等)与欣赏音乐的能力呈正相关。欣赏音乐的能力越高,则对音乐的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就越高,反之亦然。视唱练耳是将视唱和练耳作为手段,建立音乐听觉为重要目的的一门学科。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教学内容需广泛、全面,教学功能和形式需多样化。即兴音乐活动的融入实现了这一点,并能迅速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和思考,使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实践丰富起来。
四、结语
视唱练耳学科是一门集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音乐基础课,它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受众面广、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等特点。在视唱练耳课中开展即兴音乐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也是发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学习心理、视唱练耳教学等几个角度探讨其与即兴音乐活动的关系,并提出即兴音乐活动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可行性,旨在将即兴音乐活动加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使得儿童对音乐学习有更广阔的认识,能够灵活运用音乐基础知识,通过即兴音乐活动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创造音乐。
参考文献:
[1] 陈凯华.快乐音乐轻松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2).
[2]李鹤.探索视唱练耳课中的即兴音乐活动[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8).
[4]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79-180.
作者简介:张望(1989-),湖南,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儿童视唱练耳教学。